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快了,真的太快了。
去年,中国汽车出口量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二,当时我就预言,过不了2年,就能超越日本,成为第一。
没想到,不要两年,几个月就超过了!
根据中国乘联会数据,今年一季度,中国汽车出口106.9万辆,同比增长54%,而同期日本汽车出口量为104.7万辆。
这意味着中国已正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出口国。
不出意外的话,今年基本能拿下全球汽车出口冠军的称号。
长期以来,中国汽车市场都是合资车企的天下。
虽然从2009年开始,中国汽车销量就位居世界第一,但这个第一,主要还是宝马、大众、奔驰、福特、现代等国外企业把持。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国产车缺少在燃油车变速箱、发动机、底盘上的技术积累,以及专利限制。
比如丰田积累了大量的发动机专利,丰田用了,国产车虽然能模仿,但不能用。
但这几年,随着中国在新能源赛道上的发力,中国汽车无论是在销量上,还是在口碑上,均有很大突破。
2021年,中国汽车全年出口超200万辆,超越韩国,成为世界第3。
2022年,中国汽车出口超330万辆,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2。
2023年第一季度,就超越日本,成为第1了。
而且从出口来看,新能源车数量占到了绝对优势。
据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4月,新能源汽车出口34.8万辆,同比增长1.7倍。
其中4月出口了10万辆新能源汽车。
这种趋势为何喜人?
我们拿日本举例。
1945年的日本,被美国炸得满目疮痍,但他们锚定了一个国家战略方向——对外承接欧美工业,发展出口加工型经济。
短短15年后,日本的汽车出口就超越了德国,并在1970年代到1990年代期间增长迅速,并且在1980年代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头号汽车生产国。
当时的日本,巅峰时期,每年能生产1300万辆汽车。
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直接带动了日本相关工业的进步以及GDP的增长。
这两者,几乎是同步的。
就目前的新能源市场来看,其实日本布局更早。
早在20年前,日本就有了新能源车,但日本最后选择了氢能,并在氢能新能源上,积累了很多专利,已经可以构成专利壁垒,阻止外行分羹。
但由于技术水平、生产成本的限制,目前,电动车仍然是新能源汽车发展最具规模的选择。
美国和中国,都是走的电动路线。
为何中国能在新能源领域后来居上?
有人说是运气,是蒙对了。
还有人说是政府扶持,大力出奇迹。
其实都不是,中国汽车出海记,是一个长达几十年的战略发展过程。
1983年,第一辆桑塔纳在中国上海大众组装成功。
开放后的中国市场,吸引很多国际车企巨头抢滩“淘金”。
德国想建厂,可以,但是必须合资。
当时中国的策略是,以市场吸引外资,以市场交换技术,倒逼国际车企扶植本地供应链发展。
从技术壁垒最薄弱的领域开始,一点一滴地渗透进全球化的供应体系当中,并逐步成为该体系难以取代的组成部分。
“汽车教父”杜登霍夫直言: “今天的德国,无法想象一个没有了中国的汽车产业。”
2020年,《世界报》一篇名为《跟中国分手?我们其实如此依赖中国》的文章点明,大众几乎每两辆车就有一辆卖到中国。
大众40%的利润就来自中国。
在合资的几十年内,国际车企从依赖中国市场,逐步变为依赖中国汽车工业。
杜登霍夫说,比起依赖中国的风险,离开中国的风险要更大,如果你没有与中国的联系,那么你就不会有规模,成本也会更高,这意味着你在其他市场也会遇到很大的问题。
简单翻译一下,就是全世界唯有中国可以做到低成本+大规模量产的工业体系。
大众集团CEO迪斯说得更直接:
“如果我们完全(从中国)撤出,第二天,德国2万名开发工程师中的1万名就可能会丢掉饭碗。”
宝马冰淇淋事件发生前,宝马CEO也称:
“我们的家,在中国。”
依赖中国,是想多赚钱。
那中国就不想多赚钱吗?
同样组装一辆汽车,为什么德国工人工资年薪大几十万,而我们就十多万?
根本原因还是利润的主导权不在手里。
换言之,品牌不在手里,专利不在手里,高端零件技术不在手里,市场利润分配的主导权就不在手里。
以零部件为例,大众每年出口到中国的汽车零部件利润,能占到大众(中国)全年利润的30%。
如何根本上扭转这一局面?
那就是要让国产车走出去!
2009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消费市场。
同年,中国开始对新能源汽车给予补助,开始有针对性地培育市场,并帮助国内车企摆脱对国外技术的依赖。
这种扶持的效果是显著的。
2015年起,中国就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产业链完整,且价格低廉。
大家还记得比亚迪F3吗?几乎就是丰田花冠的1:1复刻,但最低仅售4万多块,不到花冠的三分之一。
当时,比亚迪买了丰田的一条落后生产链,开始了自己的模仿之路。
模仿意味着被嘲笑山寨,或者技术上总是比不上原版。
但正是一点一滴地积累,铸就了今天比亚迪超千亿的市值。
技术上,比亚迪还推出了百万高端品牌“仰望”。
能原地掉头,能过河漂浮,1000N的马力,动力直逼坦克!
其实,这种先模仿后超越的路径,并不仅仅局限在汽车上。
手机,无人机,电视……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
加入全球价值链,接触发达国家,模仿先进企业轨迹,加入全球产业升级的“雁行”方阵,本身就是迅速崛起的捷径。
汽车可以创造大量的就业,在美国,汽车工业创造了700万个就业岗位。
汽车行业也是技术创新的重要来源,全世界每年16%的产业研发支出,来自汽车制造业。
2018年全球研发支出最高的前20家企业中,有6家是车厂。
正是这些围绕在汽车工业的光环,使得中国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不断地向“国产汽车”、“民族品牌”发起冲击。
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闭门造车”,到改革开放后的“市场换技术”策略,再到最近几年新能源汽车对西方的“弯道超车”⋯⋯
如今,中国的汽车行业起飞,才刚刚起步,相信随着国际市场的份额扩大,这块蛋糕也会越发诱人。
太快了,真的太快了。
去年,中国汽车出口量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二,当时我就预言,过不了2年,就能超越日本,成为第一。
没想到,不要两年,几个月就超过了!
根据中国乘联会数据,今年一季度,中国汽车出口106.9万辆,同比增长54%,而同期日本汽车出口量为104.7万辆。
这意味着中国已正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出口国。
不出意外的话,今年基本能拿下全球汽车出口冠军的称号。
长期以来,中国汽车市场都是合资车企的天下。
虽然从2009年开始,中国汽车销量就位居世界第一,但这个第一,主要还是宝马、大众、奔驰、福特、现代等国外企业把持。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国产车缺少在燃油车变速箱、发动机、底盘上的技术积累,以及专利限制。
比如丰田积累了大量的发动机专利,丰田用了,国产车虽然能模仿,但不能用。
但这几年,随着中国在新能源赛道上的发力,中国汽车无论是在销量上,还是在口碑上,均有很大突破。
2021年,中国汽车全年出口超200万辆,超越韩国,成为世界第3。
2022年,中国汽车出口超330万辆,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2。
2023年第一季度,就超越日本,成为第1了。
而且从出口来看,新能源车数量占到了绝对优势。
据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4月,新能源汽车出口34.8万辆,同比增长1.7倍。
其中4月出口了10万辆新能源汽车。
这种趋势为何喜人?
我们拿日本举例。
1945年的日本,被美国炸得满目疮痍,但他们锚定了一个国家战略方向——对外承接欧美工业,发展出口加工型经济。
短短15年后,日本的汽车出口就超越了德国,并在1970年代到1990年代期间增长迅速,并且在1980年代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头号汽车生产国。
当时的日本,巅峰时期,每年能生产1300万辆汽车。
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直接带动了日本相关工业的进步以及GDP的增长。
这两者,几乎是同步的。
就目前的新能源市场来看,其实日本布局更早。
早在20年前,日本就有了新能源车,但日本最后选择了氢能,并在氢能新能源上,积累了很多专利,已经可以构成专利壁垒,阻止外行分羹。
但由于技术水平、生产成本的限制,目前,电动车仍然是新能源汽车发展最具规模的选择。
美国和中国,都是走的电动路线。
为何中国能在新能源领域后来居上?
有人说是运气,是蒙对了。
还有人说是政府扶持,大力出奇迹。
其实都不是,中国汽车出海记,是一个长达几十年的战略发展过程。
1983年,第一辆桑塔纳在中国上海大众组装成功。
开放后的中国市场,吸引很多国际车企巨头抢滩“淘金”。
德国想建厂,可以,但是必须合资。
当时中国的策略是,以市场吸引外资,以市场交换技术,倒逼国际车企扶植本地供应链发展。
从技术壁垒最薄弱的领域开始,一点一滴地渗透进全球化的供应体系当中,并逐步成为该体系难以取代的组成部分。
“汽车教父”杜登霍夫直言: “今天的德国,无法想象一个没有了中国的汽车产业。”
2020年,《世界报》一篇名为《跟中国分手?我们其实如此依赖中国》的文章点明,大众几乎每两辆车就有一辆卖到中国。
大众40%的利润就来自中国。
在合资的几十年内,国际车企从依赖中国市场,逐步变为依赖中国汽车工业。
杜登霍夫说,比起依赖中国的风险,离开中国的风险要更大,如果你没有与中国的联系,那么你就不会有规模,成本也会更高,这意味着你在其他市场也会遇到很大的问题。
简单翻译一下,就是全世界唯有中国可以做到低成本+大规模量产的工业体系。
大众集团CEO迪斯说得更直接:
“如果我们完全(从中国)撤出,第二天,德国2万名开发工程师中的1万名就可能会丢掉饭碗。”
宝马冰淇淋事件发生前,宝马CEO也称:
“我们的家,在中国。”
依赖中国,是想多赚钱。
那中国就不想多赚钱吗?
同样组装一辆汽车,为什么德国工人工资年薪大几十万,而我们就十多万?
根本原因还是利润的主导权不在手里。
换言之,品牌不在手里,专利不在手里,高端零件技术不在手里,市场利润分配的主导权就不在手里。
以零部件为例,大众每年出口到中国的汽车零部件利润,能占到大众(中国)全年利润的30%。
如何根本上扭转这一局面?
那就是要让国产车走出去!
2009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消费市场。
同年,中国开始对新能源汽车给予补助,开始有针对性地培育市场,并帮助国内车企摆脱对国外技术的依赖。
这种扶持的效果是显著的。
2015年起,中国就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产业链完整,且价格低廉。
大家还记得比亚迪F3吗?几乎就是丰田花冠的1:1复刻,但最低仅售4万多块,不到花冠的三分之一。
当时,比亚迪买了丰田的一条落后生产链,开始了自己的模仿之路。
模仿意味着被嘲笑山寨,或者技术上总是比不上原版。
但正是一点一滴地积累,铸就了今天比亚迪超千亿的市值。
技术上,比亚迪还推出了百万高端品牌“仰望”。
能原地掉头,能过河漂浮,1000N的马力,动力直逼坦克!
其实,这种先模仿后超越的路径,并不仅仅局限在汽车上。
手机,无人机,电视……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
加入全球价值链,接触发达国家,模仿先进企业轨迹,加入全球产业升级的“雁行”方阵,本身就是迅速崛起的捷径。
汽车可以创造大量的就业,在美国,汽车工业创造了700万个就业岗位。
汽车行业也是技术创新的重要来源,全世界每年16%的产业研发支出,来自汽车制造业。
2018年全球研发支出最高的前20家企业中,有6家是车厂。
正是这些围绕在汽车工业的光环,使得中国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不断地向“国产汽车”、“民族品牌”发起冲击。
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闭门造车”,到改革开放后的“市场换技术”策略,再到最近几年新能源汽车对西方的“弯道超车”⋯⋯
如今,中国的汽车行业起飞,才刚刚起步,相信随着国际市场的份额扩大,这块蛋糕也会越发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