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双确认“第一阶段协议” 中美要结束贸易战了?

今日头条
Toutiao
  返回列表
164 阅读
0 评论
多维新闻

北京时间10月19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出席2019年世界虚拟现实产业大会时罕见正面回应,中美新一轮经贸高级别磋商在诸多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为签署阶段性协议奠定了重要基础。刘鹤的这一回应延续了此前中美一致确认的双方将达成第一阶段协议的向好趋势,舆论纷纷预期纠缠了一年多的中美贸易战即将结束。 然而,中美贸易战真的进入尾声了吗?这是舆论的一厢情愿还是中美真的已经做好了握手言和的全面准备,观察当前中美贸易战的局势,恐怕现在说中美贸易战即将结束还言之过早。

虽然中美称第十三轮中美高级别磋商有实质性进展,但在第一阶段协议之前仍有关取消对华关税的纠结。(VCG)

10月10日举行的第十三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的成果及后续双方的反应的确容易给人造成这样的判断。首先在当轮的谈判之前,无论是副部级的磋商还是当时的局势都让外界预期不会有好的谈判结果,但在当轮谈判过后,特朗普(Donald Trump)的宣布即会见了刘鹤,并抢先表示基本上已经达成了协议,或会在11月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期间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一部分的协议,美中非常接近结束贸易战。局势的扭转令外界大呼意外,舆论期待值迅速拉升。此后,美方决定暂时取消原定从10月15日开始将针对25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的关税从25%提高到30%的计划;中国官方10月15日也正式表态与美国在达成经贸协议的问题上态度是一致的,并表示将加快采购美国农产品。10月19日在刘鹤回应中美当前的磋商进展当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韩正在另一场会议上也谈到中美贸易战,表示中国将进一步降低关税,消除各种非关税壁垒。连日来的持续向好表态与看起来稳步推进的第一阶段协议事宜让舆论也开始乐观起来。

不过,刘鹤10月19日当天的讲话中,在回应中美新一轮中美经贸磋商取得实质性进展后,其补充说明的是“停止贸易战升级,有利于中方,有利于美方”而不是“停止贸易战”,这意味着当前中美并非是在“不打贸易战”上取得了共识,而是暂时维持“不升级”的局势。显然,“休战”与“结束贸易战”中间恐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莫说结束贸易战,恐怕仅仅当前的休战共识都不是一个稳定的局面,因为在对华关税问题上,中美之间仍然存在分歧。

此前,美国只是暂时取消了原定10月15日的提升惩罚性关税的计划,但并没有彻底取消加征的这部分关税以及12月中旬将生效的对华关税计划。在10月17日中国商务部的记者会上,发言人高峰就催促美国尽快取消对华加征关税,但美国财政部长姆努钦(Steven Mnuchin)却表示,尚未决定如果协议达成,现有关税或定于将在12月生效的关税是否会被取消。显然,这不是中国希望听到的答案。

但问题的纠结在于,一则,美国要求中国兑现购买500亿美元美国农产品的承诺,这就意味着中国不得不取消对美国农产品加征关税的前提条件,但美国却不松口取消对华加征商品关税,这显然不符合中国在中美贸易谈判的过程中一直强调的“平等尊重”原则,历次的谈判触礁经历,美国不愿取消对华关税而要求中国做出让步致使谈判屡屡陷入僵局也印证了这一点。二则,美国在取消对华关税上确实也保有考虑,因为中美贸易磋商进入分阶段谈判的状态,如果在第一阶段就取消对华关税,那么在接下来的第二、三阶段难以达成共识,势必又要重启或加征关税,届时局势更加复杂,原本敏感脆弱的信任关系更难维持,因此美国恐怕也很纠结。但是如果就姆努钦所说达成第一阶段协议,美国还不能决定是否取消加征的关税,对于中国来说,显然不能接受。甚至,双方都已明确的“第一阶段协议”签署计划会因美国现在的犹疑不定再遭到搁置。

不仅是当前的第一阶段协议就面对关税的分歧,在拖后解决的知识产权保护及强制性技术转让、中国产业政策、国有企业补贴等棘手问题上中美恐怕还有更艰难的谈判。从中国官方此前释放的信号来看,中美贸易持久战的基调短时间不会变。不仅是中国官方保持既定的谨慎姿态,整个中国舆论场都显得更加沉稳。再美国单方面抢先宣布中美或会签署“第一阶段协议”之时,中国官方仅以“磋商成果”来回应,直至10月15日才通过中国外交部正式回应“协议”一说,而民间舆论强调更多的是“特朗普会不会再次出尔反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