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德西韦临床试验患者不足 太极拳豆浆疗都来抢病人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0年3月3日 4点37分 PT
  返回列表
78568 阅读
23 评论
21新健康

围绕瑞德西韦的关注度一直未降温。 

2月24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高级顾问布鲁斯·艾尔沃德透露,瑞德西韦临床试验牵头人、中日友好医院曹彬表示,现在招募病人变难了,不仅是因为病例减少,还因为许多并没有太大希望的其他研究挤兑了试验资源。

 

据21新健康查询,从1月23日到3月2日4时50分,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研究索引中已有321项研究,其中不乏大豆水提物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治疗研究(被戏称为“豆浆疗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已撤消)、6分钟步行训练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运动功能影响的研究等让人啼笑皆非的项目。截至目前,包括豆浆疗法在内,已有6个研究被撤消。

 

针对武汉一些医院出现临床试验太多而病人不够用、抢病人的情况,2月28日,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司长吴远彬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回应称,太多药物试验也可能存在浪费资源的问题,甚至影响患者的治疗。所以在攻关过程中,需加强组织,希望科学、有序、高效地寻找好的药物。

 

此前在2月26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关于规范医疗机构开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药物治疗临床研究的通知》,其中明确所使用的药品应为已上市药品,且应在体外实验中对新冠病毒具有明确的抑制作用。同时,坚决防止因研究影响患者治疗、影响整体疫情防控工作的开展。

01

瑞德西韦临床入组患者不足

瑞德西韦可谓是本次疫情中的“明星药物”。这是由美国药企吉利德公司开发的一种广谱抗病毒药物,此前在体外和体内动物模型中,均显示出对MERS和SARS病毒病原体的活性。而针对MERS和SARS的有限的临床前数据表明,瑞德西韦可能对新型冠状病毒也具有潜在活性。

 

此后,瑞德西韦先后在美国、法国被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治疗方案中,展现出较好的疗效,也被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是目前唯一可能抗击新冠病毒的药物。

 

2月15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科技部生物中心主任张新民称,科研公关组在多轮筛选后聚焦到瑞德西韦、法匹拉韦、磷酸氯喹等少数药物上,先后开展了临床试验。

 

据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的试验登记,瑞德西韦抗新型冠状病毒的临床试验有两项:“针对重度新型冠状病毒患者随机对照试验”与“针对轻、中度新型冠状病毒患者随机对照试验”。两项试验的申办方均为首都医科大学,责任人是中日友好医院曹彬教授。

“针对重度新型冠状病毒患者随机对照试验”实际开始时间是2020年2月6日,预计募集病例452人,试验设计的完成时间是2020年5月1日;

“针对轻、中度新型冠状病毒患者随机对照试验”预计开始时间是2020年2月5日,预计募集病例308人,试验设计的完成时间是2020年4月27日。

 

一位临床研究专业人士分析指出,受试者的入组速度往往是临床研究风险管理中的重点。如果入组速度太慢,入组时间延长,会显著增加临床研究费用,同时也会影响试验结果的最终披露时间。

 

目前来看,瑞德西韦临床试验患者的入组情况并不乐观。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其入组条件比较“苛刻”。入组方案要求患者在筛查评估前30天内,没有接受过任何针对新冠病毒的试验性治疗,轻、中度患者则要求在疾病确诊8天内没有接受过其他治疗。而很多患者在确诊前后都辗转过多个医院,接受过多种方式的治疗。

 

同时,入组标准中还要求患者的核酸检测新冠病毒呈阳性,这一项也会排除掉一部分患者。由于实验室检测缺陷等多方面原因,一部分患者存在多次核酸检测阴性、但新冠肺炎症状严重的情况。

此外,入组标准还有一个门槛要求是发病时间小于12天,很多患者也无法满足这个要求。

02

花样抢入组病患

除了实验设置本身的原因,另一个阻碍瑞德西韦临床试验入组进展的是患者资源的减少。这一方面是中国疫情在政府的努力下有所好转,患者人数不断下降;另一方面则是诸多试验研究在抢病人资源。

 

瑞德西韦临床试验牵头人、中日友好医院曹彬透露,现在招募病人变难了,不仅是因为病例减少,同时还有诸多没有太大希望的其他研究挤兑了试验资源。

 

据21新健康查询,从1月23日到3月2日,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研究索引中已有321项研究,包括大豆水提物、老年人健康的影响、6分钟步行训练,还有此前因安全问题备受争议的喜炎平注射液等。

 

而上述多个研究中,其临床试验方案设计相当“随意”。如上述“豆浆疗法”,整个临床试验的各队列入组患者都很少,对照组仅设置为2人。类似的仅设计几十例的临床试验并不在少数。

2月24日,《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发表由多名卫生统计学与流行病学工作者撰写的《关于科学、规范、有序地开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临床试验的建议》,其中提出,除非是十分重要的研究,否则需要谨慎。目前是病例积压最多、临床最困难的时候,是降低病死率、提高治愈率的关键时刻,要尽量避免对临床救治的干扰,增加临床工作的负担。

 

而遭遇抢患者困境的也不仅是此次的明星药物“瑞德西韦”。

 

2月25日,有报道称,天津大学校生命科学学院黄金海教授团队宣布成功研发出新型冠状病毒口服疫苗,该疫苗以食品级安全酿酒酵母为载体,以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为靶点产生抗体。黄金海教授本人已经4倍量口服新冠疫苗样品,无任何副反应。目前科研团队正在寻求合作方,希望能推动疫苗早日走向临床,为疫情防控发挥作用。

 

对此,业内人士王立铭在其认证微博上指出,这种行为不仅仅是弄个很原始的实验结果乱抢头条,它会给公众带来不切实际的预期,而如果真的进入临床试验,还会严重干扰其他正常药物和疫苗的开发节奏。他认为,最近这个苗头已经开始出现,各种药物临床试验都在彼此争抢患者资源。

 

一位CRO企业研发总监向21新健康表示,免疫疗法随着一众生物医药初创公司快马杀入,几乎成为所有初创公司融资的标配,“PD-1/PD-L1/CTLA-4”也成为临床试验领域的“网红”,在临床上抢患者的事情屡次发生,甚至滋生出临床试验患者招募的“地下产业链”。

 

此前,在2019年CSCO学术年会免疫治疗论坛上,有大咖提出,目前国内有100多家药企扎堆研发免疫治疗药物PD-1,大量重复性临床试验消耗了太多宝贵的科研资源,不仅搞科研的临床医生不够用了,连入组试验的患者都不够用了。

03

临床研究待规范

武汉协和医院一位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生告诉21新健康,当下抢救患者任务依然艰巨,很多临床实验需要大量基础和常规的工作,医生根本没有这么多精力面对大量的项目管理。

上述CRO研发总监也向21新健康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很多医生平时都无法很规范地进行项目管理填写,需要CRO公司协助填写一部分内容;现在疫情之下,如果大量的临床实验项目同时进行,其质量可能也很难保证。而临床实验要求非常严谨,数据也不容有假。

 

“现在应当集中资源解决重大的临床诊疗问题,可以由监管机构、临床专家和公共卫生专家联合推选出更为合理的项目,将一些在研究设计上就有缺陷的临床试验直接摒弃,避免抢跑占资源的现象发生。”上述研发总监指出。

 

3月1日,沪深交易所对强行“蹭瑞德西韦热点”的三家公司提出批评和处罚。其认为,物产中大、博瑞医药、海南海药等三家公司对于抗病毒新药情况的披露不准确或不完整。这被业界解读为蹭热点、抢资源的行为。

 

实际上,对研究者发起的新冠肺炎药物临床试验,国家卫健委也提出了规范要求。

 

2月26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关于规范医疗机构开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药物治疗临床研究的通知》,其中明确所使用的药品应为已上市药品,且应在体外实验中对新冠病毒具有明确的抑制作用。同时,坚决防止因研究影响患者治疗、影响整体疫情防控工作开展。

 

通知要求,相关临床研究原则上应当在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新冠肺炎救治定点医院(包括方舱医院等)进行。所使用的药品应为已上市药品。相关药品应在体外实验中对新冠病毒具有明确的抑制作用,或动物实验结果支持开展新冠肺炎治疗临床研究。在临床研究中给药方法不超过现有药品说明书的用法用量,预期人体内药物浓度可以达到体外实验换算到人体的有效浓度。医疗机构是临床研究的责任主体。临床研究活动应由副高及以上专业职称的执业医师负责,针对轻、中、重症患者分层制定完善的临床研究方案,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制定预案和管控措施。

 

同时,开展相关药品临床研究的医院应当按照《医疗机构开展临床研究项目管理办法》的要求进行伦理审查、立项,按要求备案,并在医学研究登记备案信息系统上传有关信息。医院要提供条件保障伦理委员会紧急独立开展伦理审查。伦理委员会要提高审查效率,在保障伦理审查质量的前提下,加强指导和支持,简化文档要求。各级卫生和科技行政部门应当加强统筹协调,促进数据整合,提高研究效率。通知强调,开展相关药品临床研究,应当坚持治疗优先、疫情防控优先,坚决防止因研究影响患者治疗、影响整体疫情防控工作开展。

 

对创新性强以及风险较高的项目,要加强科学性审查和风险评估。医院根据需要可聘请独立于药品供应方、参与临床研究工作的医务人员和患者的数据安全监查委员会,委员会可以在临床研究结束之前定期对研究进展情况进行评判,如发现试验组有明显的毒副作用,或者无明确的治疗效果,立即向医疗机构报告,医疗机构提前终止研究,并及时上报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对疗效明确的则应促进药品尽快推广使用,以尽快使更多患者受益。

 

对未设独立的数据安全监查委员会的,医疗机构要随时关注药物可能的毒副作用,如有明显毒副作用或无明确治疗效果,应立即终止临床研究,切实保障受试者的权益。

 

此外,各级卫生和科技行政部门要及时收集辖区内医疗机构相关药品临床研究工作进展情况,汇总临床研究结果,上报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组织药物研发专班统一汇总相关研究信息,初步审查后,将效果较好的药品推荐至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由医疗救治组组织专家研究决定是否扩大使用范围或纳入诊疗方案。疫情防控期间,由科研攻关组建立药品临床研究信息的统一发布机制。

x
xibigbig
1 楼
临阵磨枪来不及,疫情过后就好了伤疤忘了疼。
l
lywww
2 楼
专家说:党的温暖,烤化了病毒,习的威严,吓坏了病毒。多读主席的话,多唱主席夫人的歌,什么病毒sb都能治。
m
mastGD
3 楼
以前说中医是无用而已,现在看,简直是有害了。 还好国家没有批准和尚念经,道士驱邪之类的实验。他们可是和中医一样历史悠久,有完整的理论体系,是中华文明的结晶。 一个网易的贴子说中国应该把中医介绍给世界,特别是伊郎,帮助他们抵御病毒。可惜,这么好的主义为什么那些中医的支持者们都没有想到呢?这可是扬名立万的好时候啊。
为烈士注册
4 楼
傻逼,你祖先是靠什么活到有西医的那一天的?
m
mastGD
5 楼
那你说,猩猩和猴子没有中医,怎么活到现在的?他们可是你祖宗的祖宗。 你不知道答案吧?我来给你科普一下。就以新冠为例,死亡率1-3%。就是说97-99%的人都不需要任何药物就可以活下来。这就是你祖宗撑到现在的原因。那个东西叫免疫。
伪哥
6 楼
尼玛大豆疗法什么鬼?多吃大豆把病毒从屁里放出去吗?
为烈士注册
7 楼
: 好,幸亏你祖先杂交了好几十代了,给你批了张人皮,会打字了,脑子还是猴子和猩猩级别的。早一天得新冠吧,早一天激发你体内的兽性的免疫力,惊艳世界
t
tucker97
8 楼
美国没有新冠,只有流感!
为烈士注册
9 楼
傻逼,自己查查中国历史上面有多少次瘟疫,是靠免疫力挺过去的吗?有没有吃中药?傻逼,少跑出来卖弄你的猴脑了。
明日帝国
10 楼
中医是很好的东西 它会帮助有效淘汰 智商有缺陷的 基因
t
tuitui
11 楼
瑞德西韦? 还在吹瑞德西韦? 美国已经死俩了。美国一共才几个病例。不是瑞德西韦都运到中国去了或者患者拒绝使用瑞德西韦吧?
B
Bennyy
12 楼
怎么可以让美国人抢风头,死几个屁民有什么关系,党的面子最重要。
对不起我是警察
13 楼
豆浆疗法...
白萝卜
14 楼
印度历史上有没有瘟疫,都是靠中医救活的么?
白萝卜
15 楼
按你的理论四大文明应该有三大都死光了,因为只有中国有中医。其他文明活到今天不是靠免疫力是靠啥?说话动动脑子能死?
二赖他哥
16 楼
韩国正在切实履行,主都复活了几百个了,千百个主生活在韩国。基督万岁
m
mafi4FUCKU
17 楼
阿三有自己的医疗体系。 传统医疗都是经验总结。 人家一样靠这经验活下来而不是啥都不做画十字架就行。 反正老天有眼。。。你家总有人要看病的。新医看不好时看中医百分百看不好
为烈士注册
18 楼
: 1903年1—8月,印度广大地区发生瘟疫,死亡60万人,其中旁遮普邦死亡13万人。1904—1905年,孟买及西北部各省和旁遮普邦发生瘟疫,平均每周死亡1.8万人,有几周超过4万人,计死亡100万人。1906—1907年,印度瘟疫继续流行,死亡167.27万人。   1908年,印度持续长时间的瘟疫开始趋于平息,死亡14.87万人。
为烈士注册
19 楼
傻逼,可能和天气热度,和人家生活环境,体质天然抗n多病毒有关。但是傻逼,你的历史知识要更新了。别比猴子还蠢好吗?
为烈士注册
20 楼
: 脑残的垃圾,自己去查查瘟疫发生的时间,就知道了,印度不容易发生瘟疫的最基本的理由了。冬天!傻逼一个。不发生瘟疫,和有没有中药有关系吗?印度人是靠着每天吃脑残药,所以,才不会有瘟疫的吗?
白萝卜
21 楼
所以你的意思是多亏了中医不然印度人死完了?
白萝卜
22 楼
那换个国家么,西班牙有没有冬天?难道流感也是中医治好的?
白萝卜
23 楼
: 就想讽刺讽刺他而已。 别说就安慰剂疗法来说画十字架也有管事的时候。谁家治病不主要靠抵抗力。西医至少是随时代进步的,正确说法应该是主流现代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