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地广人稀的代名词。这里有大片荒无人烟的地带,是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是探险家和自然爱好者的天堂。
若你迷失在澳洲的荒野中,能凭着自己的智慧活下来吗?
她可以。
西澳Karroun Hill自然保护区内,某位过路的行人无意间在一条荒凉小道上,发现了一个瘦削、疲惫但仍坚持站立的身影。她脚步踉跄,脸上布满蚊虫叮咬的痕迹,衣物已被露水和泥土浸透。她转过头,看见了人,那一刻,她眼里是求生的光芒。她开口说了一句:“我还活着。”
她是Carolina Wilga,26岁,来自德国的一位年轻旅人。这是2025年7月11日傍晚,在澳大利亚的荒野中失踪的第12天,她终于再次回到人类社会。
6月29日,Carolina驾驶着一辆老旧的三菱Delica露营车,最后一次出现在西澳小镇Beacon的杂货店前。这座小镇常住人口不足150人,是澳洲内陆的一片麦田孤岛。她原计划穿越附近自然保护区,继续她为期两年的澳洲背包客生活。
但那天之后,她彻底消失,杳无音讯,再也没人见过她。
直到7月11日遇到那个路人,她已在几乎无人的原始灌木丛中独自生存了近两周。夜里最低气温跌至零度,白天则面临强烈紫外线,还有毒蛇与毒虫的侵扰,和丛林中令人窒息的孤独与不安。
7月10日,搜救直升机终于在茂密的丛林中发现了她的露营车,位置距离她最后一次现身地点约36公里。
那辆车孤零零地卡在泥地里,警方推测她的车可能在离开小镇时陷入泥中。而两轮下垫着塑料防滑垫说明,Carolina曾试图自救。车顶装着太阳能板,车内储存着有限的饮用水,但通信设备已失灵,手机摔坏,周围没有信号。
“她没有被害,”警察说。这不是一次人为的“失踪”,而是一场被动开启的求生试炼。
荒野中的没有信号,没有容身之所,也缺乏人类平时生活的资源。在极端天气与野外环境夹击下,她做出了选择——离开汽车,徒步穿越密林,试图走出这片3000平方公里的无人区。
“她的身体被蚊虫咬得不成样子,走了很远的路,可能是数十公里,”警方发言人Martin Glynn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她遭遇的困难,不只是恶劣环境。灌木、蛇类、夜间寒冷、体力极限……她活下来,是个奇迹。”
在这12天里,她没有地图,没有导航。靠着本能与体力,沿着不确定的小道穿行。夜晚可能只是躲在灌木下,蜷缩成一团躲避寒冷和雨水。
有几个夜晚气温接近零度,她衣衫单薄,甚至可能无法生火。饮用水不清楚是否耗尽,但她仍保持清醒,仍坚持行走。
Carolina是“奇迹女孩”,但这不是靠运气,是意志。是丰富的经验和坚韧的毅力,帮她在绝境中撕开逃生通道。
救援人员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她不是一个普通旅客。她在过去两年一直在澳洲旅行,曾在矿场工作、徒步露营,是个有经验的背包客。正是这种长期磨炼出的体能和生存意识,才让她没有成为另一桩悲剧。”
要知道,在1990年代,澳洲发生过震惊世界的“背包客连环杀人案”。凶手Ivan Milat专挑在荒野露营的年轻旅人下手,包括三名德国人。澳洲的“荒野失踪”,在人们心中从不是单纯的“走丢”。
而Carolina的故事,没有走向那个黑暗结局。她用自己的脚步,突破迷雾回到了阳光下。
终于,在那条小路上,她遇到了行人。她被找到了,活着,站着,走出来。
救援队把Carolina送往珀斯医院检查,没有发现重大伤病,只有体力透支、擦伤与蚊虫叮咬。
“她太棒了,”救援人员说,“当我们听到她讲述这12天的故事时,我相信,那会是一部传奇。”
她的家人已经接到消息,即将从德国飞来与她团聚。她曾是一位普通女孩,如今,她的照片出现在澳洲各大媒体,成为“坚韧”与“求生意志”的代名词。
荒野求生是罕见的经历,更像探险小说里的桥段,可Carolina遇到了。这也提醒我们,在任何户外探险中,安全感从来不只是装备、地图或信号,更是来自于准备、常识、冷静与持久的意志。
致敬Carolina Wilga,那个被澳洲灌木丛考验过、仍昂首挺胸的德国女孩。
她的求生不是奇迹,是信念。
-END-
Ref:https://www.leparisien.fr/societe/elle-a-traverse-une-epreuve-incroyable-une-allemande-retrouvee-apres-avoir-erre-12-jours-dans-la-brousse-australienne-11-07-2025-CGKQINQ7SRHTFBIRNQYSVNKEIY.php
澳洲,地广人稀的代名词。这里有大片荒无人烟的地带,是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是探险家和自然爱好者的天堂。
若你迷失在澳洲的荒野中,能凭着自己的智慧活下来吗?
她可以。
西澳Karroun Hill自然保护区内,某位过路的行人无意间在一条荒凉小道上,发现了一个瘦削、疲惫但仍坚持站立的身影。她脚步踉跄,脸上布满蚊虫叮咬的痕迹,衣物已被露水和泥土浸透。她转过头,看见了人,那一刻,她眼里是求生的光芒。她开口说了一句:“我还活着。”
她是Carolina Wilga,26岁,来自德国的一位年轻旅人。这是2025年7月11日傍晚,在澳大利亚的荒野中失踪的第12天,她终于再次回到人类社会。
6月29日,Carolina驾驶着一辆老旧的三菱Delica露营车,最后一次出现在西澳小镇Beacon的杂货店前。这座小镇常住人口不足150人,是澳洲内陆的一片麦田孤岛。她原计划穿越附近自然保护区,继续她为期两年的澳洲背包客生活。
但那天之后,她彻底消失,杳无音讯,再也没人见过她。
直到7月11日遇到那个路人,她已在几乎无人的原始灌木丛中独自生存了近两周。夜里最低气温跌至零度,白天则面临强烈紫外线,还有毒蛇与毒虫的侵扰,和丛林中令人窒息的孤独与不安。
7月10日,搜救直升机终于在茂密的丛林中发现了她的露营车,位置距离她最后一次现身地点约36公里。
那辆车孤零零地卡在泥地里,警方推测她的车可能在离开小镇时陷入泥中。而两轮下垫着塑料防滑垫说明,Carolina曾试图自救。车顶装着太阳能板,车内储存着有限的饮用水,但通信设备已失灵,手机摔坏,周围没有信号。
“她没有被害,”警察说。这不是一次人为的“失踪”,而是一场被动开启的求生试炼。
荒野中的没有信号,没有容身之所,也缺乏人类平时生活的资源。在极端天气与野外环境夹击下,她做出了选择——离开汽车,徒步穿越密林,试图走出这片3000平方公里的无人区。
“她的身体被蚊虫咬得不成样子,走了很远的路,可能是数十公里,”警方发言人Martin Glynn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她遭遇的困难,不只是恶劣环境。灌木、蛇类、夜间寒冷、体力极限……她活下来,是个奇迹。”
在这12天里,她没有地图,没有导航。靠着本能与体力,沿着不确定的小道穿行。夜晚可能只是躲在灌木下,蜷缩成一团躲避寒冷和雨水。
有几个夜晚气温接近零度,她衣衫单薄,甚至可能无法生火。饮用水不清楚是否耗尽,但她仍保持清醒,仍坚持行走。
Carolina是“奇迹女孩”,但这不是靠运气,是意志。是丰富的经验和坚韧的毅力,帮她在绝境中撕开逃生通道。
救援人员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她不是一个普通旅客。她在过去两年一直在澳洲旅行,曾在矿场工作、徒步露营,是个有经验的背包客。正是这种长期磨炼出的体能和生存意识,才让她没有成为另一桩悲剧。”
要知道,在1990年代,澳洲发生过震惊世界的“背包客连环杀人案”。凶手Ivan Milat专挑在荒野露营的年轻旅人下手,包括三名德国人。澳洲的“荒野失踪”,在人们心中从不是单纯的“走丢”。
而Carolina的故事,没有走向那个黑暗结局。她用自己的脚步,突破迷雾回到了阳光下。
终于,在那条小路上,她遇到了行人。她被找到了,活着,站着,走出来。
救援队把Carolina送往珀斯医院检查,没有发现重大伤病,只有体力透支、擦伤与蚊虫叮咬。
“她太棒了,”救援人员说,“当我们听到她讲述这12天的故事时,我相信,那会是一部传奇。”
她的家人已经接到消息,即将从德国飞来与她团聚。她曾是一位普通女孩,如今,她的照片出现在澳洲各大媒体,成为“坚韧”与“求生意志”的代名词。
荒野求生是罕见的经历,更像探险小说里的桥段,可Carolina遇到了。这也提醒我们,在任何户外探险中,安全感从来不只是装备、地图或信号,更是来自于准备、常识、冷静与持久的意志。
致敬Carolina Wilga,那个被澳洲灌木丛考验过、仍昂首挺胸的德国女孩。
她的求生不是奇迹,是信念。
-END-
Ref:https://www.leparisien.fr/societe/elle-a-traverse-une-epreuve-incroyable-une-allemande-retrouvee-apres-avoir-erre-12-jours-dans-la-brousse-australienne-11-07-2025-CGKQINQ7SRHTFBIRNQYSVNKEIY.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