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毕业典礼争议一幕:年轻人活得越来越低配了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2年6月26日 0点3分 PT
  返回列表
20198 阅读
23 评论
小椰子专栏

01

前几天,在北大的2022年毕业典礼上,一段毕业生代表演讲火上了热搜。

一位颜值出众的女生,对着镜头和台下的同学,动情地说道:

“今天过后,我们也将从平凡的岗位上重新起步,我也将回到生我养我的西部土地。

我们有可能终其一生也还是个平凡的人,但那又如何?

还记得之前在朋友圈疯转的修车师傅和包子大叔吗?

只要有一颗不惧平凡的心,一样能成为故事的主人公,带上耀眼的光环。

学会直面平凡、拥抱平凡、敬畏平凡,在日复一日的坚守中、在被需要的每个瞬间,化平凡为不凡,是北大交给我们的重要一刻。”

这一番演讲,非常温柔坚定且具有感染力,却引起了很多人的不解和争议:

“北大学生劝说大家接受平凡......仿佛听到马老板说996福报。”

“能够站在这里演讲,加上这个颜值,想平凡都难。”

“能考上北大就已经是不平凡了。”

是啊,能考上国内顶级的高等学府,并且能作为毕业生代表上台演讲,这样优秀的人还说自己平凡,那普通人怎么办?

但其实,她说的有没有错呢?没错,甚至还反映了一定的现实。

这届年轻人,只是提早认清了形势,放弃了幻想。

02

说两个让我印象深刻的数字吧。

第一个数字,是2022届高校毕业生的人数,达到了1076万人,首次突破千万大关。

第二个数字,是2021届的清华毕业生,有七成进入了体制内。

越来越多的名校毕业生,扎堆县城体制内就业,每年的考公人数都在增长。

“三不限”岗位更是千里挑一,不断震撼着人们的眼球。

就像前不久,浙江省台州市的事业单位招聘,最热门的的岗位竟然是殡仪馆。

殡仪服务管理岗仅招录1人,却吸引来了973人报名。

原本令很多人望而生畏的岗位,现在竟成了近千人争抢的香饽饽,难道他们一点都不害怕吗?

也许,在这些人的心目中,对体制内实实在在的向往,早已战胜了虚无缥缈的恐惧。

海南一家卷烟厂的生产操作类岗位,更是吸引了清华大学、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这样的名校本科生前来应聘。

一名湖南大学的金融专业博士,也选择了应聘这个需要两班倒甚至三班倒的工作。

图啥呢?图的不就是那一份铁饭碗的安全感,旱涝保收的稳定吗?

更不用说我之前写过的,北大清华毕业生扎堆报名街道办城管。

曾经的年轻人,奔赴山河大海,想搅动星空,打拼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现在的年轻人,只想安稳地谋生,找工作最看重五险一金,节假日后备箱里放着单位发的米面油就是莫大的幸福。

歌手毛不易在《像我这样的人》里写道:

“像我这样优秀的人,本该灿烂过一生,怎么二十多年到头来,还在人海里浮沉?”

你无法怪他们没理想抱负,过早地就向现实妥协。

35岁职场危机、996和007、降薪、裁员……一个个扎心的词汇摆在眼前,他们不得不认清现实。

历史的车轮不停向前,除去名校的光环,他们也只是普通人,也都只是扬起的尘土中,那微小的一粒而已。

03

最近,有个90后女孩,边吃饭边崩溃大哭的视频,引起了热议。

她说,自己2020年毕业,找的第一份工作,是旅游业,教别人怎么做导游的。

结果后来遇上了疫情,上午刚录完课,下午就通知被裁了。

之后她努力考取教师资格证,顺利通过了考试,进入了一家培训机构当老师。

好不容易能讲课了,又遇上了双减,她又一次下岗。

女孩没有气馁,赶紧找了第三家公司,公司一开始生意很好。

没想到,公司产品被315曝光了,她又又又一次失业了。

不到2年的时间,女孩就惨遭3次失业,一下子悲从中来,崩溃大哭。

网友们调侃道:“你就是传说中的招裁猫。”

时代的一粒尘,落到每个人头上都是一座山。

年轻人也许还有的选择,等人到中年,选择权就越来越少了。

房贷要还,车贷要还,孩子要读书,老人要赡养......实在承受不起突如其来的失业打击。

所以,越来越多的名校毕业生向往体制内,不是大材小用,不是怯懦,而是提早认清现实、选择安稳罢了。

王小波在《黄金年代》中写道:“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

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

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

我曾经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04

接受平凡,并没有什么可耻的。

有一天你会明白:“人这一辈子,你在意又在意你的人就那么几个,这几个就是你全部的世界。

三两知己,爱人在侧,父母康健,听起来平平无奇,但已是中等偏上的人生答卷。”

在承认了自己只是个普通人的那一刻,我们才能够发自内心地,感受平凡生活中的每一个彩蛋。

就像在商场的钢琴前驻足,忍不住上去弹奏一曲,令众人惊艳的外卖小哥;

就像在自家肉铺前拿起笛子,不顾人来人往的好奇目光,专心吹奏一曲的卖猪肉大叔;

就像在保安亭里拿起吉他,弹奏一曲学生时代醉心的歌谣,沉浸其中的保安;

就像在医院门口拿出帽子,模仿迈克尔杰克逊跳出动感的太空漫步,活力十足的保洁爷爷;

就像在菜市场里练习画油画,专注到忘记了时间和空间的卖菜大婶......

周国平说:“人世间的一切不平凡,最后都要回归平凡,都要用平凡生活来衡量其价值。

伟大、精彩、成功都不算什么,只有把平凡生活真正过好,人生才是圆满。”

你会明白,真正的闪耀,其实就来源于每个平凡个体的全情投入,来源于活在当下的此时此刻。

希望椰子今天的文章,能让你在今后的日子里,少一点焦虑,多珍惜一点生活中的小确幸。

共勉。

金三
1 楼
中国人在墙內读哪个学校都一样。都是洗成奴性的脑。北大也一样。
o
oldoldcandy
2 楼
接地氣
r
rootrootroot
3 楼
好日子过完啦,问题是,好日子的时候百姓也没享受到啊,享受到的都是啥领导,官员,资本家,还有党的客人-洋大人
t
tisochaso
4 楼
就你好,看你现在混的这逼样吧
t
tisochaso
5 楼
你又代表百姓了啊,你就是社会渣滓别出来丢人了
刁太大
6 楼
40岁,下辈子不想做人的包子大叔。能够让国民活到这个份上.也是绝无仅有的领导了。
吕洞宾怕狗
7 楼
清北毕业当城管,是因为更好的体制内工作需要拼爹,城管殡仪馆还能拼一下学历,毕竟这种工作官二代是看不上的
t
tonyxu1980
8 楼
北大清华的硕士博士,不能进入研究机构,是研发投入太少了吗
s
slimane
9 楼
北大学生代表颜值还不错说要回到西北地区,要么家大业大,要么安排了很好的政府编制要么嫁了一个当地有权有势人家,所以根本看不上帝都的工作。
冒泡
10 楼
平凡是可以选择的话没有任何问题,无奈的被迫平凡内圈才是社会最可怕的现实
元非
11 楼
世间就是波波折折,别说人有时运,国家都有国运。如果你也算“有了一把岁数”的人,不也会惊奇人生一路走来数十年物是人非?
潜水不带氧气瓶
12 楼
社会整体人口素质上来了,以前处于塔尖的大学生现在只相当于基础教育,这很正常,他们进行的工作,在今天似乎平凡,但放到几十年前可是技术大牛。 身边的人与自己同样优秀,这是好事
面包说话
13 楼
人家说平凡,你要说人家低配, 人家高调了,又要酸。 脑残作者
阳光俊男
14 楼
拼命考研读博,终点就是城管。
砍瓜切菜侠
15 楼
一切都是为了宣传。北大毕业都这样了,你别地方的年轻人还想出头?认命当牛做马就好了。大家该不会真以为这样的毕业演讲没有经过学校领导和校党支部的三审五阅吧?????????
赵子龙
16 楼
反华五毛魔王阉狗们觉得暖心极了
搞啥都好
17 楼
已经熬过发展潜伏期,目前是暴兵时间,如果是以前就是领土扩张阶段,可惜和平时代,暴兵等同于内卷。
群X乱舞
18 楼
说了半天,就是一句话,点背不要怪政府? 不是世界第二强国吗?不是经济发展领先全球吗? 老百姓连安居乐业都做不到?
群X乱舞
19 楼
就算跑到发达国家领福利,生活水平恐怕都超过了国内至少百分之90的人了吧~~
群X乱舞
20 楼
不是她说的不对,而是她说的反应了社会的现实,一个与党的宣传完全不符合的现实……
群X乱舞
21 楼
发达国家的研发经费一大半是企业撑着,因为成果可以直接转化成产品……你看国内有哪个企业花钱做基础研发?
群X乱舞
22 楼
从这个理论,中国人口素质全世界第一了,超过所有的发达国家了……你听说过任何发达国家顶尖大学出来的博士当城管?当警察? 德国当警察的都不是大学毕业生,都是职业培训上来的,这么一比,德国人口素质被中国秒杀了?
h
hs6park
23 楼
以前民国时期大学校训是求真理以服务。现在中共让大家是求文凭以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