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落胡赛武装导弹用近防炮 美国这是黔驴技穷?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4年2月6日 12点0分 PT
  返回列表
62455 阅读
29 评论
军武次位面

前几天,美国中央司令部称美国海军的DDG107格雷弗利号导弹驱逐舰,在进行红海护航行动的过程中,使用近防炮在不足一英里的距离上,对也门胡塞武装的一枚反舰弹道导弹进行了拦截。

要知道,这个“格雷利夫”号是美军阿利伯克级驱逐舰,搭载的有“标准-2”、“标准-6”中远程防空导弹、ESSM改进型“海麻雀”近程防空导弹、“密集阵”系统,防空能力是非常强的。

就在前段时间,同属阿利·伯克级的“卡尼”号驱逐舰,还在红海北部用“标准”防空导弹,拦截了胡塞武装发射的3枚巡航导弹和至少8架无人机。

但是这一次,击落反舰导弹的却是舰上搭载的“密集阵”近防炮系统,按说只有导弹接近到离美舰1英里也就是1.6公里的地方,才会轮得上“密集阵”出手,那这算不算得上是黔驴技穷呢?

50年代后期,美国舰队的防空力量依然是沿自二战的各型127毫米高平两用炮+ 40毫米“博福斯”双联/四联高炮或76毫米双联高炮+20mm“厄利孔”高炮+12.7mm四联装高射机枪。

好在那会苏联的反舰力量也不咋地,无非就是携带鱼雷、炸弹的伊尔-28轰炸机、常规动力潜艇和少量的攻击核动力潜艇,所以,用这些源自二战的手操或半手操高炮,作为舰队的主要防空力量倒也够用。

但是随着苏联在60年代推出K-10S、Kh-22及P-15等多款空舰、舰舰反舰导弹后,一切都改变了,尤其是P-15反舰导弹被广泛地装备于苏联众多盟友,成了标志性的苏式装备。

1967年10月21日,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埃及海军的“蚊子”级导弹快艇,以四枚导弹(三枚命中)的微小代价,击沉了以色列海军排水量为1700吨的驱逐舰“埃拉特”号。

这使西方陷入了对苏制反舰导弹的恐慌,要知道,P-15完全可以轻松在30km外的范围,以最高0.9马赫的速度撞向美国军舰,而美军这些古董高炮根本就无能为力。

就算是1964年研发的“海麻雀”防空导弹系统,虽然理论上可以依靠MK-95火控雷达,实现10至16英里范围内的点式火力拦截,可那个年代的雷达对海杂波的干扰实在是力不从心,再加上火控反应时间十分漫长以及导弹数量限制,所以对拦截多枚P-15着实没信心。

无奈之下,美国海军就在1968年提出需要一种能为“海麻雀”查漏补缺的火炮系统,巧的是那会儿通用动力公司刚好提出了快速反应与火控闭环修正概念,二者一拍即合,经过5个月的理论验证后,通用就拿下了单子。

所谓火控闭环修正,原理就是利用弹丸跟踪测角和测距装置,实时测出前一发弹射击的脱靶偏差量,并自动输入火控计算机进行后一发弹的修正计算,然后火炮根据计算机修正的射击诸元进行后一发弹射击,从而提高了下一发弹的命中率。

而“密集阵”系统采用的大闭环修正,就是除了修正弹丸本身的射击误差外,还会把武器系统受环境干扰所造成的指向偏差,也作为一个变量输入火控计算机,最后由火控计算机综合以上误差进行修正,相当于在一个闭环的基础上又加上了一个闭环。

这就有点像是运动中的足球运动员射门一样,能够根据球员和球门相对位置的不断变化,加上风向的影响,最终每次都把球打到门框里。

这样一来,相对于只根据目标速度、航向计算提前量,不考虑弹丸射击偏差的人操/半人操高炮的开环修正,命中率就得到了极大提升,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大闭环修正并不是那种靠火力密度的弹幕拦截,而是相对精确的拦截方式。

由于当时已经有了用M61A1“火神”改造出M163自行高炮系统的成功先例,所以美国海军就决定以M61A1炮为基础改造。

新系统通过把M61A1火炮、搜索雷达、跟踪雷达、弹药库等以模块化的结构整合在一起,不但缩小了体积与安装面积,还能有效克服过去视差效应的影响并且有效地实现闭环火控校正,从而提高系统的精度。

根据实际测试结果表明,新系统在对长度5.21米,直径0.35米,以高亚音速飞行的导弹进行一轮射击时,目标受弹数在9-14发之间。

按照美国海军水面兵器中心设定的命中4发即可确保90%摧毁的前提,新系统对P-15这类高亚音速反舰导弹的杀伤概率可以说是相当不错了。

而且其火控的反应时间也较之前的高炮大为缩短,独立的Ku波段雷达可以在不占用战舰主搜索雷达的资源下自主快速寻找威胁目标,即便是耗时最长的雷达搜索与跟踪目标,也只有0.4-2秒,从发现目标到开火仅需4秒左右。

为了确保毁伤效果,新系统的火炮采用次口径贫铀硬芯脱壳穿甲弹,射速75发/秒,炮口初速约1113米/秒,具有良好的弹道性能,能将反舰导弹在尽可能远的距离外直接击毁,同时,为了保证供弹顺畅,还专门研发了铝和塑料结合的无链弹带。

1970年,在新火炮系统设计完毕后,通用动力给它起名叫“密集阵”,算作了美军第一代近程武器防御系统(CIWS),而这一用就一直到了现在。

“密集阵”系统在刚问世的时候还是不错的,但是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其局限性也开始逐步显现。

早期型的“密集阵”使用的是贫铀弹芯的MK-149型脱壳穿甲弹,比较着重强化穿甲能力,对付P-15这类高亚音速反舰导弹是够用了,可随着苏联重型超音速反舰导弹的发展,早期“密集阵”的杀伤能力和反应速度都明显跟不上了。

因此,从“密集阵”Block1B开始,将M61火炮身管长度从1524mm增至2007mm,并换用MK-244炮弹,总重增加到150克,使得弹丸动能大大提高,另外,在增强了火控电脑的计算能力的同时,还在雷达旁边加装了光电探测装置提高抗电磁干扰能力。

不过,即使是改进型的“密集阵”,在对付现代的超音速反舰导弹的时候也比较吃力,根据美国海军水面兵器中心的实验结论,要以90%的概率摧毁一枚中小型导弹至少需要命中4枚20毫米炮弹。

如果按照导弹的速度为1马赫、长度8米来算,那么整个导弹穿过两发炮弹的时间也就只有极短的0.02秒,那么要想保证两发炮弹之中有一个能命中,那就要保证射速为58发/秒。

如果导弹速度提高到3马赫,那么就需要射速达到143发/秒,况且在实战当中,反舰导弹还有俯冲、蛇形和螺旋机动,所以即使是万发炮都达不到百分百拦截现代反舰导弹,更不用提这射速只有4500发/分钟的“密集阵”火炮了。

而且由于以2-3马赫接近的反舰导弹动能极大,如果不能在距离舰艇500米以外将其机会,那么很有可能会有高速的导弹残骸击中舰艇,所以,就单纯的拦截效能来看,“密集阵”系统也不能达到百分百拦截。

再一个问题就是,“密集阵”系统在自动模式下,计算机会分析雷达传输的数据,以确认攻击目标时机,是做不了敌我识别的,其判断来袭目标的标准就是目标是否越来越近、是否与本舰处于同一条直线上、是否符合战前输入数值的区间。

只要符合这个标准,那么甭管是敌军还是友军,在雷达可探测的8公里范围之内一切大小合适的物体都会被锁定,当目标距离在2300米的时候,除非关闭自动模式,否则系统就会立即发起攻击。

像海湾战争期间,美军的密苏里号为了防御伊军发射的“蚕”式反舰导弹,释放了箔条干扰弹,但在附近负责护卫任务的“贾勒特”护卫舰上“密集阵”系统误将干扰弹当做了目标,竟然对密苏里号发动了攻击。

可如果关闭自动模式的话,又容易遗漏目标,像1987年,伊拉克一架“幻影”F-1战机就发射了两枚AM39“飞鱼”导弹,全部命中美国史塔克号航母,“密集阵”却完全没有反应,事后调查才发现袭击发生时,该系统正处于手动模式。

比“密集阵”系统更强的还有荷兰的“守门员”和中国的H/PJ-11型11管30毫米舰炮(俗称万发炮)。

“守门员”采用的搜索雷达和光电火控系统可以独立于炮座旋转并搜索目标,避免像“密集阵”系统那样雷达随火炮转动,容易在对付多目标时有遗漏,而且其口径更大,为30毫米,对高度20米、速度2马赫的典型超音速反舰导弹,毁伤概率达到82%-91%。

中国的“万发炮”则算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舰载近防炮,最高每分钟11000发/分的超高射速加上30毫米口径的毁伤能力,使其能够有效拦截末端突防速度2马赫的反舰导弹。

但即便如此,近防炮也不能完全保证坚挺的安全,可以说已经到了现有的技术瓶颈。至于俄制AK-630/630M2,尽管两门并联的情况下也能达到1万发/分的射速,但是大多数型号没有采用大闭环修正,本质上还是密集弹幕和榴弹威力来拦截,效能还不如“密集阵”。

在现代水面舰艇的防空系统中,近防炮算是平时用处不大、关键时刻十分顺手的武器,其主要作用就是在多重拦截网被突破后,为保证自身安全进行最后尝试,好在这次袭击格雷弗利号的反舰导弹是胡赛武装从伊朗搞来的低端货,否则就不是这个结局了。

正因为近防炮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各国现在才开始用近防导弹取代近防炮,你别看近防炮发射的时候那密集的弹道甚是唬人,但这种方式需要消耗大量弹药,一般一门炮也就备弹1500发左右,拦截一个目标至少也得300-400发,一门炮最多也就能拦截3-4个目标。

而近防导弹发射装置一般都是十联装以上,多的能达到二十四联装,就算消耗两枚才能命中1个目标,那至少也能拦截5个,这种抗饱和攻击能力明显更强。

再者说,由于近防炮的有效射程只有2-3公里,对于2马赫的目标拦截窗口只有3秒钟,要是两个目标同时来袭就没办法了,而近防导弹的射程能达到10公里左右,拦截窗口有14-15秒,所以拦截概率会更大。

正因为如此,美军的FFG-62型护卫舰和阿利伯克级的后续舰都拆掉了“密集阵”,只保留海拉姆近防导弹,在DDG-105“杜威”号舰桥前方的“密集阵”基座上则试验性地安装了一门激光炮,欧洲的FREMM、地平线级等也都放弃了近防炮。

但是,我们需要看到的是,反舰导弹与防空系统之间的对决,正如坦克与反坦克武器的进化一样,会是一场漫长的、此消彼长的矛与盾之争,也许在下一代激光武器出现之前,近防炮还会担任一段时间最后的防线吧。

f
frastar
1 楼
大伊万的俄爹导弹艇同样用近防炮也没能干掉乌克兰的无人艇,如愿加入了黑海海底舰队!美帝用炮拦技术含量超低的胡塞导弹,节省没必要浪费的拦截弹,这笔买卖划算! [3评]
斯文的地主
2 楼
远离自焚邪教 做个人吧! 你要有颗感恩的心 你要感恩中国共产党! . . 哈 哈哈
a
abc94536
3 楼
种族科学与种族主义 种族是一种客观存在!是深刻在基因里面的遗传信息。基础于事实的种族观念,科学讨论,数据分析,行为方式,思维习惯研究都是完完全全正常的常识。是科学, 而不是主义!种族问题是人类的最重大问题! 人类国家层面,群体冲突,灾难,战争基本上都是种族,信仰宗教的群体产生的问题。对于个体,每一个人存在本我,自我,和超我, 有自我与超我意识的存在和约束。但是,对于群体,族群,就没有 自我,和超我意识, 族群本能的遗传本我成为群体潜意识,遗传基因的本能缺陷作用一旦环境条件许可就非常强烈被放大,成为蝴蝶效应羊群效应。群体与种族,国家是最容易放大遗传基因的本我缺陷!也是检验遗传基因的优秀与否的试金石(因为,没有自我与超我的掩饰,与伪装)!遗传基因的本能秉性就凸显出来。特别是大国,大群体最明显! 基因遗传与种族分化是客观现实存在,这些与种族主义没有一点点关系。 而基础于种族而发动侵略战争,在社会政治中搞肤色“特权”AA这才是真正的种族主义! 基于种族来判定文明的高低就是不容否认的客观事实与存在!上帝告诉只有葡萄树才能够结果葡萄!《马太福音》荆棘上岂能摘葡萄呢?蒺藜里岂能摘无花果呢?这不是纳粹思想,这是上帝思想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常识!是告诉人类只有辛勤劳动,细心根植将荆棘蒺藜从葡萄园里除去,才可能有好葡萄。不劳是不可获的,不分辨是与非,不分辨好与坏就不可以收获好葡萄的。 荆棘与葡萄?蒺藜与无花果一样吗?这就是 文明的高低,人类的这种急功近利,想把荆棘与葡萄,蒺藜等同是 行不通的(必须实事求是)。企图让人不分辨 高低,好与坏只能够毁灭葡萄园糟蹋葡萄园,必然长满荆棘和蒺藜蔓延,野蛮疯狂生长。只有辛勤劳动,细心根植将荆棘蒺藜从葡萄园里分离或者除去,让荆棘蒺藜转世投胎成为肥料,按照葡萄树的基因与蛋白质合成,新的养分让葡萄树 发扬壮大,生育众多,才能够产生 更多更好的葡萄。这才是大自然的,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培养 更好葡萄的方法。培养更好的文明,必须从种子与基因培养开始。要培养千里马?首先选择优良马的品种,遗传基因是天花板! 俄罗斯没有真文明,受到蒙古基因污染严重,需要好好的反思,悔改或者可以,因为蒙古人基因在远古也算得上可以,只是环境逼迫堕落的,日尔曼是雅利安结晶加工以后的,但是雅利安并不是好基因,上帝在雅利安的基因上进一步加入了希腊基因成为了欧罗巴。 凭着他们的果子,就可以认出他们来。荆棘上岂能摘葡萄呢?蒺藜里岂能摘无花果呢? 马太福音 - 第 13 章 第 7 节 葡萄种子有落在荆棘里的。荆棘长起来,把它挤住了(荆棘长的很快繁殖能力超强,葡萄树是不可能挤到荆棘的))。 以赛亚书 - 第 5 章 第 4 节 我为我葡萄园所作之外,还有什么可作的呢?我指望结好葡萄,怎么倒结了野葡萄呢?以赛亚书 - 第 27 章 第 3 节 我耶和华是看守葡萄园的,我必时刻浇灌,昼夜看守,免得有人损害。但是,今天被这些园户糟蹋到,就是野葡萄自己都无法生长。假如我们站在上帝的立场和视角,从上帝的情感出发会是什么感受,我们人类应该怎么办? 地球是上帝的葡萄园。现在这个葡萄园就是野葡萄(以色列)都不能够生长了,而且杂草野草丛生长满荆棘(穆斯林)和蒺藜(黑人)蔓延野蛮疯狂生长。我们知道葡萄园如果没有 园林工人的 精细护呵, 除草与施肥一定是 无法竞争野草,荆棘和蒺藜的野蛮生长。以色列,欧洲,北美洲的基督徒都是不称职的园户!为什么我们可以这样说呢?首先,我们应该知道,否认客观事实,在真理与事实面前,不低头,骄傲是毒瘤。 天职是神圣的,公职是光荣的 圣神的天理,天道,天命,天职都是圣神的!至高无上的!人类有那些圣神的天职呢?也就是受命于天的职位:为人父母,生儿育女!国家领导人,被赋予权柄的公共权力,特别是国家权力者也是受命于天。牧师,祭师,神职人员等等。。。这些职位都必须要彰显上帝的荣耀!体现上帝的光芒。我们每一个人做到了吗?如果没有!亏欠了神的荣耀,上帝是会治罪的。 我们每一个在地球生活的人,作为人,作为受命于天的人类,当权者,为人父母称职了吗?有没有僭越自己的本分,职责。干一些偷鸡摸狗,偷窃,强盗的事?亏欠了神的荣耀!?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严肃的,后果非常严重的问题。有四大僭越之罪,不仅仅我们自己,地球与自然环境都受会到惩罚。一切源于“僭越”的罪,后果都非常严重!? [1评]
莱德土著
4 楼
可别不懂装懂了,这玩应才是高效低价的防空武器
铗归来
5 楼
黔驴? 是留园驴吧?
铗归来
6 楼
You Are Somebody! 你是SB?
幻歌
7 楼
这东西正常是在远中近三段防空措施全部失效的情况下最后的补救措施,不是什么节省,这是拿命在赌。。。
小曉古今
8 楼
這说的好像美國有意為之,藝高人膽大,以後都這麼干,划算
郑长仁
9 楼
美帝们越来越不高兴了!
b
bluej
10 楼
写着傻逼文章的缺乏基本军事常识啊。近防炮的拦截成本低,比反倒导弹低很多。而且可见美军是有绝对自信所以才使用了近防炮,胡塞的导弹速度低也没变轨能力,美国开战初期用反导导弹打了几个,发现对方导弹太菜,近防炮就足够解决了。
c
cxy1223
11 楼
密集阵火控中采用闭环控制,实时矫正,就是只存在中文媒体里的谣言。1分钟4000多发啥系统能实时跟踪测量?
p
pickle
12 楼
在要钱还是要命的问题上老美选择要钱 😄
c
cxy1223
13 楼
瞎扯,美国海军的水兵甚至把这玩意叫Captian It Won't Shoot。能打中基本上说明这个目标不怎么机动速度也不快。而且到了这个距离,导弹碎片都能击伤舰艇。谁会冒这个险?
只想一个人
14 楼
这怎么,还想叫嚣吗
h
halo2
15 楼
炮弹值钱还是导弹值钱?杀鸡必须得用牛刀才显得牛逼?
正中世界
16 楼
....
j
jxxy1234
17 楼
为了省钱,用近防炮打反舰导弹?! 你觉得美国大兵干得出来这种事情吗?你觉得要是当事舰长说这样的话,会不会引起士兵哗变?
钟馗捉妖
18 楼
下次记得用近防炮打高超音速导弹😁
n
nyc
19 楼
美军真不差这两个钱,拿命去拼钱绝不是美国的风格,只能说碰到饱和攻击其他来不及装填弹药,只能上近防炮了
五谷不分
20 楼
得了吧,近防炮用的是特种穿甲弹,打一分钟就200w美元,近防导弹还便宜点呢。
雪中悍刀行
21 楼
用到近防炮时会不会紧张
雪中悍刀行
22 楼
那个导弹艇是大毛没收二毛的。分家时该艇归二毛,开打后被大毛征用了。
a
angelkilier
23 楼
也许是因为“黔驴技”之外的原因呢……
吃斋念佛大灰狼
24 楼
学习乌克兰,一个老大妈用一瓶蕃茄酱就干掉了俄罗斯的无人机。
B
Blackeyes
25 楼
你以为美国的军舰是你的二手马自达啊?还怕划伤 [1评]
B
Blackeyes
26 楼
胡塞的“导弹”和哈马斯的不分伯仲。美军都没把这种垃圾当回事了,故意放进来用低成本的近防炮击毁是因为根本没把它当成威胁,还黔驴技穷,这个词形容大伊万的智力水平差不多
c
cxy1223
27 楼
你以为几百公斤的高爆炸药是手榴弹啊?20mm的穿甲弹都不一定打得穿反舰导弹的战斗部。
s
software_young
28 楼
其实就是看哪个更合算而已,没必要想太多。
n
neophoenix
29 楼
美军的消息基本都是美军自己透露的,五毛们一边骂一边像聆听圣旨一样不加怀疑全盘接受,就冲这份对美国的信任以后发迹了一定会投奔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