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晚,香港多区有黑衣蒙面人聚集,有人闯入商场多间店铺进行破坏,防暴警察进入商场维持秩序。晚8时左右,一名示威男子逃跑时慌不择路,推倒警察后不慎从商场二楼坠落。
从网络流传的多角度视频可知,坠楼男子在推倒警察后,自行冲出商场二楼的防护栏,后跌落至一楼地面。铁证如山,坠楼事故与警察并无直接关联。
然而,英国《每日邮报》在24日报道中,却将香港科技大学电台提供的视频剪去关键一幕,有恶意带节奏之嫌。
对比可知,原视频与《每日邮报》剪切视频在前4秒并无区别,可之后的画面……
原视频:该男子在推到一名港警后,随即向二楼防护栏方向奔跑,后不幸坠楼。此时,追出的另一名警察与防护栏之间有明显距离。
香港电台所用原视频
剪切视频:这段视频上一秒还是警察追赶示威者,中间却被插入一个留白画面,画面随后就跳到示威者坠楼后场景。
经《每日邮报》剪切后视频画面
《每日邮报》在报道中故意用留白画面取代示威男子自行跳下的场景,并将此经剪切后的视频广泛传播,难免使未知事件全貌的读者产生误解。同时,报道全然未提示威者为什么会出现在商场,警察为什么对其进行追捕。
这种模糊焦点、移花接木的报道手段,与香港部分暴徒的想法不谋而合。事发后,暴徒就不遗余力地“吃人血馒头”,把锅强行甩给警察,并将此次意外与之前坠楼身亡的港科大学生联系在一起。
“我看到是便衣推他落楼”、“又推人落楼,周同学就是这样”、“好像是‘黑警’推下去的”……
图自社交网站 @香港光頭警長
24日晚,元朗形点商场到底发生了什么?
综合文汇网、TVB等港媒报道,24日晚,蒙面暴徒在香港新界、九龙等区的商场内非法聚集,举行“约定一齐塞爆商场”活动,其中就包括坠楼事件发生地元朗“形点二期”商场。
从TVB视频可知,一群黑衣蒙面人一边撒纸钱一边游走,高喊政治性口号,并发生多起商铺被打砸抢的恶性事件。
蒙面暴徒在元朗商场非法聚集,TVB视频截图
晚8时许,港警接警后迅速赶往现场维持秩序,有一名男子在逃跑时不慎从二楼坠落。有网友在社交网站发布了现场视频,从另一角度证明,该男子坠楼与港警无关。
另一角度坠楼画面,视频截图
就此事,港警在脸书发布声明:(24日)晚上接近八时,警方接到报案指有暴徒闯入“形点二期”(Yoho Mall)破坏店铺,故进入商场处理及采取拘捕行动。当警员抵达商场二楼准备截查两名男子时,其中一名男子突然逃跑,当时警员因正在处理疑犯,故未能追赶逃走的男子。
逃走期间,该名男子遇上其他警员,警员尝试把他截停却反被推倒。其后,该名男子突然跨过商场玻璃围栏,跌落一楼地面。该名男子坠地后清醒,已被送院治理。目前他涉嫌袭警被捕,警方正调查他是否涉及其他罪行。
相关报道:又一男子坠楼,港警澄清没使用武力
继24日元朗商场坠楼事件后,香港警方25日再次通报一起发生于旺角的坠楼事件。
据香港警方官方脸书通报,今日(25日)凌晨2时许,有大批暴徒在旺角砵兰街一带聚集,破坏社会安宁。警方随即到场进行驱散。约凌晨2时10分,警员目睹有可疑人进入砵兰街近长沙街的一间食肆,警方随即进入该店铺进行调查。
过程中,有一名店铺职员经多次警告后,仍然故意阻挡警方进入店铺执法,所以事后警方以“阻碍警务人员执行职务”罪拘捕该名男子,另外,警方亦以“非法集结罪”、“盗窃罪”和“未能出示有效身分证明文件”分别拘捕了两名男子。
行动中,警方曾封锁该座食肆,调查所有逗留的人士。警方曾进入大厦天台范围搜查,并于当时发现数名人士逗留在天台,于是便要求他们离开天台协助调查。期间,警方并没有察觉任何人处于大厦天台外墙位置,亦没有在大厦天台使用任何武力。
稍后约2时30分, 在店外地面戒备的警员发现有人于食肆旁边,旺角砵兰街长沙街交界一休憩公园处围观。了解期间,警方发现有人双手攀附于大厦天台外的危险位置。由于现场环境昏暗,警员曾以电筒照明人士位置,当时他仍未坠下。不一会,伤者坠下,及后送往伊利沙伯医院治理,送院时清醒。
伤者坠下后,大量围观市民叫嚣并涌向伤者位置,警方为保障伤者安全和现场秩序,所以在现场设立封锁线。过程中,警方容许现场急救员为伤者进行急救。
警方严正声明,在整件事件中,包括在天台及地面的警务人员,没有向该名坠楼人士使用任何武力,包括使用胡椒球弹发射器等。而伤者坠下后,警方容许现场急救员为伤者进行急救,并没有阻挠伤者接受救援。
天台外的一截水管被损坏,怀疑是在涉事者坠楼时被扯断 图源:香港“东网”
曝港警内部规定 美媒指责滥用暴力屡见不鲜
由"反送中"风波引发的香港示威浪潮已经持续半年之久,其中香港警方是否对抗议者过度使用暴力始终是一个核心争议点。《华盛顿邮报》记者获得了一些港警内部文件,根据对近几个月来大量警察使用暴力案例视频分析得出结论认为,香港警察在反修例风波的几个月中,不断出现过度使用暴力的现象,但违反内部规定的相关警员并未受到处罚。
在这份12月24日发表的长篇报道文章中,作者Shibani Mahtani邀请警察领域的专家,分析了超过100页的港警行动准则以及警员培训材料等内部文件,认为在过去几个月里,常常出现警员无视相关规则,滥用化学制剂,以及针对并无抵抗意图的抗议者过度使用暴力的情况。而且这些违规行为并未受到任何制裁。
根据香港警方一名发言人透露,从反修例风波开始至今,没有一名警员因为严重的违规操作而受到调查,也没有人因为与抗议活动相关的行动受到指控或审判。
相关分析依据的证据材料,是从6月份以来抗议现场的视频资料。11月中旬,《华盛顿邮报》记者创建了一个纪录65起警察使用暴力事件的数据资料库,相关视频材料经过一个由香港大学法学系学生组成的团队鉴定真实可信。这些学生是人权组织大赦国际(Amnesty International)"数字核查团"的成员,在对于网络上的开源视频资料进行地理定位和分析方面接受过专门的训练。
该报道具体从催泪瓦斯的使用、警员面对抗议者的应对行动、高压水炮、胡椒喷雾、橡皮子弹和实弹等方面,分别列举了记者所获取的港警内部文件规定,警察领域专家的分析,以及警方所作出的反应。来自阿根廷、以色列、南非、美国和英国等地的国际专家和香港专家一共9人,参与了相关的分析工作。他们将视频资料中显示出的警员行动,和港警规定,以及国际标准进行了比较。
伴随着对于北京对于香港的干预和控制日益增加的担忧,香港警队失去民众信任也成为一大难题。香港民主派力量中很多人将警队视为中共用来压制抗议的工具,因为如果北京直接出手干预恐引发国际谴责。
如何修复警民关系,也成为香港媒体在年末总结讨论的重要话题。"香港01"的专题报道文章指出,香港警务处处长邓炳强11月19日上任之后,首先将警队的服务宗旨由原来的"服务为本,精益求精"改为"忠诚勇毅,心系社会",但其实在警民关系恶化的背景下,警队需改变的又何止是服务宗旨?根据香港中文大学10月份发表的民调显示,半数受访者表示"完全不信任"警方,更有近七成受访者呼吁大规模重组警队。
港警在12月9日公布,在过去半年里,警方共发射1.6万枚催泪弹、约1万发橡胶弹、2000发布袋弹、1850发海绵弹,以及19发实弹,而截至12月16日为止,共拘捕了6105人。在接连不断的警民冲突中,警方"粗暴执法"行为屡屡挑动市民怒火。
2003年退休的香港前警务处处长夏礼德(Peter Halliday)对"香港01"表示:"警察当然会犯错--是人都会犯错。……但我认为,大部份情况下他们的表现很专业。比如,无论何时,在采取武力之前,他们都会展示警告标志。"
2019年接近尾声,持续半年之久的香港抗议浪潮目前没有显示出平息的迹象。圣诞节期间,香港各区的示威集会活动还在继续。
圣诞节港警民冲突 林郑月娥谴责暴徒扫游客兴
12月24日至25日,民主派运动人士和香港警方之间再爆发冲突,特首林郑月娥在25日对“自私的暴徒”进行谴责。
林郑月娥12月25日在其脸书上发文道:“平安夜,人人都希望欢度佳节,可惜,暴徒又四出破坏,市民大感无奈,在港过节的游客更感扫兴。暴徒的恶行令今年的圣诞佳节未能普天同庆,也令本来稍微转好的市道蒙上阴影。自私的暴徒在节日期间漫无目的地进行破坏,完全罔顾其他人的权利和自由,特区政府必定全力遏止暴力,令所有违法的人面对应得的后果,务求回复社会秩序,让市民可以正常生活,游客亦继续可以来香港这个好客之都”。
法新社派驻香港记者25日表示,旺角一带本就在过去6个月成为警民冲突常见地带,这两天又出现在“人群把警察当作目标对象之后,警察还击以催泪弹驱散人群”的事件,法新社引述当地电视播出画面信息称“胡椒粉也在两个购物中心的冲突当中被当成冲突工具使用,一些年轻示威者被警察逮捕,部分警察身着便衣在人群中行动”。但无论如何,周三的冲突比前一日程度要轻。
目前已有活动人士提交申请在元旦当天再次进行和平大游行。一个月以来已经减轻的冲突在圣诞节和新年期间又因网络号召在大型购物商场所在地发动示威而再起,这个基督教徒众多的城市已因社会运动而感受到旅游,金融与经济的大震荡,加上中美贸易战,今年7-9月香港经济季度性缩水3.2%,GDP连续第二季收缩,已达衰落的技术性临界值。
24日晚,香港多区有黑衣蒙面人聚集,有人闯入商场多间店铺进行破坏,防暴警察进入商场维持秩序。晚8时左右,一名示威男子逃跑时慌不择路,推倒警察后不慎从商场二楼坠落。
从网络流传的多角度视频可知,坠楼男子在推倒警察后,自行冲出商场二楼的防护栏,后跌落至一楼地面。铁证如山,坠楼事故与警察并无直接关联。
然而,英国《每日邮报》在24日报道中,却将香港科技大学电台提供的视频剪去关键一幕,有恶意带节奏之嫌。
对比可知,原视频与《每日邮报》剪切视频在前4秒并无区别,可之后的画面……
原视频:该男子在推到一名港警后,随即向二楼防护栏方向奔跑,后不幸坠楼。此时,追出的另一名警察与防护栏之间有明显距离。
香港电台所用原视频
剪切视频:这段视频上一秒还是警察追赶示威者,中间却被插入一个留白画面,画面随后就跳到示威者坠楼后场景。
经《每日邮报》剪切后视频画面
《每日邮报》在报道中故意用留白画面取代示威男子自行跳下的场景,并将此经剪切后的视频广泛传播,难免使未知事件全貌的读者产生误解。同时,报道全然未提示威者为什么会出现在商场,警察为什么对其进行追捕。
这种模糊焦点、移花接木的报道手段,与香港部分暴徒的想法不谋而合。事发后,暴徒就不遗余力地“吃人血馒头”,把锅强行甩给警察,并将此次意外与之前坠楼身亡的港科大学生联系在一起。
“我看到是便衣推他落楼”、“又推人落楼,周同学就是这样”、“好像是‘黑警’推下去的”……
图自社交网站 @香港光頭警長
24日晚,元朗形点商场到底发生了什么?
综合文汇网、TVB等港媒报道,24日晚,蒙面暴徒在香港新界、九龙等区的商场内非法聚集,举行“约定一齐塞爆商场”活动,其中就包括坠楼事件发生地元朗“形点二期”商场。
从TVB视频可知,一群黑衣蒙面人一边撒纸钱一边游走,高喊政治性口号,并发生多起商铺被打砸抢的恶性事件。
蒙面暴徒在元朗商场非法聚集,TVB视频截图
晚8时许,港警接警后迅速赶往现场维持秩序,有一名男子在逃跑时不慎从二楼坠落。有网友在社交网站发布了现场视频,从另一角度证明,该男子坠楼与港警无关。
另一角度坠楼画面,视频截图
就此事,港警在脸书发布声明:(24日)晚上接近八时,警方接到报案指有暴徒闯入“形点二期”(Yoho Mall)破坏店铺,故进入商场处理及采取拘捕行动。当警员抵达商场二楼准备截查两名男子时,其中一名男子突然逃跑,当时警员因正在处理疑犯,故未能追赶逃走的男子。
逃走期间,该名男子遇上其他警员,警员尝试把他截停却反被推倒。其后,该名男子突然跨过商场玻璃围栏,跌落一楼地面。该名男子坠地后清醒,已被送院治理。目前他涉嫌袭警被捕,警方正调查他是否涉及其他罪行。
相关报道:又一男子坠楼,港警澄清没使用武力
继24日元朗商场坠楼事件后,香港警方25日再次通报一起发生于旺角的坠楼事件。
据香港警方官方脸书通报,今日(25日)凌晨2时许,有大批暴徒在旺角砵兰街一带聚集,破坏社会安宁。警方随即到场进行驱散。约凌晨2时10分,警员目睹有可疑人进入砵兰街近长沙街的一间食肆,警方随即进入该店铺进行调查。
过程中,有一名店铺职员经多次警告后,仍然故意阻挡警方进入店铺执法,所以事后警方以“阻碍警务人员执行职务”罪拘捕该名男子,另外,警方亦以“非法集结罪”、“盗窃罪”和“未能出示有效身分证明文件”分别拘捕了两名男子。
行动中,警方曾封锁该座食肆,调查所有逗留的人士。警方曾进入大厦天台范围搜查,并于当时发现数名人士逗留在天台,于是便要求他们离开天台协助调查。期间,警方并没有察觉任何人处于大厦天台外墙位置,亦没有在大厦天台使用任何武力。
稍后约2时30分, 在店外地面戒备的警员发现有人于食肆旁边,旺角砵兰街长沙街交界一休憩公园处围观。了解期间,警方发现有人双手攀附于大厦天台外的危险位置。由于现场环境昏暗,警员曾以电筒照明人士位置,当时他仍未坠下。不一会,伤者坠下,及后送往伊利沙伯医院治理,送院时清醒。
伤者坠下后,大量围观市民叫嚣并涌向伤者位置,警方为保障伤者安全和现场秩序,所以在现场设立封锁线。过程中,警方容许现场急救员为伤者进行急救。
警方严正声明,在整件事件中,包括在天台及地面的警务人员,没有向该名坠楼人士使用任何武力,包括使用胡椒球弹发射器等。而伤者坠下后,警方容许现场急救员为伤者进行急救,并没有阻挠伤者接受救援。
天台外的一截水管被损坏,怀疑是在涉事者坠楼时被扯断 图源:香港“东网”
曝港警内部规定 美媒指责滥用暴力屡见不鲜
由"反送中"风波引发的香港示威浪潮已经持续半年之久,其中香港警方是否对抗议者过度使用暴力始终是一个核心争议点。《华盛顿邮报》记者获得了一些港警内部文件,根据对近几个月来大量警察使用暴力案例视频分析得出结论认为,香港警察在反修例风波的几个月中,不断出现过度使用暴力的现象,但违反内部规定的相关警员并未受到处罚。
在这份12月24日发表的长篇报道文章中,作者Shibani Mahtani邀请警察领域的专家,分析了超过100页的港警行动准则以及警员培训材料等内部文件,认为在过去几个月里,常常出现警员无视相关规则,滥用化学制剂,以及针对并无抵抗意图的抗议者过度使用暴力的情况。而且这些违规行为并未受到任何制裁。
根据香港警方一名发言人透露,从反修例风波开始至今,没有一名警员因为严重的违规操作而受到调查,也没有人因为与抗议活动相关的行动受到指控或审判。
相关分析依据的证据材料,是从6月份以来抗议现场的视频资料。11月中旬,《华盛顿邮报》记者创建了一个纪录65起警察使用暴力事件的数据资料库,相关视频材料经过一个由香港大学法学系学生组成的团队鉴定真实可信。这些学生是人权组织大赦国际(Amnesty International)"数字核查团"的成员,在对于网络上的开源视频资料进行地理定位和分析方面接受过专门的训练。
该报道具体从催泪瓦斯的使用、警员面对抗议者的应对行动、高压水炮、胡椒喷雾、橡皮子弹和实弹等方面,分别列举了记者所获取的港警内部文件规定,警察领域专家的分析,以及警方所作出的反应。来自阿根廷、以色列、南非、美国和英国等地的国际专家和香港专家一共9人,参与了相关的分析工作。他们将视频资料中显示出的警员行动,和港警规定,以及国际标准进行了比较。
伴随着对于北京对于香港的干预和控制日益增加的担忧,香港警队失去民众信任也成为一大难题。香港民主派力量中很多人将警队视为中共用来压制抗议的工具,因为如果北京直接出手干预恐引发国际谴责。
如何修复警民关系,也成为香港媒体在年末总结讨论的重要话题。"香港01"的专题报道文章指出,香港警务处处长邓炳强11月19日上任之后,首先将警队的服务宗旨由原来的"服务为本,精益求精"改为"忠诚勇毅,心系社会",但其实在警民关系恶化的背景下,警队需改变的又何止是服务宗旨?根据香港中文大学10月份发表的民调显示,半数受访者表示"完全不信任"警方,更有近七成受访者呼吁大规模重组警队。
港警在12月9日公布,在过去半年里,警方共发射1.6万枚催泪弹、约1万发橡胶弹、2000发布袋弹、1850发海绵弹,以及19发实弹,而截至12月16日为止,共拘捕了6105人。在接连不断的警民冲突中,警方"粗暴执法"行为屡屡挑动市民怒火。
2003年退休的香港前警务处处长夏礼德(Peter Halliday)对"香港01"表示:"警察当然会犯错--是人都会犯错。……但我认为,大部份情况下他们的表现很专业。比如,无论何时,在采取武力之前,他们都会展示警告标志。"
2019年接近尾声,持续半年之久的香港抗议浪潮目前没有显示出平息的迹象。圣诞节期间,香港各区的示威集会活动还在继续。
圣诞节港警民冲突 林郑月娥谴责暴徒扫游客兴
12月24日至25日,民主派运动人士和香港警方之间再爆发冲突,特首林郑月娥在25日对“自私的暴徒”进行谴责。
林郑月娥12月25日在其脸书上发文道:“平安夜,人人都希望欢度佳节,可惜,暴徒又四出破坏,市民大感无奈,在港过节的游客更感扫兴。暴徒的恶行令今年的圣诞佳节未能普天同庆,也令本来稍微转好的市道蒙上阴影。自私的暴徒在节日期间漫无目的地进行破坏,完全罔顾其他人的权利和自由,特区政府必定全力遏止暴力,令所有违法的人面对应得的后果,务求回复社会秩序,让市民可以正常生活,游客亦继续可以来香港这个好客之都”。
法新社派驻香港记者25日表示,旺角一带本就在过去6个月成为警民冲突常见地带,这两天又出现在“人群把警察当作目标对象之后,警察还击以催泪弹驱散人群”的事件,法新社引述当地电视播出画面信息称“胡椒粉也在两个购物中心的冲突当中被当成冲突工具使用,一些年轻示威者被警察逮捕,部分警察身着便衣在人群中行动”。但无论如何,周三的冲突比前一日程度要轻。
目前已有活动人士提交申请在元旦当天再次进行和平大游行。一个月以来已经减轻的冲突在圣诞节和新年期间又因网络号召在大型购物商场所在地发动示威而再起,这个基督教徒众多的城市已因社会运动而感受到旅游,金融与经济的大震荡,加上中美贸易战,今年7-9月香港经济季度性缩水3.2%,GDP连续第二季收缩,已达衰落的技术性临界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