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片票房连续击败好莱坞大片,中国电影崛起了?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3年7月27日 10点11分 PT
  返回列表
79212 阅读
28 评论
风声

作者 | 曾于里

文化批评家

今年7月份,国产电影票房轻松突破70亿元,超过了2018年7月票房(69.64亿),刷新中国影史7月票房纪录。其中,国产电影独占鳌头,《消失的她》《八角笼中》《长安三万里》这三部电影就占据了65%左右的份额,而《碟中谍7》《芭比》等好莱坞大片所占据的市场份额不到10%。

这让很多观众惊呼国产电影崛起,也感慨好莱坞在国内电影市场,似乎越来越不行了。

IP迷信、自我重复、不思进取,是好莱坞电影遭遇困境的内因;而中美关系大环境下,国内观众对于好莱坞电影的冷感、好莱坞也日渐疏远中国市场,则是其在国内愈发寂寥的外因。

不过,不必有那种“干脆不要好莱坞”论调。无论如何,好莱坞都是国内电影市场的重要补充;并且,好莱坞电影也是中美文化交流和民间交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好莱坞电影确实不卖座了

作为世界电影工业的领头羊,好莱坞电影全球走红,也是美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

在中国电影工业的起步发展阶段,它扮演着“引领者”的作用,输入大量技术和理念;对于早期的国内观众而言,好莱坞大片带来的不仅仅是视听享受,也是一种美好的生活想象。所以,彼时的好莱坞大片,只要引进就能卖得不错。

这种情形,到了新世纪第二个十年,仍在持续。比如2011年国内电影票房排名前10中,好莱坞电影就占据6个席位,冠亚季军都是;2012年,年度前10中,好莱坞占6个席位;2014年,年度前10中,好莱坞占5个席位;2015年,《速度与激情7》大卖24.23亿元,已经与北美(包括美国和加拿大)旗鼓相当。

2017年,国产电影《战狼2》一骑绝尘,票房超过50亿元,但年度前10中,好莱坞电影仍然占据4个席位,前20名中,好莱坞大片更占据12个席位。

疫情前的2019年,国产电影已经呈现出亮眼的趋势,《哪吒之魔童降世》《流浪地球》都是大爆款,但好莱坞也没有滑铁卢,《复仇者联盟4》在国内票房42亿元,年度前20名中,占据8个席位。

疫情三年,成为分水岭。因疫情影响,电影院关闭,电影产业遭到重创,国内电影市场产出从2019年的641亿元下降为2020年的203亿元,很多新电影无法上映,从好莱坞引进的新片数量也大打折扣。

2021年,国内电影市场有所复苏,年度票房总额达到470亿元,《长津湖》《你好,李焕英》都大卖50亿元以上;相形之下,好莱坞没落了,票房最高的《速度与激情9》不到14亿元。2022年,好莱坞在国内没有止住颓势,比如被寄予厚望的《阿凡达:水之道》仅收获了9.54亿元的票房,远不及2010年上映的《阿凡达》的17.15亿元票房。

进入2023年,疫情的结束让国内电影市场恢复繁荣。7月过后,国产电影总票房已经达到340亿元,好莱坞的占比只有15%左右。扣除疫情三年的特殊时期,如此低的占比是这十多年来所未有。

好莱坞的超级英雄困境

好莱坞在中国愈发不卖座,问题首先出在好莱坞自身。

观众不难发现,在国内上映的好莱坞电影,几乎都是IP,要么是经典电影的续集,要么是一些著名IP的电影化,今年在国内上映的《速度与激情10》《阿凡达:水之道》《变形金刚:超能勇士崛起》《蜘蛛侠:纵横宇宙》《碟中谍7》《蚁人与黄蜂女》《超级马力欧兄弟大电影》等,均是如此。就算是原创剧本《芭比》,也是美国著名玩具芭比娃娃的真人版,同样是IP的延伸。

成熟的IP,意味着巨大的知名度、庞大的粉丝群体,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电影的投资回报率,让电影的投资收益更为稳定。

但换个角度看,当好莱坞将主要精力花在成熟IP开发上,也意味着它愈来愈保守,不愿意去开发原创剧本,失去了冒险的勇气。

这种情况下,只有将老IP拍出新意来,才能创造巨大价值。就如正在上映中的《芭比》,以女性主义视角进行阐释,票房席卷全球,在国内从一开始不被看好、首日排片2.4%的情形下,不断逆袭,最终国内票房有望突破3亿元。

问题是,绝大多数好莱坞IP的再开发,都进入模式化、套路化的窠臼中,各路超级英雄接力登场,看着各不同,但成长路径基本相似,都是受挫-磨练-奋起-获胜,再讴歌一下个人英雄主义,强调一下家庭价值,堪称“超级英雄样板戏”。

所以,近年来好莱坞大片在国内的口碑越来越差。以漫威宇宙为例,2008-2019,漫威宇宙的前三个阶段上映的10多部电影,豆瓣平均分在7.5分左右;2020年之后,漫威宇宙进入第四个阶段,在豆瓣的评分没有一部评分超过7分,均在5分、6分徘徊。

与之相对,国产电影的类型在不断丰富,现实题材创作层出不穷,很多电影与老百姓的生活、心理距离都更近,比好莱坞故事更具吸引力。

多年前,国产电影工业化水平还比较低的情况下,好莱坞的视效大片能给国内观众带来巨大的吸引力;但《流浪地球》开启了国产重工业大片新纪元,国内很多大制作电影的视效水平与好莱坞并无太大的差距,如果故事不够有新意,观众自然不愿意仅仅因为视效就选择好莱坞大片。

电影,也是中美重要的交流媒介

好莱坞在国内遇冷,既有自身的因素,也与电影之外,中美关系的大气候相关。

这几年,中美关系进入两国建交以来的“最低谷”,方方面面的交流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疫情三年,人员和人文等交流一度进入停摆的状态。关系的紧张、交流的缺失,导致两个国家的民族主义情绪有所抬头。

国内一些民众,选择不支持任何好莱坞电影,不支持美国生产的文化产品,他们认为美国电影就是美国价值观的载体,是“文化渗透”。甚至有人推出了一个“全球电影市场脱殖指数”,将好莱坞电影在一个国家的流行程度,与国民是否被“文化殖民”联系起来,如果好莱坞在一个国家电影市场占据主导,就判定其“被文化殖民”。国产电影的票房市场占比越来越高,则被认定为“脱殖”。

民族主义情绪同样在美国普遍存在,一些美国政客“逢中必反”到了极端的程度。譬如美国就有政治人士认为,《芭比》中某张地图是在迎合中国云云。

这种极端民族主义情绪的泛滥,导致中美合拍大片越来越少——即将上映的《巨齿鲨2》是这几年的“独苗”;好莱坞大片的厂商,也减少到中国做宣传,担忧被扣帽子。比如《芭比》在韩国举行首映礼,主演玛格特·罗比华丽亮相,但中国与韩国这么近,主创者却缺席了中国的首映礼。甚至,《芭比》在国内的宣发几乎是“裸发”的状态,无所谓排多少片、卖多少票房的姿态。《芭比》在国内有如此票房,几乎靠的都是女性观众的自来水。

而疫情前,很多好莱坞明星会来做电影宣传,跟中国观众交流、在微博开账号、在国外社交账号发文感谢中国观众,几乎都是必备流程。比如10年前的2013年,《钢铁侠3》成为首部在中国举行全球首映礼的好莱坞影片,汤姆·克鲁斯为了宣传《遗落战境》登上长城……

宣发是决定电影票房的关键一环。当好莱坞渐渐淡化了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也很自然会影响到其在中国的票房。

既然好莱坞电影的质量愈发平庸,国内也有“不要看好莱坞电影”这类呼声。这样的论调,是短视的。

先从商业利益角度来看:引进电影,是好莱坞厂商与国内电影产业的“双赢”。虽然我国目前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票房市场,但相较于庞大的人口而言,电影市场仍然有很大的发掘空间,观众年观影人次、影院每个影厅的年产出,跟美国、韩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距离。很多观众只有在春节档、暑期档、国庆档等热门档期进入影院。目前国产大片的数量和质量,还不足以支撑起电影市场更大的票房空间。很多冷门档期,影院都苦于什么好电影可排。

影院一年总不能只靠几个热门档期过活吧?引进好莱坞大片,可以起到填充档期、多元化档期内容、丰富观众观影选择的作用,也能促进文娱消费,让影院有钱赚。以今年上映的《速度与激情10》为例,票房9.83亿元,扣除服务费外,分账票房8.61亿元,片方分走25.08%,即2.16亿元,最大头的55.12%为国内的影院所得,即4.74亿元。

所以,从商业利益角度来看,引进好莱坞大片,不仅是好莱坞厂商赚钱,我们也赚钱了,有的赚的是大头。

电影既是商品,也是文化产品,一直以来都是中美文化和民间交流的重要媒介。引进外国电影,本身就是“官方行为”,毕竟任何电影的引进、上映都需要官方的审核,也足见官方愿意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对待优秀电影的交流——既鼓励国产电影“走出去”,也敞开大门,让符合条件的国外电影“走进来”。

这些年来,有很多国产电影在好莱坞上映,或者上线美国流媒体Netflix。比如《消失的她》在国内大卖,也在美国部分院线上映。因此,国产电影“打趴”好莱坞电影,是国产电影崛起的重要体现,但也不必幸灾乐祸。

好莱坞有保守固化的问题,不代表从此没落,国产电影有长足进步空间,但也要让观众有“用脚投票”的权利。让竞争一直存在,有竞争才有进步动力;同时,只有文化交流的渠道打开了,才能避免误会的加深和脱钩的发生。

j
jun408
1 楼
撅起个锤子,全是烂片,自得其乐罢了 [1评]
正气哥
2 楼
丑国的电影中充斥着意识形态,看得人非常不爽!老子不是花钱来被你收买的!
G
Griller
3 楼
好莱坞变垃圾了。劣化严重
G
Griller
4 楼
你可能是被当地劣化的米式hypocrite伪善文化给pua了。
千奇百怪党
5 楼
中国电影在美国有过大卖吗?美国电影在中国原形毕露又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D
DonaldTramp
6 楼
流浪地球确实不错,但一年也就能拍个一两部同等质量的电影。还是太少了。
c
cloct
7 楼
以后不得进口好莱坞大片,中国电影院只能播放中国产的电影。
d
dingding6
8 楼
国家的强大富裕,其文化也会产生强大的影响力。唐朝的强大,万国来朝,文化也会影响全世界。
夏虫语冰
9 楼
不是漫威就是碟中谍,一个系列拍到死拍到吐,再不就黑美人鱼黑雪公主,强行喂屎。 你不爱吃,他还说你没品位!
h
hackneyGina
10 楼
最近好莱坞电影拉跨 DC,漫威的都很一般 速10各种FAMILY瞎搞,变7请的男女主角不是中国人口味 中国对阿凡达这种科幻也不是很买单 阿汤哥的MI7,刚好遇到封神,排片几乎少的可怜,票房自然高不了 中国最近电影也就是两部票房好一些 一个主打小仙女的消失的她,票房虽高,但口碑很烂 一个八角牢笼(没看过,不评价) 整体而言,好莱坞电影的质量不行,导致观众不买单,影院也不愿意给更多排片,这一段时期拉跨不代表好莱坞就彻底蔫了,中国电影就彻底崛起了 只能说中国电影在中国市场可以跟美国电影扳扳手腕 但是在国际市场上,中国电影被好莱坞甩连尾气都看不见 [1评]
出自网络
11 楼
丑国的电影中充斥着意识形态,看得人非常不爽!老子不是花钱来被你收买的! 。。。 ================================================================================================================================================== 老子不是花钱来被你洗脑的! 老子不是花钱来被你洗脑的! 老子不是花钱来被你洗脑的!
元非
12 楼
  可以把现在好莱坞影视作品在全球票房的明显下滑与港台影视从上个世纪的颠峰逐渐走向沉寂做类同对比。   艺术来源于生活!   当一个地区的社会处于欣欣向荣的成长上升趋势段时,这个社会的文化作品就都会充满以“美好”为基调的艺术气息,哪怕是翻拍其它时代的影视作品,都会不可避免地带有当代气息特征。相反,当一个地区的社会处于衰退阶段,哪怕是一部传统喜剧都能被演绎出浓浓的哀愁。   好莱坞作品整体而言失去了那种永远让人眼前一亮的魅力,根源在于美西方恰恰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那个在全球新兴力量的兴起面前瑟瑟发抖的守旧势力一方──“维持现状”而不得。   美西方的社会氛围变了,美西方的文化作品的时代基调变了──“超人”“蜘蛛侠”“蝙蝠侠”……,甚至是现实政治中的拜登、特朗普等等“廉颇老矣”的“英雄”群体在故作姿态中尽是对美国霸权即将谢幕的无奈。  
T
TCVD
13 楼
好莱坞是不咋地,国产片更垃圾。
t
tigerking8888
14 楼
不是不支持好莱坞,是中国观众看穿了美国人,好莱坞只不过是美国的神剧,就像中国抗日神剧一样。
大阪民工
15 楼
最主要的是阿汤哥上一部的壮志凌云存在争议画面而被禁, 直接影响到了他的声誉, 国人都不买账了吧
吕德水
16 楼
文章内容放弃不看了,无论褒贬,就这标题已经表明无知了。好莱坞有很多传世经典的电影都是百看不腻,再看看国产电影,单就战狼2,谁会看第二遍!
a
albertjia!
17 楼
狗粮集合,咬
阳六狼
18 楼
你錯了,國產片我連第一次都不看
d
daoshi5179
19 楼
主要是这几年好莱坞真没拍出什么好电影,基本都是模式化制作,还时不时往里面添加“政治正确”,国人实在吃不下这锅夹生饭。 国内的电影则有了不少的创新,新生代的导演比起那帮自命不凡的老一辈“著名导演们”更接地气。 此消彼长下,才有了现在国产电影在国内票房远比好莱坞电影强势。
R
RedFlag
20 楼
那是在中国市场吧?无所谓吧,草民被洗脑到那程度,也是没办法呢。
h
hackneyGina
21 楼
最近还是排片紧张,消失的她和,八角由于之前票房不错,都继续加场。 封神这种国产工业大片院线肯定要全面捧。 芭比档期也撞车了。 虽然沈腾的新片超能一家人口碑不行,但是沈腾的票房号召力不可能不给这部电影安排场次。 碟中谍7就第一周排片可以,之后很多电影院都下架了,有的排片一天就一场,很多还是很不好的时间段。 这种好莱坞顶级大片由于院线排片在中国基本直接GG。
阿狗家的猫
22 楼
不是国产片崛起,而是美片越来越垃圾了。 [1评]
阿狗家的猫
23 楼
准确一点说是国产片在进步,美片在倒退。
a
anywho
24 楼
國產片👍! 國外的個人主義、造假不真実! 朝野戰爭的影片輸了不承認、
b
bluej
25 楼
都是烂片。
澳贼
26 楼
老子花钱是来被你妈洗鸡巴的!
雁过留言机
27 楼
小学博士及中专生幕僚发明的拉动中国经济的“新三驾马车”:国家统计局、中宣部、网信办。有了“新三驾马车”,什么样的GDP,经济指标都能做得出来。
重甲枪盾兵
28 楼
国产电影崛不崛起不好说,不过美国这些年的电影拍的是真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