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比亚迪给供货商压价说起 好大的官威啊!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4年11月27日 13点50分 PT
  返回列表
77093 阅读
9 评论
雷叔写故事/基本常识

1

今天早上有个截图在各个群里疯传,说某车企向供应商压价,要求再减价10%。   

   

这个已经被证实了。

还有张供应商的回应截图,说实在是降不下去,卷不动了。

这个还没被证实。事件引发热议后,车企的公关总经理出来回应说,供应商的年度议价是汽车行业的惯例。

对供应商提出降价目标,非强制要求,大家可协商推进。

这让我想到前几天彭博的一篇文章,文章说我国出口顺差已创历史纪录,估计年内会达到1万亿美元。    

消息传到国内,外贸圈心情复杂。

虽然数据感人,但这两年大家的体感收入没有变好,反而觉得赚钱越来艰辛。

某车企这种有技术壁垒科技含量的已经算很好的了,更多做“普货”的中小商家基本只能赚个生活费。

核心原因在于,某些产业产能过剩,为了输出产能,竞争者玩命内卷,把商品价格越卷越低,最后导致大家都没饭吃。

两条新闻同时指向一个结论:

中国制造苦内卷久矣。

无底线的内耗与价格战正在掏空所有从业者的工作热情。

上海某位外贸大佬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直言:   

“做跨境电商重要标准是要选中国人少的赛道;中国人一进来,很快就挣不到钱了。”

2

用几个直观的案例来看看现在的价格战到底有多恐怖。

就说爆火的MAGA帽吧,一顶帽子出厂价1美元,被经销商转手去美国能卖20美元。

其中19美元都归了经销商,中国厂商就在那1美元里抠利润。

可现在,同行都来牙缝里抢肉。为了吸引外商客户,有人能报出0.5美元甚至更低的价格。   

这么一折腾,所有人都得跟着他降价,否则根本接不到订单。

其他行业也不遑多让。

灯具公司的朋友抱怨,他们给外商寄了两次样品,历时半年仍然没有成交。

客户一直在死磕价格,磕到整单生意如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书商的日子同样难过。

你报2.4刀,人家能找到0.5刀的卖家。

  

电子元器件也一样。

几毛钱的差价就能让好几个月的努力打水漂。 

 

在价格战的大背景下,老外天天想来中国薅羊毛。

他们很清楚,卷到极致的中国卖家为了留住客户,可以接受零利润甚至负利润。

再不济还能靠着政府出口退税苟下去。

所以,一上来就疯狂砍价,美滋滋地各处捡漏。   

被卷的厂商,只能在大内斗中讨一两口残羹冷炙。

因此随便上网逛逛,就能看到外贸人呼天抢地,指责自杀式价格战害人害己。   

更离谱的是,除了卷价格,圈子里还开始卷放账期。

旁观者与当局者看到这里,难免有些恍惚:

弄不清这是交易的艺术,还是单纯在撒币?

3

跨境电商的情况也差不多。

挺耐人寻味的。

以某出海跨境电商为例,如今它已经是海外最热门的购物APP,长期占着Google Play 和 Apple App Store下载量排行榜的头把交椅。

照理说,它应该为国内商人带来更多出海赚钱的机遇。

可事实上,由于平台奉行低价策略,入驻其中的商家发现,在上面做生意如坐针毡:

有人上架了20件商品都没核价成功,平台给的申报价比进货价还低。

而即便核价通过,平台发现别人给出的价格比你更低,又会倒逼你进一步降价。   

这使得那些烧不起钱,又没有强大供应链支撑的中小商贩,只能被淘汰出局。

一通比价折腾下来,好像只有卷王才能惨胜。

雨果跨境数据显示,2023年只有27%卖家表示利润高于上一年同期,59%卖家表示利润出现下滑;

2024年第一季度,有12%卖家表示利润与上一年同期持平,另有44%卖家的利润同比下滑。

好多电商冲着媒体抱怨:

“今年以来,已经吃不到多少红利了”;“运营难度越来越大,利润率屡创新低”;   “即便是小众赛道,现在也卷得不行,都在打价格战”。

唯一利好的是欧美消费者。

他们本来饱受通胀之苦,中国商人打价格战正好给他们提供了廉价商品,等于自掏腰包帮欧美降通胀。

一位大学副教授接受CBS采访时说:“人们已经习惯了以最低价格购物,真的很开心,当我们发现打折或便宜的东西时,我们会感到骄傲。”

4

其实中国制造并不差,也不止有便宜这一个优点。

总盯着价格卷,既非长久之计,也非明智之举。   

除了压榨自己,这么做还在破坏行业生态,把全行业都束缚在价值链的底端。

顶端一有风吹草动,底端就跟着感冒发烧。

如果国外加税制裁,卷王们只能进一步对内压价。

然后各种矛盾都来了:

老板们赚不到钱,只能辛苦牛马们“降本增效”;劳动者没钱赚就会不消费,进而又导致企业利润下降……

这就走进了通缩螺旋。

啥时候我们能从这个螺旋里出来,啥时候经济才会真的回暖。

要知道,靠疯狂吃苦卷死别人,自己也会继续吃苦受罪。

还是希望多一些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少一些沉迷恶性竞争的卷王。 

相关报道:比亚迪,好大的官威啊!

相信很多读者已经看过下面这张截图了,是比亚迪公司发给供应链“商量”明年降价的邮件,被愤怒的供应商给捅了出来。

看下来总感觉有哪里不对对劲,但是除了“压榨供应商”也说不出别的毛病,对吧?

我懂你的感受,因为这封邮件虽然是用中文写的,但实际行文并不是常见的商务汉语,而是具有很高理解门槛的江湖&庙堂杂糅汉语,普通读者可能需要翻译一下才能深刻领会其内在的文件精神。

我尽量用大白话给大家翻译翻译。

声明:以下内容仅为个人主观理解,不一定代表比亚迪公司真实意思表示。

市场上一抓一大把随时可以换掉我也叫不出名字干脆不喊了的某配件厂:

我是长期以来给你们施舍大量订单的金主老爷,的首席代表,免礼吧!

你也知道,我们厂的生产能力非常牛逼,全球第一牛逼。而且,不仅是我们厂独自牛逼,我们还代表整个中国汽车工业的牛逼。中国汽车工业未来的高质量发展,在全球汽车产业的地位,就看我们厂了。

今年,我们的销售业绩也非常牛逼,而且一定会越来越牛逼。之所以我们厂这么牛逼,当然有这个原因和那个原因,但最根本的优势还是因为我们盘子大、杀价狠、成本低。这点,你们作为配件厂应该是最清楚的。

未来,为了让我们厂持续牛逼,让中国汽车工业持续牛逼,必然要继续发挥优势,继续杀价。所以,现在我代表公司通知你们:

明年1月1日开始,我们决定在现有基础上杀价10%以上。

我知道你们会有点痛,但是为了老爷的大计,你们先忍忍。等以后,你们就习惯了。当然,老爷是好面子的,杀价这个事我们不会公开提,你们主动点,12月15日之前,自己砍一刀。

如果你们不识时务,耽误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历史性跨越式发展,后果你们知道的,我就不多说了。

(注意,这是通知,不是商量,免回!)

牛逼汽车厂首席代表

2024年11月26日

现在,你明白供应商为什么如此悲愤了吧?

戚继光将军
1 楼
尼玛。就知道卷价格。学学犹太人是怎么做生意的。
严寒酷暑
2 楼
让他死 不买BYD
j
jntiger1981
3 楼
我们美国的关税起作用了。
金拱门汉堡包
4 楼
正常人谁买比亚迪呀?
l
liuyuan59fen
5 楼
为什么不买? 他们这么卷价格,正好我们捡便宜啊!
c
caojibacao
6 楼
血汗工厂。不管什么行业(政府垄断的除外),最后殊途同归,都终结于血汗工厂
t
treebear
7 楼
一帮狗粮傻逼在酸。比亚迪国内价格比国外价格平均便宜50%以上,根本没有在美国卖车。比亚迪在国内首任车主三电终身质保,出口汽车8年15万公里,国内售价低但是服务更好。比亚迪最大的供应商就是自己,销量上去以后,价格能不能降下来,他比谁都清楚。
c
caojibacao
8 楼
中国人的勤劳和坚韧品质,独步全球!到最后反倒成了畜生企业,血汗工厂用来对付自己的利刃
糖桔喝得
9 楼
学学华为吧!人家可不是打价格战起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