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江苏,64岁的蒋大妈哭着对媒体说:“我女儿小梅已经36岁了,她不谈恋爱、不结婚,也不工作,每天把自己关进小屋在家啃老,我和老伴非常担忧女儿,我身体不好,希望女儿有一天能再次燃起对生活的希望。”
蒋大妈说完泣不成声,记者电话采访小梅,她表示:自己和父母沟通不来,自己每天呆在家里,在抖音做自媒体,虽然暂时没有收入,可这个职业很有前景,对于婚姻,她一切随缘。
母亲认为女儿不务正业,在家啃老,女儿却说自己有新奔头,母女二人孰对孰错?
“新型啃老”来了。
蒋大妈的女儿小梅出生于1986年,是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
小梅从小学习成绩优秀,小学时是班上的学习委员,还担任过学校大队委,从小是被老师眼里前途“光明”的好学生,蒋大妈也很为女儿骄傲。
中学时,小梅考进本地重点中学,学习成绩依旧名列前茅。
小梅参加高考时,因为蒋大妈退休前从事国企财务工作,她希望女儿报财务相关专业,将来可以进银行上班。
小梅听话地在高考填报志愿时报考某名牌财经大学,并成功被录取。
女儿一路念到硕士,27岁毕业后顺利进入当地的中国银行上班,蒋大妈满心欢喜,赶紧托人给女儿找对象,希望女儿赶紧结婚成家。
但是女儿工作了不到3年,有一天,她忽然回来告诉蒋大妈:自己把工作辞掉了,每天在银行对着钞票数钞票,感觉自己快要变成钞票了。
从此,她便在家里呆着,不出去找工作也不找对象,成了“啃老族”。
蒋大妈认为女儿任性,开始时,她非常严厉地训斥女儿,要求女儿出去上班,如此多次女儿索性不回家了,母女关系变得非常紧张。
但是女儿在外边久了没有钱花,向蒋大妈要钱时,蒋大妈因为心疼女儿还是按月给女儿生活费。
眼见女儿就这样一天天过去,蒋大妈逐渐也没了主意,她见女儿老是一个人,便和老伴商量,将自己的积蓄拿出来给女儿买了一套二居室房子。
蒋大妈想,女儿一辈子不结婚必须得有个住处。
让她没想到的是,女儿拿到父母买的新房房本不到一年,转手将新房卖掉,自己租了一间50平米的小房子居住,每天拉上窗帘,不出门。
这让蒋大妈大出意外,可是女儿却对生活有着自己的安排,她坦言不想再过那种按部就班的生活,她喜欢自媒体,一定要做这行,可是做了许久,蒋大妈也没见女儿挣到多少钱。
女儿的做法在她眼中就是继续啃老,只是她想不明白从小一贯上进的女儿怎么会变得不上进了?
与拥有硕士学历却从银行辞职的小梅不同,34岁的小金是一个毕业于工商管理专业的大专生,自从2013年大学毕业后,小金明显感到工作的难找。
刚毕业时,她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去合肥这样的大城市找工作。
可是,既不是名校毕业又没有高学历的小金,在职场遭遇了歧视,找了大半年没有碰到合适的工作。
小金说:自己找工作都找的自卑了,感觉除了去饭店端盘子啥工作都找不到。
可小金又不愿意真的去端盘子,自己毕竟是大学生,在她们村人眼里那是有文化的人,端盘子这种小学毕业就能做得事情,自己去做也太丢人了,她拉不下这个脸。
慢慢地,小金发现,自己的同学有的凭借家里的关系找到了好工作,有的去了社区,有的进了事业单位。
小金很羡慕他们,只是自己的父母都是农民,没有同学家里的那种社会关系,托人找工作?根本不可能。
渐渐地小金找工作找的没劲了,索性回到村子,呆在家里。
小金妈看到女儿这个样,却很生气,骂女儿的书白读了,上了那么多年学,最后还是回到村子里,那还不如不上学呢。
母亲的话刺激了小金,她觉得必须干点啥,她和堂姐商量做个小生意,可是还没开始进货,小金妈就打击小金:“就你那两下子,也能做生意吗?你做了准赔。”
面对妈妈的批评,小金感到受到打击,小生意没做成。
她又想开个美甲店吧,小金从小喜欢染各种颜色的漂亮指甲,这是很多女孩子的喜好,小金觉得这个自己肯定能干成,可是,开店需要本金,她找到父母请求给自己出个本金。
小金妈听到女儿想开美甲店,又骂道:“你开啥美甲店?大学生不好好出去上班,做这玩意有啥出息?”
妈妈的话又让小金受到刺激,找工作?哪有那么好找?自己不是名校毕业专业又吃香,又不会什么手艺。
她将满腹委屈全说给妈妈,说人家同学家里都有关系,可以找到好工作,自己父母又没有这种关系,怎么可能进大企业呢?
没想到小金妈继续教训女儿:书白念了。
小金最后尝试报考一次社区,可是在妈妈的打击下,最终不了了之。
小金被妈妈骂的彻底失去上进心,索性在家啃老,你不是觉得我啥也干不成吗?那我索性在家呆着,哪也不去了。
小金每天在家不出门不交际,与妈妈的关系变得更僵,二天一大吵,三天一小吵。
孩子的错?父母的错?
蒋大妈将女儿的事情讲给了某媒体,希望可以借媒体的力量,说服女儿,放弃她的“不务正业”,回到正常的生活轨道上。
她说这是她这辈子最后的愿望了,哪怕自己哪天走了也甘心了。
小梅却说,自己不想按部就班的过日子,她对父母所说的“上进心”,已经觉得厌倦。
她认为社会在发展,世界在变化,新事物新技术新行业层出不穷,她要尝试新鲜的东西,觉得那些才是自己的兴趣所在,不想再被父母的虚荣心绑架。
然而,在蒋大妈看来,小梅搞的那些都属于不务正业,她们那一代习惯一成不变的生活方式,两点一线结婚生子然后退休。
这样的生活,蒋大妈认为稳定又保障,可小梅却觉得这种生活缺少激情,也带不起她的生活动力。
“自媒体直播带货,有那么多人做呢,有的人抖音小红书都几百万的点击量,早就赚到钱了。”
小梅对着媒体说起自媒体直播带货赚钱,表情异常兴奋。
可是这种线上赚钱,在蒋大妈看来就是骗人的玩意。
“水上漂,看着好看不好吃,这种赚钱不是长久之计,做自媒体的那么多?几个人赚到大钱了?”
蒋大妈评论女儿的行业,认为这行业根本不靠谱,女儿做了好几年连自己都养活不了,可还是执迷不悟。
与小梅相比,小金与母亲的关系更糟。
在母亲眼里,上过大学的女孩,怎么说也能找个企业上班,可是小金就是不出去工作,每天在家里呆着啃老。
而小金却认为,母亲不了解自己的处境,更不了解社会变化。
不是自己不出去工作,而是现在职场要求很高,名校专业学历都得一流,自己又不具备,出去自然找不到心仪的工作。
其实工作还是有的,只是小金不愿意,比如在快递公司上班,当单子录入员,或者去送外卖。
小金看到这些工作时常找人,可是,她却说:这工作太辛苦了,早晚不能正常下班,她不考虑做这些。
那女孩子嫁人呗,小金却看不上那些村子里给自己介绍的对象:太土,没品位,缺少情趣,毕竟自己也是上过大学的人,怎么能找个村子里没上过大学的男生结婚呢?
可是,小金没有工作,人家有工作的看不上她,她又看不上别人介绍的,就这样高不成低不就剩到34岁。
母亲对她越来越不满意,母女二人见面就吵架,母亲骂小金高不成低不就,好的找不到,差的不想做,又不能吃苦,干啥啥不成,每天就知道呆在家里啃老,34岁了也没嫁出去。
小金指责妈妈不了解社会现实,对自己没信心,无论干什么都在打击自己,搞得自己干什么都干不下去,才变得什么都不想做,自己变成这样全都是妈妈造成的。
也许,两代人之间改变更多应该是学会换位思考,现在已经不像以前那样学历越高,工作越好,收入随之也水涨船高的时代了。
生活不可能一成不变,如果有像小梅那样敢去尝试新鲜事物的年轻人,不妨放手让他们一试。
像小金那样,想自己干喜欢的美甲店,如果失败寻求帮助,父母可以站在女儿的角度,帮助女儿克服困难,而不是居高临下地批判。
子女生活的时代与父母已然不同,价值观念与父母有差异是正常现象,不正常的是,父母不能站在客观角度,看待两代人价值观念上的差异,以主观情感希望子女成为什么样的人。
这使得子女本来只是暂时性啃老,最后变成了自暴自弃长期啃老。
谁让你的理想变成噩梦。
小金所说工作难找,是明明白白的现实,2022年我国本科毕业生达到967万人,研究生达到86.2万人。
其中研究生毕业人数比2021年增长11%,即便如此考研的人数还是越来越多。
同时,2022年,我国报考公务员人数再创新高,有些行业录取比例达到几万分之一。
这样的录取比例比30年前的高考过独木桥还要吓人。
没过去的人,苦苦补习,本科生不行,再上研究生、研究生不行,再上博士。
可是,现实却是,一个研究生毕业出来,一年的收入不过几万,有的人甚至只有三千元,这与自己的努力太不匹配了。
一些走上社会的研究生,无奈地自我解嘲说自己是现实版的孔乙己,拥有高学历,却拿着低薪水,还不能随便弯腰低头的人。
是的,就像小金的想法一样,自己毕竟是上过大学的人,如果轻易拉下脸来做那种低三下四的工作,那书岂不是白读?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就算别人不认为自己高,大凡读过书的人也不能看低自己。
问题是,现实比人强,念得书再多,理想再高,也很难找到体面的工作,留给自己的只有一次又一次的打脸,最后理想破灭,变得在家啃老。
年轻人的观念究竟从何而来?很多父母告诉子女,赚不到钱可以再考,一直考,总有考上的一天,可是面对越来越多的竞争者,很多人已经觉得筋疲力尽。
29岁的小伙雷磊,坦言自己被父母逼迫考公务员,五年下来,觉得越来越没意思,索性在家啃老,考了好几次,每次总数差一点点。
父亲每次都是苦口婆心地说:“你再努努力嘛,上了那么多年学,连个公务员都考不上,你叫我们面子往哪里搁?”
有一次雷磊不高兴地怼父亲:“要考你去考。我已经很努力了,也就这样了。”
可是父亲却不高兴地说:“你想叫我们在亲戚面前丢面子吗?我们可丢不起这个人。”
雷磊终于明白,在父亲眼中,面子比自己还重要,他可以什么都不要,但是不能少了面子。
雷磊看来,这种认知简直,本来他只是想试一试,然后还想干点别的,可随着年龄增长,雷磊发现自己被父亲的这种“好面子”绑架越来越深。
有时,雷磊会想,天下只有考公务员这一条路可以走了吗?肯定不是,可是他想干的工作父亲眼里那些都是不正经的职业。
在父亲一次次的打击之下,雷磊发现自己变得很消沉,如果再考几次还是考不上公务员,雷磊觉得自己就在家里啃老了。
像小金和雷磊这样,有自己想法想做点什么,却因为父母各种认知局限阻碍,逐渐失去对生活的兴趣,变成彻底的啃老族的“新型啃老族”在我国社会正在逐渐变多。
自己的命运永远掌握在自己手中,很多“新型啃老族”的家长不明白这点,不敢也不愿把命运主动权还给子女,坚持由自己掌控子女的命运,一厢情愿地希望子女活成他们心中的样子。
然而,他们带给子女的不是一场美梦,而是一场挥之不去的噩梦不说,最后他们也没有实现自己的愿望。
2022年,江苏,64岁的蒋大妈哭着对媒体说:“我女儿小梅已经36岁了,她不谈恋爱、不结婚,也不工作,每天把自己关进小屋在家啃老,我和老伴非常担忧女儿,我身体不好,希望女儿有一天能再次燃起对生活的希望。”
蒋大妈说完泣不成声,记者电话采访小梅,她表示:自己和父母沟通不来,自己每天呆在家里,在抖音做自媒体,虽然暂时没有收入,可这个职业很有前景,对于婚姻,她一切随缘。
母亲认为女儿不务正业,在家啃老,女儿却说自己有新奔头,母女二人孰对孰错?
“新型啃老”来了。
蒋大妈的女儿小梅出生于1986年,是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
小梅从小学习成绩优秀,小学时是班上的学习委员,还担任过学校大队委,从小是被老师眼里前途“光明”的好学生,蒋大妈也很为女儿骄傲。
中学时,小梅考进本地重点中学,学习成绩依旧名列前茅。
小梅参加高考时,因为蒋大妈退休前从事国企财务工作,她希望女儿报财务相关专业,将来可以进银行上班。
小梅听话地在高考填报志愿时报考某名牌财经大学,并成功被录取。
女儿一路念到硕士,27岁毕业后顺利进入当地的中国银行上班,蒋大妈满心欢喜,赶紧托人给女儿找对象,希望女儿赶紧结婚成家。
但是女儿工作了不到3年,有一天,她忽然回来告诉蒋大妈:自己把工作辞掉了,每天在银行对着钞票数钞票,感觉自己快要变成钞票了。
从此,她便在家里呆着,不出去找工作也不找对象,成了“啃老族”。
蒋大妈认为女儿任性,开始时,她非常严厉地训斥女儿,要求女儿出去上班,如此多次女儿索性不回家了,母女关系变得非常紧张。
但是女儿在外边久了没有钱花,向蒋大妈要钱时,蒋大妈因为心疼女儿还是按月给女儿生活费。
眼见女儿就这样一天天过去,蒋大妈逐渐也没了主意,她见女儿老是一个人,便和老伴商量,将自己的积蓄拿出来给女儿买了一套二居室房子。
蒋大妈想,女儿一辈子不结婚必须得有个住处。
让她没想到的是,女儿拿到父母买的新房房本不到一年,转手将新房卖掉,自己租了一间50平米的小房子居住,每天拉上窗帘,不出门。
这让蒋大妈大出意外,可是女儿却对生活有着自己的安排,她坦言不想再过那种按部就班的生活,她喜欢自媒体,一定要做这行,可是做了许久,蒋大妈也没见女儿挣到多少钱。
女儿的做法在她眼中就是继续啃老,只是她想不明白从小一贯上进的女儿怎么会变得不上进了?
与拥有硕士学历却从银行辞职的小梅不同,34岁的小金是一个毕业于工商管理专业的大专生,自从2013年大学毕业后,小金明显感到工作的难找。
刚毕业时,她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去合肥这样的大城市找工作。
可是,既不是名校毕业又没有高学历的小金,在职场遭遇了歧视,找了大半年没有碰到合适的工作。
小金说:自己找工作都找的自卑了,感觉除了去饭店端盘子啥工作都找不到。
可小金又不愿意真的去端盘子,自己毕竟是大学生,在她们村人眼里那是有文化的人,端盘子这种小学毕业就能做得事情,自己去做也太丢人了,她拉不下这个脸。
慢慢地,小金发现,自己的同学有的凭借家里的关系找到了好工作,有的去了社区,有的进了事业单位。
小金很羡慕他们,只是自己的父母都是农民,没有同学家里的那种社会关系,托人找工作?根本不可能。
渐渐地小金找工作找的没劲了,索性回到村子,呆在家里。
小金妈看到女儿这个样,却很生气,骂女儿的书白读了,上了那么多年学,最后还是回到村子里,那还不如不上学呢。
母亲的话刺激了小金,她觉得必须干点啥,她和堂姐商量做个小生意,可是还没开始进货,小金妈就打击小金:“就你那两下子,也能做生意吗?你做了准赔。”
面对妈妈的批评,小金感到受到打击,小生意没做成。
她又想开个美甲店吧,小金从小喜欢染各种颜色的漂亮指甲,这是很多女孩子的喜好,小金觉得这个自己肯定能干成,可是,开店需要本金,她找到父母请求给自己出个本金。
小金妈听到女儿想开美甲店,又骂道:“你开啥美甲店?大学生不好好出去上班,做这玩意有啥出息?”
妈妈的话又让小金受到刺激,找工作?哪有那么好找?自己不是名校毕业专业又吃香,又不会什么手艺。
她将满腹委屈全说给妈妈,说人家同学家里都有关系,可以找到好工作,自己父母又没有这种关系,怎么可能进大企业呢?
没想到小金妈继续教训女儿:书白念了。
小金最后尝试报考一次社区,可是在妈妈的打击下,最终不了了之。
小金被妈妈骂的彻底失去上进心,索性在家啃老,你不是觉得我啥也干不成吗?那我索性在家呆着,哪也不去了。
小金每天在家不出门不交际,与妈妈的关系变得更僵,二天一大吵,三天一小吵。
孩子的错?父母的错?
蒋大妈将女儿的事情讲给了某媒体,希望可以借媒体的力量,说服女儿,放弃她的“不务正业”,回到正常的生活轨道上。
她说这是她这辈子最后的愿望了,哪怕自己哪天走了也甘心了。
小梅却说,自己不想按部就班的过日子,她对父母所说的“上进心”,已经觉得厌倦。
她认为社会在发展,世界在变化,新事物新技术新行业层出不穷,她要尝试新鲜的东西,觉得那些才是自己的兴趣所在,不想再被父母的虚荣心绑架。
然而,在蒋大妈看来,小梅搞的那些都属于不务正业,她们那一代习惯一成不变的生活方式,两点一线结婚生子然后退休。
这样的生活,蒋大妈认为稳定又保障,可小梅却觉得这种生活缺少激情,也带不起她的生活动力。
“自媒体直播带货,有那么多人做呢,有的人抖音小红书都几百万的点击量,早就赚到钱了。”
小梅对着媒体说起自媒体直播带货赚钱,表情异常兴奋。
可是这种线上赚钱,在蒋大妈看来就是骗人的玩意。
“水上漂,看着好看不好吃,这种赚钱不是长久之计,做自媒体的那么多?几个人赚到大钱了?”
蒋大妈评论女儿的行业,认为这行业根本不靠谱,女儿做了好几年连自己都养活不了,可还是执迷不悟。
与小梅相比,小金与母亲的关系更糟。
在母亲眼里,上过大学的女孩,怎么说也能找个企业上班,可是小金就是不出去工作,每天在家里呆着啃老。
而小金却认为,母亲不了解自己的处境,更不了解社会变化。
不是自己不出去工作,而是现在职场要求很高,名校专业学历都得一流,自己又不具备,出去自然找不到心仪的工作。
其实工作还是有的,只是小金不愿意,比如在快递公司上班,当单子录入员,或者去送外卖。
小金看到这些工作时常找人,可是,她却说:这工作太辛苦了,早晚不能正常下班,她不考虑做这些。
那女孩子嫁人呗,小金却看不上那些村子里给自己介绍的对象:太土,没品位,缺少情趣,毕竟自己也是上过大学的人,怎么能找个村子里没上过大学的男生结婚呢?
可是,小金没有工作,人家有工作的看不上她,她又看不上别人介绍的,就这样高不成低不就剩到34岁。
母亲对她越来越不满意,母女二人见面就吵架,母亲骂小金高不成低不就,好的找不到,差的不想做,又不能吃苦,干啥啥不成,每天就知道呆在家里啃老,34岁了也没嫁出去。
小金指责妈妈不了解社会现实,对自己没信心,无论干什么都在打击自己,搞得自己干什么都干不下去,才变得什么都不想做,自己变成这样全都是妈妈造成的。
也许,两代人之间改变更多应该是学会换位思考,现在已经不像以前那样学历越高,工作越好,收入随之也水涨船高的时代了。
生活不可能一成不变,如果有像小梅那样敢去尝试新鲜事物的年轻人,不妨放手让他们一试。
像小金那样,想自己干喜欢的美甲店,如果失败寻求帮助,父母可以站在女儿的角度,帮助女儿克服困难,而不是居高临下地批判。
子女生活的时代与父母已然不同,价值观念与父母有差异是正常现象,不正常的是,父母不能站在客观角度,看待两代人价值观念上的差异,以主观情感希望子女成为什么样的人。
这使得子女本来只是暂时性啃老,最后变成了自暴自弃长期啃老。
谁让你的理想变成噩梦。
小金所说工作难找,是明明白白的现实,2022年我国本科毕业生达到967万人,研究生达到86.2万人。
其中研究生毕业人数比2021年增长11%,即便如此考研的人数还是越来越多。
同时,2022年,我国报考公务员人数再创新高,有些行业录取比例达到几万分之一。
这样的录取比例比30年前的高考过独木桥还要吓人。
没过去的人,苦苦补习,本科生不行,再上研究生、研究生不行,再上博士。
可是,现实却是,一个研究生毕业出来,一年的收入不过几万,有的人甚至只有三千元,这与自己的努力太不匹配了。
一些走上社会的研究生,无奈地自我解嘲说自己是现实版的孔乙己,拥有高学历,却拿着低薪水,还不能随便弯腰低头的人。
是的,就像小金的想法一样,自己毕竟是上过大学的人,如果轻易拉下脸来做那种低三下四的工作,那书岂不是白读?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就算别人不认为自己高,大凡读过书的人也不能看低自己。
问题是,现实比人强,念得书再多,理想再高,也很难找到体面的工作,留给自己的只有一次又一次的打脸,最后理想破灭,变得在家啃老。
年轻人的观念究竟从何而来?很多父母告诉子女,赚不到钱可以再考,一直考,总有考上的一天,可是面对越来越多的竞争者,很多人已经觉得筋疲力尽。
29岁的小伙雷磊,坦言自己被父母逼迫考公务员,五年下来,觉得越来越没意思,索性在家啃老,考了好几次,每次总数差一点点。
父亲每次都是苦口婆心地说:“你再努努力嘛,上了那么多年学,连个公务员都考不上,你叫我们面子往哪里搁?”
有一次雷磊不高兴地怼父亲:“要考你去考。我已经很努力了,也就这样了。”
可是父亲却不高兴地说:“你想叫我们在亲戚面前丢面子吗?我们可丢不起这个人。”
雷磊终于明白,在父亲眼中,面子比自己还重要,他可以什么都不要,但是不能少了面子。
雷磊看来,这种认知简直,本来他只是想试一试,然后还想干点别的,可随着年龄增长,雷磊发现自己被父亲的这种“好面子”绑架越来越深。
有时,雷磊会想,天下只有考公务员这一条路可以走了吗?肯定不是,可是他想干的工作父亲眼里那些都是不正经的职业。
在父亲一次次的打击之下,雷磊发现自己变得很消沉,如果再考几次还是考不上公务员,雷磊觉得自己就在家里啃老了。
像小金和雷磊这样,有自己想法想做点什么,却因为父母各种认知局限阻碍,逐渐失去对生活的兴趣,变成彻底的啃老族的“新型啃老族”在我国社会正在逐渐变多。
自己的命运永远掌握在自己手中,很多“新型啃老族”的家长不明白这点,不敢也不愿把命运主动权还给子女,坚持由自己掌控子女的命运,一厢情愿地希望子女活成他们心中的样子。
然而,他们带给子女的不是一场美梦,而是一场挥之不去的噩梦不说,最后他们也没有实现自己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