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为何在产业竞争中掉队了?主要是这3个原因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2年3月6日 16点17分 PT
  返回列表
77738 阅读
17 评论
吴晓波频道

日本企业过分超前的地位和封闭的心态,在一定程度上迫使其他国家的企业去开辟新的道路,而一旦这条新道路被开辟出来,日本就被主流市场抛弃了。

我们在做产业观察和研究的时候,一般有一个认识,就是当一个企业专注于技术创新,掌握了行业的核心技术时,它就掌握了这个行业的未来。

但是很少有人关注到,在技术和产业之间存在着一条危险的跨越带,就是怎么把技术创新能力迭代和巩固为产品优势,继而转化成产业竞争优势。

对企业来说,如果步子跨得不好,很容易掉进技术陷阱。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日本企业所遭遇的陷阱。

大家知道,日本在技术创新上是一个偏执狂。在过去20多年里,日本企业在新能源汽车、半导体、手机等重要行业都做到了技术领先。但很可惜的是,它们并没有把自己在技术上的优势成功地转化为产业和市场上的优势。

比如在汽车行业,二战以后,日本汽车制造业迅速崛起,出现了很多极具创新性和技术实力的公司,例如丰田凭借精细化管理颠覆了传统的福特模式,日本的汽车产量一度超过美国。

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上,日本也是行业的领跑者。早在1997年,丰田就量产了世界上第一款混合动力轿车,在氢动力等关键技术上,到今天,日本在全球仍处在非常领先的地位。

但你会发现,日系车在今天全球的新能源车市场上几乎没什么存在感。

2021年全球电动汽车销售排行榜的前20名中,居然只有丰田一家日本企业,它排在了第16位。去年全年,丰田在全球卖出了11万辆电动汽车,这个成绩比中国的小鹏、蔚来、理想等新能源车品牌高不了太多,只占到全球650万辆电动汽车销量的约1.7%。(2021年全球氢能源车销量仅约1.7万辆左右,和电动汽车销量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2021年全球电动汽车销售排行榜

再比如半导体和手机行业,1980年代,日本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如日中天,全球十大半导体企业中,日本曾占到6席,但1990年代后期,日本半导体产业却被甩在了世界潮流之后;日本还是世界上第一个为手机提供上网和移动支付服务的国家,但在今天的全球手机市场,日本根本无足轻重……

日本企业为什么总是起个大早,赶个晚集,在技术上领先,在产业和市场上却落后?

在我看来,原因主要有三个:

第一,日本企业对于先进技术和产品品质的追求达到了偏执的程度。这种极致追求使得日本企业在进入某个行业后,能在行业发展的初期就快速建立起技术壁垒,获得领先于竞争对手的巨大优势。

但是这种极致追求也会在无形中拖累企业的发展。对技术的痴迷使得企业投入了大量非必要的研发支出,这会加重企业负担,也会使产品的性价比降低、竞争力下降。

第二个原因,日本企业缺乏快速迭代的能力。

日本人崇尚工匠精神,但在今天这个互联网时代,一切都在迅速变化,一个产品、一项技术可能刚出来几年就会被淘汰,企业也很难再依靠某一项核心技术而在行业中屹立不倒。这时,相比于对产品进行细致打磨,精益求精,那种快速迭代的能力对企业来说可能更加重要。

刀匠展上的日本工匠

日本半导体行业的衰落或许可以很好地印证以上两点。

1980年代,日本半导体行业在全球的市场份额一度达到50%以上。其中有一种重要的半导体产品是存储芯片,它最初主要被用在大型计算机中。它的质量标准严苛,要求使用寿命可以达到20年以上。

当时,几乎没有国家能生产出这样高标准的芯片,但是严谨、偏执的日本人不懈钻研,硬是生产出了符合要求的芯片,并抢占了绝大部分市场。

但从1990年代起,芯片的主要应用领域从大型计算机转向了个人电脑和手机。一台个人电脑或手机的使用时间一般在三五年左右,这意味着市场的主要需求不再是拥有超长使用寿命的昂贵芯片,而是大量质量过得去、价格相对较低的芯片。

然而日本企业仍然笃定地相信高品质能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它们对行业的变化无动于衷,继续投入更高成本,用复杂的工序生产耐用的芯片。结果,韩国、中国台湾等地的半导体企业凭借更低的生产成本和更高的效率,生产出了大量性价比更高的芯片,实现了对日本半导体企业的弯道超车。

日本半导体行业自此逐渐衰落,它过去的兴盛靠的是过人的技术和品质,之后的衰落则是因为对技术和品质的过分痴迷。

日本半导体产业全球市场份额

接着谈第三个原因,就是日本企业喜欢赌赛道、吃独食。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日本人的性格所决定的。

我们说回新能源汽车行业。日本汽车行业押宝氢能源汽车,领头的丰田长期掌握着全球最多的氢燃料技术专利,对外始终严守秘密。

我记得2017年我去德国参加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一个场景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当时整个工业博览会有两个新能源汽车展馆,有一个大展馆里展示着日本、德国、中国、韩国等的电动汽车,另外还有一个独立的小展馆专门用来展示日本的氢能源汽车。

两个展馆走下来,你会明显地感觉到似乎全世界的汽车厂家都在做电动汽车,而只有日本孤独地跑在氢能源这个赛道上。这就好像是一场赌博,如果日本车企赌对了,那么未来就属于它;如果赌输了,那么日本车企只能自食苦果。

从2017年到今天,尽管终局未至,但看上去日本企业好像跑偏了。直到2019年,眼看新能源汽车行业快要改天换地,丰田才匆忙地宣布开放专利技术,这时距离特斯拉开放电动汽车的专利已经过去了整整5年。中国、美国、欧洲三大市场齐刷刷地选择发展纯电汽车,而把日本晾在了一边。

丰田氢能源车概念图

日本企业在新能源汽车行业所遭遇的窘境,在液晶面板、手机等行业也曾惊人相似地发生过。

日本企业在这些行业过分超前的地位和它们的封闭心态,在一定程度上迫使其他国家的企业去开辟新的道路,而一旦这条新的道路被开辟出来,日本就被主流市场抛弃了。

所以近年来,你会发现在全球的高端电子消费品市场,日本企业的空间正逐渐被其他国家蚕食。日本制造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从原来的直接面向全球消费者,逐渐退缩到面向一些国外的成品制造企业,也就是专门给这些企业提供零部件,成为了中间产品的供应商。

再回过头想想中国。中国这几年正在大力推动专精特新行业的发展,国家和企业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精力,主攻那些卡脖子的核心技术行业。

江苏南通的一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这当然是一个非常喜人的景象,但日本在产业竞争中的尴尬处境给我们一个提醒,就是要始终保持快速迭代的能力和开放的心态,避免掉进日本这种在技术创新上领先,在产品研发和市场竞争中落后的陷阱。

w
wushang
1 楼
不懂装懂。根本原因是资本市场。
F
FDRC
2 楼
日本根本没有掉队。丰田汽车年销量全球第一。超过特斯拉十几倍。丰田汽车没有大量生产电动汽车的原因是市场调查显示绝大多数用户对电动汽车不感兴趣。并无购买电动汽车的意愿。
媚眼瞟瞟
3 楼
教会了徒弟, 饿死了师傅。
B
Bigdaddy
4 楼
天天黑一把日本的生产力,墙国就国民幸福感翻倍了。
R
ROMAN001
5 楼
: 绝大多数?在油价高企的今天,电动车难道不香吗?
金蛋
6 楼
美國笑而不語
p
pmnedc
7 楼
作者有点想当然,其实日本企业每年都要向国内市场投放新产品,哪怕是一点点小改动,国际市场就不一定了。
马三立
8 楼
外国都大面积衰退,何止日本,欧美都一样,不堪一击不足一论,你们制造业世界称王,行了吧?作者是不是得美的冒鼻涕泡?
对不起我是警察
9 楼
半导体,机器人,不但没有掉队,还拉开了和世界的距离
T
Tsar
10 楼
电哪儿来的?煤天然气不贵吗不污染环境吗
B
BVB1982
11 楼
: 欧洲2035年之后不允许生产内燃机汽车了。不想买电车 还能买啥呢?
j
jpeagle
12 楼
日本的产业倒退,主要还是人口老龄化问题。不能继续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只能聚焦在高精尖的技术上。从这个角度,日本转型很成功。 日本不像美国,怕自己的产品外包后,技术被偷走,也怕质量不够稳定,影响自己的形象。这造成除汽车游戏外的日本大众消费品逐渐退出了市场。汽车是大众消费品里,技术和集成度最高的产品,很难被抄袭。游戏是创意产业,也抄袭不了。
老友马克
13 楼
一个国家是否衰退,只有去过这个国家就一定会感受到。 如果能满世界的经常走走,就更容易认知到这个国家衰退的程度。日本确实是一个孤立无援的中等体量世界二流国家,所以日本一直是依赖型经济模式,日本又是西方底层国家,没有基于意识形态和市场规模为基础的国际定价话语权。所以,日本经济一直是由大国吃肉日本喝汤的模式。最近二十年,西方大国的扩张资源明显不足,自然就会限制压缩日本的资源,中国越来越自主产业链和定价权,所以日本非常明显的出现了经济衰退和社会破败的直观迹象。
l
laiandrew167
14 楼
: 楼主指的是新能源汽车排行榜,丰田遠遠落后。
E
Edmondon
15 楼
SB自媒体,日本人日子过得好好的掉哪个队了?人家只在高利润的行业里作为,传统的汽车行业还是他们最厉害,芯片曾经也是第一,只是被美国人打击后换了门脸而已,工厂还在那里,SB连日本在哪里都不知道还敢出来评论世界经济
南十字煞星
16 楼
美国人不给它技术和市场它就什么也不是。
T
Tomatojuicy
17 楼
历史上当日本开始民不聊生的时候就离军国主义不远了,广岛长崎的耻辱会被再次提起,所以美国一定会给口汤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