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毓明,堪称“倒打一耙”第一人。性侵14岁养女事件,过去25天了,公众还未看到真相。
鲍毓明反而自己在微博上,开始痛斥养女星星。
展露一个精英律师的“高明”。
首先,他阴阳怪气地发了一条微博:
“你可能在某个时刻欺骗所有人,也可能在所有时刻欺骗某些人;
但不可能在所有时刻欺骗所有人。”
意图相当明显:
他在针对养女星星,说她欺骗大众。
这一步“撒饵”,是为了吸引大众的注意力。
大家纷纷等着看,他到底想说什么。
接着,他发了一条长微博,“十问”养女星星。
说星星多么会撒谎,说自己对星星多么好;
说星星一直跟他以恋人相处,他还为星星至今单身。
甚至说自己,从没看过星星的身份证和手机。
句句反问,句句委屈,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被性侵的受害者。
这一步“投石”混淆视听;
竟然真的有人开始动摇自己的立场,质疑星星:
“已满14岁的女孩,自愿发生性行为犯法吗?”
“那个李星星就是想讹钱,14岁就知道勾引精英……”
“女的就是撒谎精虚荣鬼,鲍也不是好人……”
鲍毓明这一招避重就轻,实在“高明”。
为什么收养孩子会变成同居恋人?
他有没有对星星进行精神控制?
他一概不提,而是自说自话地,把星星塑造成一个谎话连篇的坏女人。
当年他43岁,星星14岁;
一个14岁、没怎么上过学的孩子,把他精英律师玩弄于股掌之间?
水,正在被他搅浑。
但是他还不甘心,他要彻底毁掉星星,洗白自己。
他又发了第三条,信息量很大的微博:
他张口一个“韩某”,闭口一个“同伙”。
说这次他处于舆论风口,是星星一手策划的计谋。
说支持他的都是善良网民,其他都被骗了;
说星星在“无底线地污蔑诽谤”他;
甚至把星星的罪过抬高到:
抹黑国家机关,污染网络环境,舆论干扰司法。
“眼看她亮微光,耳听她声微弱,现在她一身墨。”
鲍毓明,不仅想要脱罪、全身而退;
他还想要名声,被星星“抹黑”的名声;
他要通过倒打一耙,把损失的全都拿回来。
难不难呢?大概是不难的。
不然他不会顶着洪水般的骂声,站到高地上。
那鲍毓明手上有证据吗?大概是有的。
他家里有监控,跟星星通话有录音。
只要鲍毓明能拿出证明“恋爱关系”、“自愿”的录音、视频;
星星有十张嘴也说不清。
因为她不是一个“完美受害人”。
我无比希望看到恶人有天收,好人有好报;
但在鲍毓明这样狡猾的精英面前,星星只有无力。
就在鲍毓明玩着文字游戏,混淆大众视听的时候;
被害人星星,却在试图“以死明志”。
星星给姐姐发信息说:
“我被强暴了,我交了很多证明;
我每天都在配合调查,每天都被刺激的很崩溃。
接下来我只能以死明志了。”
“从九号到现在,我每天配合调查,家人被骚扰报复。
我被施加各种压力,身体不舒服,坏蛋还是好好的。
很多人想让我放弃追究……”
仅仅是把这些文字打出来,我都气得发抖;
可星星她却是亲身经历了所有。
“你斗不过他的。”四面八方,都是这样的声音。
而星星这一句:
“不是世界不要星星了,是星星不要这个世界了。”
我仿佛听到了,她绝望的一声长叹。
星星的悲观,不是没有理由的。
2019年,新城控股董事长王振华,被控诉性侵9岁幼女。
去年7月10日被批准逮捕后,到现在都未开庭审理。
一般从批准逮捕到一审,通常就6个月左右。
可到现在你搜关于他的信息,都寥寥无几。
然而,在《2020年胡润全球房地产富豪榜》中,王振华名字却赫然在列。
留给被性侵女孩家庭的,是一生的伤痛;
而留给王振华的,是身价430亿元;
甚至相比去年,财富还增长了74%。
资料来源:三言财经
2017年前,女作家林奕含不堪抑郁症的折磨,在家中自缢身亡。
留下一本“日记”,记录着书中的女孩房思琪,被李国华老师侵犯的血泪史。
但现实中,却因为“证据不足”而无法起诉该老师。
“书里的李国华仍然在执业,我走在路上还能看到他的招牌;
他并没有死,也不会死,这样的事情仍然在发生。”
从未想过,林奕含说的话,一语成谶。
鲍毓明在脱罪,李星星要寻死。
一切的一切,宛如情景重现,却又凶残几分。
因为鲍毓明不止想要清白;
他还想要把李星星置于千夫所指、万劫不复的境地。
村上春树写过一句话:
“在高墙和鸡蛋之间,我总是站在鸡蛋一边。”
不管高墙有多么义正言辞,多少大道理;
我只认准,鸡蛋,它易碎。
所以有人挥着拳头要砸她,就不行。
有人说,这事儿都过去那么久了。
你再反复写,还有多少意义?
我想说的是,我们在微博上喊着“星星别怕”、“姐姐来了”;
是真的仅仅想惩罚一个鲍毓明吗?
“一次恶意的犯罪,只不过污染了水流;
而一次对犯罪的纵容,却是污染了水源。”
图片来自微博@黑衣魏无羡
放过一个鲍毓明,日后难免不会出现千百个李星星。
她是谁?是我们的孩子,我们的朋友,我们的亲戚。
她们是我们拼了命,也想去保护的人;
她们所在的土地,可以玩耍的天空下,有我们想要坚守的公道。
我们不能总是觉得:正义会迟到,不会缺席。
而眼看着坏人在正义到来前,明目张胆地作恶。
我们关注鲍毓明事件,是因为我们知道:
一直在抗争、对立的,不仅李星星和鲍毓明两个个体;
还有光明和黑暗、正与邪的较量。
如果你想保护星星,可以在文末点个“在看”让更多人看见。
这一次,我们一步都不能让。
鲍毓明,堪称“倒打一耙”第一人。性侵14岁养女事件,过去25天了,公众还未看到真相。
鲍毓明反而自己在微博上,开始痛斥养女星星。
展露一个精英律师的“高明”。
首先,他阴阳怪气地发了一条微博:
“你可能在某个时刻欺骗所有人,也可能在所有时刻欺骗某些人;
但不可能在所有时刻欺骗所有人。”
意图相当明显:
他在针对养女星星,说她欺骗大众。
这一步“撒饵”,是为了吸引大众的注意力。
大家纷纷等着看,他到底想说什么。
接着,他发了一条长微博,“十问”养女星星。
说星星多么会撒谎,说自己对星星多么好;
说星星一直跟他以恋人相处,他还为星星至今单身。
甚至说自己,从没看过星星的身份证和手机。
句句反问,句句委屈,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被性侵的受害者。
这一步“投石”混淆视听;
竟然真的有人开始动摇自己的立场,质疑星星:
“已满14岁的女孩,自愿发生性行为犯法吗?”
“那个李星星就是想讹钱,14岁就知道勾引精英……”
“女的就是撒谎精虚荣鬼,鲍也不是好人……”
鲍毓明这一招避重就轻,实在“高明”。
为什么收养孩子会变成同居恋人?
他有没有对星星进行精神控制?
他一概不提,而是自说自话地,把星星塑造成一个谎话连篇的坏女人。
当年他43岁,星星14岁;
一个14岁、没怎么上过学的孩子,把他精英律师玩弄于股掌之间?
水,正在被他搅浑。
但是他还不甘心,他要彻底毁掉星星,洗白自己。
他又发了第三条,信息量很大的微博:
他张口一个“韩某”,闭口一个“同伙”。
说这次他处于舆论风口,是星星一手策划的计谋。
说支持他的都是善良网民,其他都被骗了;
说星星在“无底线地污蔑诽谤”他;
甚至把星星的罪过抬高到:
抹黑国家机关,污染网络环境,舆论干扰司法。
“眼看她亮微光,耳听她声微弱,现在她一身墨。”
鲍毓明,不仅想要脱罪、全身而退;
他还想要名声,被星星“抹黑”的名声;
他要通过倒打一耙,把损失的全都拿回来。
难不难呢?大概是不难的。
不然他不会顶着洪水般的骂声,站到高地上。
那鲍毓明手上有证据吗?大概是有的。
他家里有监控,跟星星通话有录音。
只要鲍毓明能拿出证明“恋爱关系”、“自愿”的录音、视频;
星星有十张嘴也说不清。
因为她不是一个“完美受害人”。
我无比希望看到恶人有天收,好人有好报;
但在鲍毓明这样狡猾的精英面前,星星只有无力。
就在鲍毓明玩着文字游戏,混淆大众视听的时候;
被害人星星,却在试图“以死明志”。
星星给姐姐发信息说:
“我被强暴了,我交了很多证明;
我每天都在配合调查,每天都被刺激的很崩溃。
接下来我只能以死明志了。”
“从九号到现在,我每天配合调查,家人被骚扰报复。
我被施加各种压力,身体不舒服,坏蛋还是好好的。
很多人想让我放弃追究……”
仅仅是把这些文字打出来,我都气得发抖;
可星星她却是亲身经历了所有。
“你斗不过他的。”四面八方,都是这样的声音。
而星星这一句:
“不是世界不要星星了,是星星不要这个世界了。”
我仿佛听到了,她绝望的一声长叹。
星星的悲观,不是没有理由的。
2019年,新城控股董事长王振华,被控诉性侵9岁幼女。
去年7月10日被批准逮捕后,到现在都未开庭审理。
一般从批准逮捕到一审,通常就6个月左右。
可到现在你搜关于他的信息,都寥寥无几。
然而,在《2020年胡润全球房地产富豪榜》中,王振华名字却赫然在列。
留给被性侵女孩家庭的,是一生的伤痛;
而留给王振华的,是身价430亿元;
甚至相比去年,财富还增长了74%。
资料来源:三言财经
2017年前,女作家林奕含不堪抑郁症的折磨,在家中自缢身亡。
留下一本“日记”,记录着书中的女孩房思琪,被李国华老师侵犯的血泪史。
但现实中,却因为“证据不足”而无法起诉该老师。
“书里的李国华仍然在执业,我走在路上还能看到他的招牌;
他并没有死,也不会死,这样的事情仍然在发生。”
从未想过,林奕含说的话,一语成谶。
鲍毓明在脱罪,李星星要寻死。
一切的一切,宛如情景重现,却又凶残几分。
因为鲍毓明不止想要清白;
他还想要把李星星置于千夫所指、万劫不复的境地。
村上春树写过一句话:
“在高墙和鸡蛋之间,我总是站在鸡蛋一边。”
不管高墙有多么义正言辞,多少大道理;
我只认准,鸡蛋,它易碎。
所以有人挥着拳头要砸她,就不行。
有人说,这事儿都过去那么久了。
你再反复写,还有多少意义?
我想说的是,我们在微博上喊着“星星别怕”、“姐姐来了”;
是真的仅仅想惩罚一个鲍毓明吗?
“一次恶意的犯罪,只不过污染了水流;
而一次对犯罪的纵容,却是污染了水源。”
图片来自微博@黑衣魏无羡
放过一个鲍毓明,日后难免不会出现千百个李星星。
她是谁?是我们的孩子,我们的朋友,我们的亲戚。
她们是我们拼了命,也想去保护的人;
她们所在的土地,可以玩耍的天空下,有我们想要坚守的公道。
我们不能总是觉得:正义会迟到,不会缺席。
而眼看着坏人在正义到来前,明目张胆地作恶。
我们关注鲍毓明事件,是因为我们知道:
一直在抗争、对立的,不仅李星星和鲍毓明两个个体;
还有光明和黑暗、正与邪的较量。
如果你想保护星星,可以在文末点个“在看”让更多人看见。
这一次,我们一步都不能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