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风月同天 一边技术封锁 日本唱的哪出?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0年3月3日 10点54分 PT
  返回列表
61823 阅读
22 评论
环球网

执笔/刀贱笑

警惕!日本将加入对中国芯片技术的封锁!

一周前的2月23日,共同社的一篇报道传到国内,网上有人如此惊呼。报道说,加入《瓦森纳协定》的日美等42国,已着手扩大半导体技术相关的出口管制,目标被指针对中国。

不少媒体立即联想起华尔街日报的另一爆料:美商务部正研究新举措,进一步切断中国获得芯片技术的途径。两个消息关联,“美正主导升级对华技术围堵”。

但“警觉”的网友说,这个结论没GET到共同社报道中最值得关切的点。美国封锁早已不算新闻,这次的关键在于:

日本。

去年7月开始,日本对韩禁售三种半导体材料,只几个月时间,就重创韩国电子帝国。

1

共同社的报道,努力强调这是《瓦森纳协定》成员国的一次“集体行动”:

为了防备转为军事用途或用于网络攻击,42国决定扩大出口管制。新追加的限制对象,包括潜在军用级的半导体基板制造技术和网络软件。

虽然没有明说针对中国,但出口限制肯定是对非成员国。美日等国几乎都加入了协定,中国、伊朗和朝鲜等未在其中。

主要目标是谁,再明显不过了。

国内媒体大都顺着共同社思路,把“42国加大对中国半导体围堵”放上标题。但也因此淡化了报道中更紧要的内容:

日本政府计划据此加强相关产品和技术的出口管制。经济产业省等将敲定细节,完善所需法律。

连一些非专业的网友都嗅到了危机。“如果日本真搞技术封锁,我们就麻烦大了。”就算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韩国半导体产业在日本禁售制裁中元气大伤,历历在目。

了解这个产业的人就更清楚,日本的江湖地位何等举足轻重。

早在1980年代,日本半导体产业就已排上世界首位。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统计说,在全球半导体材料市场,北美和欧洲分别占据15%份额,而日本一国份额就达50%以上。

信越、住友电木、京瓷化学等日企,把控和垄断着多种材料。优势,不是一星半点。

除了材料,核心半导体设备也主要集中在日欧美韩。

市场份额超过50%的半导体设备种类中,日本就有10种之多。竞争力也可见一斑。

环顾半导体产业的细分领域,日本,是一个无论如何都绕不过去的存在。

难怪微博大V@老曾阿牛闻讯后有些夸张地说:

如果日本加入封锁,那么华为为代表的中国芯片产业链将可能迅速倒闭,几乎等同宣战。

2

日本会加入封锁吗?历史和现实,都预示着不无可能。

这首先要从冷战时期说起。1949年底,美英法澳等17个发达工业国在巴黎成立“巴黎统筹委员会”,对苏联阵营实施封锁。武器装备、战略物资和技术三大类被列入禁运清单。

这个组织维持40多年,随着冷战结束于1994年解散。但它的冷战基因,很快被继承下来。

从1995年的荷兰瓦森纳开始,“巴统”17国再次牵头,商讨成立新的出口管制机制。次年,《瓦森纳协定》签定。除了武器,它对物资和技术的管制扩大到军民两用,更加严苛。

前前后后70年,东京和北京一直被定格在这套国际出口管制体系的两端:

日本连续成为“巴统”和《瓦森纳协定》创始国,而中国两次被列入管制国家名单。

恢复邦交40多年来,两国经贸合作不断加深,但日本对与中国开展高新技术合作始终谨慎,甚至消极:

这与以《瓦森纳协定》为代表的意识形态束缚,不无关系。

1980年代的日本,就奠定了半导体产业强国的地位。

那时,它的绝对优势可不只体现在对上游材料、设备和技术的把控,还有下游的电脑、手机和游戏机等终端产品。

但最近十多年,一个肉眼可见的变化,是日本终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和市场份额都在下降,部分原因就在于中国终端产品崛起的挤压。一些日企随之把精力集中到上游:

下游既已失守,高端技术领域的积累不容再失。

现在,我们国内的芯片设计和代工企业本就不多,日本就是想搞上游合作,空间也不是很大。再加上固守城池的心态,消极也就不足为怪。

3

但态度消极,甚至已根据《瓦森纳协定》加强出口管制,就意味着日本决意对华动手了吗?

这背后还有一些小蹊跷值得琢磨。

打开《瓦森纳协定》的官网,首页内容还停留在去年12月6日。当时,42个成员国代表在奥地利开会。把相关半导体技术列为新追加的出口管制对象,就是在那次会上获得一致同意。

但共同社报道日本政府“计划”履行新的管制内容,已是今年2月23日:

奥地利会议的将近3个月后。

而且共同社是谁?日本最大的通讯社。这样一家通讯社,却把《瓦森纳协定》的集体意志顶在新闻最前头,而把自己国家履行“国际义务”的内容放到相当低调的位置:

如此长的反射弧和非常规的叙事,都透着某种不情愿。

还有,“可转为军事用途”这个标准如何界定,也很模糊。

有行业专家说,新追加管制的半导体基板技术和网络软件,到底军用还是民用,在现实中很难明确区分:

这意味着日本在实操中灵活空间很大,手高点或手低点都行。

在前些年两国关系低谷时,日本都设法维持着“政冷经热”,都没对中国搞类似的技术封锁。

现在正值中日关系转圜的关键时刻,东京反倒要跟着美国走极端了?

刀哥的队友李小飞刀说:请给我一个合理的解释!

4

北京怀柔的中科院大学雁栖湖校区,2015年开了一座“两弹一星”纪念馆。镇馆之宝中,包括一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手摇式计算机。

当年,“两弹一星”元勋们就是用这种简陋设备,完成了规模庞杂的理论演算工作。

这是遭受“巴统”禁运的时代,中国国内物资匮乏的一个缩影。

就是在那样的艰难岁月,新中国依然完成了工业和科技体系的初步建设。即便苏援撤走后,我们在核物理和计算机等高技术领域走了一些弯路,但仍取得不小的成绩。

1990年代后的瓦森纳机制管制更甚。虽然各成员国是在自愿基础上实施各自的出口限制,但实际上:

它们围绕重要技术出口的决策,深受美国影响。

最近的例子是在2018年,荷兰光刻机巨头ASML公司获得政府许可,准备以1.5亿美元向我国中芯国际出售一台光刻机。光刻机是半导体制造环节的核心设备,ASLM几乎垄断着该领域的关键技术:

商业利益客观,它也很想促成这笔交易。

但美国闻讯后百般阻挠。过去两年,美方官员至少四次与荷兰官员会晤,施压封杀这笔买卖。

结果就是,2019年6月30日ASML上一期销售许可证到期后,荷兰政府至今未予续签。原定卖给中芯国际的设备,至今没能发货。

荷美官方都对原因守口如瓶,但消息人士说,美方关键一计,就是搬出了《瓦森纳协定》:

荷兰是缔约国之一,光刻机则在协定限制出口的军民两用技术产品之列。

现实已然如此。就算荷兰和日本等国主观上不积极,也会受到用惯长臂管辖的美国裹挟拉拢。何况还有类似《瓦森纳协定》这样的所谓国际框架,让美国“名正言顺”。

但现时的中国,市场规模、技术创新能力和国内国际环境等条件之有利,都已远非几十年前可比。而毛主席当年“中国人死都不怕,还怕困难吗?”的底气和豪迈,又从未褪色。

图片来自网络

r
rootrootroot
1 楼
出这种标题是幼稚还是??或者这样理解吧,真是给屁民看的
吕洞宾怕狗
2 楼
全世界都欠中国的,所有高精尖技术都应该无条件白送
B
BHBC
3 楼
技术当然封锁……要不然谁还研究技术
F
FromDowntown
4 楼
病毒风月同天,其实是帮自己。中国人特别容易感动或者被激怒,一会亲密邻居一会生死大敌,党要爱谁就爱谁,党要恨谁就恨谁
你信不
5 楼
天灾之下人道主义帮助,和技术封锁有什么矛盾的地方吗?别人帮了你一把送给你物资渡难关,你转头问你干嘛不把你媳妇送给我?有病吧
金马门前
6 楼
很傻逼 难道你不赚钱?都送人?
b
bombe
7 楼
封锁不封锁是两回事。 面对灾情,人道救援,但是面对国家利益,还得硬拼。
b
bombe
8 楼
文章作者是傻逼,不代表中国人不懂。 五毛狗粮一路货。
m
myemail889
9 楼
中国是骗子大国,信誉尽失。
l
laolilili
10 楼
环球只会骗巨婴国的巨婴
h
hho0we9m
11 楼
不矛盾的。高新技术是国家命脉。灾难面前帮助他人是普世价值观。
怪叔叔的大发现
12 楼
民逗诈骗犯深的台巴子真传
苏小洋
13 楼
自己努力发展呗 瞎鸡毛编这种文章
g
guci886
14 楼
日本韩国都离不开财阀政治 真正的绳子都牵在美国大佬手里。不听话,驻军分分钟就让你知道导弹和糖衣弹的区别!美国这次贸易战的根本策略也就是逼着中美脱钩,重塑全球产业链,然后再逼着中国和美国冷战!再用拖死苏联那招对付中国。如果到了此时此刻还对美国心存幻想,那就是太不明智了!中国也得好好考虑不结盟政策是不是还要继续下去!
人生狼性
15 楼
写风月同天的那个公司是个中国资助的企业
r
rally
16 楼
只谈风月不谈技术
b
bluej
17 楼
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千風飛揚
18 楼
你有危難時別人幫了你還不夠難道要和和你分身家不成?
e
edtrezza
19 楼
见过不要脸的,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
裆中央深入裙中
20 楼
早就辟谣了,那首词是旅日华人写的,东西也是华人捐的,醒醒吧都
x
xibigbig
21 楼
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日本得到的教训还少吗?你有本事自己研究开发。出不要脸
怪叔叔的大发现
22 楼
狗粮还一边喊民主人权,一边投毒了,这并不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