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网络和社媒上"砸锅卖铁"这个具有大跃进色彩的词引起许多网友的关注,部分报道和评论遭到删除屏蔽。
8月28日,重庆市璧山区成立“砸锅卖铁”工作专班的文件图片流传于中国社媒上。目前中国网络上可以查到,川观新闻转载湖南日报的报道说,湖南日报记者从重庆市璧山区财政局工作人员那里求证得知,当地“砸锅卖铁”工作专班确实已经开始运行。
然而,青岛日报、大江网等网站转发的湖南日报这个报道,却遭到404,链接无法打开。与此同时,一些评论“砸锅卖铁”工作的微博和微信文章也被封禁。
那么,到底什么是中国新时代的“砸锅卖铁”工作?那些被404的社媒评论又说了什么? 今天的节目里,请听我们和现在美国的独立经济研究学者、曾出版中国危机系列三部曲著作的秦伟平先生一起来探讨。
海外跟踪中国网络删贴封号情况的网站注意到,微信公众号“刘晓博说财经Pro”发表的文章《砸锅卖铁!这些地方,怎么了?》遭到404。
《砸锅卖铁!这些地方,怎么了?》一文提到,其实 “砸锅卖铁”这四个字,早就出现在很多地方的政府工作报告或者文件中了。比如,内蒙古卓资县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在谈到化解风险的时候就说,砸锅卖铁,化解债务13.37亿元。
这篇文章作者认为,“砸锅卖铁”主要用在一些地方政府处置资产、化解地方债风险方面,具体含义是指卖掉闲置资产,包括土地、房屋、低效率地方国企。
点击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提供的《砸锅卖铁!这些地方,怎么了?》这篇文章原文网址链接,微信平台给出的屏蔽这篇文章的理由是,此内容因违规无法查看,接相关投诉,此内容违反《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中国政府声称保障言论和网络自由,但又表示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要求互联网企业删除“违规”内容。
相关原文:
一大早,就看到朋友圈有人转下面这张图:
成立“砸锅卖铁”工作专班,这是要干什么?
本着求真务实的态度,先要证实上述截图的真实性。
网上查了半天,也没有查到文件的影子。所以,这份文件的真假,尚有待证实。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原来“砸锅卖铁”这四个字,早就出现在很多地方的政府工作报告或者文件中了。
比如内蒙古卓资县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在谈到化解风险的时候,有如下文字:
“砸锅卖铁”**化解债务13.37亿元,实现“退橙”降级。盘活资金1489.6万元,大起底收回资金650万元,优先用于债务化解和重大项目支出。**
宁夏永宁县,也在今年7月25日印发了“永宁县安置房闲置房产处置方案”。
相关通知说:为深入贯彻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加快推进我县债务化解,砸锅卖铁、全力以赴、用尽全力、穷尽办法做好资产处置变现化解债务工作。
其目标是:全面盘活我县闲置房产,切实发挥资产效益,缓解财政运行压力,打好债务化解主动仗。
青海海东市也在“砸锅卖铁”,下面这个截图来自青海省发改委官网:
不要以为只有中西部、东北地区才“砸锅卖铁”,东部沿海地区也在搞:
比如,2024年5月11日泉州市泉港区召开第37次常务会议,研究泉港区“砸锅卖铁”处置资产化解债务风险方案、强化预算管理坚持过紧日子
由此可见,“砸锅卖铁”已经是当今各地政府广泛使用的词汇,主要用在“处置资产、化解地方债风险”上,具体含义是卖掉闲置资产,包括土地、房屋、低效率地方国企。
各地不约而同使用这么有冲击力的词汇,跟“上位文件”有关。
这份文件,就是2023年的“47号文”,全称是《重点省份分类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其中就有“砸锅卖铁全力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的要求。
该文件还明确了化债的12个重点省区市:天津、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广西、重庆、贵州、云南、甘肃、青海、宁夏。
文件要求:在地方债务风险降低至中低水平之前,严控新建政府投资项目,严格清理规范在建政府投资项目。
那么,这一波“砸锅卖铁”行动,将带来哪些影响?
第一,可以有效降低地方债风险,防止出更大的问题。
当前风险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房地产,二是地方债,三是中小银行。这三个风险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其核心是房地产出现历史性拐点,土地财政萎缩。最近2年来,国家层面防范风险行动,主要是围绕上述三点进行。
截至2024年6月末,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42.6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大约5万亿。但这仅仅是规范的地方债,地方为了稳增长还通过融资平台(地方国企)借了大量有息债务,规模当在75万亿以上。
广发固收的数据显示,城投债务率最高的省份是江苏,高达934%;其次是重庆、四川、浙江,分别达到了886%、817%、816%,第一经济大省广东只有191%。
江苏、浙江、四川人口多、经济总量大,是稳增长的主力军,所以没有被列入12个重点化债省份,但中长远看,它们这样长期轰油门狂奔,也是很难维持的。
第二,在短期内造成资产价格下跌的压力。
各地“砸锅卖铁”处理的闲置资产,主要是土地、房屋,以及低效率国企的股权。方式是抵债,或者拍卖。最终都加大了市场供应量,让房价受压。
一线城市虽然没有化债任务,但最近2年政府优先急卖人才房、安居房、共有产权住房,也影响了商品住宅的销售,至少分流了需求,因为政府卖的房子价格更低。
第三,砸锅卖铁,预示着未来地区和地区之间、城市和城市之间的大分化。
以前,我们有人口红利,大中小城市都可以在城市化中获得增量人口。有了增量人口,大基建、地方债就有效益,可以搞下去。
现在人口红利结束了,人口总量下降了,大部分三四五线城市人口是滞涨甚至下降的,土地收入锐减,地方债压力加大。所以被迫砸锅卖铁,还被限制了上新的大基建项目。
12个重点化债的省市区中,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相对好办,它们大多有能力走出低迷期。普通中小城市就比较难了,化债将是一个长期任务,增量大基建项目越来越少,上了也没有效益。
最终必然导致中小城市基础设施更新放慢,公交车、学校、幼儿园等公益项目减少、合并,大家生活越来越不方便,年轻人口加速流出。但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全世界在城镇化后期都发生了类似现象,美国的铁锈地带就是这样产生的。
虽然未来转移支付力度会加大,但别人给的钱和自己挣的钱,不是一回事。中小城市获得增量转移支付的难度,也会加大。
未来,这些地方压缩行政编制,甚至合并行政区划以降低财政成本,是大概率的。
在西部一些省份,一个县里的职能局挂几个牌子,一共只有四五名工作人员,这种现象越来越普遍了。
砸锅卖铁是痛苦的,但方向是正确的。
但它会带来紧缩效应,这也是应该注意的。在有增量人口、财政宽裕的地方增加大基建,以对冲这种紧缩,是当务之急。
近日,中国网络和社媒上"砸锅卖铁"这个具有大跃进色彩的词引起许多网友的关注,部分报道和评论遭到删除屏蔽。
8月28日,重庆市璧山区成立“砸锅卖铁”工作专班的文件图片流传于中国社媒上。目前中国网络上可以查到,川观新闻转载湖南日报的报道说,湖南日报记者从重庆市璧山区财政局工作人员那里求证得知,当地“砸锅卖铁”工作专班确实已经开始运行。
然而,青岛日报、大江网等网站转发的湖南日报这个报道,却遭到404,链接无法打开。与此同时,一些评论“砸锅卖铁”工作的微博和微信文章也被封禁。
那么,到底什么是中国新时代的“砸锅卖铁”工作?那些被404的社媒评论又说了什么? 今天的节目里,请听我们和现在美国的独立经济研究学者、曾出版中国危机系列三部曲著作的秦伟平先生一起来探讨。
海外跟踪中国网络删贴封号情况的网站注意到,微信公众号“刘晓博说财经Pro”发表的文章《砸锅卖铁!这些地方,怎么了?》遭到404。
《砸锅卖铁!这些地方,怎么了?》一文提到,其实 “砸锅卖铁”这四个字,早就出现在很多地方的政府工作报告或者文件中了。比如,内蒙古卓资县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在谈到化解风险的时候就说,砸锅卖铁,化解债务13.37亿元。
这篇文章作者认为,“砸锅卖铁”主要用在一些地方政府处置资产、化解地方债风险方面,具体含义是指卖掉闲置资产,包括土地、房屋、低效率地方国企。
点击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提供的《砸锅卖铁!这些地方,怎么了?》这篇文章原文网址链接,微信平台给出的屏蔽这篇文章的理由是,此内容因违规无法查看,接相关投诉,此内容违反《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中国政府声称保障言论和网络自由,但又表示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要求互联网企业删除“违规”内容。
相关原文:
一大早,就看到朋友圈有人转下面这张图:
CDT 档案卡成立“砸锅卖铁”工作专班,这是要干什么?
本着求真务实的态度,先要证实上述截图的真实性。
网上查了半天,也没有查到文件的影子。所以,这份文件的真假,尚有待证实。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原来“砸锅卖铁”这四个字,早就出现在很多地方的政府工作报告或者文件中了。
比如内蒙古卓资县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在谈到化解风险的时候,有如下文字:
“砸锅卖铁”**化解债务13.37亿元,实现“退橙”降级。盘活资金1489.6万元,大起底收回资金650万元,优先用于债务化解和重大项目支出。**
宁夏永宁县,也在今年7月25日印发了“永宁县安置房闲置房产处置方案”。
相关通知说:为深入贯彻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加快推进我县债务化解,砸锅卖铁、全力以赴、用尽全力、穷尽办法做好资产处置变现化解债务工作。
其目标是:全面盘活我县闲置房产,切实发挥资产效益,缓解财政运行压力,打好债务化解主动仗。
青海海东市也在“砸锅卖铁”,下面这个截图来自青海省发改委官网:
不要以为只有中西部、东北地区才“砸锅卖铁”,东部沿海地区也在搞:
比如,2024年5月11日泉州市泉港区召开第37次常务会议,研究泉港区“砸锅卖铁”处置资产化解债务风险方案、强化预算管理坚持过紧日子
由此可见,“砸锅卖铁”已经是当今各地政府广泛使用的词汇,主要用在“处置资产、化解地方债风险”上,具体含义是卖掉闲置资产,包括土地、房屋、低效率地方国企。
各地不约而同使用这么有冲击力的词汇,跟“上位文件”有关。
这份文件,就是2023年的“47号文”,全称是《重点省份分类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其中就有“砸锅卖铁全力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的要求。
该文件还明确了化债的12个重点省区市:天津、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广西、重庆、贵州、云南、甘肃、青海、宁夏。
文件要求:在地方债务风险降低至中低水平之前,严控新建政府投资项目,严格清理规范在建政府投资项目。
那么,这一波“砸锅卖铁”行动,将带来哪些影响?
第一,可以有效降低地方债风险,防止出更大的问题。
当前风险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房地产,二是地方债,三是中小银行。这三个风险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其核心是房地产出现历史性拐点,土地财政萎缩。最近2年来,国家层面防范风险行动,主要是围绕上述三点进行。
截至2024年6月末,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42.6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大约5万亿。但这仅仅是规范的地方债,地方为了稳增长还通过融资平台(地方国企)借了大量有息债务,规模当在75万亿以上。
广发固收的数据显示,城投债务率最高的省份是江苏,高达934%;其次是重庆、四川、浙江,分别达到了886%、817%、816%,第一经济大省广东只有191%。
江苏、浙江、四川人口多、经济总量大,是稳增长的主力军,所以没有被列入12个重点化债省份,但中长远看,它们这样长期轰油门狂奔,也是很难维持的。
第二,在短期内造成资产价格下跌的压力。
各地“砸锅卖铁”处理的闲置资产,主要是土地、房屋,以及低效率国企的股权。方式是抵债,或者拍卖。最终都加大了市场供应量,让房价受压。
一线城市虽然没有化债任务,但最近2年政府优先急卖人才房、安居房、共有产权住房,也影响了商品住宅的销售,至少分流了需求,因为政府卖的房子价格更低。
第三,砸锅卖铁,预示着未来地区和地区之间、城市和城市之间的大分化。
以前,我们有人口红利,大中小城市都可以在城市化中获得增量人口。有了增量人口,大基建、地方债就有效益,可以搞下去。
现在人口红利结束了,人口总量下降了,大部分三四五线城市人口是滞涨甚至下降的,土地收入锐减,地方债压力加大。所以被迫砸锅卖铁,还被限制了上新的大基建项目。
12个重点化债的省市区中,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相对好办,它们大多有能力走出低迷期。普通中小城市就比较难了,化债将是一个长期任务,增量大基建项目越来越少,上了也没有效益。
最终必然导致中小城市基础设施更新放慢,公交车、学校、幼儿园等公益项目减少、合并,大家生活越来越不方便,年轻人口加速流出。但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全世界在城镇化后期都发生了类似现象,美国的铁锈地带就是这样产生的。
虽然未来转移支付力度会加大,但别人给的钱和自己挣的钱,不是一回事。中小城市获得增量转移支付的难度,也会加大。
未来,这些地方压缩行政编制,甚至合并行政区划以降低财政成本,是大概率的。
在西部一些省份,一个县里的职能局挂几个牌子,一共只有四五名工作人员,这种现象越来越普遍了。
砸锅卖铁是痛苦的,但方向是正确的。
但它会带来紧缩效应,这也是应该注意的。在有增量人口、财政宽裕的地方增加大基建,以对冲这种紧缩,是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