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没有发现,祖国的花朵们越长越高了。
去医院儿科逛逛,会看到好多身材魁梧的壮汉小朋友。
有14岁长到一米八的。
还有12岁长到一米九五的。
由于他们长得太过“顶天立地”,医护们一不小心还会把他们和家长搞混。
闹出些小笑话:
学校里的大个子也不少见。
老师训话,要一边仰视他们,一边保持气场。
为了防止他们睡不好觉,校方还得给他们安排加长版床位。
看了这些图片,有网友担忧:那些身材矮小的老师会不会被“小巨人”们欺负?
其实倒不用想这么多。
他们只是长得高大,心性还很幼稚。
早在2020年,医学杂志《柳叶刀》就披露过中国孩子身高“狂飙”的事实。
研究者发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青少年的身高迅速增长,增幅达到全球第一。
其中,19岁中国女生的平均身高为163.5厘米。
男生的平均身高为175.7厘米。
均高于日韩。
同年公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也提到:
“我国18-44岁的男性和女性平均身高分别为169.7厘米和158厘米。
与2015年的数据相比,分别增加了1.2厘米和0.8厘米。
6-17岁男孩、女孩各年龄组身高平均分别增加了1.6厘米和1厘米。”
过去受城乡差异的影响,农村孩子的体格发育状况普遍不如城市孩子。
现在得益于“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推广,差距有所减小。
对比2012和2020年的数据,你会看到:
“农村15岁男生的平均身高增长了10厘米,15岁女生的平均身高增长了8厘米;
农村7岁男生的身高比城市男生低1.23厘米,女生组是低0.46厘米;
6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由2015年的11.3%降至5.8%;
6-17岁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率从4.7%降到了2.2%。”
可以说,随着生活水平相对提高,青少年们越长越高是个必然的结果。
2
这本来是件好事,但一些“掉队”的家庭却犯了难。
由于自家孩子长得不如别家的娃高大,或者低于国家公布的平均身高标准,不少家长陷入了深深的焦虑。
他们有的用中药偏方(陈皮山楂水)助力孩子长高。
有的选择求助西医,直接给孩子打增高针。
奥运冠军邹市明家就是后者。
身为拳击运动员,他身高162,妻子冉莹颖也是162。
他们的大儿子长得还算高大,二儿子皓皓却比哥哥矮了不少。
11岁的他身高不到137,对比国家公布的标准,确实偏矮了。
这带来的结果是,同学总嘲笑他是“矮冬瓜”。孩子内心很受伤。
想了各种办法都无果,莹颖只能带他去医院检查。
医生建议是尽早打生长激素针,否则皓皓可能会错过最佳生长期。
可能也是担心有副作用,纠结两年后,她最终决定遵医嘱,给孩子打针。
连续打针25天后,皓皓长高了1.4厘米。
不过小伙子的情绪有些崩溃——因为害怕,也因为担心自己真就长不高。
依照医学专家的说法,一个人的身高七成由遗传因素决定,三成是后天因素使然。
而得益于现代科技的发展,很多家庭拥有了改造基因的可能性。
所谓的增高针,学名叫“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如果应用得当,确实能给孩子带来高挑的身材。
但它并不适用于每个孩子。注射前,孩子需要经过一系列前期检查,最后医生确定TA能打,才会给TA用药。
要是自行滥用,不仅会让孩子的增高大业中途烂尾,还会带来一堆发育问题。
这种针,注射周期不短,费用也比较昂贵。
一位网友说,买电子注射器大约要800,药水单只一千多,每月花销近三千。
就这样给孩子打了两年,总花费约为8万元。
而另一位宝爸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他们家孩子每月打针要花六千多,一年就花了八万。
尽管花销不菲,但看到孩子长高了将近十厘米,且没观察到什么副作用,这位爸爸还是很欣慰的。
总体来说,能不能打增高针是个因人而异的事情,可许多家长却为这事头秃得不行。
医生让他们打,他们不放心,担心是药三分毒,激素会有副作用;
医生不让打,他们也纠结,担心孩子因为身高陷入自卑。
进亦忧,退亦忧,既想吃到医学进步带来的红利,又想着疗程万无一失。
真心不容易。
老一辈或许很难理解当代80后、90后爸妈的育儿方式。
因为在他们的观念里,高矮胖瘦应当随缘,外力的介入总有拔苗助长之嫌。
可现在,时代真的变了。随缘式育儿法已经渐渐被扫入历史的故纸堆。
3
对于身高自由的追求,只是一个极小的缩影。
虽说如今年轻人普遍不爱生孩子,但愿意生育的家庭基本都会为孩子下足血本。
优生优育,营养必须跟上,是社会共识。
所以从备孕开始,宝爸宝妈们就在研究各种育儿书籍和食谱:
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
叶酸、钙、铁、锌、硒、维生素怎么进补?
……
刷多了这类帖子,总觉得生娃就像做预制菜,每一步都要讲究科学配比。
怀孕之后,进补不能停。
艾瑞咨询的一项调研显示,如今98.7%的孕妇都会在食补之余,额外摄入保健品。
受访者在保健品消费上的月均支出为674.3元,90后孕妈在这一块的支出额度略高于其他世代。
孩子出生后,吃还是一件大事。
奶粉是买国产的还是进口的?
喝奶间隔怎么安排?
宝宝辅食怎么做?
家长们像动物学家研究大熊猫一样,仔细琢磨着宝宝的一举一动,思考着喂养方案。
(网友列举的一月龄宝宝日程安排,非常复杂)
据说,50%的受访儿家庭在给孩子购买奶粉的同时,还会选购儿童零食、儿童辅食以及各种儿童营养品。
即便花销陡增,但为了孩子能在物理层面上茁壮成长,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而除了食补,体格形塑也是关键的一环。
第一步叫作“睡出小圆头”。
从婴儿期开始,新手爸妈就在帮孩子矫正睡姿,塑造标准化的美观头型。
因为育儿师告诉他们,头型好看了,脸型就好看了。
此后还有各种运动训练。
从爬行到蹒跚学步,从微笑到牙牙学语,须得步步留意,时时当心。
对于孩子体格与仪态的关切,始于摇篮,贯穿于整个青春期,是一种长时段的家庭投入。
成长的喜悦,由两代人共享;
成长的烦恼,比如上文提及的长不高,也要两代人共同努力解决。
定制优秀后代,一刻都不能懈怠。
比起父辈祖辈那种“给口吃的”、“养活就行”的育儿理念,当代爸妈养娃,越来越讲究营养均衡、有章可循。
与此同时,举高高、捏鼻梁、随意亲吻、嚼碎食物喂孩子等等喂养陋习都被新生代爸妈拒之门外。
这样养大的孩子,自然会比之前的世代发育得更好,“进化”得更充分。
4
实际上,精细化育儿的风潮也能为当前走低的生育率提供注脚。
当公众普遍接受优生优育、科学养育的理念,他们注定不会开历史倒车,回到过去那种多生多育的状态。
身边的人都在悉心培育托举一个王者,你却生养了多个NPC,让他们在强者林立的世界里独自沉浮……图什么呢?
还不如把有限的金钱和精力氪在一个孩子身上。
毕竟大数据告诉我们:
国内超过六成家庭,月育儿开销超过2000元;95后家长每月在母婴产品上的支出达到了家庭月收入的三成。
这还没算人们为了优化育儿环境,买房买车的成本。
养好一个孩子,已经很不容易了。
(《小巷人家》剧照)
反过来,也必须承认一点。
当育儿越来越精致,势必会在无形中拉升人们对生育的畏难情绪,让生育成为一场只有部分人能玩且愿意玩的游戏。
这种迹象现在已经出现了。
一边是新生儿越来越少,另一边是母婴行业稳步扩张:
倒挂趋势多少能说明些问题。
它在不久的将来,可能还会持续下去。
这看似有些矛盾,实则又很自洽。
要知道,有些爸妈的信条是“再苦不能苦孩子”;
也有些本就过得很好的爸妈笃信,“世界如此美好,我该带娃来看看”。
1
有没有发现,祖国的花朵们越长越高了。
去医院儿科逛逛,会看到好多身材魁梧的壮汉小朋友。
有14岁长到一米八的。
还有12岁长到一米九五的。
由于他们长得太过“顶天立地”,医护们一不小心还会把他们和家长搞混。
闹出些小笑话:
学校里的大个子也不少见。
老师训话,要一边仰视他们,一边保持气场。
为了防止他们睡不好觉,校方还得给他们安排加长版床位。
看了这些图片,有网友担忧:那些身材矮小的老师会不会被“小巨人”们欺负?
其实倒不用想这么多。
他们只是长得高大,心性还很幼稚。
早在2020年,医学杂志《柳叶刀》就披露过中国孩子身高“狂飙”的事实。
研究者发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青少年的身高迅速增长,增幅达到全球第一。
其中,19岁中国女生的平均身高为163.5厘米。
男生的平均身高为175.7厘米。
均高于日韩。
同年公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也提到:
“我国18-44岁的男性和女性平均身高分别为169.7厘米和158厘米。
与2015年的数据相比,分别增加了1.2厘米和0.8厘米。
6-17岁男孩、女孩各年龄组身高平均分别增加了1.6厘米和1厘米。”
过去受城乡差异的影响,农村孩子的体格发育状况普遍不如城市孩子。
现在得益于“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推广,差距有所减小。
对比2012和2020年的数据,你会看到:
“农村15岁男生的平均身高增长了10厘米,15岁女生的平均身高增长了8厘米;
农村7岁男生的身高比城市男生低1.23厘米,女生组是低0.46厘米;
6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由2015年的11.3%降至5.8%;
6-17岁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率从4.7%降到了2.2%。”
可以说,随着生活水平相对提高,青少年们越长越高是个必然的结果。
2
这本来是件好事,但一些“掉队”的家庭却犯了难。
由于自家孩子长得不如别家的娃高大,或者低于国家公布的平均身高标准,不少家长陷入了深深的焦虑。
他们有的用中药偏方(陈皮山楂水)助力孩子长高。
有的选择求助西医,直接给孩子打增高针。
奥运冠军邹市明家就是后者。
身为拳击运动员,他身高162,妻子冉莹颖也是162。
他们的大儿子长得还算高大,二儿子皓皓却比哥哥矮了不少。
11岁的他身高不到137,对比国家公布的标准,确实偏矮了。
这带来的结果是,同学总嘲笑他是“矮冬瓜”。孩子内心很受伤。
想了各种办法都无果,莹颖只能带他去医院检查。
医生建议是尽早打生长激素针,否则皓皓可能会错过最佳生长期。
可能也是担心有副作用,纠结两年后,她最终决定遵医嘱,给孩子打针。
连续打针25天后,皓皓长高了1.4厘米。
不过小伙子的情绪有些崩溃——因为害怕,也因为担心自己真就长不高。
依照医学专家的说法,一个人的身高七成由遗传因素决定,三成是后天因素使然。
而得益于现代科技的发展,很多家庭拥有了改造基因的可能性。
所谓的增高针,学名叫“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如果应用得当,确实能给孩子带来高挑的身材。
但它并不适用于每个孩子。注射前,孩子需要经过一系列前期检查,最后医生确定TA能打,才会给TA用药。
要是自行滥用,不仅会让孩子的增高大业中途烂尾,还会带来一堆发育问题。
这种针,注射周期不短,费用也比较昂贵。
一位网友说,买电子注射器大约要800,药水单只一千多,每月花销近三千。
就这样给孩子打了两年,总花费约为8万元。
而另一位宝爸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他们家孩子每月打针要花六千多,一年就花了八万。
尽管花销不菲,但看到孩子长高了将近十厘米,且没观察到什么副作用,这位爸爸还是很欣慰的。
总体来说,能不能打增高针是个因人而异的事情,可许多家长却为这事头秃得不行。
医生让他们打,他们不放心,担心是药三分毒,激素会有副作用;
医生不让打,他们也纠结,担心孩子因为身高陷入自卑。
进亦忧,退亦忧,既想吃到医学进步带来的红利,又想着疗程万无一失。
真心不容易。
老一辈或许很难理解当代80后、90后爸妈的育儿方式。
因为在他们的观念里,高矮胖瘦应当随缘,外力的介入总有拔苗助长之嫌。
可现在,时代真的变了。随缘式育儿法已经渐渐被扫入历史的故纸堆。
3
对于身高自由的追求,只是一个极小的缩影。
虽说如今年轻人普遍不爱生孩子,但愿意生育的家庭基本都会为孩子下足血本。
优生优育,营养必须跟上,是社会共识。
所以从备孕开始,宝爸宝妈们就在研究各种育儿书籍和食谱:
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
叶酸、钙、铁、锌、硒、维生素怎么进补?
……
刷多了这类帖子,总觉得生娃就像做预制菜,每一步都要讲究科学配比。
怀孕之后,进补不能停。
艾瑞咨询的一项调研显示,如今98.7%的孕妇都会在食补之余,额外摄入保健品。
受访者在保健品消费上的月均支出为674.3元,90后孕妈在这一块的支出额度略高于其他世代。
孩子出生后,吃还是一件大事。
奶粉是买国产的还是进口的?
喝奶间隔怎么安排?
宝宝辅食怎么做?
……
家长们像动物学家研究大熊猫一样,仔细琢磨着宝宝的一举一动,思考着喂养方案。
(网友列举的一月龄宝宝日程安排,非常复杂)
据说,50%的受访儿家庭在给孩子购买奶粉的同时,还会选购儿童零食、儿童辅食以及各种儿童营养品。
即便花销陡增,但为了孩子能在物理层面上茁壮成长,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而除了食补,体格形塑也是关键的一环。
第一步叫作“睡出小圆头”。
从婴儿期开始,新手爸妈就在帮孩子矫正睡姿,塑造标准化的美观头型。
因为育儿师告诉他们,头型好看了,脸型就好看了。
此后还有各种运动训练。
从爬行到蹒跚学步,从微笑到牙牙学语,须得步步留意,时时当心。
对于孩子体格与仪态的关切,始于摇篮,贯穿于整个青春期,是一种长时段的家庭投入。
成长的喜悦,由两代人共享;
成长的烦恼,比如上文提及的长不高,也要两代人共同努力解决。
定制优秀后代,一刻都不能懈怠。
比起父辈祖辈那种“给口吃的”、“养活就行”的育儿理念,当代爸妈养娃,越来越讲究营养均衡、有章可循。
与此同时,举高高、捏鼻梁、随意亲吻、嚼碎食物喂孩子等等喂养陋习都被新生代爸妈拒之门外。
这样养大的孩子,自然会比之前的世代发育得更好,“进化”得更充分。
4
实际上,精细化育儿的风潮也能为当前走低的生育率提供注脚。
当公众普遍接受优生优育、科学养育的理念,他们注定不会开历史倒车,回到过去那种多生多育的状态。
身边的人都在悉心培育托举一个王者,你却生养了多个NPC,让他们在强者林立的世界里独自沉浮……图什么呢?
还不如把有限的金钱和精力氪在一个孩子身上。
毕竟大数据告诉我们:
国内超过六成家庭,月育儿开销超过2000元;95后家长每月在母婴产品上的支出达到了家庭月收入的三成。
这还没算人们为了优化育儿环境,买房买车的成本。
养好一个孩子,已经很不容易了。
(《小巷人家》剧照)
反过来,也必须承认一点。
当育儿越来越精致,势必会在无形中拉升人们对生育的畏难情绪,让生育成为一场只有部分人能玩且愿意玩的游戏。
这种迹象现在已经出现了。
一边是新生儿越来越少,另一边是母婴行业稳步扩张:
倒挂趋势多少能说明些问题。
它在不久的将来,可能还会持续下去。
这看似有些矛盾,实则又很自洽。
要知道,有些爸妈的信条是“再苦不能苦孩子”;
也有些本就过得很好的爸妈笃信,“世界如此美好,我该带娃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