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岁小伙心梗 1小时掏出10块血栓 医生都惊了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19年12月21日 18点10分 PT
  返回列表
69059 阅读
11 评论
成都全搜索

12月13日看到患者小蒲的第一份心电图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

心血管一科的医生都不敢相信

心电图提示胸前导联ST段抬高

这是典型的心肌梗死的症状

可是,患者小蒲才21岁

血栓

小蒲被紧急推入介入室,冠脉造影显示,前降支血管严重堵塞,医生从小蒲被堵塞的血管里“掏”出了大大小小10块血栓。这也是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一科接诊过的最年轻的心肌梗死患者。

视频

身高175厘米、体重200斤

21岁小伙突发心肌梗死

12月13日,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接诊了一位年轻的男性患者小蒲,他感觉心口闷痛,根据症状,接诊医生怀疑心梗的可能,立即启动胸痛中心预案流程,将小蒲送到急诊抢救室,检查结果不容乐观,心电图提示胸前导联T波高耸(心肌梗死超急性期改变),这意味着,小蒲极可能是冠心病中最危急的心肌梗死,也是心内科最危急、最要命的疾病之一。

“我当时正在查房,接到急诊科电话赶忙来会诊。”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一科主治医师李燕伟随即赶到急诊科,看到小蒲的第一份心电图,李燕伟医生也迟疑了一会。“毕竟年轻啊,才21岁。”

小蒲术前的冠脉造影显示 前降支血管严重堵塞

李燕伟询问病史,小蒲说只是感觉胸闷,没有明显的疼痛感。看着病床上身高175厘米、体重达到100公斤的患者,李燕伟决定给小蒲做第二次心电图,距第一次做心电图仅过了10分钟,心电图胸前导联ST段抬高明显,心肌损伤标志物也开始升高,基本能判断,小蒲确实是罹患心肌梗死,急需开通冠脉、恢复血流。“在跟家属交代病情的时候,家属也不相信,这么年轻,怎么可能就心梗了?”李燕伟说。

1小时“掏出”10块血栓

其中一块把导管都堵了

确定小蒲心肌梗死后,心血管一科副主任殷拥军的介入团队随即做好了准备,小蒲被紧急推入了介入导管室。

李燕伟正在介入室做术前准备

进行紧急冠脉造影,造影结果显示,原本应该粗大明显的冠脉血管前降支的显影只剩下1厘米左右,“前降支被堵死了!”李燕伟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前降支又被叫做生命支,承担着左心室的供血功能,这根血管被堵,意味着生命线被堵。

“马上我们就下导管、导丝、球囊扩张。”李燕伟说,按理球囊过去了,血流就应该恢复,但造影显示血流恢复并不通畅,原来大量的血栓造成堵塞,介入医生用导管反复抽吸血栓,“大大小小一共10块,最大的一块把导管都堵了,我们只能把导管全部退出来,重新再进一次,反复抽吸。”

小蒲术后的冠脉造影显示 前降支血流恢复

同时,医生还使用抗凝药物进行溶栓,尽量将残存在血管壁上的血栓解决干净。但另一个难题也摆在医生们面前,要不要在狭窄部位放支架?“按照患者现在的情况,如果不放,很可能因为病灶负荷太大,再次形成血栓堵塞,再发心梗。但植入支架后必须长期服药,他还这么年轻。”李燕伟说,就在血流恢复、介入医生们准备结束手术时,造影却显示前降支血流速度又慢了下来,殷拥军当机立断,必须上支架!术后,小蒲的冠脉血流恢复情况良好。

从确诊小蒲罹患心梗,到手术结束,前后只用了1个小时。

压力大、熬夜、饮食不规律

都是心梗年轻化的危险因素

通常情况下,心肌梗死多发于老年人,虽然近年来,四五十岁的中年人的发病人数也有所上升,但年仅21岁的小蒲为什么也会心肌梗死?

李燕伟解释说,老年人多发心肌梗死,一般是有高血压、糖尿病等风险因素。近年来,社会环境压力增大、工作压力增大,年轻人熬夜多,抽烟喝酒等不良习惯,饮食生活不规律,所以心梗发病也呈年轻化趋势。

问诊中,李燕伟了解到,小蒲虽然没有高血压、糖尿病、心梗家族病史,但偶尔会抽烟,身高175厘米、体重100公斤的小蒲常常熬夜打游戏,却不爱运动,同时,小蒲血脂指标超高,但此前一直都不知道。

“一旦发生心梗,损害心肌细胞,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心肌细胞是不可再生的,心肌梗死后,会发生心脏破裂、室壁瘤,致命性恶性心律失常,甚至导致猝死。”李燕伟说,所以,对于我们心内科介入医生来说,时间就是(抢救)心肌,时间就是生命。

实际上许多心梗的症状并不明显,

并且极容易被忽视,

但日常生活中的有些“微”信号,

其实是可以看出端倪。

01

【一过性疼痛】-24小时发病信号

一过性疼痛是指在无任何明显局部组织损伤的环境下由伤害性感觉器激活所引起的疼痛。

心脏病突发的先兆往往轻微,易被忽略或遗漏,应当提高识别警惕性!其实很多地方的疼痛或者异常表现都可能提示着我们有冠心病。最常见的就是胸前区和心前区。

此外还有胃部的疼痛,运动诱发的疼痛,下颌、左肩和后背疼,甚至左大腿疼。这些疼痛往往是疼一下,休息一下又不疼了,特别容易被忽略。

注意: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很可能在24小时内会突发心梗,这些症状,只要第一次发生就易发生心梗,应当警惕,及时去医院查治,以防意外发生。

02

【半夜上不来气】-12小时发病信号

当你半夜突然胸闷,喘不上来气,这可能就是心梗发出的危险信号。心梗发生前,心肌供血严重不足,这时候心肌也就没有力量向身体供血,这样就影响了氧气的运送,夜间本身又是低供血时间,所以导致身体严重缺氧,甚至可能危害生命!

注意:出现上述症状,很可能在12小时内会突发心梗。

03

【忽然一身汗】-正在发病信号

可能只是坐在椅子上,就开始汗流浃背,而且这种出汗不是局部性的,是全身。全身突然开始猛烈出汗是一种常见的心梗症状,在血管堵的一刹那一身大汗,人一下子就会倒下去。

注意:遇到这种情况,表明患者心梗即将,或者已经发作,应当及时拨打急救电话,争取黄金救治时间。

心梗急救应牢记两个“120”

希望大家牢记心梗急救的两个“120”:

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把握黄金救治120分钟!!

“疏通堵塞的冠状动脉,让心脏重获血液供应,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开通血管的理想时间是发病后120分钟内。”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及心脏中心主任霍勇说,遗憾的是,在这场生命与时间的争夺战中,我国患者的答卷并不十分理想。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急、死亡率高,并有年轻化趋势。面对心梗,如何不让猝死的悲剧重演?这部由《生命时报》、中国医师协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联合投资拍摄的,中国首部健康科普微电影《生死竞速》,也许会给你一个答案。

专家强调,心梗急救要闯三道关

第一道关,把握在患者自己手里,也是最关键的一关。有心肌梗死危险因素的人,出现胸痛等心梗症状,一旦发病就应立刻停止任何活动,马上舌下含服1片硝酸甘油,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第二道关,是指急救中心迅速出动救护车,将患者快速运往有相关救治能力的医院;

第三道关,则是患者来到医院后,急诊科、心脏科等相关专科医生迅速诊治,争取在发病120分钟内让患者接受再灌注治疗。

大江南北SH
1 楼
胖子,死宅男要警惕
糖醋里脊
2 楼
中国急诊的效率真是高,赞一个
曾祖爷爷
3 楼
乱云飞渡仍从容
4 楼
每个人都是个体 没有什么可比性 他的平常生活状况 是千千万万人的现状 这么些人 都没事 唯独他血管堵了 只能说明 首先他的身体状况有问题 然后加上客观条件 才形成 内因是变化根据 外因是变化条件 出现这种病例 立刻就有所谓专家 胡说八道
财富绽放
5 楼
劳累个屁啊,就是好吃懒做出来的毛病
对不起我是警察
6 楼
得了吧,大部分都是高以翔那样的。这一个特例当然要拿出来吹一吹
b
bearxiong
7 楼
我经常在网上说,现代墙内的中国人,还和清末的东亚病夫一模一样,一点都没变 。。。怎么样?没说错吧?
蘸墨水
8 楼
:评论人:糖醋里脊 [品衔R2☆][个人频道][个人动态] 发送时间: 2019年12月21日 14:03:47 回复 中国急诊的效率真是高,赞一个 -------------------------------- 很客观,美加澳新这些发达国家的急诊效率还不如中国的北上广大医院。我前不久在油管上看了一些中国的医疗纪录片如《人世间》等,没有急诊病人要等几小时的事情。我相信这是事实,而不是因为拍纪录片而粉饰的~~~
别坐海鹞式
9 楼
: 太励志了
d
dqn2006
10 楼
听说国外不鼓励放支架
有无差
11 楼
国内医疗比国外要便捷,在国外看个病还要预约,上次脚扭了,去看骨科医生,他让我去别的专门拍CT的地方去拍片,拍完片再来他那里看。国内医院拍片取片一个上午就搞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