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沈夏天,80后,安徽阜阳人,如今在塞尔维亚创业。
我曾在迪拜奋斗过6年,却始终适应不了那里的酷热天气,无奈转战塞尔维亚。
不曾想,这里成为了我成长的沃土,5个月我就发了财,成为国内企业来塞发展的最佳合作伙伴。
而且我开的餐饮店,一家比一家火,妥妥的网红店。
如今,我又把中国茶艺带到了这里,还因此登上了塞尔维亚国家电视台,多次与总统面对面。
1989年,我出生在安徽阜阳一个小村庄,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
小时候眼里的世界,只有村子那么大,那时最大的梦想,就是走出村庄,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2012年,我大学毕业了,因为学的是英语专业,所以计划出国工作。可家人并不同意。
后来我偷偷跟着堂姐去了迪拜,连路费都是跟朋友借的。在那里,我一干就是6年,做过导游,卖过房子,也开过公司。
但始终适应不了那里的酷热天气,常常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导致心情很不爽,最终决定换个地方重新打拼。
2018年12月,我来到了塞尔维亚。
之所以选择塞尔维亚,是因为这里四季分明,感觉非常舒服,做什么都能心平气和。而且与我们是友好国家,感觉机会更多一些。
刚到塞尔维亚,我立刻敏感地觉察到,旅游市场的空间很大。因为我发现,这里找不到专业的导游,也找不到专业的旅行社,尤其是找不到能够服务中国游客的相关机构。
于是我找了个同行朋友,合伙干起了老本行,她接团我导游,配合得非常默契。5个月后,国内朋友给介绍了一个大单,也正是这一单,让我迅速站稳了脚跟。
那次是国内某集团准备来塞尔维亚建轮胎厂,计划邀请全球分销商,预计500人,来参加奠基仪式。
这么大的投资项目,受到了塞尔维亚官方的高度重视和扶持,甚至把塞尔维亚大厦,也就是总统办公的地方,都交给他们使用了。
我们为他们安排了8场会议,一个晚宴,还有一个开业典礼,每个细节都反复推敲,可以说做到了万无一失,深得对方认可。
以至于后来,他们在塞尔维亚的所有相关项目,都交给了我们,这真是意外收获。
之所以能够得到认可,也是因为真诚。前期他们几个项目经理过来踩点,我直接把对方当成了朋友,邀请他们住到了我们租的别墅里来。
然后,我陪着他们跑各个部门,给他们免费当翻译。全程下来,我竟成了对项目最了解的那个人。
然而因为不了解塞尔维亚的相关政策,后期他们与塞政府的沟通并不是太顺利。再加上塞尔维亚是个小国家,各类资源非常有限,大项目不是哪个公司都有能力接单。
他们的项目进展得不是太理想,于是我主动请缨,并跟他们保证一定能做好。因为我不但了解他们的项目,而且在迪拜也有过做大项目的经验,所以很有信心。
那时候他们也别无选择,再加上前期的陪同,也让他们看到了我的能力,就把项目交给了我。不单是旅游接待方面的,而是所有业务。真是令我欣喜若狂。
我也付出十二分的努力,用心的把这个项目圆满完成,打了一个漂亮的开局仗。
这一战下来,我在业界也算有了名气。后来国内企业只要有相关项目,都愿意找我合作,我也赚了个盆满钵满。
正因为经常帮国内相关企业与塞尔维亚相关部门沟通,我也有机会多次与总统见面。他真的如传闻所言,特别亲民。
2020年1-2月份,我接待了一个杭州商务团后,疫情就爆发了,所以3月份到8月份,整整半年时间,我完全处于无工作状态。
但我是个闲不住的人,就利用这难得的闲暇时间去提升自己。
我花了3个月时间学习了塞尔维亚语,达到了日常沟通无障碍,还学会了高尔夫球和网球。
9月份,有个朋友联系我,说他开的串串香店经营不下去了,想3万元转让出去,让我帮忙看看有没人愿意接手。
我当时想,这也太便宜了吧,就跑过去看了看。发现店里的装修、设备等都挺好的,想着疫情没什么事情做,就跟两个朋友商量,三个人一起把店接了过来。
刚开始没请工人,我们自己当厨师、服务员,自己做宣传,就这样把我们的第一家餐饮店开了起来。
一年后,我们计划开第二家店—饺子馆。有了第一家店的经验,很快就把这家店做成了网红店,引来众多网红前来打卡。
后来,我又和另外两个朋友一起开了中医馆、茶馆,生意越做越顺,越做越红火。
说到开茶馆,还有个一波三折的故事。当时计划开饭店的,还花了近60万精心装修,想打造一家特色中国饭店。
可就在准备开业之际,店铺所在小区的全体业主,竟联名抵制饭店开张,理由是中国菜太油腻,烹饪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油烟,影响他们的居住环境。
这一出把我们都整懵了,店都已经装修好了,不给开张怎么办?60万可不能就这样又打水漂了啊。
于是,我坐下来慢慢跟他们谈,业主大多是各行各业退休的老年人,非常难沟通。尤其那个楼长,还是个退休法官。
为了不跟他们正面起冲突,我先给楼长发邮件,跟他好好聊,把他的工作做好了,再请他把所有业主约出来,去一家餐厅坐谈。
但他们始终不同意开中国餐馆,于是我考虑转变经营方向,想找一个既能不浪费现有装修,又能让业主接受的项目。
有一次逛街,偶然发现塞尔维亚竟然有茶馆,就进去体验了一下。他们卖的茶有中国茶、印度茶、土耳其茶,还有斯里兰卡茶。
我打开来闻,发现他们的茶9成都掺了花茶,质量很一般。我随便点了一个龙珠,觉得一点味道都没有,心想质量这么差,能卖出去吗?
没想到的是,我在里边坐了大约两小时,客人还真不少。我心里突然一亮,中国茶那么好,为什么不考虑开个茶馆?
于是我回去问那些业主,开茶馆可不可以?经过几轮耐心沟通后,谈判终于成功了。
于是我把餐厅摆设稍微调整了一下,增加一些放茶叶的格子,又找木匠做了几个古香古色的架子,放上一些跟中国茶相关的摆件、茶具等。
但那时候我对茶根本不了解,于是就买书看,上网找资料,去了解中国的茶历史,以及茶的一些基本知识。再把查到的资料做成纪录片,翻译成塞尔维亚文,放到网站上。
由于没经验,也不知道哪些茶好卖,就每个品种挑了一两款来试着卖。但因为疫情,运输特别艰难,从国内发货至少要5个月才能到。
了解到迪拜运输相对快很多,于是就把茶叶先空运到迪拜,我再坐飞机过去,用两个超大号的行李箱,把茶叶人肉背回塞尔维亚,茶馆这才得以开业。
开业之初生意非常惨淡,每天才七八百元的营业额。但我不气馁,每天守在店里,身兼数职。没生意时,就学着在网上做推广,慢慢生意开始有了起色。
我每天都在茶馆里做茶艺表演,然后拍成视频发到网上,逐渐有人慕名而来。
后来还吸引了当地一个非常有名的音乐家,他曾上过中国的春晚,看到视频后跑过来采访我,并邀请我参加了一档电视节目。
于是,我穿着旗袍,带着中国茶,登上了塞尔维亚的国家电视台。弘扬中华茶文化的同时,等于免费帮茶馆做了广告,引起非常大的反响。
三个月后,我们的茶馆就成一家网红店。后来又加入了奶茶,还请了很多小网红过来拍视频做推广。
茶馆还卖一些有中国特色、但又没有油烟的食物,比如虾饺、凉菜等。现在每天的营业额已经达到了1万多,为此又请了员工,大多是当地人。
当地人的想法,跟我们中国人区别还是比较大的。我们比较看重工作和赚钱,但他们是把幸福指数放第一位的,其次才是赚钱。
所以,他们比较重视休假,如果工作和生活有冲突,肯定优先选择生活。
每年的七八月份,他们这边就全民休假,跑到希腊去晒太阳。员工休假了,店又不能关,工作谁来做?那只能是我自己上。
另外,他们还经常找各种理由临时请假,我只得调整管理模式,让他们自己协商排班,只要给我保证有人上班就行。
塞尔维亚与中国的关系比较好,当地居民也非常欢迎我们中国人。
记得刚到塞尔维亚时,不认识路,去哪都是靠导航。当地人看到你在路上稍有徘徊,就会主动上来问是否需要帮忙?需要的话可以带我们去。当时非常感动,感触也特别深。
他们不但对中国人友好,对其他国家的人也是非常友好的。他们乐于接受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人,感觉这一点很好,很开放的思维。
来到塞尔维亚后,我的状态很好,心情也特别好。在这边待了5年,虽说有疫情,但各方面还是蛮顺利的。
出门也不用担心人身安全,一些吉普赛人可能会小偷小摸,但这个对生活不会有太大影响。
政府层面就更好了,无论是签证、买房(我已经买了),还是投资,或者其他方面,都有很好的优待政策。
如果是买第一套房,又是新开发的楼盘,在这里是免税的。中国企业过来开厂,前10年更是“免租免税”,非常优待。
另外,塞尔维亚的风景也很让我着迷,冬季可以去南部的雪山滑雪,夏季可以到森林里享受天然氧吧,那里有很多童话里的小木屋,美得恍如仙境。
如果国内的朋友想出来游玩,建议可以把黑山、波黑和阿尔巴尼亚一起走走,因为都是免签的,景色也很独特。最重要的是,这些国家与我们国家关系都很好,人民也都很热情。
塞尔维亚热度比较高的景点有卡莱梅格丹城堡、自由广场等,建筑都是一些比较有特色的欧式建筑。
值得一提的是巧克力博物馆,里面的黑巧克力非常有名,而且很有特色。
这里还有全欧洲最大的树莓出口地-阿里列,每到树莓成熟季节,全欧洲所有树莓商都会跑过来收购,场面非常壮观。
而且这边的车厘子便宜到你不敢相信,一公斤才5块钱,分分钟就能实现车厘子自由。
每年7月份,这边还会举办欧洲最大的音乐节—EXIT音乐节,全球的游客蜂拥而至,非常非常嗨。
我也在这美好的岁月里,度过了最美的年华。一转眼,出国已经12年了,现在最大的规划是个人问题。
妈妈总忍不住催我结婚生子,但我独立惯了,心理上从没想过依靠别人,所以很难跟男孩子做到思维一致。
但我不拒绝爱情,也没有不婚的打算,我只是在等待那个与我同频的男孩出现。我相信,他肯定就在不远的拐角处等着我,或者某一天,就会突然来到我的面前。
我是个热爱生活的人,朋友说我什么时候都激情澎湃的。其实在家里的时候,我也会安安静静,给自己一些放松时间,比如听歌、做饭、享受独处时光……
三五年内,暂时没考虑回国,因为疫情刚过去,旅游业逐渐开始复苏,事业即将迎来转机。所以目前还是以事业为主,等事业重回到正轨后再说。
回首来时路,有顺境有坎坷,但我从未退缩。每一个不会磨灭的脚印,都记录着我经历过的风风雨雨。
往事不回头,未来不将就。从今以后,我只想让自己的人生更精彩。
我叫沈夏天,80后,安徽阜阳人,如今在塞尔维亚创业。
我曾在迪拜奋斗过6年,却始终适应不了那里的酷热天气,无奈转战塞尔维亚。
不曾想,这里成为了我成长的沃土,5个月我就发了财,成为国内企业来塞发展的最佳合作伙伴。
而且我开的餐饮店,一家比一家火,妥妥的网红店。
如今,我又把中国茶艺带到了这里,还因此登上了塞尔维亚国家电视台,多次与总统面对面。
(在自己的茶馆里做茶艺表演)1989年,我出生在安徽阜阳一个小村庄,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
小时候眼里的世界,只有村子那么大,那时最大的梦想,就是走出村庄,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2012年,我大学毕业了,因为学的是英语专业,所以计划出国工作。可家人并不同意。
后来我偷偷跟着堂姐去了迪拜,连路费都是跟朋友借的。在那里,我一干就是6年,做过导游,卖过房子,也开过公司。
但始终适应不了那里的酷热天气,常常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导致心情很不爽,最终决定换个地方重新打拼。
2018年12月,我来到了塞尔维亚。
之所以选择塞尔维亚,是因为这里四季分明,感觉非常舒服,做什么都能心平气和。而且与我们是友好国家,感觉机会更多一些。
(女神节办公室发的玫瑰花)刚到塞尔维亚,我立刻敏感地觉察到,旅游市场的空间很大。因为我发现,这里找不到专业的导游,也找不到专业的旅行社,尤其是找不到能够服务中国游客的相关机构。
于是我找了个同行朋友,合伙干起了老本行,她接团我导游,配合得非常默契。5个月后,国内朋友给介绍了一个大单,也正是这一单,让我迅速站稳了脚跟。
那次是国内某集团准备来塞尔维亚建轮胎厂,计划邀请全球分销商,预计500人,来参加奠基仪式。
这么大的投资项目,受到了塞尔维亚官方的高度重视和扶持,甚至把塞尔维亚大厦,也就是总统办公的地方,都交给他们使用了。
(茶馆的工作日常照)我们为他们安排了8场会议,一个晚宴,还有一个开业典礼,每个细节都反复推敲,可以说做到了万无一失,深得对方认可。
以至于后来,他们在塞尔维亚的所有相关项目,都交给了我们,这真是意外收获。
之所以能够得到认可,也是因为真诚。前期他们几个项目经理过来踩点,我直接把对方当成了朋友,邀请他们住到了我们租的别墅里来。
然后,我陪着他们跑各个部门,给他们免费当翻译。全程下来,我竟成了对项目最了解的那个人。
(塞尔维亚童话般的小木屋)然而因为不了解塞尔维亚的相关政策,后期他们与塞政府的沟通并不是太顺利。再加上塞尔维亚是个小国家,各类资源非常有限,大项目不是哪个公司都有能力接单。
他们的项目进展得不是太理想,于是我主动请缨,并跟他们保证一定能做好。因为我不但了解他们的项目,而且在迪拜也有过做大项目的经验,所以很有信心。
那时候他们也别无选择,再加上前期的陪同,也让他们看到了我的能力,就把项目交给了我。不单是旅游接待方面的,而是所有业务。真是令我欣喜若狂。
我也付出十二分的努力,用心的把这个项目圆满完成,打了一个漂亮的开局仗。
这一战下来,我在业界也算有了名气。后来国内企业只要有相关项目,都愿意找我合作,我也赚了个盆满钵满。
正因为经常帮国内相关企业与塞尔维亚相关部门沟通,我也有机会多次与总统见面。他真的如传闻所言,特别亲民。
(在塞尔维亚著名法餐厅)2020年1-2月份,我接待了一个杭州商务团后,疫情就爆发了,所以3月份到8月份,整整半年时间,我完全处于无工作状态。
但我是个闲不住的人,就利用这难得的闲暇时间去提升自己。
我花了3个月时间学习了塞尔维亚语,达到了日常沟通无障碍,还学会了高尔夫球和网球。
9月份,有个朋友联系我,说他开的串串香店经营不下去了,想3万元转让出去,让我帮忙看看有没人愿意接手。
我当时想,这也太便宜了吧,就跑过去看了看。发现店里的装修、设备等都挺好的,想着疫情没什么事情做,就跟两个朋友商量,三个人一起把店接了过来。
刚开始没请工人,我们自己当厨师、服务员,自己做宣传,就这样把我们的第一家餐饮店开了起来。
(我全程操办国内某知名企业在塞尔维亚的开工仪式)一年后,我们计划开第二家店—饺子馆。有了第一家店的经验,很快就把这家店做成了网红店,引来众多网红前来打卡。
后来,我又和另外两个朋友一起开了中医馆、茶馆,生意越做越顺,越做越红火。
说到开茶馆,还有个一波三折的故事。当时计划开饭店的,还花了近60万精心装修,想打造一家特色中国饭店。
可就在准备开业之际,店铺所在小区的全体业主,竟联名抵制饭店开张,理由是中国菜太油腻,烹饪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油烟,影响他们的居住环境。
这一出把我们都整懵了,店都已经装修好了,不给开张怎么办?60万可不能就这样又打水漂了啊。
(和塞尔维亚Pilot市代表合影)于是,我坐下来慢慢跟他们谈,业主大多是各行各业退休的老年人,非常难沟通。尤其那个楼长,还是个退休法官。
为了不跟他们正面起冲突,我先给楼长发邮件,跟他好好聊,把他的工作做好了,再请他把所有业主约出来,去一家餐厅坐谈。
但他们始终不同意开中国餐馆,于是我考虑转变经营方向,想找一个既能不浪费现有装修,又能让业主接受的项目。
有一次逛街,偶然发现塞尔维亚竟然有茶馆,就进去体验了一下。他们卖的茶有中国茶、印度茶、土耳其茶,还有斯里兰卡茶。
(黑山科托尔的海景)我打开来闻,发现他们的茶9成都掺了花茶,质量很一般。我随便点了一个龙珠,觉得一点味道都没有,心想质量这么差,能卖出去吗?
没想到的是,我在里边坐了大约两小时,客人还真不少。我心里突然一亮,中国茶那么好,为什么不考虑开个茶馆?
于是我回去问那些业主,开茶馆可不可以?经过几轮耐心沟通后,谈判终于成功了。
于是我把餐厅摆设稍微调整了一下,增加一些放茶叶的格子,又找木匠做了几个古香古色的架子,放上一些跟中国茶相关的摆件、茶具等。
但那时候我对茶根本不了解,于是就买书看,上网找资料,去了解中国的茶历史,以及茶的一些基本知识。再把查到的资料做成纪录片,翻译成塞尔维亚文,放到网站上。
(我在黑山科托尔海边)由于没经验,也不知道哪些茶好卖,就每个品种挑了一两款来试着卖。但因为疫情,运输特别艰难,从国内发货至少要5个月才能到。
了解到迪拜运输相对快很多,于是就把茶叶先空运到迪拜,我再坐飞机过去,用两个超大号的行李箱,把茶叶人肉背回塞尔维亚,茶馆这才得以开业。
开业之初生意非常惨淡,每天才七八百元的营业额。但我不气馁,每天守在店里,身兼数职。没生意时,就学着在网上做推广,慢慢生意开始有了起色。
我每天都在茶馆里做茶艺表演,然后拍成视频发到网上,逐渐有人慕名而来。
后来还吸引了当地一个非常有名的音乐家,他曾上过中国的春晚,看到视频后跑过来采访我,并邀请我参加了一档电视节目。
(穿着旗袍带着中国茶,登上塞尔维亚国家电视台)于是,我穿着旗袍,带着中国茶,登上了塞尔维亚的国家电视台。弘扬中华茶文化的同时,等于免费帮茶馆做了广告,引起非常大的反响。
三个月后,我们的茶馆就成一家网红店。后来又加入了奶茶,还请了很多小网红过来拍视频做推广。
茶馆还卖一些有中国特色、但又没有油烟的食物,比如虾饺、凉菜等。现在每天的营业额已经达到了1万多,为此又请了员工,大多是当地人。
当地人的想法,跟我们中国人区别还是比较大的。我们比较看重工作和赚钱,但他们是把幸福指数放第一位的,其次才是赚钱。
(茶馆工作日常)所以,他们比较重视休假,如果工作和生活有冲突,肯定优先选择生活。
每年的七八月份,他们这边就全民休假,跑到希腊去晒太阳。员工休假了,店又不能关,工作谁来做?那只能是我自己上。
另外,他们还经常找各种理由临时请假,我只得调整管理模式,让他们自己协商排班,只要给我保证有人上班就行。
塞尔维亚与中国的关系比较好,当地居民也非常欢迎我们中国人。
记得刚到塞尔维亚时,不认识路,去哪都是靠导航。当地人看到你在路上稍有徘徊,就会主动上来问是否需要帮忙?需要的话可以带我们去。当时非常感动,感触也特别深。
(和朋友在迪拜世博塞尔维亚馆)他们不但对中国人友好,对其他国家的人也是非常友好的。他们乐于接受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人,感觉这一点很好,很开放的思维。
来到塞尔维亚后,我的状态很好,心情也特别好。在这边待了5年,虽说有疫情,但各方面还是蛮顺利的。
出门也不用担心人身安全,一些吉普赛人可能会小偷小摸,但这个对生活不会有太大影响。
政府层面就更好了,无论是签证、买房(我已经买了),还是投资,或者其他方面,都有很好的优待政策。
如果是买第一套房,又是新开发的楼盘,在这里是免税的。中国企业过来开厂,前10年更是“免租免税”,非常优待。
(我在健身)另外,塞尔维亚的风景也很让我着迷,冬季可以去南部的雪山滑雪,夏季可以到森林里享受天然氧吧,那里有很多童话里的小木屋,美得恍如仙境。
如果国内的朋友想出来游玩,建议可以把黑山、波黑和阿尔巴尼亚一起走走,因为都是免签的,景色也很独特。最重要的是,这些国家与我们国家关系都很好,人民也都很热情。
塞尔维亚热度比较高的景点有卡莱梅格丹城堡、自由广场等,建筑都是一些比较有特色的欧式建筑。
值得一提的是巧克力博物馆,里面的黑巧克力非常有名,而且很有特色。
这里还有全欧洲最大的树莓出口地-阿里列,每到树莓成熟季节,全欧洲所有树莓商都会跑过来收购,场面非常壮观。
(在塞尔维亚木头村游玩)而且这边的车厘子便宜到你不敢相信,一公斤才5块钱,分分钟就能实现车厘子自由。
每年7月份,这边还会举办欧洲最大的音乐节—EXIT音乐节,全球的游客蜂拥而至,非常非常嗨。
我也在这美好的岁月里,度过了最美的年华。一转眼,出国已经12年了,现在最大的规划是个人问题。
妈妈总忍不住催我结婚生子,但我独立惯了,心理上从没想过依靠别人,所以很难跟男孩子做到思维一致。
但我不拒绝爱情,也没有不婚的打算,我只是在等待那个与我同频的男孩出现。我相信,他肯定就在不远的拐角处等着我,或者某一天,就会突然来到我的面前。
(土耳其情人山—期待我的爱情早日来临)我是个热爱生活的人,朋友说我什么时候都激情澎湃的。其实在家里的时候,我也会安安静静,给自己一些放松时间,比如听歌、做饭、享受独处时光……
三五年内,暂时没考虑回国,因为疫情刚过去,旅游业逐渐开始复苏,事业即将迎来转机。所以目前还是以事业为主,等事业重回到正轨后再说。
回首来时路,有顺境有坎坷,但我从未退缩。每一个不会磨灭的脚印,都记录着我经历过的风风雨雨。
往事不回头,未来不将就。从今以后,我只想让自己的人生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