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歼-10A战斗机是中国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设计的四代战斗机,研制前后经历18个春秋才在2005年开始服役,但受限于当时技术,歼-10A战斗机虽然有优异的机动能力,但航电并不先进,雷达性能和分辨率都不如F-16C战斗机,对地攻击只会打火箭弹和扔无制导炸弹,没有空中加油能力,现已被更先进的歼-10C战斗机取代,己装备的330架歼-10A战斗机还有10-20年寿命,但打空战用不着,对地攻击太危险,海上突击又不能发射反舰导弹,如同鸡肋,可毕竟2亿元一架,不能一扔了之,那如何废物再利用呢?
一:
歼-10A战斗机的设计注重高空高速的空中优势任务,成飞在歼-10A战斗机的基础上研制了歼一10B、歼一10C战斗机,分别用无源相控阵雷达和有源相控阵雷达替代了原来的脉冲多普勒平板缝隙雷达,探测范围、探测精度、跟踪能力、对地探测能力和精确制导能力都得到大幅提升,但歼-10A战斗机要换装歼一10C战斗机的有源相控阵雷达、新一代航空电子系统和玻璃化座舱系统不是不可以,只是代价很大,不如改为防空压制机,当代中国空军正向攻防兼备转型,近年来多机种、大机群、全天候和跨战区的空中进攻作战方式已经成为基本训练内容,攻势作战就必然要面对大量地面防空体系,因此夺取战场电磁优势,压制防空系统将直接影响空袭的效能。
中国在21世纪后机载电子设备技术得到飞速发展,各种性能先进机载告警设备及雷达定位吊舱先后装备空军,使得大量现役苏-30MKK、歼轰-7A及歼-16战斗机都可以执行防空压制任务,但只能依靠机载全向雷达告警系统获得辐射源坐标后引导反辐射导弹攻击,但覆盖范围、辐射定位精度不如专用电子战系统,而且这三型战斗机都有繁重的对地对海攻击任务,歼轰-7A战斗轰炸机近年对地对海攻击任务有所减轻,现在经常配备了电子侦察与干扰吊舱和反辐射导弹执行防空压制任务,演习证明,攻击配备有“标准”-2中远程舰空导弹、“密集阵”近防系统以及先进电子战系统的宙斯盾驱逐舰,歼轰-7A战斗轰炸机机队发射10枚反舰导弹可能只命中2枚,但发射6枚反辐射导弹、4枚反舰导弹,导致舰艇雷达关机则无法拦截反舰导弹,开机则受反辐射导弹攻击。
不过歼轰-7A战斗轰炸机机动力太差,空战能力不足,无法面对敌方的拦截战斗机,早在2009年,歼-10A战斗机就挂载鹰击一91反辐射导弹和配套制导瞄准吊舱进行了试飞,这和美军F-16CJ野鼬鼠飞机很相似,野鼬鼠飞机是美国空军在越南战争为压制苏制地空导弹而想出来的作战思想,野鼬鼠是一种小型凶猛动物,主食是蛇,猎食时常常在蛇洞外引诱蛇出洞,美国空军希望也像野鼬鼠一样凶猛,通过防空雷达的电子信号波束来反推敌方防空雷达阵地位置,进而摧毁,所以将其命名为“野鼬鼠",世界第一种野鼬鼠飞机是装备了雷达与告警接收机和AGM-45“百舌鸟"反辐射导弹的F-100F攻击机。
二:
“野鼬鼠"基本战术是在攻击编队到达前几分钟进入目标区,迫使地对空导弹不得不开机和准备攻击,只要雷达开机试图搜寻与攻击目标,野鼬鼠飞机的电子设备立刻显示出雷达的位置,并发射反雷达导弹消灭目标区的防空雷达,当敌方对空情陷入了一片迷茫后,自然就无法组织起有效反击,攻击机趁对方防空导弹失去雷达的机会轰炸阵地上的防空导弹,杀伤操作人员,从而彻底摧毁其作战能力,没有了威胁的美军空中攻击编队就可以大摇大摆地进行从容和准确的打击,1966年4月18日,“野鼬鼠"飞机首次投入实战,4个月后在攻击河内著名的杜梅大桥时发挥了巨大作用的,摧毁了6个导弹阵地和迫使4台雷达关机,一般只需约10秒钟就可捕获锁定发射。
不过野鼬鼠飞机需要在不停地迅速反复开关的雷达中玩猫捉老鼠游戏,也多次被地面防空火力击落,是非常高危险性的工作,特别是以F-105F、F-105G战斗轰炸机改装的野鼬鼠飞机比较笨重,不足以跟上主力战斗机,美国空军又在F-4E战斗机上加装AN/ALR-38全向式雷达定位与警示系统,AN/APQ-120机载雷达,AN/ALE-40干扰设备以及针对各个波段和频率的电子干扰吊舱成为F-4G野鼬鼠飞机,一来F-4E战斗机内部空间宽大,续航能力强,载荷能力大,飞行速度快,武器先进,二来战斗机作野鼬鼠飞机对护航要求较低,三来F-4战斗机寿命还很长,改装可以物尽其用并造价较低,1975年后美国空军共把116架F-4E改型为F-4G“野鼬鼠"飞机,装备四支空中作战联队。
在海湾战争期间,一共有24架F-4G“野鼬鼠"飞机被调往中东,在沙漠风暴空袭中防空压制任务出动架次占出动总架次的11.6%,每9架次出动里就有一架次防空压制任务,F-4G“野鼬鼠"飞机作为美军唯一专门执行“野鼬鼠"任务的专用飞机,其全向式雷达定位与警示系统能够区分伊拉克防空雷达威胁程度和大致型号,并给出危险辐射源的方位和距离,最危险的目标在后舱电子作战官面前的显示器被标记成高亮度的三角形,来袭导弹被标记成高亮闪烁亮点,以帮助飞行员进行规避和反制,在整个海湾战争期间,美军共发射1961枚AGM-88“哈姆”高速反辐射导弹,给伊拉克防空雷达造成了极大的震撼和打击,战后由于野鼬鼠飞机用途单一,效费比较低,F-4C野鼬鼠飞机退役后美军在不再发展专用型野鼬鼠飞机。
而是在F-16Block50/52战斗机上加挂目标寻的吊舱和反辐射定位系统成为F-16CJ野鼬鼠"飞机,F-16CJ野鼬鼠飞机执行的防空压制任务时标准挂载是2枚“哈姆"反辐射导弹、2枚AIM-9“响尾蛇”近程空空导弹和2枚AIM--120中距空空异弹,不执行防空压制任务时可像普通的F-16战斗机那样挂装空空导弹、空地导弹、精确制导炸弹执行对空和对地任务,F-16CJ野鼬鼠飞机共装备230架,1995年8月首次投入压制南联盟防空系统的战斗,1998年,10架F-16CJ野鼬鼠飞机在“沙漠之狐”行动共出动785架次,发射400余枚反辐射导弹,重创伊拉克防空系统,1999年,48架F-16CJ野鼬鼠飞机共出动1434架次,发射340枚反辐射导弹攻击南联盟SA-3、SA-6防空系统雷达和其他防空雷达,显著降低了美军的损失率。
歼-10A战斗机与F--16C同为四代中型单发战斗机,气动布局设计和综合性能相似,因此选择歼-10A战斗机执行防空压制任务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从技术角度来讲,歼-10A战斗机机翼内侧的两个重载挂点可各携带1枚鹰击一91反辐射导弹,内侧挂架还能各1枚激光制导炸弹,外侧轻载挂点可近距格斗空空导弹自卫,机腹下挂架一个挂载电子战吊舱,从而提高对辐射源的定位精度能力,电子吊舱配有S波段CDMA体制数据链,具备混合多址组网能力,可以实现编队数据的交换和共享,一个可挂载K/JDC-1光电瞄准吊舱,用于为激光制导炸弹瞄准制导,这样在压制敌方防空雷达之后,就能使用制导炸弹彻底排毁敌方防空导弹阵地。
四:
野鼬鼠飞机最重要的武器是反辐射导弹,早在60年代的抗美援越期间,中国防空部队在越南就经常受到美军“百舌鸟”反辐射导弹的攻击,但中国在研究战场获得的导弹残骸后找出了断高压、大幅度摇摆天线等应对之策,同时也意识到反辐射导弹的重要性,于是在1980年仿制了“风雷7号”反辐射导弹,计划装备在歼-8B战斗机上,但因制导系统覆盖频率狭窄,无法应付苏联新一代防空导弹系统的挑战而中止研制,90年代中国军队的作战对象成了拥有最先进的“爱国者”、“宙斯盾”等先进防空系统的美国,鉴于国内还没有自主研发的反辐射导弹,中国把目光投向经济近乎崩溃的俄罗斯,引进了苏联80年代后期研制成功的KH-3IP型反辐射导弹。
KH-3IP型导弹是采用“一弹两型”设计思路,Kh-3IA为空射反舰导弹,Kh-3IP为空射反辐射导弹,两型导弹长4.7米,弹径360毫米,弹重600千克,90千克的杀伤爆破战斗部可以确保摧毁大型相控阵雷达的天线,除导引头和战斗部外其他都是通用,采用组合式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最大飞行速度3.5马赫,但苏联微电子工业技术能力有限,难以研制宽带、高灵敏度的被动制导系统,只能在狄窄的频率内跟踪目标,因此需要根据任务换装3种有限带宽的导引头才能覆盖美制防空雷达网,中国在获得一批Kh-3IP反辐射导弹后并没有引进专利生产权,而是由洪都航空工业公司进行仿制,毕竟反辐射导弹是战争第一种消耗殆尽的弹药,在“沙漠风暴”行动开始1小时内美军就发射了200枚,所以单纯靠外购是不行的。
洪都航空工业公司仿制的“鹰击”-91导弹也分为反辐射和反舰两个型号,反舰版头部整流罩为半圆形,射程可能超过100千米,反辐射型则为尖锥形,射程只有50千米,但得益于国内微电子技术的快速进步,“鹰击”-91反辐射导弹导引头频率覆盖范围更宽,不需要更换不同带宽的导引头,为了补偿俄罗斯的不满,中国在2004年至2005年又从俄罗斯进口了200枚作为苏-30MK战斗机的配套武器。不过“鹰击”-91反辐射导弹只是解决了中国反辐射导弹“有无”的问题,“鹰击”-91反辐射导弹还是存在很多缺陷,如不能直接使用本机的雷达火控系统进行导引,需要战机额外挂载一个独立的吊舱,发动机启动速度较慢,需要先由固体火箭助推器将导弹加速到1.4马赫,然后冲压发动机才能启动继续将导弹加速,而反辐射导弹的应攻击速度越快越好,以尽量压缩敌方导弹操纵手的反应时间。
最大的问题是重量达到600千克,加上180千克的配套挂架,挂载2枚就达1.6吨,而弹身必须布置进气道,这就增加了导弹的体积,苏-30MKK和歼轰-7A也只挂载2枚,歼-10A这样的中型战斗机则有些吃力,另外射程仅有50千米,必须在敌人防空导弹射程内发射,对载机而言十分危险,另外比较“鹰击”-91导弹适合打击大型相控阵雷达天线等高价值目标,对众多的小型野战防空系统雷达就有点“杀鸡用牛刀”,因此中国空军需要更加紧凑的反辐射导弹,这就是在霹雳12中距空空导弹基础上发展的LD-10反辐射导弹,弹长4米,直径0.2米,发射重量234千克,射程80千米,最大速度3马赫,固体火箭发动机可直接把导弹加速到最高速度。
通用霹雳12中距空空导弹的挂架,一架歼-10A战斗机就可以挂载8枚,可以方便地装在歼-20战斗机的弹舱中,不过20千克的战斗部威力不足,只能用于打击突然出现的雷达,于是中国又研制了CM-102反辐射导弹,采用了边条翼的CM-102反辐射导弹重心和升力中心不会随着距离、速度和高度增加而大幅度变化,大大提高了机动性能,而且弹翼展弦比小,尺寸较小,方便安装在歼-20战斗机的弹舱中,波阻也小,发射之后可迅速加速,战斗部达80千克,足以摧毁大型相控阵天线,100千米射程的攻击第三代防空导弹没有问题,导引头覆盖频率范围为2~18千兆赫,也不用更换不同带宽的导引头,所有性能均均超过了美国“哈姆”反辐射导弹,一架歼-10A战斗机就可以挂载4枚,成倍的提高了压制能力。
五:结语
当330架歼-10A战斗机挂上1320枚反辐射导弹时,中国空军将拥有世界最强大防空压制能力,一次出击摧毁敌防空系统雷达设施的作战能力相当于美军在整个海湾战争中的打击能力,而且只是废物再利用,并没有增加空军负担,太划算了。
前言:歼-10A战斗机是中国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设计的四代战斗机,研制前后经历18个春秋才在2005年开始服役,但受限于当时技术,歼-10A战斗机虽然有优异的机动能力,但航电并不先进,雷达性能和分辨率都不如F-16C战斗机,对地攻击只会打火箭弹和扔无制导炸弹,没有空中加油能力,现已被更先进的歼-10C战斗机取代,己装备的330架歼-10A战斗机还有10-20年寿命,但打空战用不着,对地攻击太危险,海上突击又不能发射反舰导弹,如同鸡肋,可毕竟2亿元一架,不能一扔了之,那如何废物再利用呢?
一:
歼-10A战斗机的设计注重高空高速的空中优势任务,成飞在歼-10A战斗机的基础上研制了歼一10B、歼一10C战斗机,分别用无源相控阵雷达和有源相控阵雷达替代了原来的脉冲多普勒平板缝隙雷达,探测范围、探测精度、跟踪能力、对地探测能力和精确制导能力都得到大幅提升,但歼-10A战斗机要换装歼一10C战斗机的有源相控阵雷达、新一代航空电子系统和玻璃化座舱系统不是不可以,只是代价很大,不如改为防空压制机,当代中国空军正向攻防兼备转型,近年来多机种、大机群、全天候和跨战区的空中进攻作战方式已经成为基本训练内容,攻势作战就必然要面对大量地面防空体系,因此夺取战场电磁优势,压制防空系统将直接影响空袭的效能。
中国在21世纪后机载电子设备技术得到飞速发展,各种性能先进机载告警设备及雷达定位吊舱先后装备空军,使得大量现役苏-30MKK、歼轰-7A及歼-16战斗机都可以执行防空压制任务,但只能依靠机载全向雷达告警系统获得辐射源坐标后引导反辐射导弹攻击,但覆盖范围、辐射定位精度不如专用电子战系统,而且这三型战斗机都有繁重的对地对海攻击任务,歼轰-7A战斗轰炸机近年对地对海攻击任务有所减轻,现在经常配备了电子侦察与干扰吊舱和反辐射导弹执行防空压制任务,演习证明,攻击配备有“标准”-2中远程舰空导弹、“密集阵”近防系统以及先进电子战系统的宙斯盾驱逐舰,歼轰-7A战斗轰炸机机队发射10枚反舰导弹可能只命中2枚,但发射6枚反辐射导弹、4枚反舰导弹,导致舰艇雷达关机则无法拦截反舰导弹,开机则受反辐射导弹攻击。
不过歼轰-7A战斗轰炸机机动力太差,空战能力不足,无法面对敌方的拦截战斗机,早在2009年,歼-10A战斗机就挂载鹰击一91反辐射导弹和配套制导瞄准吊舱进行了试飞,这和美军F-16CJ野鼬鼠飞机很相似,野鼬鼠飞机是美国空军在越南战争为压制苏制地空导弹而想出来的作战思想,野鼬鼠是一种小型凶猛动物,主食是蛇,猎食时常常在蛇洞外引诱蛇出洞,美国空军希望也像野鼬鼠一样凶猛,通过防空雷达的电子信号波束来反推敌方防空雷达阵地位置,进而摧毁,所以将其命名为“野鼬鼠",世界第一种野鼬鼠飞机是装备了雷达与告警接收机和AGM-45“百舌鸟"反辐射导弹的F-100F攻击机。
二:
“野鼬鼠"基本战术是在攻击编队到达前几分钟进入目标区,迫使地对空导弹不得不开机和准备攻击,只要雷达开机试图搜寻与攻击目标,野鼬鼠飞机的电子设备立刻显示出雷达的位置,并发射反雷达导弹消灭目标区的防空雷达,当敌方对空情陷入了一片迷茫后,自然就无法组织起有效反击,攻击机趁对方防空导弹失去雷达的机会轰炸阵地上的防空导弹,杀伤操作人员,从而彻底摧毁其作战能力,没有了威胁的美军空中攻击编队就可以大摇大摆地进行从容和准确的打击,1966年4月18日,“野鼬鼠"飞机首次投入实战,4个月后在攻击河内著名的杜梅大桥时发挥了巨大作用的,摧毁了6个导弹阵地和迫使4台雷达关机,一般只需约10秒钟就可捕获锁定发射。
不过野鼬鼠飞机需要在不停地迅速反复开关的雷达中玩猫捉老鼠游戏,也多次被地面防空火力击落,是非常高危险性的工作,特别是以F-105F、F-105G战斗轰炸机改装的野鼬鼠飞机比较笨重,不足以跟上主力战斗机,美国空军又在F-4E战斗机上加装AN/ALR-38全向式雷达定位与警示系统,AN/APQ-120机载雷达,AN/ALE-40干扰设备以及针对各个波段和频率的电子干扰吊舱成为F-4G野鼬鼠飞机,一来F-4E战斗机内部空间宽大,续航能力强,载荷能力大,飞行速度快,武器先进,二来战斗机作野鼬鼠飞机对护航要求较低,三来F-4战斗机寿命还很长,改装可以物尽其用并造价较低,1975年后美国空军共把116架F-4E改型为F-4G“野鼬鼠"飞机,装备四支空中作战联队。
在海湾战争期间,一共有24架F-4G“野鼬鼠"飞机被调往中东,在沙漠风暴空袭中防空压制任务出动架次占出动总架次的11.6%,每9架次出动里就有一架次防空压制任务,F-4G“野鼬鼠"飞机作为美军唯一专门执行“野鼬鼠"任务的专用飞机,其全向式雷达定位与警示系统能够区分伊拉克防空雷达威胁程度和大致型号,并给出危险辐射源的方位和距离,最危险的目标在后舱电子作战官面前的显示器被标记成高亮度的三角形,来袭导弹被标记成高亮闪烁亮点,以帮助飞行员进行规避和反制,在整个海湾战争期间,美军共发射1961枚AGM-88“哈姆”高速反辐射导弹,给伊拉克防空雷达造成了极大的震撼和打击,战后由于野鼬鼠飞机用途单一,效费比较低,F-4C野鼬鼠飞机退役后美军在不再发展专用型野鼬鼠飞机。
而是在F-16Block50/52战斗机上加挂目标寻的吊舱和反辐射定位系统成为F-16CJ野鼬鼠"飞机,F-16CJ野鼬鼠飞机执行的防空压制任务时标准挂载是2枚“哈姆"反辐射导弹、2枚AIM-9“响尾蛇”近程空空导弹和2枚AIM--120中距空空异弹,不执行防空压制任务时可像普通的F-16战斗机那样挂装空空导弹、空地导弹、精确制导炸弹执行对空和对地任务,F-16CJ野鼬鼠飞机共装备230架,1995年8月首次投入压制南联盟防空系统的战斗,1998年,10架F-16CJ野鼬鼠飞机在“沙漠之狐”行动共出动785架次,发射400余枚反辐射导弹,重创伊拉克防空系统,1999年,48架F-16CJ野鼬鼠飞机共出动1434架次,发射340枚反辐射导弹攻击南联盟SA-3、SA-6防空系统雷达和其他防空雷达,显著降低了美军的损失率。
歼-10A战斗机与F--16C同为四代中型单发战斗机,气动布局设计和综合性能相似,因此选择歼-10A战斗机执行防空压制任务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从技术角度来讲,歼-10A战斗机机翼内侧的两个重载挂点可各携带1枚鹰击一91反辐射导弹,内侧挂架还能各1枚激光制导炸弹,外侧轻载挂点可近距格斗空空导弹自卫,机腹下挂架一个挂载电子战吊舱,从而提高对辐射源的定位精度能力,电子吊舱配有S波段CDMA体制数据链,具备混合多址组网能力,可以实现编队数据的交换和共享,一个可挂载K/JDC-1光电瞄准吊舱,用于为激光制导炸弹瞄准制导,这样在压制敌方防空雷达之后,就能使用制导炸弹彻底排毁敌方防空导弹阵地。
四:
野鼬鼠飞机最重要的武器是反辐射导弹,早在60年代的抗美援越期间,中国防空部队在越南就经常受到美军“百舌鸟”反辐射导弹的攻击,但中国在研究战场获得的导弹残骸后找出了断高压、大幅度摇摆天线等应对之策,同时也意识到反辐射导弹的重要性,于是在1980年仿制了“风雷7号”反辐射导弹,计划装备在歼-8B战斗机上,但因制导系统覆盖频率狭窄,无法应付苏联新一代防空导弹系统的挑战而中止研制,90年代中国军队的作战对象成了拥有最先进的“爱国者”、“宙斯盾”等先进防空系统的美国,鉴于国内还没有自主研发的反辐射导弹,中国把目光投向经济近乎崩溃的俄罗斯,引进了苏联80年代后期研制成功的KH-3IP型反辐射导弹。
KH-3IP型导弹是采用“一弹两型”设计思路,Kh-3IA为空射反舰导弹,Kh-3IP为空射反辐射导弹,两型导弹长4.7米,弹径360毫米,弹重600千克,90千克的杀伤爆破战斗部可以确保摧毁大型相控阵雷达的天线,除导引头和战斗部外其他都是通用,采用组合式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最大飞行速度3.5马赫,但苏联微电子工业技术能力有限,难以研制宽带、高灵敏度的被动制导系统,只能在狄窄的频率内跟踪目标,因此需要根据任务换装3种有限带宽的导引头才能覆盖美制防空雷达网,中国在获得一批Kh-3IP反辐射导弹后并没有引进专利生产权,而是由洪都航空工业公司进行仿制,毕竟反辐射导弹是战争第一种消耗殆尽的弹药,在“沙漠风暴”行动开始1小时内美军就发射了200枚,所以单纯靠外购是不行的。
洪都航空工业公司仿制的“鹰击”-91导弹也分为反辐射和反舰两个型号,反舰版头部整流罩为半圆形,射程可能超过100千米,反辐射型则为尖锥形,射程只有50千米,但得益于国内微电子技术的快速进步,“鹰击”-91反辐射导弹导引头频率覆盖范围更宽,不需要更换不同带宽的导引头,为了补偿俄罗斯的不满,中国在2004年至2005年又从俄罗斯进口了200枚作为苏-30MK战斗机的配套武器。不过“鹰击”-91反辐射导弹只是解决了中国反辐射导弹“有无”的问题,“鹰击”-91反辐射导弹还是存在很多缺陷,如不能直接使用本机的雷达火控系统进行导引,需要战机额外挂载一个独立的吊舱,发动机启动速度较慢,需要先由固体火箭助推器将导弹加速到1.4马赫,然后冲压发动机才能启动继续将导弹加速,而反辐射导弹的应攻击速度越快越好,以尽量压缩敌方导弹操纵手的反应时间。
最大的问题是重量达到600千克,加上180千克的配套挂架,挂载2枚就达1.6吨,而弹身必须布置进气道,这就增加了导弹的体积,苏-30MKK和歼轰-7A也只挂载2枚,歼-10A这样的中型战斗机则有些吃力,另外射程仅有50千米,必须在敌人防空导弹射程内发射,对载机而言十分危险,另外比较“鹰击”-91导弹适合打击大型相控阵雷达天线等高价值目标,对众多的小型野战防空系统雷达就有点“杀鸡用牛刀”,因此中国空军需要更加紧凑的反辐射导弹,这就是在霹雳12中距空空导弹基础上发展的LD-10反辐射导弹,弹长4米,直径0.2米,发射重量234千克,射程80千米,最大速度3马赫,固体火箭发动机可直接把导弹加速到最高速度。
通用霹雳12中距空空导弹的挂架,一架歼-10A战斗机就可以挂载8枚,可以方便地装在歼-20战斗机的弹舱中,不过20千克的战斗部威力不足,只能用于打击突然出现的雷达,于是中国又研制了CM-102反辐射导弹,采用了边条翼的CM-102反辐射导弹重心和升力中心不会随着距离、速度和高度增加而大幅度变化,大大提高了机动性能,而且弹翼展弦比小,尺寸较小,方便安装在歼-20战斗机的弹舱中,波阻也小,发射之后可迅速加速,战斗部达80千克,足以摧毁大型相控阵天线,100千米射程的攻击第三代防空导弹没有问题,导引头覆盖频率范围为2~18千兆赫,也不用更换不同带宽的导引头,所有性能均均超过了美国“哈姆”反辐射导弹,一架歼-10A战斗机就可以挂载4枚,成倍的提高了压制能力。
五:结语
当330架歼-10A战斗机挂上1320枚反辐射导弹时,中国空军将拥有世界最强大防空压制能力,一次出击摧毁敌防空系统雷达设施的作战能力相当于美军在整个海湾战争中的打击能力,而且只是废物再利用,并没有增加空军负担,太划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