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工作月入三四万 不少95后加入:面子不值钱 网友吵翻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4年1月15日 19点50分 PT
  返回列表
59323 阅读
12 评论
钱江晚报

岁末,又到了一年中跳槽高峰期。有的年轻人想跳槽一家心仪的公司,升职加薪。有的年轻人独辟蹊径,中途转行,选择从事一份“不体面但赚钱的工作。”这些工作的名称,并不高大上。泥瓦匠、美缝工人、油漆工,统称为装修工人。听起来,这是环境脏乱差的体力劳动,但动辄三四万一个月的高薪,却吸引部分年轻人入局。

杭州一家零工市场里有不少招装修师傅的信息。潮新闻记者 章然 摄

之前就有网友晒图:

称到他家打美容胶的工人,

一个月多的时候(收入)有5万元......

评论区一些网友表示,现在打美容胶、做美缝一般都是包工,师傅加班加点把活赶出来,如果工期排满,收入的确很可观。

但也有人说,这些活可以自己花点心思,自己做,更省成本,两三百元搞定。

90后、95后年轻装修工人的生活什么样?他们如何看待这一份“不体面但赚钱的工作”?岁末,潮新闻记者走访杭州多个建材市场,走近这群年轻装修工人的生活。

美缝工人月入三四万?

他们曾经拿过高薪

岁末,杭州萧山区原野汽配五金市场迎来生意高峰。

店铺售卖美缝产品的小毕,手下有10来个美缝工,他则负责找订单对接客户,“年尾忙,这些天,工作订单都排满了。”

小毕1991年出生,老家吉林。

“我小时候没怎么读书,高中毕业后去上海拜师学艺做装修,出师后就自己出来干了。”小毕直言不讳,2018年来杭州,那时候,美缝行业竞争少,生意好时一个月可以拿3-4万月薪,“比坐办公室的上班族挣得要多。”

但很快小毕发现了一个道理:一个美缝工人再怎么吃苦,一天干15个小时,一个月能挣四万块钱。如果带团队,给10个师傅介绍订单,一个师傅给1000元介绍费,一天就能挣1万元。他很快转变路径,给一些夫妻档的美缝工人介绍订单,收取一定的介绍费。

2019年前,江浙沪装修生意红火,小毕趁势而上,赚了一笔。

“美缝行业是装修工种中门槛最低的,找师傅学上几个月就能出师。也可以花点钱买一些材料,通过视频自学。”小毕说,2019年前赚钱容易,2019年后,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美缝行业,特别是2023年,“卖保险的、卖手机、卖电脑的人都转行来做美缝,加剧了行业内卷。”

薪资出现下滑,去年小毕每个月最多赚到2万块钱。

而单干的美缝工人,比如1996年出生的小钟,一个月拿一万多薪资。“初出茅庐的美缝师傅每个月能有8000元以上的工资,平均水平是一万多元一个月,一个月能接上20-30个订单。”

赚钱和面子哪个更重要

95后装修工:凭劳动挣钱挺光荣

小毕最初入行时,从不和外界透露具体工作内容。

除了爸爸妈妈知道他做美缝外,小毕对亲朋好友的询问,总是一句回答,“搞点装修工作。”

为什么不愿意说?“还是觉得自己的工作不体面。比如我要是穿着工作服出入小区,保安总会拦下我问来问去。但是如果我穿其他衣服,就没那么多问题。”小毕说,虽然这一行赚钱,但还是有一些心理包袱。

小毕一位朋友,本科生,询问他有没有工作可以介绍。小毕兴冲冲介绍他来自己这里干活,朋友摆手拒绝。小毕很理解这种心理,“他放不下架子,蓝领虽然不比坐办公室的挣得少,但毕竟还是两条不同的路。”

小毕说他也有心理包袱,是一点点在工作中慢慢和解后才看淡的。

年纪更小一点、1996年出生的小钟,对“体面”二字嗤之以鼻。

和他年纪差不多大的同伴陆续进厂,只有他主动选择出来做装修工。“我就是想要赚更多才选择做工人,凭自己的劳动赚钱,有什么难看不难看,我觉得都挺光荣的。”

小钟已经成家,娃三岁,在杭州生活。工人的生活让他感觉自由,想赚钱拼命干活,想休息就给自己放假。

1992年出生的装修工人小吴也觉得,生活是拼出来的,“我们装修工人一个月只休息两三天,弯着腰,累出腰病了,赚到钱就行了,面子不值钱,生活更重要。”

强化技能是未来就业趋势

你会让孩子读职业教育还是基础教育

一边是“美缝工月入三四万”的消息在社交媒体上传播,一边是成千上万的大学生涌出校门就业形势严峻。

虽然处于同一求职市场,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职业教育和素质学历教育之间的心理鸿沟仍然不小。小毕说,周围的装修同行,基本上是初高中毕业,大专毕业少许,几乎没有本科生。

90后装修工人们,也面临着行业内的难题。

小钟认为转行是未来的不二选择,“我们虽然现在可以挣一万多一个月,年纪大了怎么办,那时候体力跟不上,手也会发抖。”他计划未来能开一家小店,守着店过日子。

“年纪大了,竞争力会减弱,需要提前做好规划。”小吴认为,装修行业带来一些职业病,比如身体疼痛。而且,现在他慢慢感觉干不动了,身体吃力,“是该着手转行的时候了。”

每一年,杭州人民职业学校校长金卫东都会收到来自父母的询问,是读职业教育还是基础教育。

“我自己教授专业是幼儿保育、文秘工作、会展设计,是直面职业需求的课程。”金卫东说,目前就业率是100%,升学去大专学习的学生很多。而职业教育和普通大学的区别是,大学更专注学科领域,素质教育。但职业教育未来发展道路很明确,更专注于就业。

“从职校出来的学生,去当文秘,做会展设计,并不会和学科教育出来的学生薪资有差距。”金卫东说,年轻人进入工作岗位就会发现,身份区分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说,从前,同龄人中百分之二三十是大学生,随着高等教育发展,同龄人中百分之六七十是大学生,大学生比例不断上调,2023年中国大学毕业生已达到1076万。

现实在变,观念也需随之转变。“如今提倡淡化学历,崇尚技能。国家需要技能型人才,一些技能型岗位紧缺,如果年轻人都希望去做高大上的工作,会造成结构性就业难。大学生要学会淡化学历,强化技能。”

熊丙奇预测,随着出生人口的变化,十年之后,技能人才的薪资待遇会高于学术型人才。而且,技能型岗位的地位、待遇正在逐步提高,“只是一些把工作分为三六九等的偏见和成见,还需要时间扭转。为了让更多人有尊严的就业,需要加强职业权利和待遇保障,消除对职业歧视,推动就业观念转变。”

网友评论:

来源:潮新闻·钱江晚报

但看来师傅
1 楼
就跟忽悠人摆摊一个道理,只说好的,不说坏处。挣得确实这个数,但他不稳定啊,每年分淡旺季,等没活的时候干等着哭吧,还有可能被压工钱,每年年底去要债哭死 [1评]
p
paodan888
2 楼
这玩意看供需关系吧,大家都去干工资就低了,没人去干工资就高了。以前大家学历普遍低,所以体力活工资低。现在读书一点都不难,反而体力活没人干了,工资自然就高了。
俺样
3 楼
厨子一个月一两万的工资,管吃管住,还不会风吹日晒,还能隔三差五的睡个前台小姑娘,这工作你干不? 光看着手艺人挣那点儿辛苦钱,却不知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道理。
k
kkk_kk
4 楼
稳定是相对的,上班也不是稳定的。干这个看项目周期和能力,你上班也是看项目周期和能力的,在这点上来说,差不多。你认知到的区别,来自于这个没项目就没工资,在公司没项目,公司会用工资养你一段时间。 但实际两者真的没区别。 大家不能接受的是体力劳动,觉得苦而已。
q
qwertyuiop5656
5 楼
我朋友家水管漏水,找洋人公司化了三千刀,我自己家水管漏水,我自己弄花材料费还不到三十刀。
k
kk1977
6 楼
自己手巧能动手,在国外就相当于多打了一份工。
襄阳石花
7 楼
这样类似的新闻 一开始就出自官媒之手。什么 某某夫妻或者90后摆摊月入三万,五万,十万,如果这么赚钱,那么他们为何不让自己的子女接班呢?又为何频频爆出以国企为代表的建筑公司拖欠工资呢?中国的新闻界,还停留在封建社会中。
x
xiaorongpku
8 楼
在英國那是妥妥的月入五萬人民幣合計。只多不少。
南方兔儿爷
9 楼
还是那句话,不努力不学习任何国家任何社会背景下被用来做实验的都是你。
牛皮方糖
10 楼
别人干就能月入3~4万,等你入行就只有3~4千,一会让你养竹鼠,一会让你种大葱
q
qwertyuiop5656
11 楼
是啊。人工费太贵了。
D
DDT666
12 楼
国外也是,搞装修的几乎被中国人垄断了。那天开车回家,突然看到路边好多中国人,吓了我一跳,因为这个街区几乎没有华人的。到跟前才发现是有一家在修房子,好家伙,全被中国人承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