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的“美好”,也不是天赐的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4年10月14日 1点42分 PT
  返回列表
27051 阅读
6 评论
张3丰的世界

看到著名出版人许医农去世的消息,有一点伤感。至少她主编的“哈佛燕京学术丛书”是我熟悉的,也买过不少。这套书也让我知道了哈佛燕京学社。在美国访学的时候,我还去拜访过哈佛燕京学社“社长”裴宜理教授。

更受震动的是看到同为出版人的老六以前发的微博:

很多读书人心中,80年代是无比美好的,那时候有很多好的丛书出版。前几天还有朋友拿给我一本当时的“五角丛书”《我为什么写作》。很多那时候能出的书,现在估计都不能出了。

但是,那种相对宽松的气氛,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那时候有一些“出版家”,抱着使命感在做事。光是三联书店,就有好几位,范用,沈昌文,他们的回忆文字都很值得看。

我为许先生的故事而感动,因为我曾经也是“编辑”,知道这一行的工作状态。如果以许先生为标杆,我几乎配不上“编辑”这两个字。

当然,我工作的新闻媒体,和出版社有很大不同,编辑无法拍胸脯一定要发某一篇报道。但是,我也确实没有过“发这个我陪你坐牢”的想法。看到记者的报道,真有坐牢风险,我可能还会痛斥他一番。

后来写公号,第一次出现红色的“违规”通知,我也心惊胆战,周围人似乎也感受到危险马上降临了。也许出现了某种文化上的转折。

当然,现在写这样的文章,也并不是鼓励别人去冒险。在追思许医农老师的时候,想到她的好、她的勇敢,仍然是有价值的。她没有鼓励作者去“坐牢”,而是说“陪你去”。

看到一个说法,韩国新晋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韩江的著作,当初因为“揭露黑暗”,也被当局处罚,要求负责对外翻译、推广文化的部门,不要推她的书。翻译机构回应,已经和国外机构达成了协议,没办法撤回。他们绕开阻挠,把她的书推广到了欧洲。这就是“文化生态”。

大家都可以作为生态上的一员,哪怕是作为读者。

马年生
1 楼
大陆的80年代一扫文革的戾气和阴霾,全社会追求改革开放,虽然有些失序的状态,但是,那是民众和政府都在探索新时代的氛围,确实是美好的年代。当时去大陆旅游的人应该都会有深刻的影响,不少西方人士在那里看到中国的希望,收藏那个时代的文化作品。
l
lue96500
2 楼
在某些人眼里,中国如果只停留在八十年代的相对发展程度上,那么就是美好的。
北京_01link
3 楼
80年代大陆的文化/文明复苏时代。文革结束时,CCP才执政三十年,文革的黑暗时代就是十年,算上反右,大跃进,一半时间都是在摧毁社会。
t
truth_hurts
4 楼
中共对人民的控制现在达到空前地步,历史上什么时侯进天安门广场还要预约查证件?习近平到底有多不自信?这个家伙是中国症结所在!此人不滚,中国无解。
竞选
5 楼
80年代是对毛泽东政治高压时代的一种反弹,不要说普通百姓心头的压抑感一扫而空,就是重新上台的“走资派”们也是这样,连中共中央宣传部都反毛,说毛主席的“红宝书”《毛主席语录》“危害很大,流毒甚广”,禁止其发行。   1979年2月12日,中宣部发出《关于停止发行〈毛主席语录〉的通知》,通知中称:“林彪为捞取政治资本而搞的《毛主席语录》本,断章取义,割裂毛泽东思想,自发行以来,危害很大,流毒甚广。为了肃清林彪、‘四人帮’的流毒,自即日起,新华书店、国际书店现存的中文版、民族版和外文版本《毛主席语录》一律停止发行。”
B
Biao9919
6 楼
这真是闻所未闻,我上次回国,我们居然只能围着天安门广场开车绕了一下,都围着,上面站一圈军人。连停车下来拍个照都不可能。我这个土生土长的北京人都惊呆了。我出国前,年年五一劳动节,天安门广场都会有大型花展,我们去照相游玩。春天在天安门广场放风筝,然后穿过走到前门去吃吃喝喝逛街。还买票登上过天安门城楼。 现在居然全部都围起来不让进。当今政府风声鹤唳怕到这种程度吗 truth_hurts 发表评论于 2024-10-13 20:14:40 中共对人民的控制现在达到空前地步,历史上什么时侯进天安门广场还要预约查证件?习近平到底有多不自信?这个家伙是中国症结所在!此人不滚,中国无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