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战开启 马斯克和特朗普的蜜月期结束了?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5年4月18日 17点1分 PT
  返回列表
58762 阅读
8 评论
底线思维

在4月2日开启新一轮登峰造极的关税战之后,特朗普和马斯克之间的关系就变得非常微妙了:

先是特斯拉股价应声而跌,马斯克虽然没有直接评论关税政策,但4月6日,他在X(推特)上转发评论,暗示“贸易战最终损害的是消费者”,被解读为对特朗普关税政策的隐晦批评。

4月7日,根据《华盛顿邮报》的报道,马斯克曾劝说特朗普撤销对等关税,但以失败告终。接着就是他和纳瓦罗互不相让的骂战,一个嘲讽对方空有博士学历而缺乏智慧,一个说“你就是个卖车的”,没资格对国家大政指指点点。

直到4月16日,美媒Axios又翻出了上个月在美国引发轩然大波的“马斯克将在五角大楼听取对华作战简报”,这一消息此前被特朗普否认过。根据Axios最新爆料,并非是马斯克自己决定取消“对华作战简报会”,而是特朗普亲自下令工作人员取消的,还飙了脏话。

显然,特朗普也在忌惮马斯克和中国的关系。

而马斯克要离职的传闻,则从贸易战之前就开始了。这也让人们更加好奇,马斯克和特朗普的蜜月期,真的要结束于贸易战之下吗?特朗普与马斯克将何去何从?从中又能看到美国当前政商关系怎样的现状?

一、“辞职”的罗生门:辟一个遥遥领先的预言

自从马斯克在3月27日参加完福克斯新闻的访谈后,他计划于5月底离职的报道就开始不断发酵,并在4月的头几天甚嚣尘上。随即又因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一句“假新闻”的辟谣,而显得像是造谣。

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

图自:外媒

在对此展开分析以前,我们先要明确一个背景信息,就是马斯克的身份不属于全职官员,而是“特殊政府雇员”(SGE)。根据《美国法典》第18卷第202条(a),这一身份在每一年(即连续365天)内,为美国政府的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30天。

而从特朗普政府1月就职时间开始起算,130天正好到5月底。

基于这样的背景,福克斯的主持人向马斯克发问:“你(的任职)会超过这个时间吗?”

马斯克的回复则是,“在此时间段内”(within that time frame),将完成自己的大部分工作,即减少1万亿美元的财政赤字。

当主持人再次确认这项工作是否锁定在130天的时间段内,马斯克明确答复了“YES”。

虽然在后续采访中再未展开任期的问题,但敏感的媒体已经开始跟踪此事,并在3月31日直接向特朗普本人发问,是否希望马斯克能在政府中待得比130天更久。

比起过往的斩钉截铁,此时的特朗普回复得颇为耐人寻味:“某个时刻,他总会回到公司”、“只要我能留他,我就会留他”、“‘政府效率部’在某个时候会终结,部长们总有一天能够完成它的工作。”

就这样,马斯克明示了“到点走人”,特朗普明确了“后继有人”。

按照常理,如果还能留下,这两位多血质都该有更明确的反驳,而非如此回复,也就难怪“马斯克辞职”的舆情被迅速点爆了。

其实结合过往二人表态的“合订本”来看,就能发现二人在“马斯克究竟干多长”这件事上,设定的时间范围是一减再减。

早在特朗普去年11月当选美国总统,并提出“政府效率部”设计的时候,他就已经明确,马斯克领衔的“政府效率部”将持续工作到2026年7月4日,即美国国庆250周年的时刻。

特朗普还如是说:“一个规模更小、效率更高、官僚主义更少的政府,将是送给美国的完美礼物。”

待到特朗普正式就任总统,他所签署的行政令就是“政府效率部”将存续18个月,马斯克还为此做了一个“DOGE自我终结”的倒计时牌,煞有其事地表示:“‘政府效率部’的最后一项工作就是裁撤自己。”

DOGE的倒计时牌。图源:DOGE官网

也正是在不久之后的2月初,有媒体开始关心作为“特殊政府雇员”的马斯克任期,对此白宫多次表示马斯克可以不受130天的限制,称其“一定会留下来”,在“政府效率部”的工作“将一直持续到完成”、“任期看不到尽头”。

对此大家也并未过多质疑,因为叠床架屋的美国法案留下了数不尽的空子可钻。别说“特殊政府雇员”在民主党政府时期就给搞成了可以重新解读工作时间,从而实现无限量续期,即使真的130天后无法续期,转套外部顾问、特别负责人、项目承包商等等身份,都可以继续“苟”在华盛顿,总统在这其中的操作空间是非常大的。

也正因此,相关舆情很快得到平息,130天任期限制被认为并非是马斯克留任的障碍。

在原有的叙事里,马斯克是要和DOGE共进退的,正所谓“no known end date on Musk’s tenure”。外媒报道截图

变化出现在3月中旬,同样是接受福克斯采访时,马斯克突然宣布,自己将只在“政府效率部”待一年,并且他明确表示,干这份工作让他打理生意非常困难。

此时,美国乃至西方发生了对特斯拉汽车的大面积打砸烧,特斯拉销量与股价齐跌,甚至公司内部也有动议马斯克是否应该离职。

3月18日,拉斯维加斯发生特斯拉汽车遭纵火事件 视频截图

又过了半个月,便发生了本章开头这一幕,工作时长从一年又缩短到130天。

而马斯克的“辟谣”同样耐人寻味。

时间上,他并非立即辟谣,而是在特朗普表态后又等了三天,须知特朗普、马斯克,乃至万斯、贝森特、卢特尼克……一群有着对冲基金经验的人,不会不知道信息实时回应的重要性,尤其这种涉及“团队估值”的重大新闻。拖了3天本就是一种态度。

形式上,他不是以公开声明或采访的形式,而是在社交媒体上对白宫新闻秘书卡罗琳·莱维特驳斥马斯克将立即辞职的回应,就写了三个英文单词:是的,假新闻。

而这条推文只是驳斥了马斯克将“很快”辞职,那么一个月以后算“快”还是“慢”?

此外,莱维特在看似“辟谣”的同时,却突然说了这么一句:马斯克会在“完成难以置信的工作”后,“作为‘特殊政府雇员’离开公共服务”。

副总统万斯紧接着也做了类似的表态,他表示马斯克在130天到期后将仍是“我和总统共同的顾问”,他离开后相关工作还将继续进行。

这句“共同的顾问”就很有嚼劲。遥想去年底,特朗普和马斯克出双入对时,媒体曾一片“万斯被边缘化”的声音,如今场子可算找回来了。

辟着离开的谣,最后落脚点居然还是“离开”。

微言大义,莫过于此。

这其中还留下一个线索:马斯克的离开会在完成工作之后,马斯克在采访中也强调了他会在130天内把一万亿“赤字”给砍下来。

那么现在他做得怎么样了呢?

二、“百日维新”的成果:一本欺负美国人算术不好的糊涂账

现在一提到“政府效率部”,估计带给大家的印象全成了裁员、削经费、砍部门。而要评价“百日维新”成果,我们需要首先明确,这场“维新”的目标到底是什么?

对此,在去年底推出“政府效率部”设想时,上文中特朗普给了个总目标:“一个规模更小、效率更高、官僚主义更少的政府。”

不只是动人奶酪那么简单。

也正因此,所谓的裁员与经费削减都应当是最为表层的任务,是服务于效率的具体措施,在推动上述工作取得进展以后,能够导入最新的技术,重塑决策和执行流程,并理顺各部门的脉络,发挥政府机器的集成作用,实现政府职能转变,从而达到特朗普所谓的“效率更高、官僚主义更少”。

“政府效率部”内部就不断有声音零星地冒出这些愿景,譬如特斯拉的前工程师托马斯·谢德就提出“人工智能优先战略”,希望政府部门能像“初创软件公司”那样,可以一边“自动执行”不同的任务,一边收纳其权限内的、与整个联邦政府相关的数据,最终实现大部分工作的自动化。

再比如特斯拉的独立董事、马斯克在DOGE的得力臂助乔·格比亚就认为,可以把硅谷经验引入政府——“我们真的相信政府可以拥有类似Apple Store的体验。”

但是,通过这三个月来的信息披露,马斯克团队对除裁员与降费外的相关表态,多集中于技术搭建与信息获取,未见其他议题的深入展开,且即使是后者的相关信息,披露也如前文所说的“零星”。

或许有朋友认为,可以理解为工作刚刚开展,尚未来得及展开至此。

但这就会让上一节所说的“离开”更显匆忙和蹊跷。

而且即使是裁员与降费,其中也是相当大的水分。

裁员方面,根据3月稍早前更新的明细记录,已经号称是裁减了十万公务员,包括直接裁撤机构或裁员(约1万人左右)、买断计划(7.5万人)、削减试用期联邦雇员(2.2万)。最新数据则是累计削减了二十万众之多。

但结果已是沸反盈天,这不仅有离职者的抗议,还有大量法律和技术原因导致的“裁而复返”,诸如航空、核武、防疫等专业部门的人员“回炉”,诸如多个州的联邦法院要求恢复解雇者职务的判决。

对于这样的局面,马斯克在最近的采访里毫无“就是这样汉子”的担当,反而说出了一句中英文都能判为病句的自我开脱之词:

“基本上几乎没有人被解雇”(Basically almost no one has gotten fired),离职人员都是“买断工龄”后自愿离开的。

首倡者担当至此,这项工作的前景可知。

特朗普也出面压低了预期,在稍早前表示预计再过两三个月政府规模就能“让我们满意”,暗示大规模的裁员即将结束。

削减经费同样是一笔糊涂账,由一开始承诺削减2万亿(至今仍是DOGE官网上的数字),再到对折为1万亿。由此分解出的每日削减开支,也在30亿、10亿里来回变化,截至3月中实际完成的日均削减额仅达到6.16亿美元。

最近,马斯克又声称他的团队将按照“每周7天,每天节省40亿美元”来削减开支,可是这明显是按照一年削减1万亿美元的口径来算数,所以一到马斯克如今强调的130天这个“时间段”就能“完成全部任务”,瞬间有了五六成的缺口。

说得不客气点,如今这种数字游戏就是欺负“快乐教育”到连计算机都按不利索的美国基层民众,在如此众多的“张口就来”前,去计较哪个指标更严肃已经毫无意义。

在DOGE官网上,为我们展示的各部门削减经费情况也出现了严重的失衡,在目前DOGE号称削减的1400亿美元经费中,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与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 (HHS)占比就达2/3,遥遥领先于各部门。

而其裁员数自然也冠绝其他部门,美国国际开发署的1.3万名雇员据称只能保留294个,而拥有8.2万名雇员的卫生与公众服务部在3月底曝出计划削减至少2万人,并已完成一半的削减。

也就是说,截至3月底,DOGE掀起的削减支出浪潮依然是一种“抡大锤”,基本是以大规模裁员乃至拆除一个部门为代价去完成它的大额降费,伴随着裁员受到越来越大的压力,以及特朗普公然打退堂鼓,方才完成1400亿美元的工程也将面临愈发难以为继的风险。

截至4月7日DOGE官网上开支削减数排名前五的部门。可以看到USAID与HHS是多么地“遥遥领先”。图片来源:作者自制

在DOGE官网公示的数据中,还存在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削减开支的总账与明细账根本对不上。在笔者写作前文时,正值3月下旬,当时DOGE自称削减了1300亿美元的开支,但是当时公布的图表中,每日明细数据更新至3月18日,加总仅有351.66亿美元。

本文写作于4月上旬,此时削减总账已提高至1400亿美元,而图表公示的截至3月27日的数据加总后仅有972.29亿美元。且笔者追踪了有大额开支削减的日期进行比对,发现金额都普遍大幅调增。如2月26日,在3月下旬报削减20.2亿,至4月上旬已改为44.9亿;3月1日前报削减155.4亿,如今改为309.2亿……

由于DOGE官网并未披露自己做账的勾稽关系,我们既无法追踪总额与明细间为何有这样的差额,也无法考证过往日期的数据因何而调增,但这也恰恰证明了DOGE并不是一个“开源”部门,结合特朗普政府之前透露的40%的削减是拿已执行完的订单凑数,其经费削减的实际成效是值得怀疑的。

更何况即使按当前的速度,也根本完成不了马斯克夸口的任何一个版本的削减计划!

截至4月7日,DOGE官网已公示的每日削减开支图(左),及根据其数据重新绘制图(右)对比,同样的数据,图表差异巨大。图表来源:作者自制。

此外,就是之前已多次提到的开支领域,早在12月份马斯克规划经费削减时,曾一度想要去砍大块经费,结果首当其冲的就是退伍军人福利,后面还有大量开支涉及军费、社保、医疗……伴随着抗议声浪渐起,他开始承诺:不会削减基本服务。在他后期规划的策略里,削减经费更多是所谓“围绕消除欺诈、重新谈判合同和减少冗余支出展开。”

火力向着虚构支出和所谓的“多元化”经费砸去。他还提出了长远“愿景”,建议联邦政府未来要提高退休年龄、减缓福利增速、调整生活成本并转向专注于贫困预防的“统一福利模式”。

奈何长远的,他说了不算。短期的只看数字,而数字就是上文所述,还都沿用的是他自己的“注水”数据,已然是前后脱节、漏洞百出。

特斯拉最近有十几亿美元的账没有做平,引发了投资者对公司内控的普遍担忧。其实比起“政府效率部”这笔账,都是毛毛雨了。

而且我们都可以根据他的表现断言,这种前后策略不一的转变,表明马斯克在就职“政府效率部”以前,对于自己将面对的是什么、政府的财政结构长什么样、甚至美国的财政开支怎样的结构,是不够清楚的。

最表面的两大举措,都执行成这个样子以后,其他更为长远和深层的计划执行如何,也就可想而知了。

更何况这些改革都需要以时间去浇灌培育,绝不是口嗨上百天就能完成。

就在前面的专栏文章中,我们回顾过美国过去几十年最大的两场政府改革,里根任内的格雷斯委员会用三年时间,节省开支1000余亿美元。克林顿任内戈尔副总统所主持的“全国重塑政府伙伴关系计划”,同样是用3年时间,削减了25万个联邦工作岗位,测算后节省成本1180亿美元。

在这些前人案例下,本场“百日维新”,以他在人员经验、专业背景、计划效果、具体效果与目标愿景的极致反差,留给历史一个大大的“哈哈哈”。

更何况,债务还在高企,减税已在路上……

三、“百日维新”去向何方:仍会延续,却从未开始

虽然遇到了这么多啼笑皆非的事情,但是笔者认为,本场维新与历史上的“百日维新”最大的不同,就是它的影响将会持续发酵下去,完成不了它主要的目的,却播散出其他方向的种子,再由长出来的妖林鬼树张着血盆大口告诉世人:改变从未发生。

首先,对马斯克来说,虽然上一阶段与特朗普绑定太紧,蒙受了一定的损失,但是并非一无所获。

通过筹办DOGE,马斯克及其盟友也获得了一批敏感政府数据的访问权限,这对于其拓展后续的商业帝国意义重大。马斯克的部分盟友已被安排在主要政府机构的关键职位上,同样有利于后面“旋转门”的搭建。

有些人曾分析马斯克团队讲究“情怀”,“放弃个人得失,带着情怀和良好愿景来帮助改革政府”,其实稍微翻检下核心成员履历,便能感受出其中大有蹊跷。

陪同马斯克参加3月底福克斯采访的人员名单,大多数不仅与其渊源颇深,且已安插入要职,都不是先前报道的小年轻。图表来源:作者自制。

此外,马斯克在SpaceX和星链的业务,也已经与卫星通信等政府服务交织在一起,在获取利润丰厚的合同同时,也进一步巩固了自己在相关领域的地位。

其次,马斯克与特朗普依然有着深厚的共同利益来维持彼此的合作。

前文分析过特朗普与马斯克围绕产业运营和施政方向存在的一系列矛盾,甚至是结构性矛盾,也认为这些矛盾终将导致二人的分道扬镳。包括近期的“辞职”风波,也可以视作是二人一场有限度的切割。

但是在现阶段,二者依然存在广泛的利益往来。马斯克牵头“政府效率部”,为特朗普充当了“挡风的墙”。深谙估值的特朗普也多次投桃报李,站台马斯克。此外,特朗普将马斯克摒弃于贸易战决策之外,客观上缓解了一定的二者矛盾。二者的出生条件与资源禀赋也决定了彼此在政商关系、产业制造、资本运作、航天发射、科技创新等领域依然有着合作点。

值得一提的是,加密货币领域已经成了特朗普政府于公为美元霸权寻求新锚定的“乞灵之术”,于私则形成了美国政商“旋转门”中新的分肥之路。

特朗普创办的加密货币官网上,高管前四位至今依然是他和他的三个儿子。在利益深度绑定时去推动所谓的“战略比特币储备”,美国政治规则已经被侵蚀得支离破碎。

之前为报复拜登政府收紧对加密货币的监管,币圈大佬们公开号召干预美国大选,为此全程投入将近2.5亿美元,让特朗普在第二次竞选中金主大增,“买”出了一届最倾向于自己的美国国会和政府。曾一度嘲弄加密货币“稀薄如空气”的特朗普,正热火朝天地给加密货币进行全方位松绑。

而其中的操盘手中,就包括了马斯克。

也正因此,二人的合作关系将会在马斯克出走“政府效率部”进入2.0阶段,马斯克为了权力加持商业帝国,仍然会做MAGA的一根棍子,而特朗普也会将这根横跨天地产媒的棍子拿出来继续敲打,只是会减少使用的频率。马斯克已经安插的若干中坚力量也会继续存在于华盛顿中。

哥俩好还能走一段时间。

由此,“百日维新”并不能说是结束,而是会进入它的2.0时代。直到特朗普的“MAGA美国”诸多政策开始反噬,建制美国大举反扑之时,届时才需要马斯克再做决策何去何从。

而这一天也不会太远,近期共和党几场补选的焦虑与挫折已经预告了它将会在短则半年、快则一年左右的时间到来。

此外,复盘二人乃至整个DOGE施政的过程,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并非是要颠覆深层政府,而是自己成为新的政商家族去问鼎深层政府。

正所谓“我之所以反对你,是因为我还没有成为你”。

第三,这也再次证明了政治与经济之间的复杂关系,并不存在单纯的“真空商业”。

这种复杂的政商关系,川马组合其实只是依样画葫芦,历史上早有先例,DOGE的工作本来也是揭开了其中的“冰山一角”。

君不见,大批年薪仅20万美元的国会议员,却拥有成千上亿万的财产,历届要拉“国会山股神”的聊天群可能一个还装不下,如此巨额财富是如何积累成的呢?

君不见,社保记录拉出的120岁以上老人以千万计,超过了美军在二战全盛时期的兵力总和,又是谁代领了这些早去天国地府的人头福利?

君不见,一大批奇思妙想的所谓“科研项目”能在肉眼看着都啼笑皆非时,纳入超级大国自诩神圣的预算,其开支与同类市场化项目成本甚至能高达万倍之多,为什么会有如此剧烈的反差?

君不见,如此桩桩件件、触目惊心的弊案,马斯克他们是不是只敢光揭弊案,却无力问责打虎,是怎样“看不见的手”庇护着这些窃国巨盗?

君不见,马斯克自己是否也是一样,在DOGE任上勒索各家机关和企业为其充值广告费、为其奉上大订单、甚至以“增效”之名,不惜绕开所有听证,直接废除诸如无人驾驶这样的管制,又有谁能阻止?

……

“百日维新”再次提醒了我们,美国的这种政商关系早已凌驾于制度之上,某些人当年为其涂脂抹粉一语成谶,真让我们领教了放条“狗”(DOGE)上去后,这个制度会展现出什么模样?

这种揭开了盖子、动摇了印象,但打不了老虎,乃至自己也成老虎的改革,倒是与咱的戊戌变法区别很大。在笔者看来,反倒是更像苏共二十大及其后的修正式改革。

就在本文计划收尾时,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美国媒体又开始炒作特朗普与马斯克的新裂痕——白宫计划大幅削减NASA经费,面对“维新”维到自己头上的马斯克立马变身“守旧派”,大呼这“令人不安”,上个月还戴着“特朗普万事皆对”帽子的他,已经在短短两周时间里多次喊出“这不对”。

但与此同时,对特朗普不太友善的美国媒体往往会忽略这一阶段二人合作的新成果,SpaceX 正在与长期支持特朗普的国防承包商彼得·蒂尔合作,打造“金穹”导弹防御系统,初步规划要发射400到1000多颗卫星绕全球飞行,以感应导弹并跟踪其移动。

这些看似自相矛盾的消息,恰恰是二人关系的缩影,也能够以此为线索去解答:为什么相当一批产业与科创企业家,明明与MAGA运动有着结构性矛盾,明明知晓特朗普贸易战对自己全球经营的影响,依然会去选择支持特朗普?

他们都厌恶着Old Money,也被后者厌恶和打压。美国的“旋转门”已经给他们设置了明确的天花板,却也留出了“系统后门”让他们去尝试打造自己的“旋转门”。对待“深层政府”,他们一面恨得要死,一面却根本无法抵制让自己也成为新的“深层政府”的诱惑……

正如歌德笔下的浮士德,这时候的他们,面对欲望有可能被满足的前景,哪怕对面是魔鬼,哪怕自己也要变成魔鬼的帮凶,依然不介意把这场游戏继续下去。

早在去年12月发表的《马斯克一通改革,不仅提不了美国政府效率,还将激化更大矛盾》,我在文末已经引用了导师的那句话:“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这样的故事还在不断验证着这句话,及其所代表的主义为什么是真理。历史将会记录下:以马斯克为代表的这批科创巨子们,在我们信奉的主义所描述的社会运行机理中,是如何从貌似“创新”、“突破”的遨游,最终却陷入到当代最反智的泥淖之中。

这是一个社会的崩坏,当年如何被吹嘘,现在显露原型时的冲击就会加倍。

“灯塔”的火炬已经被打翻,“维新”没有给她换上点灯,反而放任残烛燃出了更大的火光,愈烧愈旺。

维新者变成了违心者,却在烈焰环绕里依然无可奈何、无法自拔。

d
daniexu
1 楼
伴君如伴虎,马失前蹄。
W
Washington001
2 楼
马斯克的一世英名毁于一旦,搞得天怒人怨,直接影响了特斯拉的销售。马斯克还是在政治上太幼稚。没有几个财阀亲自上阵为自己的政治势力摇旗呐喊的,都是利用自己扶持的组织和媒体。自己亲自冲锋陷阵,至少得罪一般的美国人(假设民主党和共和党的支持者势均力敌)。马斯克完全有理由为了他的儿子变女儿不喜欢民主党的某些政策,就以此推断共和党更好,川普更好,这是很大的一个思维逻辑错误。
o
oldoldcandy
3 楼
小马回家造人比较实在..🤣🤣
角落
4 楼
归去来兮,好好造车。
抬头看天
5 楼
历史是惊人的相像。蒯大富是文革毛泽东的第一打手,任务完成,坐大牢去了。马斯克是川普的第一打手,打乱政府的运作,任务完成,回公司去救特斯拉,否则,很快地被市场淘汰了。政治,只有政治才是最诡异,最艰难的上山路,一不小心就掉入峡谷。中国人似乎鄙视政治,其实是害怕。
h
http20000228
6 楼
因为打鬼,借助钟馗。
b
brucesui
7 楼
其实就是两个烂苹果比较,看看哪个稍好一点。
清除五毛
8 楼
5 年之后 也许 你可以 理解 为什么 老马 比老川 邪恶 的 更彻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