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派出所拉横幅:某住户约炮被骗28万,敬请防范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2年5月7日 3点38分 PT
  返回列表
52510 阅读
14 评论
红辣椒评论

□张贵峰

5月5日,浙江温州一条写有“某小区住户约炮被骗28万”的反诈宣传横幅引发关注。5日晚,悬挂横幅的派出所工作人员称,其中提到的事件为近期真实案例,此举意在警示广大市民谨防诈骗。律师表示,这条横幅未透露受害人真名,也未侵害其名誉权和隐私,但宣传略有不妥。网传图片显示,一栋建筑的一楼挂了一条横幅,上面写道:“2022年4月16日,××小区一住户被人以约炮为由,诈骗其28万余元,敬请防范。”

相关派出所和基层政府机关,之所以悬挂这样的标语横幅,当然确实是充满善意、用心良苦的。而且,或许也应该承认,相比一般的简单说教,这种取材于现实的宣传标语横幅,从实际的宣传警示效果上来看,是更值得期待的。但不能不指出的又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在居民小区这样人流密集的居家场合,公然大张旗鼓地悬挂以“约炮”为关键词的标语横幅,又十分让人感觉不妥。

一方面,从语言规范角度来看,相关政府机构悬挂的标语横幅上,使用“约炮”这样的词汇、用语,无疑显得并不规范、严肃。众所周知,像“约炮”这样的话语,虽然在现实世俗生活中确已被广泛使用,大多成年人也都懂其真实含义,但放在正式的语言规范语境下审视,这样的词语表达,显然又并不真正规范——不仅不能算是正式的规范用语,而且甚至实际上具有某种俚俗、粗鄙的“黑话”性质。

另一方面,从语言使用应有的健康、品位的视角下来看,像“约炮”这样的词汇、用语,出现在政府机关制作发布的宣传标语横幅上,更是尤其显得并不积极、健康——不仅不够“雅驯”,难登大雅之堂,有违正常的社会公序良俗,更可能涉嫌污染语言环境,尤其是对心智尚不成熟的未成年人、青少年来说,更是如此。

《广告法》中提到,任何广告都不得出现下列情形:“妨碍社会公共秩序或者违背社会良好风尚”;而《公益广告促进和管理暂行办法》则更进一步明确,“公益广告应当保证质量,内容符合下列规定:(一)价值导向正确,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要求;(二)体现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三)语言文字使用规范;(四)艺术表现形式得当,文化品位良好。”

反诈宣传标语横幅,虽并非商业广告,但其公益广告的性质,无疑又十分明显,尤其是在由政府机关发布制作发布的情况下。因此,这样的反诈标语横幅,在内容、表达上,显然同样应充分遵循“语言文字使用规范”“表现形式得当,品位良好”这样的要求,而不宜露骨地直接使用像“约炮”这样既显粗鄙、不雅驯,更不健康的用语,哪怕所反映的事实确实如此。

标语横幅上的一句话、一个词语,或许看似只是微不足道、不足挂齿的小事、小节,但面对小事小节,显然同样也要慎微、慎言。更不用说,言语之于一个人,在很多时候,其实并非仅是小事小节而已。岂不闻:“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古时的君子,尚且必须如此,更况乎如今新时代语境下的政府机构、执法人员?

:)123
1 楼
直白就好( ;假清高装神弄鬼
文学少年
2 楼
有效警示,一目了然。
l
lier
3 楼
. . . 嫖妓应该合法化,妓女定期检查身体。这样避免性病传播,避免警察在嫖妓问题上贪污勒索。性产业纳税。同时降低性犯罪率。 . . .
g
gdby
4 楼
这个可以有。约炮花钱,党纪国法不容。
美好家庭
5 楼
规范用语批评说打官腔,接地气说粗俗,欲加之罪 何患无辞
z
zmxnv
6 楼
小編食糞
A
AMONIA
7 楼
没指名道姓就是造谣
r
rally
8 楼
这是黑社会帮派的派出所,接地气,赞一个。
扫地拖地
9 楼
: 都约炮了,公安系统吃谁的
c
cantonese
10 楼
赞X10000000
W
Winterwy
11 楼
傻逼轮子小白人又要高潮了
猜猜了
12 楼
约炮不雅!应该写发生,短暂性关系
煮不熟
13 楼
笑贫不笑娼的社会现状 是 几十年前 由党政官员引发的。
走西口
14 楼
觉悟性真高!“爱民如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