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孩要经历多少道看不见的坎坷。
才能跌跌撞撞地长大成人?
很多人,第一道坎就生死攸关。
打胎。
长在首尔的金智英,是个优秀的乖女孩。
可母亲刚诞下她,就要跟婆婆道歉。
生了女孩,我很抱歉。
所以当母亲再次怀了女孩后,只能被迫流产。
直到弟弟的出生,母亲才终结了生育的使命。
而金智英和姐姐,像这个家庭多余的孩子。
一切物质享受和长辈宠爱,都先为弟弟让步。
有一回,妈妈给弟弟冲完奶粉,桌子上飘了点奶粉屑。
小智英用手指蘸着这点奶粉,放在嘴里悄悄吮吸。
奶奶看到这一幕,给了她一顿毒打。
这些是弟弟的。
不是你们女孩可以随便享用的。
除了奶粉,金智英和姐姐的食物都是弟弟挑过的。
在家里没有任何属于她们自己的东西。
不管雨下多大,两人都只能共撑一把伞。
春夏秋冬,都挤在一个房间、一个被窝。
弟弟呢,独享最好的食物,一人的房间。
有时候还能撒娇,抱着被子去找爸爸妈妈一起睡。
金智英和姐姐没有做错什么。
但性别,就是原罪。
“男丁有出息才能为全家争光。”
至于女孩,反正都是要嫁人的。
这些话像刀子,一下一下剜走金智英的童年。
金智英顺利上了小学。
邻座的男同学一直霸凌她。
智英去找老师,说明原因,希望调座位。
老师给出的理由,令人大跌眼镜。
男孩都这样。
越喜欢你,越捉弄你。
写到这让我想到最近一则新闻。
河南禹州的7岁女孩,被3名男同学强行往眼里塞入大量纸片。
在医院取出后,视力大幅下降。
而校长对此的解释是“小孩子间的玩闹,没有恶意。”
像这个女孩一样,金智英的诉求没有得到校方重视。
好不容易读到高中,更大的问题来了。
班主任是名中年男老师。
每次借查制服的理由,堂而皇之地猥亵女学生。
戳女孩们的胸部,或者掀开制服的裙摆。
因为是老师,女孩们敢怒不敢言。
在校外补课,遭到陌生男子尾随。
幸而另一名女性及时相救。
尾随者恼羞成怒,大骂她们:
两个臭婊子。
智英回家后,惊慌失措,吓得大哭。
父亲却反指责她:
为什么去那么远的补习班上课?
为什么和陌生人说话?
为什么穿短裙?
从校园到家庭,荡妇羞耻无处不在。
大学时,对她有好感的学长,得知智英分手后。
竟然开始歧视她。
将她比喻成“被人嚼过的口香糖”。
学长的模样,不过是当年欺负智英的小男孩长大了。
这么多年,他们永远学不会如何尊重女性。
更别说,以令人愉悦的方式,向女方表达爱。
没有人纠正他们?
对不起。
社会只让女孩们学会宽容。
金智英终于大学毕业,步入社会。
在一家大公司就职。
看起来,她已经比被迫辍学的母亲好太多了。
当年母亲是家里学习最好的孩子,梦想是做老师。
最终只能辍学,回家务农、当女工。
她的弟弟却轻而易举实现了母亲的人生。
独立女性金智英,反而在职场上受到了更多歧视。
下班陪客户应酬,被拼命灌酒。
不能再喝的时候,部长反问她:
“这里这么多男人,有什么好怕的?”
继而用更多的黄色笑话,和灌酒来骚扰智英。
当部门要成立策划组时,智英想一展拳脚。
组长却连机会都没给她。
两个远不如她的男性直接被选中了。
后来金智英从其他同事嘴里得知,同等职位的男女职员,薪资也不一样。
韩国在经济上早已步入发达国家。
在男尊女卑的思想上,还停留在封建社会。
根据BBC报道,韩国女性收入只占男性的63%。
也是世界上最不适合女性工作的发达国家。
金智英想当事业成功的女性,却被一群男性当权者设下了层层布防。
31岁时,智英终于跟恋爱多年的男友结婚。
当婚姻不再成为她的头等大事后,长辈们轮番上阵催生。
夫妻俩迟迟没有动静。
亲戚们一口咬定就是智英身体出了问题。
一定是年纪太大了,才生不出孩子。
你太瘦了,手脚又冰冷,难怪生不出孩子。
你下巴长痘,子宫应该也有问题,所以生不出孩子。
金智英的全部价值,只剩下生孩子。
当期待中的孩子终于到来时,智英并没有真正的舒心。
孩子是个女婴。
意味着不受家族欢迎。
更意味着成长路上,还要在男性的强权夹缝中生存。
当女儿到来时,丈夫理所当然地让她辞职带娃。
金智英告别职场。
告别了昔日的梦想,转职做了家庭主妇。
从此丧偶式育儿,成了她的主业。
与哺乳期的孩子形影不离,从半夜喂奶,到白天抱着孩子做家务。
金智英分身乏术。
好不容易能有机会出门透口气,喝杯咖啡。
却被店里其他男人指责“妈虫”。
这是韩国人发明的一个用来歧视全职母亲的词。
他们讽刺这些离开职场的女性,生了孩子,就理所当然靠丈夫来养。
“我又不是偷老公的钱来用,我赌上自己的性命把孩子生下来,甚至放弃了自己所有的生活、工作、梦想,只为了带孩子,我却成了他们口中的一只虫。”
金智英崩溃了。
她得了抑郁症。
而在外人看来,金智英的父亲是公务员。
那是一个圆满、衣食无忧的五口之家。
婚后,又有了事业成功的丈夫,一个孩子。
依旧走在正轨上。
这不正是一个普通女性的俗世幸福生活吗?
金智英的故事,取自韩国作家赵南柱写的一本女权主义小说。
2016年出版的《82年生的金智英》。
这本书在韩国销量过100万,日本也卖得火爆。
堪为一本现象级的女性主义畅销书。
作者赵南柱因此还拿了“年度作家奖”。
令人无法想象的是,这本书在韩国被打上了诅咒的烙印。
一本女性意识觉醒的读物,遭到了韩国男性的恶意抵制。
每一位推荐过这本书的女明星,无一例外受到了攻击。
女团成员崔秀英,仅仅在综艺中提到该书。
就在社交网站被大量恶评攻击。
另一名女团队长Irene大方表示看过这本书。
随后大批男粉丝,集体焚烧她的照片恐吓。
闹剧到这儿还没结束。
这本书被导演金度英翻拍成了电影,于今年10月上映。
毫不意外地,和书一样,电影在韩国遭到了男性的抵制狂潮。
女主演郑有美因此遇到了空前网络暴力。
最后导演顶住各方压力,于10月23日准时上映该片。
这部艰难中诞生的电影,在反对声中还是拿下了票房冠军。
十分讽刺的是,推荐过这本书、参演电影的男艺人都相安无事。
在国内人气很高的大神刘在石就曾谈到过《82年生的金智英》。
男偶像金南俊也讨论过。
继《熔炉》之后,孔侑与郑有美再次合作,参演此片。
相较于女明星经受的腥风暴雨,男艺人们的言论并未受到过多指责。
归根结底,一部分韩国男性还是把女人当做附庸。
他们生来就接受男尊女卑的思想洗礼。
长大后,理所当然像他们的父亲那样,做专制的一家之主。
如今当然无法忍受女性的反击。
哪怕她们只是想夺回,生而为人、追寻自我价值的权利。
如此糟糕的女性生存环境,直接影响就是生育率。
20世纪70年代,韩国的出生率还高达4.5。
而2018年韩国出生率仅为0.98。
在经合组织(OECD)成员国中,韩国是唯一一个人口出生率低于1的国家。
因为像金智英这样被打压生活的女性,在韩国不计其数。
从小到大,金智英一路被男性安排着自己的人生。
比母亲稍微好点。
她能有更多的抗争。
比如坚持读完大学,进入职场。
比如争取进入策划组,想力争上游。
再比如,被催婚多年,31岁才结婚。
可是一切都在36岁时,来到了终极一击。
金智英看似没有遭遇过生死存亡的重大挫折。
可她经历的每一件糟糕的小事,都有成千上万个女性在复刻这样的人生。
而有一群极端男性霸权思维的人,他们绝不允许金智英们发声。
他们生怕自己与生俱来被赋予的性别权利,遭到剥夺。
在女性意识觉醒,不再被随意支配的环境。
他们忽然充满了不安。
于是他们狠命打压,坚决抵制。
当无辜的弱者呼救,即便再细微,也理应被声援。
《82年生的金智英》在抵制中上映,就是一次最好的回击。
影片最后,孔侑饰演的丈夫,对她说:
“做你想做的事吧。”
电影给了智英还算圆满的结局。
可现实中,金智英们一直努力跑出的困境,其实没有出口。
她面对的是整个社会,牢笼般的性别歧视。
要么打破,要么忍受。
这就是最沉重的现实。
一个女孩要经历多少道看不见的坎坷。
才能跌跌撞撞地长大成人?
很多人,第一道坎就生死攸关。
打胎。
长在首尔的金智英,是个优秀的乖女孩。
可母亲刚诞下她,就要跟婆婆道歉。
生了女孩,我很抱歉。
所以当母亲再次怀了女孩后,只能被迫流产。
直到弟弟的出生,母亲才终结了生育的使命。
而金智英和姐姐,像这个家庭多余的孩子。
一切物质享受和长辈宠爱,都先为弟弟让步。
有一回,妈妈给弟弟冲完奶粉,桌子上飘了点奶粉屑。
小智英用手指蘸着这点奶粉,放在嘴里悄悄吮吸。
奶奶看到这一幕,给了她一顿毒打。
这些是弟弟的。
不是你们女孩可以随便享用的。
除了奶粉,金智英和姐姐的食物都是弟弟挑过的。
在家里没有任何属于她们自己的东西。
不管雨下多大,两人都只能共撑一把伞。
春夏秋冬,都挤在一个房间、一个被窝。
弟弟呢,独享最好的食物,一人的房间。
有时候还能撒娇,抱着被子去找爸爸妈妈一起睡。
金智英和姐姐没有做错什么。
但性别,就是原罪。
“男丁有出息才能为全家争光。”
至于女孩,反正都是要嫁人的。
这些话像刀子,一下一下剜走金智英的童年。
金智英顺利上了小学。
邻座的男同学一直霸凌她。
智英去找老师,说明原因,希望调座位。
老师给出的理由,令人大跌眼镜。
男孩都这样。
越喜欢你,越捉弄你。
写到这让我想到最近一则新闻。
河南禹州的7岁女孩,被3名男同学强行往眼里塞入大量纸片。
在医院取出后,视力大幅下降。
而校长对此的解释是“小孩子间的玩闹,没有恶意。”
像这个女孩一样,金智英的诉求没有得到校方重视。
好不容易读到高中,更大的问题来了。
班主任是名中年男老师。
每次借查制服的理由,堂而皇之地猥亵女学生。
戳女孩们的胸部,或者掀开制服的裙摆。
因为是老师,女孩们敢怒不敢言。
在校外补课,遭到陌生男子尾随。
幸而另一名女性及时相救。
尾随者恼羞成怒,大骂她们:
两个臭婊子。
智英回家后,惊慌失措,吓得大哭。
父亲却反指责她:
为什么去那么远的补习班上课?
为什么和陌生人说话?
为什么穿短裙?
从校园到家庭,荡妇羞耻无处不在。
大学时,对她有好感的学长,得知智英分手后。
竟然开始歧视她。
将她比喻成“被人嚼过的口香糖”。
学长的模样,不过是当年欺负智英的小男孩长大了。
这么多年,他们永远学不会如何尊重女性。
更别说,以令人愉悦的方式,向女方表达爱。
没有人纠正他们?
对不起。
社会只让女孩们学会宽容。
金智英终于大学毕业,步入社会。
在一家大公司就职。
看起来,她已经比被迫辍学的母亲好太多了。
当年母亲是家里学习最好的孩子,梦想是做老师。
最终只能辍学,回家务农、当女工。
她的弟弟却轻而易举实现了母亲的人生。
独立女性金智英,反而在职场上受到了更多歧视。
下班陪客户应酬,被拼命灌酒。
不能再喝的时候,部长反问她:
“这里这么多男人,有什么好怕的?”
继而用更多的黄色笑话,和灌酒来骚扰智英。
当部门要成立策划组时,智英想一展拳脚。
组长却连机会都没给她。
两个远不如她的男性直接被选中了。
后来金智英从其他同事嘴里得知,同等职位的男女职员,薪资也不一样。
韩国在经济上早已步入发达国家。
在男尊女卑的思想上,还停留在封建社会。
根据BBC报道,韩国女性收入只占男性的63%。
也是世界上最不适合女性工作的发达国家。
金智英想当事业成功的女性,却被一群男性当权者设下了层层布防。
31岁时,智英终于跟恋爱多年的男友结婚。
当婚姻不再成为她的头等大事后,长辈们轮番上阵催生。
夫妻俩迟迟没有动静。
亲戚们一口咬定就是智英身体出了问题。
一定是年纪太大了,才生不出孩子。
你太瘦了,手脚又冰冷,难怪生不出孩子。
你下巴长痘,子宫应该也有问题,所以生不出孩子。
金智英的全部价值,只剩下生孩子。
当期待中的孩子终于到来时,智英并没有真正的舒心。
孩子是个女婴。
意味着不受家族欢迎。
更意味着成长路上,还要在男性的强权夹缝中生存。
当女儿到来时,丈夫理所当然地让她辞职带娃。
金智英告别职场。
告别了昔日的梦想,转职做了家庭主妇。
从此丧偶式育儿,成了她的主业。
与哺乳期的孩子形影不离,从半夜喂奶,到白天抱着孩子做家务。
金智英分身乏术。
好不容易能有机会出门透口气,喝杯咖啡。
却被店里其他男人指责“妈虫”。
这是韩国人发明的一个用来歧视全职母亲的词。
他们讽刺这些离开职场的女性,生了孩子,就理所当然靠丈夫来养。
“我又不是偷老公的钱来用,我赌上自己的性命把孩子生下来,甚至放弃了自己所有的生活、工作、梦想,只为了带孩子,我却成了他们口中的一只虫。”
金智英崩溃了。
她得了抑郁症。
而在外人看来,金智英的父亲是公务员。
那是一个圆满、衣食无忧的五口之家。
婚后,又有了事业成功的丈夫,一个孩子。
依旧走在正轨上。
这不正是一个普通女性的俗世幸福生活吗?
金智英的故事,取自韩国作家赵南柱写的一本女权主义小说。
2016年出版的《82年生的金智英》。
这本书在韩国销量过100万,日本也卖得火爆。
堪为一本现象级的女性主义畅销书。
作者赵南柱因此还拿了“年度作家奖”。
令人无法想象的是,这本书在韩国被打上了诅咒的烙印。
一本女性意识觉醒的读物,遭到了韩国男性的恶意抵制。
每一位推荐过这本书的女明星,无一例外受到了攻击。
女团成员崔秀英,仅仅在综艺中提到该书。
就在社交网站被大量恶评攻击。
另一名女团队长Irene大方表示看过这本书。
随后大批男粉丝,集体焚烧她的照片恐吓。
闹剧到这儿还没结束。
这本书被导演金度英翻拍成了电影,于今年10月上映。
毫不意外地,和书一样,电影在韩国遭到了男性的抵制狂潮。
女主演郑有美因此遇到了空前网络暴力。
最后导演顶住各方压力,于10月23日准时上映该片。
这部艰难中诞生的电影,在反对声中还是拿下了票房冠军。
十分讽刺的是,推荐过这本书、参演电影的男艺人都相安无事。
在国内人气很高的大神刘在石就曾谈到过《82年生的金智英》。
男偶像金南俊也讨论过。
继《熔炉》之后,孔侑与郑有美再次合作,参演此片。
相较于女明星经受的腥风暴雨,男艺人们的言论并未受到过多指责。
归根结底,一部分韩国男性还是把女人当做附庸。
他们生来就接受男尊女卑的思想洗礼。
长大后,理所当然像他们的父亲那样,做专制的一家之主。
如今当然无法忍受女性的反击。
哪怕她们只是想夺回,生而为人、追寻自我价值的权利。
如此糟糕的女性生存环境,直接影响就是生育率。
20世纪70年代,韩国的出生率还高达4.5。
而2018年韩国出生率仅为0.98。
在经合组织(OECD)成员国中,韩国是唯一一个人口出生率低于1的国家。
因为像金智英这样被打压生活的女性,在韩国不计其数。
从小到大,金智英一路被男性安排着自己的人生。
比母亲稍微好点。
她能有更多的抗争。
比如坚持读完大学,进入职场。
比如争取进入策划组,想力争上游。
再比如,被催婚多年,31岁才结婚。
可是一切都在36岁时,来到了终极一击。
金智英看似没有遭遇过生死存亡的重大挫折。
可她经历的每一件糟糕的小事,都有成千上万个女性在复刻这样的人生。
而有一群极端男性霸权思维的人,他们绝不允许金智英们发声。
他们生怕自己与生俱来被赋予的性别权利,遭到剥夺。
在女性意识觉醒,不再被随意支配的环境。
他们忽然充满了不安。
于是他们狠命打压,坚决抵制。
当无辜的弱者呼救,即便再细微,也理应被声援。
《82年生的金智英》在抵制中上映,就是一次最好的回击。
影片最后,孔侑饰演的丈夫,对她说:
“做你想做的事吧。”
电影给了智英还算圆满的结局。
可现实中,金智英们一直努力跑出的困境,其实没有出口。
她面对的是整个社会,牢笼般的性别歧视。
要么打破,要么忍受。
这就是最沉重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