中国电动汽车出口量猛增,电池组比欧美便宜太多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2年12月18日 7点39分 PT
  返回列表
77461 阅读
17 评论
网易科技

12月18日消息,随着国内汽车制造商寻求在国外市场站稳脚跟,中国今年的汽车出口量大幅增长。截至9月末,中国共出口乘用车、卡车、公交车和其他车辆220万辆,这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4%,是2012年至2020年全年平均水平的两倍多。

其中电动汽车成为中国车辆出口增长的最大贡献者。在今年前三个季度,中国共出口了34.2万辆乘用型电动汽车,在所有出口乘用车中占比达29%,远远高于2019年的2%。同期,另有31.4万辆低速电动车和4000辆电动公交车出口国外。

中国电动汽车出口量猛增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推动:

第一,中国在电动汽车电池和材料供应方面占据主导地位,这帮助提高了国内汽车市场产量。随着人们对电动汽车技术的兴趣升温,国外汽车制造商正利用中国较低的生产成本和成熟的供应链,为全球客户大量生产电动汽车。

第二,从去年开始,特斯拉利用上海工厂大量生产电动汽车,并成为主要出口商。今年前9个月,该公司通过上海工厂向国际市场发运了近16.5万辆汽车。而包括雷诺和宝马在内的其他跨国汽车制造商也在出口国内制造的电动汽车,大众将于明年开始出口。

第三,中国本土电动汽车品牌迅速崛起。今年前三个季度,上汽集团电动汽车出口量跃升至7.8万辆,主要出口车型是2007年收购的MG品牌。比亚迪出口了2.2万辆电动汽车,并计划在2023年增加销量,因为其正继续进入新市场。此外,小鹏、蔚来以及长城等公司也宣布了大规模扩张计划。

中国电动汽车出口数量增长趋势也开始在其他国家的电动汽车销售数据中显现出来。今年前三季度,在欧洲销售的180万辆电动汽车中,11%来自中国汽车制造商,高于2020年的2%。

在过去十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关于中国汽车制造商能否在全球舞台上站稳脚跟的讨论始终都很激烈。2015年,中国的汽车销量中,有66%来自跨国和国内品牌的合资企业,能够进入德国或美国市场被视为取得了巨大的飞跃。

不过,电动汽车正在改变这一切。当许多外国品牌拖着脚步,多年来始终在反对更严格的燃油经济性法规时,中国正在通过政府车队采购、补贴、供给侧激励措施和对充电桩基础设施的广泛投资,来建立其电动汽车产业。现在,中国电动汽车销量占全球的近60%,其在电池供应链中所占份额更高。

到目前为止,中国出口的大部分电动汽车都位于高端市场,但这种情况可能会改变。外国老牌汽车制造商正越来越多地试图向高端市场进军,以销售更多高档汽车。有些公司正在彻底退出部分市场,以专注于利润率更高的SUV和卡车。

从利润率的角度来看,这种向高端市场的转型可能是合理的,但它在低端市场留下了相当大的缺口,而中国汽车制造商可能会试图填补这个缺口。中国在这个领域拥有非常明显的价格优势。

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最近发布的锂离子电池价格调查显示,欧洲的电池组价格比中国高出33%,美国则高出24%。2021年,配备国产电池的电动汽车平均售价为26500美元,不到欧洲电动汽车平均售价的三分之二,不到美国电动汽车平均售价的一半。

在过去的十年里,传统汽车制造商始终坚信,只要电动汽车有了真正的需求,他们就会迅速扩大生产并占据市场。但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情况却并非如此。如今,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占中国汽车销量的近30%。不包括特斯拉,跨国汽车制造商在这些销量中只占很小的一部分,而且正被日益排挤出去。

老牌汽车制造商现在普遍谈论的是,如何竞争特斯拉之后“第二大电动汽车制造商”的地位,或者如何在未来十年超越特斯拉。这意味着,他们的视野中有个巨大的盲点,忽略了比亚迪。比亚迪今年的目标是销售近200万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2023年则销售超过300万辆。这远远超过了大众今年可能实现的目标。

当然,所有这些进展并非意味着中国汽车品牌进军国际市场将会一帆风顺。获得消费者的信任、提高品牌认知度和市场份额都需要时间,而且制造高质量的汽车仍然很困难。尽管如此,大量研究显示,驾驶电动汽车的消费者真的很喜欢它们。而最新的出口数据表明,中国汽车制造商已经在尝试满足他们的需求。

老六生
1 楼
今年中国出口很多意外收成 欧洲断气,急需液化气 运液化气要用专门的大油轮 .. 12月11日 路透社报道: China shipyards feast on record LNG tanker orders (翻译:中国造船厂液化气专用邮轮订单创纪录) 文章指出,中国造船厂出口增长30%
Q
QDLL
2 楼
不在美帝家打天下,算不上成功
L
LLC
3 楼
倾销,可以加税。进口不了美国
樱桃儿熟了
4 楼
好!妙!丑狸贱貉肿国领导其走狗对中华帝国进行疯狂打击,生怕黄种人过上比白皮猪更好的生活。于是乎,现在对芯片业进行彻底的去中国化,一个一个的法案,一个一个的打压。。。 可是当丑国盎撒集团把注意力从华为手机转向小小的芯片时,没想到巨大的汽车业,在丑国及其走狗的独霸100年后,就这么被中国给弄坍塌了。真是按下萝卜又起了瓢,防不胜防啊。 其实,盎撒这200年的狗屎运,已经气数已尽。这是一种“势”的运作,就是天道的意思。再大的历史角度俯视地球和人类历史,就会发现这种运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元非
5 楼
  这个经济现象在未来,特别是在新锐高科技行业会越来越成为常识。   高新科技产业越来越倚重前期的巨大规模研发投入,这意味着每个高科技产品上市初期被摊入的前期投资费用都挺高的。   在中国这样的一国人口等于美国加欧洲的单一市场中的高科技企业,可以在产品销售初期就通过远比欧美市场更大的销售量预期,把单个商品内分摊的前期费用降下来,况且,在中国进行研发的初期成本就比欧美低,再加上中国市场托底,中国企业的产品成本、销售价格就会比欧美低(很多)。   未来,只要是中国企业参与的高新科技产品,性价比必定是全球最高。   这就是一个科技与经济领域的“马太效应”。  
元非
6 楼
  中国出口美西方的产品价格更低的根本原因,并不是中国政府的补贴之类非市场因素,而是人类社会发展到目前阶段而形成的客观规律的效应。   这个经济现象在未来,特别是在新锐高科技行业会越来越成为常识。   高新科技产业越来越倚重前期的巨大规模研发投入,这意味着每个高科技产品上市初期被摊入的前期投资费用都挺高的。   在中国这样的一国人口等于美国加欧洲的单一市场中的高科技企业,可以在产品销售初期就通过远比欧美市场更大的销售量预期,把单个商品内分摊的前期费用降下来,况且,在中国进行研发的初期成本就比欧美低,再加上中国市场托底,中国企业的产品成本、销售价格就会比欧美低(很多)。   未来,只要是中国企业参与的高新科技产品,性价比必定是全球最高。   这就是一个科技与经济领域的“马太效应”。   就全球消费者利益而言,这种现象就是全球消费者在分享中国的国家发展红利。   美西方的最大问题是──得了好处还卖乖!  
6
6paker
7 楼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中国近20年崛起的根本原因是白人科技的普惠机制 中国抓住了机会 享受了红利 成了全世界的工厂 世界很快又会迎来下一次科技创新潮 是否在那时也能站在世界的潮头 才是检验中国是否真的独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1评]
w
wjb2009
8 楼
: 当中国满大街电动摩托和电动三蹦子的时候,欧美能见到几辆?它们就是现在电动汽车的雏形,当然得利于中国强大的现代化的电池企业
郑长仁
9 楼
美帝们不高兴了!
蛤蟆屯
10 楼
美国的打压很快就会来的,理由肯定是威胁国家安全
金三
11 楼
又给天天发烧的中国人打鸡血,中国车会有人买,你自己恐怕都不信。
s
slimane
12 楼
一半是特斯拉再加上其他欧美品牌就是六成,百分二十五是上汽五菱这种不到一万刀而且欧美不会要的,吹了大半天的比亚迪连区区十分之一都没有。 接下去欧洲跟着丑国补贴,强国车根本就没法竞争。 万一澳洲学习加拿大把强国踢出锂矿,强国电动车基本就半废了
不锈钢丝
13 楼
你美爹又赢麻了,赶紧滚吧垃圾
匹夫
14 楼
: 嗯,反华垃圾死全家,海外华人祝你早日断子绝孙
尽人事
15 楼
: 狗粮赢了✌️
w
wlhe03
16 楼
: TNND,本坛人士真是恨铁不反共啊。。。
英国流氓
17 楼
: 没有质控 廉价铺路结果就是时不时的居民区自燃大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