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小椰子 最近,各大社交平台上,有这样一种新型潮流火了:“白人饭”。 一开始,是有人晒出,自己的白人同事,每天带来公司吃的午餐。 一片全麦面包,两根胡萝卜就算对付了一餐,最大的仪式感就是放进饭盒里。 不吐槽不知道,原来很多人都目睹过,自己身边白人同事的同款吃法。 几根小胡萝卜和几片菠菜就当作午餐,让人不禁疑惑: “他们已经进化到不用吃饭就能自己产生能量吗?” 一盒看起来索然无味的意大利空心粉,上面淋一勺黄芥末酱就是对午餐最大的尊重。 “同事中午生啃一整颗西蓝花,他们都吃得像马一样,办公室微波炉我是唯一一个每天用的人。” 最近大火的短视频里,有人更是见识到了白人饭的天花板: 坐火车时看到一个瑞士阿姨,午饭直接掏出了一包生菜一板火腿,再淋点芥末酱就开吃了。 这类看上去食之无味、简单敷衍、唯一的用处就是维持生命体征的午餐,却渐渐成了国内年轻社畜们的仿效对象。 有人每天带个小饭盒,装上生的西蓝花和紫甘蓝,再放点冷冻的鸡肉丸,中午到公司加热一下就算午餐了。 有人带上一个肉包和两节香蕉当午餐,并领悟到了白人饭的精髓: “不饿死就行,不在乎吃什么。午饭吃得少下午不困,虽然不好吃,但很适合打工。” 有人每天都吃一模一样的午餐:全麦卷饼包冷冻蔬菜和鸡胸肉。 放弃对味道的追求后,新世界的大门就打开了,发现白人饭是真香,每天玩个手机饭就好了。 有人发明出了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白人饭:西红柿配黄瓜。 有人敷衍到极致,午饭渐渐变成了面目可憎的模样:一杯咖啡,几片菜叶子,就这么打发了过去。 网友们无法理解“白人饭”的流行:“我要是这么吃,一天就能饿晕。” “吃完急需下午回家煮螺蛳粉炒牛河,整个人都空虚了,身体吃饱但是灵魂吃不饱。” 但事实上,白人饭的最大作用,就是吃了下午不犯困,适合打工人马上进入工作状态; 而且省事,不需要再浪费额外的时间去洗菜切菜炒菜煮饭,能让打工人挤压出更多的休息时间。 就像《黑客帝国》中的那个预言:“不久的将来,食物会变成一种米黄色的无名粘液,来上一点即可提供人体一切所需。” 当效率从手段变为目的,当人被异化成工具,当吃饭仅仅是为了维持生命体征。 很难评这种愈演愈烈的趋势,究竟是当下社会谁的胜利。 这届年轻人,不光流行吃糊弄又无味的“白人饭”,甚至还羡慕起了吃猪食的猪们。 有位生活在农村的博主,每天拍摄下自己煮猪食喂猪的视频,播放量都特别高。 新鲜的南瓜、马铃薯、土豆、红薯、萝卜、西红柿、绿叶蔬菜...... 通通切好扔进大锅里,加水,盖上锅盖煮熟,五颜六色很是丰富。 这类视频的评论区里,点赞最高的留言往往都是这样的: “我要来农村当猪。” “突然发现猪吃的比我都健康,都是当季蔬菜。” 很多人甚至直接在评论区点起了菜,嘱咐农场老板: “多放点南瓜,我爱吃。” “少放点南瓜,不爱吃。” “这个笋苦不苦呀,别放那么多,我怕我吃不下。” 有人直接化身为暴躁小猪,挤开其他小猪,一头扎进食槽,狂暴进食,被大块红薯噎到,遗憾退场。 博主停更一段时间后,每天都有人在评论区里催更:“不要停更,我们每天都要吃饭的。” 你以为他们是在玩梗开玩笑,但事实上,真的有很多人羡慕猪猪的生活。 博主拍猪猪们在山林里无忧无虑地奔跑,配的文案是: “我的猪,除了出栏那天,剩下的每一天都开心。吃熟食,自由活动。” 评论区的猪友们都羡慕哭了: “好像成为漫山遍野奔跑的猪猪。” “好快乐,我能不能和他们挤一挤。” “我很羡慕他们,没有压力,无忧无虑,比我现在天天失眠焦虑好多了。” 难以相信的是,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有北极光、珊瑚礁、雪山、长满苔藓的石头、闪闪发光的瀑布的星球。 但我们,却只能去上班。 上班后,吃着食之无味的白人饭,羡慕吃营养均衡饭菜、自由自在奔跑的猪猪们。 也没空emo了,也不自怨自艾了,也不无理取闹了,什么都顾不上了,就是感觉活着没什么意思了。 如果你的工作状态,已经严重挤压到了你的个人生活空间,并让你对未来没有了期待。 却由于各种原因无法辞职,也许可以了解一下【精神离职】这个概念。 这是从国外火到国内的一种新型打工人自救方式,简单来说,就是: 肉体还在公司上班,精神却已经是离职状态。 有人列出了5点“精神离职”的核心内涵: ①只做该职位要求的基本工作,不做任何额外的事; ②一分钱一分努力,工作质量由工资数量来定; ③工作时间之外不会工作,也不会查看公司发来的消息; ④不加班,除非有足够丰厚的奖励; ⑤绝对不承担额外的责任。 也就是说,在不丢掉工作的前提下,绝对不让工作占据私人时间,影响生活情绪。 是啊,谁都想找到一份让自己快乐、富有激情、有成就感的工作,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足够幸运。 罗翔老师说过这样一个观点,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 “其实无论多么高大上的工作,时间一长,都会滋生出无聊的感觉。 都会觉得工作不过是一种重复的机械劳动,人生不过片刻的欢愉,片刻的痛苦,剩下的就是似水流年的虚无。 工作也是一样,高光一刻可遇不可求,成就感就像沙滩上的脚印,海浪一来就冲刷殆尽。 在日复一日看似重复性的劳动中,我们时常会体会到这样一种虚无感,感受不到意义。 以至于玩世不恭浑浑噩噩,以一种无所谓的态度来看待我们所从事的一切。” 当乏味的工作变成了折磨,升职加薪又成了遥不可及的梦,为了生计和身心健康,他们只能选择“精神离职”了。 我只希望,身心疲惫的社畜们,除非是真的喜欢吃,否则不要为了省时间,用敷衍的“白人饭”来对付午餐。 生活已经这么苦了,真的有必要吃点好的来抚慰自己。 之前看过一位卡车司机,即使每天都必须开着车在路上,但依旧不敷衍自己的每一餐。 在驾驶室里放个电饭煲,炒香猪肉,下点蔬菜和面条,做一顿美味的卤肉面。 揉面团,自己做豆沙,包好、擀好,刷上蛋液、撒上芝麻,放进电烤箱里,变成了香喷喷的烤面包。 锅里放油,炒香鸡蛋和米饭,加入焯好水的玉米青豆洋葱,装进自己切好的菠萝里。 抹上番茄酱撒点芝士碎,放进烤箱里加热,就是一碗充满东南亚风情菠萝饭。 挖出来的菠萝不忘倒进高脚杯里,捣碎加水,给自己做一杯菠萝汁。 优雅,太优雅了。也许这,才是真正的生活美学吧: 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旧热爱生活。 共勉。
文 / 小椰子
最近,各大社交平台上,有这样一种新型潮流火了:“白人饭”。
一开始,是有人晒出,自己的白人同事,每天带来公司吃的午餐。
一片全麦面包,两根胡萝卜就算对付了一餐,最大的仪式感就是放进饭盒里。
不吐槽不知道,原来很多人都目睹过,自己身边白人同事的同款吃法。
几根小胡萝卜和几片菠菜就当作午餐,让人不禁疑惑:
“他们已经进化到不用吃饭就能自己产生能量吗?”
一盒看起来索然无味的意大利空心粉,上面淋一勺黄芥末酱就是对午餐最大的尊重。
“同事中午生啃一整颗西蓝花,他们都吃得像马一样,办公室微波炉我是唯一一个每天用的人。”
最近大火的短视频里,有人更是见识到了白人饭的天花板:
坐火车时看到一个瑞士阿姨,午饭直接掏出了一包生菜一板火腿,再淋点芥末酱就开吃了。
这类看上去食之无味、简单敷衍、唯一的用处就是维持生命体征的午餐,却渐渐成了国内年轻社畜们的仿效对象。
有人每天带个小饭盒,装上生的西蓝花和紫甘蓝,再放点冷冻的鸡肉丸,中午到公司加热一下就算午餐了。
有人带上一个肉包和两节香蕉当午餐,并领悟到了白人饭的精髓:
“不饿死就行,不在乎吃什么。午饭吃得少下午不困,虽然不好吃,但很适合打工。”
有人每天都吃一模一样的午餐:全麦卷饼包冷冻蔬菜和鸡胸肉。
放弃对味道的追求后,新世界的大门就打开了,发现白人饭是真香,每天玩个手机饭就好了。
有人发明出了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白人饭:西红柿配黄瓜。
有人敷衍到极致,午饭渐渐变成了面目可憎的模样:一杯咖啡,几片菜叶子,就这么打发了过去。
网友们无法理解“白人饭”的流行:“我要是这么吃,一天就能饿晕。”
“吃完急需下午回家煮螺蛳粉炒牛河,整个人都空虚了,身体吃饱但是灵魂吃不饱。”
但事实上,白人饭的最大作用,就是吃了下午不犯困,适合打工人马上进入工作状态;
而且省事,不需要再浪费额外的时间去洗菜切菜炒菜煮饭,能让打工人挤压出更多的休息时间。
就像《黑客帝国》中的那个预言:“不久的将来,食物会变成一种米黄色的无名粘液,来上一点即可提供人体一切所需。”
当效率从手段变为目的,当人被异化成工具,当吃饭仅仅是为了维持生命体征。
很难评这种愈演愈烈的趋势,究竟是当下社会谁的胜利。
这届年轻人,不光流行吃糊弄又无味的“白人饭”,甚至还羡慕起了吃猪食的猪们。
有位生活在农村的博主,每天拍摄下自己煮猪食喂猪的视频,播放量都特别高。
新鲜的南瓜、马铃薯、土豆、红薯、萝卜、西红柿、绿叶蔬菜......
通通切好扔进大锅里,加水,盖上锅盖煮熟,五颜六色很是丰富。
这类视频的评论区里,点赞最高的留言往往都是这样的:
“我要来农村当猪。”
“突然发现猪吃的比我都健康,都是当季蔬菜。”
很多人甚至直接在评论区点起了菜,嘱咐农场老板:
“多放点南瓜,我爱吃。”
“少放点南瓜,不爱吃。”
“这个笋苦不苦呀,别放那么多,我怕我吃不下。”
有人直接化身为暴躁小猪,挤开其他小猪,一头扎进食槽,狂暴进食,被大块红薯噎到,遗憾退场。
博主停更一段时间后,每天都有人在评论区里催更:“不要停更,我们每天都要吃饭的。”
你以为他们是在玩梗开玩笑,但事实上,真的有很多人羡慕猪猪的生活。
博主拍猪猪们在山林里无忧无虑地奔跑,配的文案是:
“我的猪,除了出栏那天,剩下的每一天都开心。吃熟食,自由活动。”
评论区的猪友们都羡慕哭了:
“好像成为漫山遍野奔跑的猪猪。”
“好快乐,我能不能和他们挤一挤。”
“我很羡慕他们,没有压力,无忧无虑,比我现在天天失眠焦虑好多了。”
难以相信的是,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有北极光、珊瑚礁、雪山、长满苔藓的石头、闪闪发光的瀑布的星球。
但我们,却只能去上班。
上班后,吃着食之无味的白人饭,羡慕吃营养均衡饭菜、自由自在奔跑的猪猪们。
也没空emo了,也不自怨自艾了,也不无理取闹了,什么都顾不上了,就是感觉活着没什么意思了。
如果你的工作状态,已经严重挤压到了你的个人生活空间,并让你对未来没有了期待。
却由于各种原因无法辞职,也许可以了解一下【精神离职】这个概念。
这是从国外火到国内的一种新型打工人自救方式,简单来说,就是:
肉体还在公司上班,精神却已经是离职状态。
有人列出了5点“精神离职”的核心内涵:
①只做该职位要求的基本工作,不做任何额外的事;
②一分钱一分努力,工作质量由工资数量来定;
③工作时间之外不会工作,也不会查看公司发来的消息;
④不加班,除非有足够丰厚的奖励;
⑤绝对不承担额外的责任。
也就是说,在不丢掉工作的前提下,绝对不让工作占据私人时间,影响生活情绪。
是啊,谁都想找到一份让自己快乐、富有激情、有成就感的工作,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足够幸运。
罗翔老师说过这样一个观点,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
“其实无论多么高大上的工作,时间一长,都会滋生出无聊的感觉。
都会觉得工作不过是一种重复的机械劳动,人生不过片刻的欢愉,片刻的痛苦,剩下的就是似水流年的虚无。
工作也是一样,高光一刻可遇不可求,成就感就像沙滩上的脚印,海浪一来就冲刷殆尽。
在日复一日看似重复性的劳动中,我们时常会体会到这样一种虚无感,感受不到意义。
以至于玩世不恭浑浑噩噩,以一种无所谓的态度来看待我们所从事的一切。”
当乏味的工作变成了折磨,升职加薪又成了遥不可及的梦,为了生计和身心健康,他们只能选择“精神离职”了。
我只希望,身心疲惫的社畜们,除非是真的喜欢吃,否则不要为了省时间,用敷衍的“白人饭”来对付午餐。
生活已经这么苦了,真的有必要吃点好的来抚慰自己。
之前看过一位卡车司机,即使每天都必须开着车在路上,但依旧不敷衍自己的每一餐。
在驾驶室里放个电饭煲,炒香猪肉,下点蔬菜和面条,做一顿美味的卤肉面。
揉面团,自己做豆沙,包好、擀好,刷上蛋液、撒上芝麻,放进电烤箱里,变成了香喷喷的烤面包。
锅里放油,炒香鸡蛋和米饭,加入焯好水的玉米青豆洋葱,装进自己切好的菠萝里。
抹上番茄酱撒点芝士碎,放进烤箱里加热,就是一碗充满东南亚风情菠萝饭。
挖出来的菠萝不忘倒进高脚杯里,捣碎加水,给自己做一杯菠萝汁。
优雅,太优雅了。也许这,才是真正的生活美学吧:
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旧热爱生活。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