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陷雨果奖“黑幕”风波!中国科幻未来几何?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4年2月8日 22点57分 PT
  返回列表
77901 阅读
18 评论
酷玩实验室

科幻圈里出了条大新闻!

1月31日,世界科幻大会和雨果奖的商标持有者——位于美国加州的WIP(Worldcon Intellectual Property)公司,对2023年成都世界科幻大会的主要领导者做出了以下通告:谴责WIP董事、成都世界科幻大会组委会副主席、雨果奖评选组组长Dave McCarty;谴责WIP董事会主席、雨果奖官网/管理运营者Kevin Standlee;谴责成都世界科幻大会的联合主席陈某、Ben Yalow。

上述人员在科幻大会期间或之后的不当行为损害了世界科幻大会和雨果奖的声誉价值,其中Dave McCarty和Kevin Standlee已引咎辞职。

好家伙,我直呼好家伙!

一场大会,撸下来两个领导!这在世界科幻大会长达81年的历史中,几乎是从未发生过的“壮举”!

Dave McCarty和Kevin Standlee(左一)

发生了什么?前段时间不还在欢腾庆祝国内又出了一个雨果奖得主吗?成都世界科幻大会(2023/10/18—22)不已经“圆满”落幕了吗?

三个多月过去了,这又整的是哪出?

01

事件的原委并不复杂,主要可以归结为两个问题。

首先,本届科幻大会的组委会迟迟不公布雨果奖后台的统计数据。

根据世界科幻大会的章程,获奖及提名作品的统计数据需要在颁奖典礼结束后的90天内,也就是2024年1月20日前公布,而本次大会则将这个时间拖延到了第91天。

其次,也是最核心的问题,那就是当数据千呼万唤始出来后,外国科幻迷发现了个疑点:为什么有的作品在被提名后,又被莫名其妙地取消了参评资格?

例如长篇小说Babel、短中篇小说Color the world、短篇小说《尽化塔》等。

大会官方给出的统计文档没有解释这些作品失去资格的原因,只是简单粗暴地注了一句:Not eligible(不具备提名资格)。

当有些疑惑的科幻迷向雨果奖的领导层发信询问,却得不到任何正面的答复。

1月23号,国外一博主发布了支视频,将公众对本届雨果奖的不满和质疑整合了一波。

随着事件的发酵,WIP的脸面挂不住了,只好惩罚加谴责,以谢世人。

但是,前面所说的公众的疑问被解答了吗?并没有。

于是,针对这一问题,人们只好自己去猜测其背后的可能原因,例如组委会在初期算错了选票,让本不该入围的作品入了围,发现后只能粗暴地将其砍掉;又或者是这些作品不符合中国的审查标准。

但无论哪种猜测,都无法让所有人信服。

如果是“算错说”,那在文档里注明不就好了,虽然有些丢人(显得不专业),但也不至于将事态演变成如今的样子。

如果是“审查说”,那怎么解释Babel已经在中国出版发行的事实(中译本名为《巴别塔)?

更何况,同样被取消资格的《尽化塔》和本届雨果奖的最佳短中篇小说《时空画师》的作者是同一人——海漄。

如果真是审查方面的问题,肯定一个都留不下。

实际上,针对本届雨果奖的质疑不仅存在于国外科幻迷中,中国的科幻迷也有着自己的不解——《时空画师》为何能获奖?

02

《时空画师》——本届雨果奖最佳短中篇小说,也是中国第三个获得雨果奖的科幻小说。在它之前,分别是郝景芳的《北京折叠》(2016》,和刘慈欣的《三体》(2015)。

2022年,这篇小说发表在成都八光分文化出品的《银河边缘》杂志上,反响平平,即便是科幻迷,也没有多少人知道。

当它入围雨果奖的候选名单时,我立刻去找了原文去读。遗憾的是,从我(绝大多数读者)的观感讲,它根本不是一篇精彩的科幻小说。

这篇小说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

简单总结来说:故宫里出了件怪事——墙壁、纸张等物体的表面在雷雨天里会出现“鬼影”,警察周宁介入调查后和“鬼影”建立了联系,得知其是已经脱离肉体凡胎,进入高维世界的北宋画家王希孟,也就是《千里江山图》的作者。

王希孟讲了自己一生的经历,最后希望周宁来高维世界陪自己。周宁拒绝。正文结束。

千里江山图局部

这篇小说的槽点很多,首先,没有任何新鲜的科幻点子。

故宫雷雨天的鬼影出自古早的都市传说,高维空间更是被《三体》玩得人尽皆知。

其次,对科幻元素没有任何科学上的铺垫或解释。

高维空间是什么?王希孟怎么进入其中的?他又是如何与周宁沟通的……总之,套了个看似科幻的高维空间的壳,实际就是个另类版本的都市传说。

可即便是都市传说,由于作者的文笔一般,加之文中没有明显的情节冲突,通篇读下来如清汤般寡淡,实在是不吸引人啊!

而且,本文对人物的刻画也毫无逻辑可言,拉出来两段原文:

周宁是个普通警察,你说哪个普通人一听到“最短时间原理”,脑子里立刻就蹦出来“光在不同介质中走的折线是耗时最短的路线”这句话?

就这种水平的东西,上个杂志也就算了,可它还得了雨果奖?

让开!我也行!

面对已成既定事实的结果,即便心中有再多的疑问——同国外科幻迷一样,国内科幻迷对其中钻营的一切也知之甚少——再多的不满,公众能做的,也只是跑到《时空画师》的豆瓣页面下,给个差评、发个牢骚。

其他的,什么也改变不了。

科幻迷们是嫉妒、是故意抹黑?我只信德不配位。

需要指出的是,《时空画师》在参选雨果奖的过程中,没有任何英文译本。这也就意味着,外国人看不懂它。它完全是由“国人”投出来的获奖作品。

为什么要在“国人”上加引号呢?因为没人知道他们到底是谁,又是靠着什么样的标准,把《时空画师》推上来的。

03

国外质疑评选过程不公,国内不满获奖作品水平。

总之,不管怎么粉饰,对于全世界的科幻迷来说,本届大会就是玩脱了。

你说谁会希望事情发展到如今这样吗?

对于组织者来说,他们肯定想要展现一个在科幻领域百花齐放、大有作为的中国。

早在2018年的第76届世界科幻大会上,成都便发布了申办2023年世界科幻大会的宣言。

2019年,成都以“申幻竞选城市”亮相第77届世界科幻大会。在那次大会上,代表团成员举办申幻沙龙、摆设申幻展台、发表申办演讲、接受申办质询,向全世界科幻界展示出成都科幻、中国科幻的风采。

2021年,以科幻世界、成都传媒集团、八光分文化等机构为主体,成立了“成都市科幻协会”开展“申幻”工作,并终在该年12月的第79届世界科幻大会上,得偿所愿,获得2023年世界科幻大会举办权。

至此,人们理所当然地认为本届大会也会像中国过去承担的诸多大型活动一样成功,例如无可比拟的08年奥运会。

但是,随着大会日期的临近,更多的问题也被暴露了出来。

面对科幻迷们的不满和质疑,组织者充耳不闻,根本不予理会。这种傲慢的态度和敷衍的处理方式也被贯彻到了大会结束后的今天,直至自食其果。

而这不仅损害了世界科幻大会暨雨果奖官方的声誉,更是严重破坏了中国在科幻领域的形象,也伤害了在背后默默付出的工作人员、志愿者,以及广大科幻爱好者。

可事已至此,牢骚抱怨无益,真正值得我们思考的是,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了?

对于国外科幻迷关心的“无端被取消资格”问题,已经有了诸多猜测,除非官方正面回应,否则将永远是个谜。

对于国内科幻迷不满的“《时空画师》得奖”问题,我们倒可以暂时抛开它的质量不谈,客观地挖掘下它到底有何特别之处。

很明显,它颇具中国风味。

故宫、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将现代科幻与传统元素融合——虽然融合得稀烂,也不失为一篇表现中国特色的科幻小说。

类似的还有一篇名为《火星上的祝融》的短篇入围作品,从名字就可以看出,这篇小说也是中国风科幻。

至于为何后者未得奖,有知情人士透露:与它共同竞争最佳短篇小说的还有另外几篇国人作品(《命悬一线》《还魂》《白色悬崖》),这本该是多重保险,结果却因票数分散,反被国外作品超越。

而在最佳短中篇小说的角逐中,只有《时空画师》一篇国产入围作品——当毕其功于一处,岂有大事不成之理?

因此,《时空画师》得奖与否,与它的水平高低并无太大关系,它只是一个在合适的时间,选择了合适的题材,凑足了合适字数的合适小说。

它并不好,但它来得巧。

04

可以确定的是,本届雨果奖的风波不会持续太久,也不会再引起大范围的关注和讨论,因为直到今天,科幻文学还是一个十分小众的领域。

根据《中国科幻发展年鉴2022》和《中国科幻发展年鉴2023》的统计数据,科幻类图书在2021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986.8亿元码洋规模中占比仅有1.33%。

包括纸质阅读、数字阅读、有声阅读三大市场的科幻阅读产业在2022年的总营收为30.4亿。

与《2023中国网络文学出海趋势报告》给出的中国网络文学行业2022年总营收的317.8亿元相比,还不到后者的十分之一。

话虽如此,但另一个更为重要的事实是:近些年,中国官方出台了不少政策或文件来大力支持“科幻产业”发展。

狭义的科幻产业包括科幻出版(文学)、科幻电影、科幻剧集、科幻游戏、科幻教育、科幻衍生品等科幻相关产业,广义上还包括产业链上下游的配套产业。

早在2012年,四川省科协就召集了一批专家对科幻相关产业进行梳理和研究,并编制了关于中国科幻产业发展的研究报告。

2021年6月,国务院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明确提出实施科幻产业发展扶持计划。

人民日报在《厚植科幻产业发展土壤》的发文中指出:科幻作品是培育想象力、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的重要载体,也是激励创新创造的催化剂。

新华社也曾发文称:中国科幻的发展在中国大地播下了科幻与科学的种子。科幻是科技创新和文明进步的重要引导力量,有助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中国科幻对话中国制造”节目(右二为《流浪地球》导演郭帆)

总之,科幻产业的重要性是被官方盖了章的。也正因如此,成都世界科幻大会的官方才希望在自家办的大会上,有国人能得奖。或者说,必须要得奖。

哪怕它不够优秀,但最重要的是有了一个名头。由此,中国的科幻文学(产业)便好似出了巨大成果。

可是,这真的是科幻迷及公众想看到的吗?

如果这是一场全世界科幻迷满意的科幻大会,哪怕没有一个国人获奖,会影响到中国科幻文学的形象吗?会阻碍中国科幻产业的发展吗?

我看未必吧。事实上,这种赶鸭子上架得的奖,没有更好,不要也罢!

对待这项民众喜爱、国家关注的科幻事业,我们本不该急于求成。

哪怕是刘慈欣,也是在蛰伏了十余年后,才于1999年在《科幻世界》上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小说——《带上她的眼睛》。

哪怕是《三体》,在初期也仅是小众科幻圈的热点。与它同年(2006)发表的《鬼吹灯》一经推出并轰动了大江南北,但直到2014年,雷军的推荐才将《三体》从小众粉丝的自嗨推向了公众视线。

自那之后,面壁者、黑暗森林、降维打击等《三体》黑话突然就成了互联网的战略“圣经”。

当时间来到2015年,《三体》与雨果奖相互成就,共同爆火。虽然这距离前者的诞生日期已经过了很久,但却是最好的水到渠成。

05

成都世界科幻大会已经过去了三个多月,它并不完美,但已经成为了中国科幻史上的一次重要的里程碑事件。

我们终于将与星云奖、轨迹奖齐名的世界科幻领域的最高奖之一——雨果奖,拉到了家中举办。    

  

长期小众的科幻文学也在《三体》、科幻世界、八光分等作品或机构的影响/努力下,走向了时代的风口浪尖。

作为中国科幻的代言人,刘慈欣的成就自然无可匹敌。

2015年,刘慈欣成了首位获得雨果奖的亚洲人。

2016年,刘慈欣获得了第26届中国科幻银河奖特别功勋奖、被评为“2015中国科学年度新闻人物”、当选山西省作协副主席……

2019年,《三体》三部曲更是入选了“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但凡出版科幻类型的书,就想找他推荐、作序,或者碰瓷下《三体》;

但凡举办科幻相关的活动,就要邀请他出席、发言,至少搞来个贺词。

在刘慈欣个人的光环下,中国的科幻文学熠熠生辉。但同样也因为大刘的光辉太盛,市场需要更多的机会去看到其他人,去发现下一个“刘慈欣”。而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征文。

日常征文、比赛正文……根据科幻平台“不存在”的统计,仅去年一年,与科幻写作相关的比赛总奖金已超过4580万元!

大量出头的机会摆在了大量科幻写作者面前,这是时代给的机会。

但同时,那些掌握话语权、作品生杀大权的科幻机构或从业者,也要牢记“打铁还需自身硬”的箴言。

因为刘慈欣的成功除了时代的因素、历史的进程、个人的天赋外,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幸遇伯乐。

在刘慈欣向《科幻世界》投稿的早期经历中,有一个人力排众议,将那些粗糙但又充满科技力量的作品发表。

那人叫阿来,《尘埃落定》的作者,茅盾文学奖得主,前《科幻世界》杂志主编。

前段时间,阿来在《我在岛屿读书》节目中谈到了刘慈欣,当有人提到刘慈欣的语言(文笔)饱受批评时,他说了一段在我看来只有真正具备深厚阅历的文人才能说出来的话。

他说:“好的语言写作就像磨石头,你可以把石头磨得光光滑滑的。但有时候粗糙也是一种力量。刘慈欣的写作对象是宏大的,与宏大最配的或许不是华丽细致,而是结实准确。”(原话经整理)

在一定程度上,我们甚至可以说正是有了阿来这样的、具备深厚文学功底和审美的文坛大佬的认可和支持,刘慈欣才有了出头的机会。

而如今的科幻文学及科幻产业环境比刘慈欣出道当年好了不知多少倍。我相信,只要真心热爱科幻、愿意投身科幻的人越来越多——千里马也会有的,伯乐也会有的。

尾声

2019年2月5日,农历春节,改编自刘慈欣同名小说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上映。在初期不被看好的情况下,靠着口碑发酵,最终取得了近47亿的惊人票房。

那时,网上蹦出了一个讨论度极高的话题:中国的科幻电影就此崛起了吗?

虽然大家心里都很清楚:和好莱坞的顶尖电影工业水平相比,咱们只能算是刚刚起步。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第一步起得可谓之相当好!

《流浪地球》成了一团火,为中国的科幻电影产业摸索照亮了一条向上的路。只要奋力坚持,哪怕道阻且长,终是在向上。

虽然短短几个月后,《上海堡垒》的上映,就引着如潮的恶评,好似摁灭了这团希望之火。

但在2023年1月22日,又一年的农历春节,《流浪地球2》卷土重来,口碑超越前作,且票房再破40亿大关!

它让我们相信,哪怕开始只是茫茫戈壁中的单枪匹马,严寒冬日中的一枝独秀,只要坚持求索,后续自会跟上千军万马,万紫千红。

哪怕这会需要很久,但这团火是灭不掉的。

科幻电影如此,科幻文学亦然。

n
neophoenix
1 楼
月球都给腐败了科幻算个屁
d
demu
2 楼
我早说了三体那种垃圾就是花钱买的奖 [2评]
s
sophrosyne
3 楼
真的是垃圾。才看了两页就读不下去了,一股子部队大院的馊味。 意识形态也是阴暗狭隘。哪怕“丛林法则”也比不过“黑暗森林”的无理由残暴
马三立
4 楼
我一直读不下去一些科幻文章,一直以为自己文化水平低,阅读欣赏能力差。
f
frastar
5 楼
只要能拿出钱,奖项就可以买的来,这种评审还有什么意思,含金量还不如网上自由撰稿人的作品!
邋遢葫芦
6 楼
拋去科幻內容和腦洞,三體的寫作水平也就是小學畢業吧。
a
anywho
7 楼
1450詐騙畜狗屎蚊髒! 二十一世紀沒有脊骨站不起來的真正支那台巴賤狗奴、東亞病夫、只會跪著的支狗糧、暴徒燦、邪輪狗們自輕自賤搖尾乞憐只是活在世上的造糞動物而已! 無論中國做什麼都不對、歐美日韓放𠆤狗屁都是香的、顛覆黑白臭不要臉! 跟隨骯髒5年花15億美元抹黑中國的西霉體、循環式造謠胡、賊喊捉賊、從中國崩、中國威脅、到間諜、人權、言論不痔油、種族滅絕⋯等等、 去年哪怕中國GDP5.2、歐洲不怎麼增長卻天天中國崩、 向心夫婦被獨裁專制詐騙𡷊支綠淫黨坐冤獄4年、王志安說實被禁入五年、卻厚顏無恥地天天抹黑大陸沒言論痔油、加沙被種族滅絕、紐約大學教授、哈佛大學校長講實話卻被革職⋯⋯、 就像狗屎之陰、德納之牲、Fuck廣、RFA, 紐💩報、台巴詐騙世界日報⋯,幾張灰蒙蒙拼圖就編一個故事、毫無公信力、厚顏無恥!
a
abpro168
8 楼
全世界最厉害的科幻小说 是《习禁评科学创新思想》。 光逼名就值250个愚果奖! 啊哈哈 😄😄😄 啊哈哈
笑傲狮城
9 楼
再牛逼的电影也有人觉得不好看,再屌炸天的厨子做出来的菜也有人不爱吃,但少数人的评价其实并不能推翻这个电影或者厨子很牛逼的事实。
c
cbs888
10 楼
现在这个世界比悲惨世界还要悲惨!
夜来风雨
11 楼
要不你写一篇让大家看看你是不是小学毕业如何?
h
hntil
12 楼
懂王表示不服,没什么比我更懂科幻小说! [1评]
西
西门大大
13 楼
你妈逼卖多少钱?
a
abpro168
14 楼
懂王是亲自指挥了道琼斯? 还是写了治国理政手抄本? 尼个无毛傻红埋汰包子涅? 啊哈哈🤣🤣🤣啊哈哈🤣🤣🤣
c
caojibacao
15 楼
怀念九十年代末到两千年初的那十几年里,国内科幻作品和作家百舸争流,百花齐放的时代。王晋康,柳文扬,赵海虹,以及现在大红大紫的大刘,都是从那时起开始崭露头角的。一篇篇情节曲折,令人称奇,兼具软硬科幻背景的文章如泉涌出。他们代表了普通国人对星空的仰望,对宇宙的思考,更体现了普通人天马行空,不拘一格的气魄和冲劲。这些是现世越来越稀少的品质了 。。。
白垩纪
16 楼
三体有抄袭没有不知道,大家看过没有 ?以及阿西莫夫的著作?黑暗森林法则真的是刘提出来的?
s
slimane
17 楼
啥時候賈平凹的孫女被賣去徐州,他還為人販子說情,我就相信中國文學有進步
西
西门大大
18 楼
我都看过,黑暗森林是不是100%大刘原创的我不敢说,因为文学作品这个不是论文,有索引可以查。但是大刘绝对把这个概念发扬光大了。 阿西莫夫对我来说玄幻多过科幻,那个宇宙未来史学派就是太扯淡,说什么预测未来对我来说都是扯淡。银河帝国也是扯淡,就是西人教会的那调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