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新香港"原来已经如常运行了好几年:陌生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5年3月27日 10点9分 PT
  返回列表
54418 阅读
21 评论
WrightFu

白驹过隙,「美丽新香港」原来已经「如常」运行了好几年。这数年里,自己依然营营役役地在这个城市工作、生活,但慢慢累积着的转变,对香港的陌生感,也开始油然而生。

客观的政经因素,普通人也许也能如数家珍,相信也有不少人分享过、书写过。官场的作风,越来越向着宗主国靠拢,程序公义、理性专业等观念和精神,被各种人为决定和政治任务凌驾着,各种不该出现的「失误」只能借无稽的借口来掩盖;本来是正常不过、平平无奇的生活举措,也可被赋予莫须有的罪名,令无辜市民惹上麻烦甚至身陷囹圄。露骨赤裸的表忠宣传,可以肆无忌惮地,在城市每一个角落出现,就算是财雄势大、能只手遮天的巨头,也无一幸免,在一些「敏感」的日子,市面的气氛,更是风声鹤唳。敢言的媒体,陆续被消灭被噤声,市民的注意力随意被风向转移,很多积存已久的深层次结构性问题,再没有几个人或团体去挖掘真相,抗衡主叙事塑造的认知,牵起社会充分的讨论。

体内仍流着真*香港人血脉的人,近年润了不少,促成了人口换血的加速进行,来自中国的「高材」移民,越发成为这个城市的生力军,工作和生活的层面里,不懂粤语却不需要入乡随俗,越来越不是一个问题,而在日常会使用到的词汇用语,也不断地遭受着更为强势的文化的冲击。本地小店撑得过三年疫情,却熬不过经济结构逆转和既有客源流失,陆续退场,取而代之的是大量中国品牌陆续进军香港,商业购物区的面貌,也跟中国的一线城市趋向同质化。超市和便利店里,直接用上简体字包装的货品,也屡见不鲜。曾经的限聚令和晚市禁堂食,把本来的不夜天摧毁了,在晚上的黄金时段,市面气氛也不见得热闹,「东方之珠」变得黯淡无光,但意图重振夜生活雄风的桥段,却显得了无新意,目光短浅,药石乱投,形成种种的美学和公关灾难。

这数年间,香港的变化,可以说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逐点的聚沙成塔,每天都生活于此的人,有时或许会产生温水煮蛙的状态,没有遭受到明显的冲击(但当意识到的时候,可能已太迟),对一些新的生活方式,也开始显得习以为常。曾经见到久未来港旅游的象友,分享着自己重游香港时的感觉,对方惊讶着城市(负面)变化之大,也许就是一种旁观者清的视角。

个人不可控的客观因素以外,自己的一些生活形态,或多或少也催化了自己对这个城市的陌生感。这更多是关乎于社交媒体的使用习惯,也许以前已有在其他文章里书写过。尽管中老年人、年轻人、本地人、港漂族等,有各自普遍常用的社交媒体,足以形成对城市有着迥异理解的信息泡泡,但一条片段一则贴文,仍能牵起不少在地的网络热话,在有识之士加以发酵后,街头巷尾、茶余饭后总会有人在讨论着。自己在毛象、Substack、Telegram、Discord 等平台,虽也可接触到不少能激发自己在另外一些层面(尤其是在性别、情绪等范畴)的认知和思考的内容,却总是没有遇到很多(离散的)香港用户和自媒体,较难让这些信息和知识,与香港在地的处境,有所连接。

在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下,加上昔日的友人离散到世界各处的情况,社交圈子无可避免没有以前那么广阔,但(不被媒体报道的)在地化的信息的缺失,使得仍然经常游走于城市里不同角落的自己,触觉及认知始终有所侵蚀。

有些时候,家人、同事、朋友们在提起的社会议题网络热话,自己却是闻所未闻、全无接触;相反地,自己读到的讨论、作品、文章,在某些社群里,会是值得关注的爆款话题,可身边却好像没有人对此有所认知,或搭得上线。比如电影《还有明天》近期在中国上映,看着不少象友分享观影感,并给予了高度评价,曾一度牵起自己的观影欲望,但稍加搜索后,才发现这部电影在香港名为《明天还有梦》,而且上映期早已过去,香港影评人多月前写下的文章,自己也没有读过。

甚至还试过,有象友在询问在香港有什么值得去的景点或餐厅等时,自己作为本地人,却没能想到很多游客书以外的建议;来香港生活的象友在寻求生活上的指导时,自己也未能给予适切有用的帮助。

也许要令自己对香港重新变得(相对)没有那么陌生,会是一场信息摄入的取舍(或同时配上人际网络的拓展),但这同时牵涉着对科技巨头、红色资本操纵下的媒体的攻防和芥蒂。种种的拉扯要如何解决,自己仍然没有想得很透彻。

b
bigcatf4
1 楼
字里行间,问一下作者,按你的感受,你考虑过温哥华白人的感受吗,当温哥华变成香哥华
k
kingdale1
2 楼
一国一制了,没有什么新奇的。防火长城很快就要延申到臭港。
把酒论思
3 楼
bigcatf4 发表评论于 2025-03-26 19:39:37字里行间,问一下作者,按你的感受,你考虑过温哥华白人的感受吗,当温哥华变成香哥华 -----8964-------- 温哥华也是共产党政府了?
C
Capitaltwo
4 楼
已经离开香港出外做牛做马的人正在后悔不已。
华伦久费
5 楼
香港人deserve it。香港人趋炎附势的那种势利眼是无与伦比的,可能是受过多年港英殖民教育的结果,他们天生就知道该舔谁鄙视谁。我曾经对香港很同情,但是自从去了几次,看到他们对大陆人那种天生的优越感,就知道他们骨子里就是奴才命。大陆政府欺压他们,跟大陆老百姓有毛关系?但是他们歧视大陆老百姓,看见大陆权贵却舔起来毫无违和感。
g
gzkom
6 楼
“曾经见到久未来港旅游的象友" - 象友 指谁?
m
manhan
7 楼
香港本地人的素质确实堪忧,对大陆人的粗鲁和高高在上的态度和地域歧视毫不掩饰,以为傍上了洋大人的大腿,就比内地中国人高出一等。
d
duty
8 楼
无可奈何花落去?感叹the good old days? 想不想回到“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那种时代去?再放眼看一下国内一二线城市,有多少是地道的原住居民?哪里不是京味川味北方味南方味混杂?再放眼伦敦巴黎纽腰LA等国际都市,都是各种肤色各种穿戴各种语言混杂交织,是不是都得改回去?
j
justdoit2005
9 楼
简中区的人群去哪里是受欢迎了?如果真的是香港人一个地方的人讨厌大陆人,你的解释或许还有些道理。 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全世界所有国家的人都不待见大陆人,甚至包括泰国,马拉西亚,新加坡这样的国家。 你觉得作为一个大陆人你不应该自查自纠,哪怕一点点的自省也好? manhan 发表评论于 2025-03-26 20:38:00香港本地人的素质确实堪忧,对大陆人的粗鲁和高高在上的态度和地域歧视毫不掩饰,以为傍上了洋大人的大腿,就比内地中国人高出一等。
一只熊
10 楼
bigcatf4 发表评论于 2025-03-26 19:39:37 字里行间,问一下作者,按你的感受,你考虑过温哥华白人的感受吗,当温哥华变成香哥华 ============== 多虑了。现在温哥华操心的是烙印随地大便的问题。
硅谷工匠
11 楼
共产党是世界最大的纳粹,是反人类的。
朝露青
12 楼
其实中国农耕社会是个比穆斯林更加隐形,毁灭力更加巨大的灾难
v
vincentsjtu
13 楼
目光短浅的香港,没落是必然,没啥好遗憾的!对比一下不够自由不够民主但产业布局更合理而且为老百姓着想的新加坡,就知道香港有多蠢了,连公租房都有人游行反对,没救
壁上观
14 楼
我是这么看的 -- 我在西方生活了24年,现在回到国内近三年,到处走,发现民间生活十分丰盛,这是社会终极目标。如果大陆这么好了,随便你怎么批评都无所谓。
新中美
15 楼
还是左驾驶吧?
马年生
16 楼
香港仍然是西方人非常喜欢的城市。身居闹市,却可以15分钟进入郊野公园和海岸风光。香港办事效率极高,港人到其它国家都要忍受低效率的政府官员。香港美食更是全世界观光客趋之若鹜的。现在的香港少了西方颜色革命的动乱,人们可以安居乐业,马照跑舞照跳。只要中国大陆的市场开放,世界各国的企业都会选择香港做总部,利用与国际接轨的法律体系签订与大陆的商业合同。中共选择将香港作为国际人才集聚高地,让越来越多的世界各国顶级科技人员选择香港,因为,中共在香港建设研究院和中国科学院,外籍科学家可以在香港熟悉的环境中参与到中国的科技研发中去。
过路甲
17 楼
香港人对内地人的歧视完全是内地人自己造成的,看看世界各地包括日本泰国对一些中国游客低劣素质的无奈和厌恶就知道了
过路甲
18 楼
香港的人文和制度比大陆还是好的太多了,让穷棒子们去酸吧
叶绯雯
19 楼
这文章的作者自己可能都没意识到自己被洗脑的程度。财雄势大的巨头们不再能只手遮天了,这不是深层次结构性改变?对他来说,巨头们能只手遮天才是他的幸福生活。
马年生
20 楼
香港在中央的要求下,开始让利给基层老百姓,加快经济适用房的建设。李嘉诚们不高兴没关系,中央政府已经给了他们在大陆的其它好处,在香港就要配合特区政府稳定社会。
湾区范儿
21 楼
共产主义马上就要实现,香港人开不开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