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江苏GDP增量超广东:能不能扳回一局?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0年7月23日 8点24分 PT
  返回列表
73666 阅读
42 评论
正解局

◆看似各自为政,实际是在比拼赶超的相互竞争下,最终,形成正向循环。

今年上半年各省GDP开始公布。

有很多有意思的新情况,比如,目前有28个省份公布数据,其中16正、12负(全国平均-1.6%)。

增速最高的是西藏5.1%,最低的是湖北-19.3%,可见这次疫情影响之大。

而且,正增长中除了江苏、浙江、福建,其他都是中西部省份。

疫情也许正在重塑中国甚至是世界的经济版图。

不过,我觉得最有看头的仍然是中国经济的榜首大战:广东、江苏。

上半年,广东GDP达49234.2亿元,全国第1。

江苏46722.92亿元,全国第2。

这是中国目前唯二的“4万亿俱乐部”成员(山东是33025亿元,和江苏距离已经很大了)。

但实际增速来看,广东是-2.5%(比全国平均水平差),江苏是0.9%。

上半年江苏和广东的GDP差距是2511.28亿元,如果按照这个趋势,全年差距或许会在5000亿内。

那么,这将是7年来,江苏第一次缩小和广东的经济总量差距。

近年来江苏GDP与广东的差距

由于目前各市的经济数据还没发布,但在广东,深圳+广州,要占到全省GDP总量的近47%,广东经济失速,肯定和其中一个有很大关系。

但江苏却不太相同。

如果说,广东经济模式是深圳、广州两匹独狼带着一群绵羊,那么,江苏就是一群狼。

在更加强调经济发展要注重国内循环时,我们很感兴趣:江苏的群狼是怎么养成的?

01、江苏群狼

江苏的经济实力,有目共睹。

GDP总量多年来虽然都被广东压过一头,但稳居全国第2。

为什么才第2?一个原因是,江苏全省面积要比广东小40%,人口少将近30%。

而江苏整体发展上,算得上是个全能型选手。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江苏拥有全国最大的制造业集群,占据全国制造业总产值的1/8,全球3%,工业利润全国第一。

细分行业的“龙头老大”超过2000家。

被誉为“神州第一挖”的徐工集团,造出了世界上吊装能力最强的4000吨级履带起重机;亨通光电则是中国唯一具备光纤预制棒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居于光纤光缆行业产量全球前三强;恒力集团常年名列“中国化纤行业竞争力排名第一”,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织造企业。

在某几类单项称霸或许并不为奇,难就难在,众多领域成为佼佼者,偏偏这一点,江苏又做到了。

论化学化工产业,江苏笑傲群雄。

在2019年中国化工园区30强名单中,江苏上榜9家,数量上以压倒之势夺魁,成规模化的公司就有近3000家。

论工程机械产业,江苏领先优势十分明显。

据《2019江苏省汽车产业发展报告》显示,江苏省汽车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连续3年全国领先,汽车发动机、车电子电器等专利数量全国第一,新能源汽车产业已成为国内最具发展潜力的汽车产业群之一。

江苏的集成电路集群产销规模全国第一,碳纤维产能占全国一半以上。

台积电南京工厂

除了硬实力,江苏在教育、交通、医疗方面的成就也可圈可点。

江苏科教文基础雄厚,985、211大学高达11所,而隔壁浙江仅有区区1所。

再看医疗实力,江苏目前共有95家三甲医院,在全国各省份顶级医院100强排名中位居第4,南京、苏州、徐州均名列前茅,不容小觑。

江苏省的交通建设则更接近“变态级”,建有9个国际机场(尽管苏州还缺一个),是国际机场最多的省份。

同时,江苏的高铁已像地铁一样高频(每5分钟就能来一辆),随着宁启动车的通车,目前江苏快速铁路的通车总里程已达1800公里左右。

南京南站周边

而最关键的是,江苏是唯一全部设区市都入围全国GDP百强的省份。

所以,说江苏经济发展是一群狼,一点都不为过。

02、狼群的历史基因

纵观中国各地发展,大多地方都采用了“强中心”的模式,比如,湖北(武汉)、四川(成都)最为典型。

江苏群狼的基因来自哪里?

江苏虽处平原地带,但在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里,却从不“太平”。

造化弄人,明明江、河、湖、海一省之内齐备,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却在潜移默化中,由纵横的水网划分为江南、江淮和黄淮三大单元,形成吴语、江淮官话及中原官话区域,民俗和生活方式也相差很大,为日后多中心城市的形成埋下伏笔。

事实上,江苏省并非自古有之,而是经历了无数次分分合合。

公元前206年,徐州人刘邦和宿迁人项羽的“楚汉相争”,正式拉开江苏“内斗”的序幕。

但江苏地区真正意义上的分家,始于汉武帝设立13个监察区,长江以南隶属扬州刺史部,长江以北隶属徐州刺史部,苏南苏北从此分道扬镳。

直到明朝,以南京为中心划分,确立南直隶(包括今天的江苏、安徽和上海等地区),苏南苏北才难得地处于同一屋檐下。

图片来源:地理520

好景不长。

出于权势平衡、便于统治的角度,清朝将南直隶改为江南省,乾隆二十五年,又拆分为江苏、安徽两省。

一省之内,又设立“双省会”制度:江宁、淮安、扬州、徐州四府,以及海州、通州两个直隶州,归江宁布政使司管;剩下的苏、松、常、镇四府和太仓州,由江苏布政使司管,分化加剧。

图片来源:地理520

随着皇权式微,“内斗”迎来总爆发。

1912年辛亥革命后,江苏一省内出现了三四个都督府、好几个军政分府。

《申报》将江苏处境比喻为唐末藩镇割据,分裂问题之复杂,可见一斑。

此后,在袁世凯多方斡旋下,江苏终于渐趋统一,苏州在与南京的省会之争中落败,“双省会”制度谢幕。

1952年11月,苏南、苏北行署区被撤销,合并为一个省,恢复江苏省建制,省会临时定在镇江。次年,南京从直辖市改为江苏省辖市,再度成为江苏省会。

世事无常,苏南与苏北再次被拉进同一个省。但无论地理、语言还是文化,江北与江南的差异南辕北辙,强行融为一体的结果是,江南把江北视作鄙视链底端,江北则不屑与江南为伍。

再者,由于江苏省的行政建制各时期迥异,镇江、苏州、南京在不同阶段均出任过行政中心,历史轨迹形成的圈层根深蒂固,放大了江苏“内斗”的名声。

可谓时也,运也,命也。

03、“内斗”带来生产力

历史分分合合,也造成了今天江苏13个城市常年拧着劲内部battle。

大方向上,分成苏南、苏北两个阵营,势同水火;独立到13个市,各个市又彼此不服,山头林立;即便在一个市里,个别区县仍想独立成营,貌合神离。

看看他们眼中的本省地图,那叫一个精彩:

在一盘棋内,各有千秋,各领风骚。

战略意义上的“内斗”,从来不会成为内耗,只会互相成就。

彼此看似积不相能,但也正是在这种“剑拔弩张”的氛围里,促成了全省经济的高飞跃。

作为六朝古都的“南京”,扼长江、控南北,虎踞龙盘,本应众星拱月,奈何强邻环伺,竟沦为没有多少存在感的“带头大哥”。

首当其冲的,是纠斗300多年的对手苏州。

自明清时代起,苏州便是重中之重的经济核心城市,整个长三角的商业、物流均围绕其展开,从而打下坚实稳定的发展基础,使得苏州的经济体量始终胜于南京一筹。

苏州东方之门

早在2011年,苏州GDP便已突破万亿大关,直到2016年,南京才首次实现这一目标,但同年苏州GDP已超过1.5万亿元。

而苏州的经济盘子之所以如此庞大,麾下四个县级市功不可没。2019年,昆山、张家港、常熟和太仓联手贡献了苏州19236亿元中的10187亿元,占比超过50%。

人民日报社发布的《2020年中国县域经济百强》榜中,这四个县级市又悉数名列前十。“状元”昆山连续15年夺得全国百强县之首,2019年生产总值突破4000亿,仅出口总额就超过全国多个省、市、自治区,一骑绝尘,常熟和张家港则分列第三、四名,足见苏州各区域单兵作战能力之强。

尽管被边缘化,但另有壮志未酬的“一哥”南京并不甘于屈居人下,试图自我超越,重新夺回话语权。

微妙的变化的确在发生。在增速上,南京已连续8年高于苏州,且在苏州GDP增速逐年下滑的情况下,南京则保持了稳中有升的态势,反超局面或许会比预想中来得更快。

如此看来,“地级市之王”苏州也并非全无后顾之忧。

前有强敌,后有追兵,这个追兵,正是无锡。

作为老牌工业城市和“苏南模式”发源地之一,城市面积约等于0.55个苏州的无锡,曾在经济发展上压制了苏州十几年,即便是改革开放的先锋深圳,亦在1994年才首次超过无锡。

无锡内部的“散装”,在于围绕太湖区域的江阴和宜兴,这里名企密布,其中59家企业跻身中国企业500强,数量位列全省第一,野心勃勃。

江阴港

在夹缝中求生存的苏中,则在暗中持续发力。南通的纺织、建筑业,泰州的医药、造船产业,扬州的机械产业,均加速走在逆袭复兴之路上。

比起群雄争霸的苏南,低调沉稳的苏中,“苏北五虎”亦不甘示弱,正成为冉冉升起的明日之星。

“钢铁洪流”的徐州,重工业实力不容小觑,有望与淮安联手,坐实淮海经济区老大的地位;有“东方车城”美誉的盐城,则将汽车整车、零部件、服务业“三个千亿”产业链打造得风生水起;被冠以“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的连云港,生产总值连续数年以每年100多亿的速度飞增。

即便是排名最末的宿迁,也有物流服务产业撑腰,若将它放至全国,地位的反转足以令人大跌眼镜。

宿迁2019年的GDP总量(3099亿元)不仅高于甘肃省会兰州市(2837.35亿元),也超过整个青海省(2965亿元),以一市抵一省,排面无人能及。

位于宿迁的京东全国客服中心

得益于这种“散装”状态,江苏的经济发展在多方博弈中始终“均衡”。数据足以佐证:各省全国百强城市分布,江苏省13个城市齐齐上榜,入选率100%;广东省21个城市仅有11个上榜,入选率只有52%。

2000年时,江苏内部GDP总值苏州(最强)约为宿迁(最弱)的7.6倍,广东经济实力最强与最弱两市之间的GDP相差28倍。

19年后,江苏将这一数字缩小到6.2倍,而广东最强与最弱两市差距反而还略有扩大(29倍)。

这就是“散装江苏”的过人之处。

04、结语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旷日持久的“繁荣”,并非一日之功。

在拥有另类格局观的江苏,看似各自为政,实际却又在全域统筹范围内,并在比拼赶超的相互竞争下,形成正向循环。

也正因“散装”属性,使得江苏13个地级市个个经济基础强悍,彼此势均力敌,却又特点鲜明,构成整个江苏的筋骨和底气。

与其说是“散装”江苏,不如说是江苏以一己之身入局,破除管理上的藩篱,最大程度追求着共同进步。

散是十三星,聚是苏大强。

当然,发展从来不是百米跑,而是马拉松。

正像我先前说的,在中国经济榜首大战中,江苏和广东相比有优势,也有很多短板。

但在更高层面,就像江苏各市一样:

中国各省份你追我赶,永不停歇向前,才能让我们的国家活力迸发,普通人有更多机遇。

a
abc868
1 楼
讲点良知吧!洪涝当前,别再拿GDP来骗月入千元的劳苦大众了!
j
jordangoodwjz
2 楼
愿我大江苏,无论南北,越来越好
3 楼
江苏是中国最像德国的省份 人口数量类似,地理环境类似 重教崇文,低调扎实,实在是发展工业最合适的土壤 这次疫情控制也是全国最好的 措施扎实务实细致人性化应该是全国最好 而且支援湖北力度远超广东浙江 江苏的短板 一是一线城市上海被分离出去后反向压制了苏州南京 第二江苏人过于低调和关注制造业 所以品牌建设和互联网都略输广东浙江一些 但是江苏的工业底子太强悍了 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集成电路这些全部占好位子 日后不会比广东差的 广东虽然深圳超级强悍(广州不太行) 但是深圳已经走入香港化的歧路 房价太高必然工业凋零 而广东珠三以外的地方连中西部都不如,撑不起来 那么广东工业只能靠东莞佛山惠州中山这几个 面积太少了很难形成长三角的规模优势
4 楼
感觉你的层次不太高 说话挺幼稚的 你适合混中华城市论坛
l
liwuwei
5 楼
广东人做生意感觉不如浙江的。。。。到时很节约很爱屯房子。。。。
l
liwuwei
6 楼
是啊。。。我层次就是低。。。。反正我又不爱装B
7 楼
整个长三角的文化就是一个精明和算的清 但是也不喜欢占别人便宜 这个是明朝开始资本主义萌芽数百年以来的熏陶 广东企业家的眼界确实开阔 但是说到钱这几个地方都一样
d
duketassadar
8 楼
不要只看GDP,也要看看地方政府债规模啊,这方面广东可真没法和江苏比……
l
liwuwei
9 楼
江苏做文化的人比较多,浙江做生意比较厉害,广东人又有钱又低调。。。。。江苏人给我感觉除了不如上海人现实,其它差不多。。。。当然我们讲大多数,不讲精英,比较反映一个地区的老百姓。。。
10 楼
你不要老是我身边,网上。。。云云就好了 要言之有物,有理有据
l
liwuwei
11 楼
是你要问我几千万人,我怎么去认识的,难到你接触过几千万?人一天出门就只能碰到那么几个,能聊几句的都少,你要我怎么回答你?
12 楼
你可以看看统计数据,工业分析,行业新闻啊 只有街头大爷大妈才从身边人聊起来 只有小学生才从网上言论聊起来好吗
l
liwuwei
13 楼
我不说我身边认识的,网络上看到的,难道靠猜测啊?那你告诉我,根据什么?根据你说的?
l
liwuwei
14 楼
我去,数据看怎么统计好吧,重要在数据分析。。。。你才幼稚的不行。。。
l
liwuwei
15 楼
我其它都不反驳你,因为耳听为虚。。。我就说江苏人不如广东人低调怎么了?莫名其妙你。。。你偏要和我辩论广东人不如江苏人低调。我不懂得就不说,你怎么好象什么都懂,你很高层咯。。。无聊
16 楼
债务规模江苏确实比广东高 但其实问题不大 江苏债务都投向了基建 连续十年江苏的基建投入都高于广东 这也是为什么江苏的贫富差距小的多 广东这两年债务也上得很快 因为要开发非珠就得砸钱 但是深圳计划单列市财政不供省里调配 所以只有广州苦苦支撑全省 现在广州都快被吸干了 以后广东就是深圳及周边超级发达 离开深圳经济密度急剧衰减这么一个模式
17 楼
你爱怎么以为就怎么以为 我懒得跟你耍脾气 无聊
s
san666385
18 楼
广东做生意主要是务实,现在转向计划经济,对于现在以民营和私人经济那是绝对伤害,不要以为做生意就是赚大钱,世上做买卖的没有傻子,加上这几年对广东的打压是无时无刻的,不是民营企业强大早就完了,原来特斯拉选定在广东建厂,地块都定了,结果中央出手硬是把它抢到上海,现在领导层多是江浙沪,广东强盛靠的是民营和紧靠港澳联通世界,现在大弯区把香港搞下来,那会好去哪?gdp本身就是假,你以为好就是好吗?你以为自己地方的人很会做生意很精明,做梦吧!民营企业不好,还能能好到哪里,假的,洗洗睡吧!
l
liwuwei
19 楼
你看26楼的哥们说话就很务实。。。。
l
liwuwei
20 楼
没事没事,广东人在海外资产肯定是全国第一。。底子很厚实。。。
21 楼
同意你的部分看法 江苏也是靠民营 现在的环境并不友好
l
liwuwei
22 楼
这些年的确国进民退。。。。。我认识的,只有挂靠公有经济的才好做。。。。非公经济,好象没听说谁好做的。。。。。
树枝孤鸟
23 楼
江苏?别扯淡了。
q
qqworker
24 楼
如果你的月收入只有1000多,不是懒就是低能,别老是盯着家里的一亩三分地,该改变一下了。 实在不行去当农民工一个月也不只这个数字。这个月搬家,请两个师傅搬了四个小时,花了1000块。
s
san666385
25 楼
找不到工作你想不懶都难
s
san666385
26 楼
你有铁饭碗或者有几套值钱的房子湳自我感觉良好,但一群农村或者底下阶层,中年没有退休金的,他们再努力也没办法,朱门酒肉臭,路有饿死骨,你有饭吃、有钱用.但回头看一下还有挣扎的穷人
德国淫民
27 楼
老子就是江苏的。 超过怎样,超不过又怎样,GDP有个球用? 老百姓富起来才行,其他数据都是虚无缥缈的东西,没屌用!!!
老烟头
28 楼
我是江苏的,但是我从不评价其他省份,我对自己的家乡很满意就行了。 举个例子,网上买给东西,江浙沪包邮,难道不香么?
j
jiaqi0930
29 楼
苏州人路过 dgp算个p 又不能当饭吃 钱包鼓起来才是最重要的
老烟头
30 楼
这位朋友,我也是江苏人,很遗憾你总是遇到爱炫耀和吹牛的江苏人,不过也许人家陈述的事实在你眼里看来真的跟炫耀和吹牛一样,顺便问一下,你是哪里人啊?
大师兄的金箍棒
31 楼
江苏人路过,这从古到今都是中国最富饶的地方好吧,有啥稀奇的?每年上交给国家的税也是最多好吧,高考分数线也比其它省份高得多,说白了就是祖国的钱袋子
大师兄的金箍棒
32 楼
哈哈哈,低调的广东人麻烦你别在这玻璃心了行吗?
33 楼
他应该不是广东人 一看就是穷地方的 移民个加拿大以后失业在家就开始坐井观天 一点见识都没有 学历应该不会超过初中
大师兄的金箍棒
34 楼
江苏富的是人均,广东的钱全是靠人口堆出来。。。而且广东普遍文化低,暴发户多,文化底蕴跟江苏没法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