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这位副省长又在Science发文了!已发过十几篇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2年11月15日 1点10分 PT
  返回列表
72200 阅读
33 评论
澎湃新闻

辽宁副省长卢柯院士又在《Science》发文了。

近日,《Science》官网更新了最新一期的文章。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在最新一期文章中,中国科学院卢柯院士团队和李秀艳研究员再次发表重要研究成果。

《Science》这篇题为“Inhibiting creep in nanograined alloys with stable grain boundary networks”的文章是卢柯院士团队和李秀艳研究员合作的又一篇顶级期刊的文章。

据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官网介绍,近期,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纳米金属科学家工作室张宝兵副研究员、唐赢广博士生、李秀艳研究员、卢柯研究员与武汉大学梅青松教授合作,在一科学难题研究上取得重要突破。

研究团队利用自主研发的特种塑性变形技术,在一种商用单相高温合金Ni-Co-Cr-Mo(MP35N)中将晶粒细化至9nm,晶界结构发生明显弛豫。

研究发现,弛豫态晶界在热及热/力耦合下均保持稳定,大幅提升了高温合金的高温强度、高温蠕变等关键力学性能。该结构在700摄氏度、1GPa应力下的蠕变速率可低至10-7s-1,显著优于目前常用多晶高温合金以及单晶高温合金的性能。这是由于弛豫晶界可有效抑制晶界扩散,阻碍了高温下晶界迁移、晶界滑动、晶界扩散蠕变等失稳机制的启动,从而保持了晶界的强化作用。

晶界一直被普遍认为在高温下是合金抗蠕变的“短板”,这一结果系统演示了通过结构弛豫,晶界可以大幅度提升高温合金的抗蠕变性能。此外这种晶界弛豫纳米晶高温合金可大幅降低对合金元素的依赖,为高性能高温合金的可持续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

相关研究结果于11月11日发表在《科学》(Science)周刊上。

这是继该团队在金属中发现弛豫晶界的反常热稳定性(Science, 2018)、发现受限晶体结构(Science, 2020)、以及受限晶体结构的抑制原子扩散效应(Science, 2021)之后,利用晶界结构调控材料性能的又一突破,向提升工程合金的使役行为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中国科学院科学家工作室项目的资助。

去年8月,卢柯院士团队和李秀艳研究员也联手在《Science》刊发了题为“Suppressing atomic diffusion with the Schwarz crystal structure in supersaturated Al–Mg alloys”的文章。

除了科学家的身份,卢柯目前还是辽宁省副省长。

公开资料显示,卢柯,1965年出生,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主任。另外,身为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的卢柯还于2018年10月当选为辽宁省副省长。

新华社2018年3月曾刊文介绍卢柯:16岁上大学,30岁成为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博士生导师,38岁被增选为最年轻的中科院院士,后当选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这就是卢柯。职业科学家,是他的自我定位。

新华社文章介绍:扎根东北的卢柯,十分关注当地的振兴发展:“对辽宁来说,全省工业增加值的三分之二来自与材料关系密切的装备制造、冶金、化工三大行业。我们要促进原创,要补基础,从整个科学基础、技术基础补起,从根上抓起,努力把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建成世界级高水平的研究平台。”

尽管早早成名,卢柯仍然坚持在一线研究、教学。卢柯认为,科学研究是兴趣驱动的学习过程,是一种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艺术,理想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动力。这些年,他都会给每一位毕业生送一本名叫《博士还不够》的书,告诫学生,从博士到科学家,路还很长。

2000年,卢柯教授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第一篇论文,2004年,《科学》杂志发表了卢柯课题组的最新成果,评审人称赞他“再次用极为漂亮的实验结果演示,通过在纳米尺度上的结构设计可以从本质上优化材料的性能和功用”。此后,卢柯及其合作者在《科学》杂志发表论文已有十多篇。

“科学网”官方微信公众号消息:2020年9月6日,2020未来科学大奖获奖名单揭晓。张亭栋、王振义获得“生命科学奖”;卢柯获得“物质科学奖”;彭实戈获得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每个奖项的单项奖金约700万元人民币。

对于卢柯的获奖评语写道:奖励他开创性的发现和利用纳米孪晶结构及梯度纳米结构以实现铜金属的高强度、高韧性和高导电性。

据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2022年3月23日消息,中科院金属所研究员、中科院院士卢柯荣获2022年度金属学院讲座奖/罗伯特·富兰克林·梅尔奖(Institute of Metals/Robert Franklin Mehl Award,简称富兰克林·梅尔奖)。

该奖项每年在全世界范围内评选一人,是国际材料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学术奖励之一,享有很高的国际盛誉。过去一百年来,共有100名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国际著名专家获奖,其中包括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t
tosefun
1 楼
这样的人弄去做官,说明搞科研是没前途的
至清无鱼
2 楼
让有能力的专业人士当官才会有的放矢。
r
roygreat
3 楼
日本天皇还唯一作者发science呢
G
GP03D
4 楼
这个咱们都知道怎么回事
t
tosefun
5 楼
说明副省长的职位很闲,或者说那些科研他就是挂个名,因为这两份工作都是都是全力以赴才能干好的 [2评]
s
sgc1988
6 楼
分管省科学技术厅(外国专家局)、体育局,重要技术创新与研发基地建设工程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 除了体育局外,基本是专业管专业。。。这个体育局是分管教育局的副省长不想要的么= =
陷疯稻谷
7 楼
因为恨国蛆看中国,怎么看都不顺眼
o
onlyfor2001
8 楼
至少比个演员当政强
不责于人
9 楼
16岁上大学,30岁成为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博士生导师,38岁被增选为最年轻的中科院院士,后当选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这就是卢柯。职业科学家,是他的自我定位。 看履历是有真才实学的,不过为什么去做官啊,不耽误科研么
p
push
10 楼
逻辑鬼才,搞科研能做省长,这不是说明有前途吗??😂😂😂😂
黑鲤鱼
11 楼
厉害
城市沉睡
12 楼
这个厉害。赞
城市沉睡
13 楼
你低估了人家舔民主屎,含粪喷中国的各种能耐。
金三
14 楼
抄袭这么文章,难为副省长了。
油炸布丁
15 楼
身为副省长,虽然有点不务政业 只能说:卧槽牛逼
找亮点3
16 楼
这逼十几年前嫖娼被抓,看来没影响仕途
人心在
17 楼
这是要证明:中国领导层不都是小学生吗?
丰满与骨感1
18 楼
九三学社才是重点!他就像女干部一样作为政治民主的象征,是个添头进组织的
人心在
19 楼
发表论文也不能制造出芯片啊,不过可以造出一个大字报,哈 [1评]
吕德水
20 楼
人怕出名猪怕壮,估计要倒霉了
o
onlyfor2001
21 楼
舔狗的眼里只有狗粮,屎壳郎眼里只有粪球。
s
snake1101
22 楼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打倒共產黨!再造新中國!造反有理!革命無罪!
少爷可用
23 楼
这是个大牛, 不到四十就是院士, 然后志得意满嫖娼被抓...
j
james2381
24 楼
他到底是干什么的?
雨中的春树
25 楼
看了题目,觉得很新奇,以为又出来了个王立军。进来一看,原来是他啊,不奇怪。这个人就是学者出身,搞科研发论文是他的本行。他这个年龄身份地位,即使搞科研,也已经不用守着实验室撅屁股干活了。老板就是搞钱的,有钱就有项目可搞。当省长,拿钱就更容易了。有钱就有人,有人就出文章。谁搞到钱,就挂谁的名字,美国也一样。
全球老大
26 楼
就是哪个嫖娼院士?
临时来玩
27 楼
一群人不要瞎猜了,一般政府会要求有一定名额的民主党派成员,这些党派会充分利用规则推举成员中有突出成就的,有些运气好的甚至能到中央副国级
o
oldoldcandy
28 楼
推...
媚眼瞟瞟
29 楼
你们见过哪个搞芯片搞软件的人这样到处哇哇叫吗? 只有搞生物和材料的人才会这样。 从工作量来看, 他们做一个实验写一篇文章, 充其量就相当于前者设计出一颗小芯片或完成一个小软件。 如同电影明星一样, 他们对社会贡献非常微小, 却掌握了宣传舞台。
j
jppark
30 楼
既然这样莫不如好好搞科研,做什么官呢,没来由给人口舌。
l
liebsh
31 楼
东北人别的不会,搞各种小动作,弄虚作假一个比一个厉害! 一个挂名省长,不干本职工作,去搞研究,那叫不务正业! 或者人家本职工作就是搞研究,当地政府出于某些不可告人的动机,硬给人家安个省长头衔,吃空饷,不干活! 垃圾东北垃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