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群体免疫 意大利放弃老人?伪真相为何疯传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0年4月6日 0点21分 PT
  返回列表
73427 阅读
42 评论
书单

书单君小时候很爱看《名侦探柯南》,里面有句经典台词:“真相只有一个!”每当从柯南口中说出,我都热血沸腾。这意味着揭露案件真相的时刻到了,没人能够再愚弄我们,没人能够蒙混过关。

但是长大后,我慢慢意识到,很多时候真相并非如此黑白分明。尤其是现如今网络、媒体如此发达的时代,真相并非只有一个。

讲述真相的方式有很多,其中许多方式并不诚实。

有些人受到真相误导,有些人利用真相传播虚假。美国咨询专家赫克托·麦克唐纳在他的著作《后真相时代》中提出了“竞争性真相”(competing truth)的概念。它是指通常任何一组事实都可以得出不止一个真相,而我们如何理解、接受这些真相,则决定了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从而影响现实。

竞争性真相是中性的,它既可以得到建设性的使用,也可能助长欺骗。我们小时候都听过“盲人摸象”的故事,大象的每一部分都是真实的,但每个盲人都被摸到的“事实”误导了,得出了完全不同的“真相”。

有时,我们也会陷入类似的误区。央视的《焦点访谈》有句口号:“用事实说话”。到了“后真相时代”,有人则会“用事实骗人”。

比起完全的谎言,利用不同层面的“真相”来欺骗大众往往更加隐蔽,危害也更深。下面,书单君就为大家揭露三种常见的“用事实骗人”的经典模式。

混淆结论

前几天,网上流传了这么一条新闻:“向中国请求医疗物资援助后,泰国将1400万只口罩向美国出口”,被国内很多媒体转发,引起了众多中国网友的愤慨。

这条消息是怎么得来的呢?此前,泰国政府曾向中国求援,希望中国能够援助或出售一些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用品。3月16日,另一条新闻爆出:泰国海关查获一批数量达540万只出口美国的口罩,经查账得知累计出口数量可能已达1400万只。

于是,有些人将二者关联在一起,得出了泰国将中国救援物资出口美国的结论。

从表面上看,“中国援助泰国”和“泰国海关查货出口美国的口罩”两个都是事实,并未造假。可事情真的如此吗?

原来,中国援助泰国不假,但只有10余万只,与出口的根本不是一个量级;而出口美国的那些口罩,是泰国厂商专门为美国的连锁药店生产的,双方有长期供货合同。因此,出口手续齐全合法,最后也被放行了。

了解这些信息,就知道泰国的做法并无不妥。可是有些不良用心的人,将两个事实故意拼贴、关联到一起,误导大众得出了荒谬的结论,甚至挑唆了两国关系。

用所谓事实混淆结论,此等骗术流毒甚广,在微博、朋友圈经常可以见到,比如下面这个:

“为什么白宫一说要追查病毒起源,加拿大P4实验室创始人就猝死了?”

刚看到标题你会怎么想?嗯,里面一定有阴谋……可两者之间并没有关联,所谓的关联是毫无证据的情况下生搬硬套上的,传着传着就成了阴谋论。而阴谋论中毒者,即使头顶掉下一片树叶,也可能是阴谋。

以后看到这种耸人听闻的文章,要留个心眼:即使里面陈述的都是事实,可引导我们得出的结论就一定是事实吗?

断章取义

一个事件的背景会极大地影响我们对现实的印象,而忽略或改变背景,就可能造成“断章取义”的解读。有些谣言正是用断章取义来误导大众的。

前几日,微博上出现了一个话题“意大利医生称限制超60岁患者插管”,已有8000多万阅读。

这篇报道的来源是英国《每日邮报》,他们对一个意大利医生进行了断章取义式的报道,这则消息已经被意大利大使馆辟谣:

而被采访的医生自己也出面辟谣了,表示每一位病人都得到了及时的救治。

他在脸书上写道:

“我所表达的意思是,根据我所了解的,每家医院有所不同,60岁以上的人会有更少的麻醉急救的指示。但这不代表一条铁的法则,一座城市的一家医院不足以代表整个意大利的情况……取那些‘60岁以上就得不到治疗’的标题是非常不得体的。”

类似的情况还有关于英国“群体免疫”的新闻。

英国疫情开始严重时,有媒体曝出英国打算让百分之六七十的人产生免疫力,也就是所谓“群体免疫”。消息一出,举世震惊:难道英国这么快就放弃治疗了?

事实是什么呢?确实,英国许多专家是支持“群体免疫”的,但是英国政府从未把“群体免疫”当成策略来使用。英国卫生大臣汉考克接受采访时说:“群体免疫,它只是一个科学理论概念,是传染病蔓延后出现的副产品,不是英国政府主动寻求的目标。”

“群体免疫”是部分专家给出的指导意见,不能与政府决策划等号。

除了曲解别人的原话,现在网络流行的另一种断章取义就是“开局一张图,内容全靠编”。

有些图是纯属的造谣,例如意大利刚封城时,朋友圈就流传意大利暴力游行、打砸抢的视频和图片,但事后被证明其实是法国女权游行,张冠李戴。

还有一种误导方式更高级。2014年夏天,一张照片引起了全球网民嘲弄:照片上是一排演讲者,上方的横幅写着“2014全球女性峰会“,但是所有小组成员都是男性。

错愕的网友纷纷留言:“这是笑话吗?”“太荒诞了!”“不知道应该笑还是哭”。

表面上看,这事确实挺黑色幽默的。可事实如何呢?

原来,设立这个男性小组的目的是倾听支持女性进步的商界男性的声音。峰会的大部分演讲者都是女性,但组织者觉得应该听听男性的声音,才增设了这个小组。

这种情况屡见不鲜。大家对下面这张图一定不陌生吧:

其实从视频上看,当时安倍正要坐下,纯属正常礼仪,然后就被抓拍了,并非许多网友添油加醋的“点头哈腰”。

识别这类断章取义式的谣言,需要我们扩展信息接收渠道,从多方面考察一件事的准确性,不要听风就是雨,要靠自己的理性和智慧去辨别真伪。

数据陷阱

比起文字和图片,数据会带给人更强的信任感。我们对于统计、数字之类的迷恋似乎源于天生。但是,相对的,利用数据挖坑的迷惑性也更强。

我们先来看看这几张图:

这是韩国“N房间”事件曝光后,豆瓣网友发的帖子,标题为“用搜索引擎了解中国男孩”。从图中可以看到,当搜索带有“女人”、“女孩”、“男人”等关键词的信息时,搜索引擎会自动识别出常用的搜索结果。这些结果有的很恶臭。

从图中传达出的信息再明显不过:中国男人在网上会搜索这些恶臭内容,这是关于男人本质的揭露。因此有网友留言嘲讽道“中国男孩在搜索引擎绽放魅力”,获得了最高的点赞。

不可否认,经过大数据的运算,只有大量搜索的情况下,搜索引擎才会自动识别这些内容。但这是否证明中国男人在网上都在搜索这些东西呢?

答案是否定的,发帖者忽略了一个事实:图片只能说明刻意搜索“女孩”或者“男孩”的人大多数都是怀着这样的目的,但并不是大多数人的搜索关键字中都带有“女孩”或者“男孩”。因此,这是一种统计数据上的误导。

打个比方,如果男人有5亿人,只有一个男人搜索过“女孩”,并且目的就是那些恶臭内容,其提示的结果也会把“女孩”跟恶臭内容相关性更高。这根本不能说明搜索目的是那些事的男人就真的很多。

这让书单君想起了一则有点类似的经典案例:

二战期间,盟军需要对战斗机进行装甲加厚,以提高飞行员及飞机的生还率。不久,统计数据出炉:盟军飞机普遍受弹最严重的地方是机翼,有的几乎被打成了筛子;相反,受弹最轻的地方是驾驶舱及尾部发动机。

正当盟军准备加固机翼时,一位统计学家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结果:应该加固的是驾驶舱和尾部发动机。因为这两个部位被击中的人,都没有回来。

这被称为“幸存者偏差”。就像记者在高铁上采访乘客“是否买到了回家的票”,那么答案一定是100%,可这显然不能代表所有人都买到了回家的票。

类似的数据陷阱在我们的生活里比比皆是,一不小心我们就会被引入歧途。

那我们该怎么做呢?作者的建议是,要深入理解里面的每个数字究竟代表了什么,确保用的是最贴切的单位,等等。

总而言之,不要看到数据统计,就认为是绝对正确的,里面的门道可多着呢。

我们生活在关于真相的困境中。当真相被操纵、利用,我们该如何看、如何听、如何思考?

事情变复杂了,已不再是“谎言”与“真相”的简单二元对立,正如作者所说:

每个故事都有多面性。许多时候,你可以通过许多方式描述一个人、一起事件、一件事物或者一项政策,这些描述可能具有同等的真实性。

这就需要我们在同样“真实”的部分里,辨别出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受到误导的。

累吗?确实很累,新闻总是在反转,真真假假的消息层出不穷。但这是我们享受信息化便利所要承受的必要代价。

身处后真相时代,我们作为信息消费者,免不了上当受骗。唯有洞悉真相操纵者背后的思维模式,我们才能更有智慧,免受煽动,甚至改善真相的讲述方式,真正净化我们所置身的世界。

作者 | K 编辑 | 黑羊

图源 | 图片来源于网络

F
FromDowntown
1 楼
祖国人民多幸福,领导多关心,世界人民多么惨,这不是新闻联播标准三区间的内容导向吗?
x
xiaoyao100nian
2 楼
因为像1楼这种没脑子的太多了啊 谣言止于智者
E
Excaliblog
3 楼
因为造谣有流量有钱啊 你写实话谁看 看看最近的留园就明白了
k
karmaboy
4 楼
舆论战,OK?只准州官放火么?
y
yeyu
5 楼
英国确实首相当众宣布的群体免疫策略。只不过后来自己打自己脸了
j
junedud
6 楼
美國一線醫護人員說的:『我們不是英雄,也不需要你們把我們看做英雄,我們需要醫療用具保護我們,這不僅僅是為了自己,我們也有家庭,親戚,朋友。。。』---請不要再洗腦:人是一樣的,先求生,再求救人!
明日帝国
7 楼
世界人民灾难 凸显祖国伟大 疫情之后 看移民和资本的选择 大家都不是傻子 脚和钱最诚实 一大堆天天唱赞歌的五毛 桌子底下 藏着掖着 挤破脑袋 也要把钱和家属往国外运
n
nanshuo
8 楼
群体免疫这大招可是英国公开摆上桌面得。 后来退回去了而已。
网中静草
9 楼
真相只有一个。
斷╱╄嶂掫義
10 楼
没有啊。人家这是身体力行,我点赞!
j
junedud
11 楼
美國一線醫護人員說的:『我們不是英雄,也不需要你們把我們看做英雄,我們需要醫療用具保護我們,這不僅僅是為了自己,我們也有家庭,親戚,朋友。。。』---請不要再洗腦:人是一樣的,先求生,再求救人! 中國援鄂醫療隊4萬多人,無一人感染---這才叫【牛逼】!
雪中奔牛
12 楼
因为大外宣需要转移矛盾,遮掩可防可控,遮掩李文亮训诫
b
bandk
13 楼
假的,都是假的,病毒也是假的。民主的屎都是真的,香的不得了!
B
BLUESKYUK
14 楼
这洗地洗地太无耻。英国群体免疫是政府开始实行的政策,电视上已经讲了。后来形势不对才放弃群体免疫。
l
liuyuanwang99
15 楼
你才叫:傻屄!一天换一个王八盖子!
G
Gerrard1982
16 楼
洗个鸡吧,昨天还有英国知名专家在鼓吹群体免疫。 这次的疫情就是在疯狂的抽信奉民主 自由 普世价值的人脸,疫情拖的越久抽得越久
l
lucia17
17 楼
英国今天死亡人数近5千,是不是群体免疫,自己看。
K
Kathryn3000
18 楼
真的别洗了!英国虽然嘴上不说群体免疫了,实际上还在继续,只有还能清晰打电话叫救护车,就不会安排住院!群体免疫是符合国家利益!疫情过后,整个国家可以轻装上阵! 意大利的确医生有权利决定先救谁!在呼吸机不够的情况下,年龄大的的确要让给年轻的!
我爱丽丽
19 楼
造谣制造基地,中国台湾省
很难搞
20 楼
废话,你看看中国医护穿的啥,美国医护穿的啥!在中国志愿者穿的都比美国一线医生保护的要好
很难搞
21 楼
你是不是傻,都公开处分给李文亮医生训诫的部门并追加为烈士了,
王建12345
22 楼
我只想说作者你妈死全家傻逼来帮英国洗地的吗?其他的我不知道但是英国的全体免疫刚开始可是真的后来事态严重了才改的
我爱丽丽
23 楼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是看你怎么做事,看结果的 不是看你把黑洗成白的弱智表演, 做错了就是错了,还找各种高大上的借口粉饰,无耻文人
我爱丽丽
24 楼
这个蠢货闭门造车瞎逼逼,亲身体验才是真实的吧
我爱丽丽
25 楼
4月4日英国首相身边的防疫科学家还在建议 英国有必要再快点实施群体免疫力,为了救经济,把救弱势群体的资源省下来,给更年轻的人群和孩子用。 都说的这么明白了,还在粉饰
t
tulaomao
26 楼
小编挣点钱也太不容易了。又洗地又擦桌子的。
g
gdby
27 楼
吊丝怎么看真的很重要吗?
杜汉
28 楼
英国人不是跟川总的关系很好的吗?干嘛不请教川总?这世界上没有人比川总更懂得病毒。
c
crownking2000
29 楼
伪真相还不是大外宣赵战狼华一亿之流传出来的,厉害国救天救地救世界人定胜天不是吗?
扯咸蛋
30 楼
有谁把作者辟谣驳斥外媒对中国新闻造假及断章取义的文章发来看看
r
romanistamerda
31 楼
住在意大利的告诉你,放弃年龄高的治疗是真的。疫情最严重贝尔加莫市的市长证实在家里死亡的新冠人数是医院里的4倍,10个里有9个都是家里直接拉走火化的。
巧克力258
32 楼
: 疯狗吧
l
lucky武
33 楼
五毛太监最喜欢幸灾乐祸💩
m
marshalchen
34 楼
自己以为知道真相, 恰恰一无所知。
苏小洋
35 楼
英国首相从来没有说过群体免疫!!!! 对吧? 意大利一个病死的人都没有!!!对吧? .......... 你洗 你接着洗地!
英国流氓
36 楼
在哪都一样
m
magichero
37 楼
傻逼! BBC上面都已经公开报道的事情, 你还在造谣!!! 去死吧!
真是服了你们
38 楼
现在在国内的中文媒体基本没有说真话的。 1. 新闻有审查 2. 国内不赚钱的真话没出路
p
pipilu99
39 楼
新闻没审查一样没真相,你以为你是谁?你个屁民还想有要真相的权力?真相就是人家股票抛售完了再踩你一脚这个傻逼,告诉你新闻没有审查,自由很香。
真是服了你们
40 楼
哈哈,你个脑积水
p
pipilu99
41 楼
你脑子里都是屎,还几把新闻审查,美国防疫工作组所有发言必须得到彭斯同意,你这一脑子屎是肯定反应不过来了。
雪中奔牛
42 楼
: 你脑残么,就那几个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