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有钱人抠起来 连我妈都得认输!越有钱越抠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0年7月26日 18点36分 PT
  返回列表
73931 阅读
42 评论
九行

最近看到网上不少帖子都在热议一个话题:夏天这么热,欧洲人都不需要装空调的吗?

△欧洲人装空调也算是件了不起的事了/新闻截图

这也不是什么大新闻了,欧洲的地铁和火车经常因空调故障遭到吐槽。去年高温席卷欧洲,一度让欧洲德国电扇都脱销了,欧洲商场挤满了“避暑大军”。

△德国一度电风扇都脱销了/Twitter

确实,在欧洲家庭空调的使用率远远没有国内普遍。据2016年国际能源署报告,欧洲仅占全球空调市场份额的6%,而美国占到了23%,中国更占到了35%。

原因除了欧洲地区气候昼夜温差大之外,他们还需要算一笔账——

你看看德国亚马逊的几款空调加室外机都需要600欧左右,安装费根据网上的报价花费都要到差不多1400欧,这还没加上欧洲的高昂的电费。

△装空调在欧洲来说也算是一件奢侈的事/Twitter

这么算算,在正常的气候条件下,住宅空调在欧洲确实不算是刚需了。

你可能还会质疑,欧洲国家生活成本那么高,经济水平和消费水平肯定高,怎么会在空调这事上抠抠搜搜呢?

哪止空调,生活里多得是一地鸡毛的事,欧洲人可远比你想得抠多了。

01

欧洲人,越有钱越抠门?

别以为欧美发达国家在花钱面前都是“一丘之貉”,欧洲国家要是抠起来,可能连我们国人都想说“打扰了”。

要是你有心留意,在很多英国著名的影视作品里,英国人的家里不仅很少用空调,连电视都很少见。是的,他们不仅空调都省了,很多英国家庭为了省钱,干脆都不安装电视了。

△世界各国电费一览,单位千瓦时/MARKINTELL

英国本土的电视节目都是要收费的,哪怕只是看了短短的一分钟,立马会有相应的电视节目缴费清单寄到你手里。

对于他们来说,看电视是非常鸡肋的开支,他们不懂为什么非要每月花7欧元电视费在一个根本不必要的东西上,这些钱还不如用在酒吧里买啤酒看免费电视。

△边喝啤酒边看足球赛是英式传统/unsplash

别以为英国人一直是理性消费的担当,就连以感性著称的法国人,在省钱这件事上也不输给英国人。

你可能会觉得奇怪,在法国花钱实在太容易了,但法国人实在太能抵制诱惑了,他们对金钱保持谨慎敏感,传统的法国观念都秉持着未雨绸缪的金钱观,即“save for rainy day”,比起赚大钱,安全感更重要。

△别看法国奢侈品多,法国人也是很省的/unsplash

每年夏天,几乎有一半的法国人宅家而不是度假;由于上餐厅并不便宜,大多数家庭都是在家里吃饭,甚至很多法国父母给宝宝的用品,都是上二手网站买的;待过法国一阵子的人,都应该常听到法国人指着某项东西就会说:“这好贵哦!”

论节俭的欧洲强国,怎么少得了德国和荷兰。这两个国家的国民是举世闻名的“吝啬鬼”。

他们都有个共同点,国民储蓄率很高,吃饭照常都是“AA制”;物价水平在欧洲各国来说更低廉:廉价超市、便捷旅店、打折商品应有尽有。

△在德国,阿尔迪超市绝对打败沃尔玛/unsplash

当国内的人在奔驰和宝马法拉利名车上争相竞赛时,要是去到德国和荷兰的街道,真的会惊到下巴,这些高个子偏偏爱开小车,基本上都是小巧的丰田、雪铁龙档次的。

他们尤其爱开手动挡汽车,普遍低油耗,节能环保又省钱,再不然就骑单车,你看看荷兰自行车帅哥比比皆是。

△荷兰处处可见大长腿单车型男/flickriver

但要真比起来,荷兰人的抠可能还是赢了德国人,省起来简直一毛不拔。

虽然德国人典型抠到连厕纸都要省,但荷兰人更夸张,为了清空罐子里最后一滴酸奶或者果酱,荷兰人还发明了一种特殊的刮瓶器叫“Flessenlikker”,他们称这是舔瓶子的东西。

△荷兰人的节俭神器 “Flessenlikker”/Bol.com

这些欧洲国家凭着低廉物价还能花钱在刀刃上,偏偏有些国家就是出了名的富裕,物价高到飞起,那该怎么省?

瑞士和比利时人会告诉你:这世上没有最抠,只有更抠,别瞧他们国家给人的印象有多么富有发达,这些国家的抠法非常拼——在自己国家省不了,那就跨着国家省!

像处在“欧洲心脏”的比利时,每一到两个月开车到德国大采购,加油到邻国卢森堡就是他们的省钱策略。

而对物价高到飞起的瑞士人来说,幸好与法国的上萨瓦省和安省交界,于是每晚有近30,000瑞士人进入法国。这些人早已被媒体和当地人称为“假法国居民”。

尤其是日内瓦人,他们白天在瑞士上班,晚上在法国睡觉,有些为了逃避税务还“偷偷摸摸”到法国,过着高工资低成本的跨国式“逃税生活”。

当然其中不乏法国人去卢森堡、德国和瑞士等邻国工作,由此涉及到缴税、医保等问题,往往还是处于灰色地带。

△30000瑞士人在瑞法边缘度日/youtube

瑞士的物价通常都比邻国高出一大截,这让当地居民早已苦不堪言。处在瑞法边境的瑞士人为了省钱甚至还把垃圾抛到了法国。

法国人对此苦不堪言,据法媒报道,曾经堵截了近10吨来自瑞士的垃圾,瑞士人也说自己苦啊,在瑞士处理垃圾不仅流程复杂,处罚严格,费用还昂贵。

△瑞士人在法国肆意扔垃圾/Twitter

02

欧洲人的节俭,由来已久

别以为就我们中国储蓄率高,西欧和北欧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储蓄国之一。

在过去的三十年中,德国、法国、奥地利和比利时的家庭储蓄率保持在10%到13%之间,瑞典的储蓄率近年来飙升到13%。

相比之下,到2005年,美国储蓄率下降到了几乎为0,直到2008年金融危机,该指数才上升到5%以上。

之前老艺术家跟大家聊过美国人存不了钱,这与他们繁荣的贷款文化息息相关,与之正好相反的是,欧洲的节俭文化也有着悠久的历史。

△欧洲的节俭文化由来已久/unsplash

19世纪,欧洲的改革者和政府开始致力培养审慎的公民,中央政府建立了便利的邮政储蓄银行,小储蓄者也可以在任何邮政局储蓄。为了培养年轻人习惯,政府还建立了学校储蓄银行。

紧接而来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这些银行成了拯救中心。1945年后,在欧洲和日本开展了长期的储蓄运动,用来资助重建。

这些节点,促成了今天在许多发达经济体中依旧持续存在的储蓄文化。

△储蓄银行在欧洲经济动荡期间也是救命稻草/wiki

与其同时,欧洲国家的决策者也限制了消费者和住房信贷的扩张,以免公民“过度负债”。

你看看像房屋净值贷款在德国极为少见,比利时人、意大利人和德国人不像美国人那样信用卡使用率那么高。

德国的储蓄文化有多浓厚基本是毋庸置疑的,储蓄银行就是由德国起源的。

19世纪早期,银行就开始走访学校,进行如此大规模的节俭美德教育。在德国城市中,要是没碰到一家名为Sparkassen的储蓄银行,就不可能转过弯。

△德国以前的储蓄银行/unsplash

像法国,荷兰,瑞士这些国家,祖辈就是农业起家的,这些人从贫困逐渐走向富裕,逐渐培养了后辈他们务实劳作、居安思危的美德。

△1917年和1938年相关储蓄的海报宣传单,都鼓励勤奋工作和勤奋储蓄的人/wiki

15世纪时期法国新教改革之父Johannes Calvijn与马丁·路德的崇尚勤劳、节俭的思潮也在这些国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对于钱,他们的态度隐晦保守,在法国还有这样的谚语“Pour vivre heureux, vivons cachés”,即“要生活得幸福,我们低调藏起来过日子”之意,这似乎成了他们世代相传的信条。

这些国民从储蓄中获得的满足感更高,别看瑞士被世人称为“首富之邦”,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报告显示,人家家庭平均净储蓄率高达13%。

只有44%的瑞士人拥有房屋,还是发达国家中拥有房屋率最低的国家之一。

△几个国家的人均净储蓄率/华尔街日报

03

欧洲人的抠,跟你想的不一样

除了亿万富翁可以任性一掷千金之外,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人,都会对如何使用自己辛苦挣来的钱有一番思量。

当前国内的消费观早已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之而来“隐形贫困人口”等等各类形容层出不穷。我们被各种“贷”绑架,买房买车是头等大事,汽车拼的是名牌,即便月入三千,就算用花呗也要买下两千的名牌包包。

现如今疫情当下,更是催生了“报复性”储蓄一代。

△爱尔兰的储蓄率也很高/Twitter

欧委会在其春季报告中表示,欧元区家庭储蓄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将从去年的12.8%上升至今年的19%,这是一个创纪录高点,而明年将回落至14.5%。

这对世人来说,当然是不大乐观的涨幅趋势,消费者的节俭可能阻碍消费驱动型经济的复苏。

我们总在寻求储蓄和消费之间,找到我们舒服的平衡感。你说欧洲人抠吗,其实在某些方面并不见得是,只是消费文化观念各有差异。

我们熟知的北欧民族,就有less is more 的生活方式,即对生活做减法。

△北欧人极简的生活方式举世闻名/unsplash

北欧人的简约传统随处可见,穿衣打扮但求舒适,他们更懂得利用时间和资源,节能有机的生活理念是北欧居民共有的追求。

就比如宜家就给贩卖“简单”做了一个很好的样本,创始人英瓦尔就被媒体称为“瑞典最节约的人”——他出门乘公共汽车、飞机搭经济舱、火车坐二等车厢、在大排档跟管理层开午餐会议、住最便宜的旅馆、在菜市场讨价还价、理发只花12美元、喝廉价的威士忌……

北欧当地人资源回收上做得非常到位,我们所熟知的当地品牌,在世界各地都有提倡旧物利用的环保活动。

在西方,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崇尚一种新的消费观念——体验性消费,buy experience, not things ,即买的是体验,而不是东西。

比起掏钱买买买,他们更愿意花在一件让他们感觉愉悦的经历上,比如去周游世界,学一门自己一直想学的技艺,欣赏一次顶级芭蕾舞或歌剧表演,或者尝试一把潜水、攀岩、跳伞,甚至也就是品尝一次米其林星级的厨艺。

△欧洲人越来越推崇体验式消费/unsplash

千万别以为娱乐商业化的迪士尼乐园会受他们的青睐,惊险刺激的主题公园,才是最吸引他们的。

可能有些人会觉得这不过是花钱买罪受的方式,在英国,自古以来探险和体育运动就是令人羡慕的事情,他们更愿意跳出舒适圈,寻求新世界。

因为在他们看来,体验和经历能融入我们的生命历程,而商品永远不可能。这种新的消费观念,正在西方乃至世界各地悄然兴起。

老艺术家倒觉得,这未尝不是一种值得认可和学习的活法。

毕竟这也符合我们老话常说的“钱财乃身外之物”,无论你多么珍爱,它们也只能成为游离在生命之外的物品。

我们体验到所有的经历,会使我们成为最终想成为的人。

a
abc868
1 楼
够中共对奴才百姓抠吗?
l
lalala
2 楼
欧洲人有钱?呵呵 小编根本没出过国吧?
停泊的云
3 楼
别以为荷兰自行车便宜,平均1000欧(8000人民币)一辆。中餐馆价格比其它欧盟国家贵一倍,一瓶水500ml超市里卖0,6欧左右其它欧盟国家0,2欧左右,餐馆,小吃店卖2欧。你跟我说说,物价哪里低?买车要付车辆污染税(总价要高于其它欧盟国家30%左右)平均每户家庭2辆车。骑自行车只是方便而且,不是没车。
M
Mr-monkey
4 楼
这边很大一部分是实用性消费,国内很多是面子消费,所以小编理解不了。
亲dady
5 楼
欧洲很多国家夏天只要有阴凉的地方会很凉 不像中国 但是最近几年越来越热 装整体空调的居民楼越来越多了,但是个人家还是很少装
O
Onslaught
6 楼
海外的华人扣起来连自己的大学朋友都算计哦…
U
URC
7 楼
: 对,容易得空调病
随意岁月
8 楼
欧洲取暖费才是大头
g
gdby
9 楼
美国人更抠,满大街都是有钱人在翻垃圾箱找吃的。
m
mgdnzr1
10 楼
法国夏天很凉爽的,热的时候也就几天就过去了,没有必要装空调。 本文作者完全不了解就胡写,真是服了。
R
Relief
11 楼
0.6也只能买到超市自产品牌或者最普通版本的SPA吧
R
Relief
12 楼
主要是夜里凉的下来,去年最热的时候白天40度,夜里还是能到20多度。 遇到夜里温度没降下来的几天,本地人一样受不了。
d
dongbeifeng
13 楼
不用说欧洲,加拿大的优先电视费真是贵
停泊的云
14 楼
刚到荷兰时都喝瓶装矿泉水,现在水龙头直接喝。瓶装水喝不起,也没那个必要。
p
pamayou66
15 楼
欧洲很多国家根本没有必要用空调。今年到现在没一天超过30度。
马三立
16 楼
一地一个文化,没必要互相挤兑
元芳
17 楼
空调用不上。但是在新的办公楼里面一般都有。 隔热效果太好,结果夏天太闷。
s
smile
18 楼
空调在欧洲真没用,大多数欧洲国家早晚温差都很大,就算白天热到30多度,早晚都会很凉快,而且一下雨就更凉快了
C
Camelr
19 楼
不买电视是因为每个月要交几十欧的电视税,傻逼才买电视,奥地利一个月25欧一年下来300欧就是为了每天看几分钟的电视,还不如用电脑看。
跑。你
20 楼
欧洲还真不需要空调有电风扇就可以了。绝对不是抠。
T
Tsar
21 楼
欧洲沿海国家是用不着空调,内陆国家夏天还是比较热的,虽然没有国内那么热。空调主要是安装费用惊人,把这个安装费用放在国内,一样没几个人装的起。
g
greentee
22 楼
夏天确实基本不用空调。但是冬天的取暖费吓死人。一年两三千欧取暖费只是平均水平。
温柔的巧手
23 楼
难道节俭不是美德,小编的三观太差
七尺頑軀
24 楼
有沒有住北美德州的?嘿!嘿!沒空調還真難受、沒法入睡啊!電費看用多少來計算、冬天用的少、付$.205/kw, 夏天用的多、付$.125/kw, 還行吧﹗
灯塔路
25 楼
工业革命以后 地球人被邪恶资本严重洗脑 欲求远远超越需求 过度消耗地球资源
p
park5.5.5
26 楼
作者自己是个傻逼,却装逼"我用得起空调,你们抠逼"。 欧洲的绝大数国家不需要(!)空调。以英国为例,最热的7,8月份, 白天最高温度大约22-26,晚间12-18度。
阿狗家的猫
27 楼
SB作者就知道误导国人,欧洲即使夏天晚上也得盖棉被 风扇从来没有用超过2周的,装空调做什么
安徒生的美人鱼
28 楼
南欧晚上超过25度是不可能盖棉被的。西班牙很多空调
安徒生的美人鱼
29 楼
南欧----西班牙,希腊没有空调根本睡不着。别拿uk说事情,uk那么冷的地方
安徒生的美人鱼
30 楼
西班牙沿海吧? 没有空调根本睡不着。
安徒生的美人鱼
31 楼
现在不叫电视费。叫媒体费。 有手机,平板,电脑都要交
安徒生的美人鱼
32 楼
别以为荷兰自行车便宜,平均1000欧(8000人民币)一辆。中餐馆价格比其它欧盟国家贵一倍,一瓶水500ml超市里卖0,6欧左右其它欧盟国家0,2欧左右,餐馆,小吃店卖2欧。你跟我说说,物价哪里低?买车要付车辆污染税(总价要高于其它欧盟国家30%左右)平均每户家庭2辆车。骑自行车只是方便而且,不是没车。 ----------------------------------------------------------- 胡说八道,阿姆斯特丹的中餐很便宜,经常去吃。荷兰的中餐价格在欧洲属于中低消费。 还去过海牙
安徒生的美人鱼
33 楼
南法普罗旺斯夏天很热,在旅馆没有空调睡不着,住了几年而已
安徒生的美人鱼
34 楼
晚上超过26度就很难入眠了
安徒生的美人鱼
35 楼
没有补贴吗???????
j
jieraaaa
36 楼
小编你就胡编吧。现在哪个国家的电视能七块一个月?
网络巡抚
37 楼
小便胡写一通,引起公愤。。。。但点击率有了
s
slimane
38 楼
欧洲基本上都是穷逼,太正常了
移动硬盘
39 楼
电视真的可以取消了,现在很少人愿意被动的接收媒体了,都是自己选择想看什么,还讨厌广告。
游侠qq
40 楼
没来过欧洲的别瞎逼逼,每个国家的气候多少都有差异,一个地方代表不了整个欧洲,小编写的这些就呵呵了,懒得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