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国经济的通缩指标CPI再次下降!凛冬已至!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3年11月22日 16点3分 PT
  返回列表
80052 阅读
31 评论
黑噪音

国家统计局11月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居民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0.2%,是7月以来再次出现下降。

中国经济是否陷入通货紧缩,再次发生争议。

什么是通货紧缩?是指一个国家总体价格水平下降,即物价普遍下跌,同时发生的还有经济衰退、消费需求不足、失业率增高等情况。

通缩在经济学上来说,是非常严重的事情。至今世界上尚未有哪个国家成功战胜过通缩,都是被通缩搞得非常惨。

最典型的通缩,就是1929年大萧条时期的美国,以及泡沫经济破灭后的日本。

大萧条有多惨?饿肚子的人都不在少数,无数人的资产一夜间变成负债,普通人基本找不到任何工作。美国后来是重新富强了,但大萧条那些年普通民众付出的代价太惨重了。

日本在90年代被通缩这个魔咒控制之后,经济30年基本没有增长,虽然今年重回增长趋势,但是否能说走出通缩,还不一定。

试想一下中国接下来30年不增长会怎样?

跟日本可没法比。日本当年陷入通缩的时候,人均GDP可是超过美国的,所以现在日本30年不增长但仍然属于发达国家前列,真正体现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但中国2022年的人均GDP只有美国的七分之一,产业质量也远不如日本当年,如果这时候陷入通缩,后果肯定是不敢想象的。

对一些大病来说,在早期就会有很小的征兆,但有时候这些迹象被忽略了,有时候会讳疾忌医,有时候是给的早期干预手段不对,最后成了真正的大病,要么得大动干戈治疗,要么就真死了。

通缩的判定标准,按照主流看法其实简单, 经济学家一般普遍认为,当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出现连续的下跌,即标志着通货紧缩。如果按照这个标准的话,中国经济就已经通缩了。这是单一要素的通缩判定标准。

另外还有一种全要素判定标准:通货紧缩不光出现物价下跌,还会伴随货币数量减少、货币流通速度下降,也会出现经济萧条。

按照这个标准来看的话,中国也可以被认为进入了通缩前期状态。

不过中国经济因为巨大的体量,确实是一个异常复杂的系统。再加上中国政府干预经济的力量很强,而经济理论一般都是针对纯市场经济环境,所以硬套通缩这个概念,也未必可取。

那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我想,既然上面已经说了这几个中国经济的特殊性,那就从特殊性出发,会比较切合实际。

再来看看PPI。统计数据显示,10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降幅在连续三个月收窄后,同比下滑2.6%,降幅较9月扩大0.1个百分点。这是PPI连续第13个月下降。

这就很有讨论的价值了,为什么消费者这头的价格下降,还伴随着生产那头的产品价格下降呢?如果说物价下降还能解释为主要是猪肉降价造成,那“双降”现象,就能说明问题没那么简单了。

双降,显然是因为经济的“老毛病”未除,就是产能过剩。就是说生产的太多了,但有效需求还是太弱。

根据数据,今年上半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152.1GWh,累计同比增长38.1%。但同期我国动力电池累计产量约293.6GWh,同比增长36.8%。今年上半年动力电池的产量接近装车量的两倍,就是说产量明显高于市场需求。

这就是一个关于产能过剩的现实例子。

综上我们就可以更进一步,再看看GDP的增长是怎样的。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字,今年前三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5.2%,第四季度也普遍预计将会超过5%。

那么最核心的问题就来了:为什么GDP数字如此美好,物价和出厂价格却是下跌的?这GDP到底是从哪里来的?按常理说,GDP和物价指数应该有一个非常良性的同步增长才对。

这时再结合我刚才说的产能过剩,就该有答案了:GDP其实还是生产过剩和政府投资带来的,并不是因为经济的复苏。那些生产过剩的电池之类,就是GDP的主要推动力。而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事实上还在进一步恶化。

可以说,生病的中国经济今年根本就没吃对药,多年来的产能过剩、过度投资积弊还在扛着GDP这面大旗前行,但背后的有效需求“后备军”不仅没有及时跟上,甚至还被落下更远了。用扩大产能和政府投资来“饮鸩止渴”维持GDP高增长的现象还在继续。

这时候争论通缩没通缩,还重要么?

现在再叠加债务问题、房地产问题,就算启动财政政策开始“放水”,也未必能让水流到该去的地方,而多半是填补了债坑。这样一来,能用的刺激手段其实就更少了。

所以现在的问题已经不是判断是否通缩,而是怎样防止掉进深渊一般的萧条寒冬。

美国是怎样走出这三年的“经济底”?可以看看美国的老百姓是怎么说的——都在使劲儿花政府发的救济金。

我在网上甚至看到不少人说陆续发了几万美元,都没花完。美股也在这三年继续走出牛市,让股民赚到了钱。给老百姓钱,让老百姓可劲儿花钱,强行让经济循环起来——这就是美国和一些西方国家的办法,简单粗暴但有效。

中国的消费特点虽然不一样,但发一发大规模的无限制消费券总是可以的。如果还把精力放在等待海外需求复苏,用来辩解没有通缩,而不是赶紧“治病”,等到真正发病的时候,恐怕将是一场空前的大危机。

“扩大内需”喊了20多年了,现在,是必须实践的时候了。

r
rootrootroot
1 楼
别说这个啦,没意义,党都准备为经济大成功庆功了,下降就下降呗,又不妨碍吹牛皮
爷来也
2 楼
亲自指挥亲自部署,结果...
d
danial
3 楼
让共产党给老百姓实惠? 怎么可能? 如果能,中国早就投入更好的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了。 现在国家的保险就是老百姓穷人给权贵输血的手段。大家一样交钱,结果全花高干身上了。 别做梦了, 又不是资本主义国家,怎么可能给老百姓实惠了 。 看看几十年农民的境地,死了心吧。 [1评]
w
wasabi20071127
4 楼
数据不好看了,就改一改,改也不好看,就取消公布。反正给圣上的奏折永远天下太平一片大好遥遥领先。
钟馗捉妖
5 楼
物价下降凛冬将至? [1评]
叹息
6 楼
文盲
钟馗捉妖
7 楼
说到玩数据,美国把能源,食品全部剔除后算个数来忽悠人矿。真是可笑至极。 [1评]
v
vitaff
8 楼
中国高增长得益于两件事,人口红利,改革开放。这两个条件是否还在 [1评]
沙漠之狐
9 楼
是滴。这样搞,一直发展还可以。但凡是收缩,老百姓没有保障,就会捂住钱包,大家螺旋下降。高干的消费就那么多,不会增加,老百姓不消费,就能看到明显的下降。
无伤93
10 楼
通缩0.2让狗粮兴奋的蛙蛙叫 通膨10%的国家都没事 还怕这点小事 搞的国内生活水生火热一样 怕不是狗粮这点生活水平都享受不到吧还是享受 刷盘子吧
s
szacy
11 楼
沙雕跟屁西方媒體和政客鸚鵡學舌,唱衰噴糞。
老虎爱小米
12 楼
这是习包子在下的一盘大棋,麻痹敌人,实际上是东升西降。
五十而立
13 楼
小编已经告诉你此文是“黑噪音”。
d
djtg
14 楼
把能源和食品剔除是核心通胀,不剔除是总通胀,这是两个指标,都会计算和公布,包括中国也是一样这样算。
u
urawa
15 楼
再过不了半年,连五毛都骂娘。 经济搞成这个鬼样。
可乐军团
16 楼
不可能给老百姓钱的! [1评]
五十而立
17 楼
中国已经跨越了高增长阶段。
g
greentee
18 楼
所以该三战了。
l
liuyuansss
19 楼
给大家发钱会不会引起通胀?会不会导致汇率下跌?感觉政府要保汇率和独立政策。 汇率不保的话,利益集团的财富也会大幅缩水的,还说不定有输入性通胀。
鲜衣怒马
20 楼
倒车帝什么时候退位,中国什么时候才有救
又见猪油碱
21 楼
猪头宁S不会给韭菜发钱,它还指望收割得更狠呢。当然孝敬鹅爹和满地球大撒币猪头不会犹豫
那就好好生活
22 楼
崩溃了
m
markhammer
23 楼
可笑,现在中国的销售主要是网络带货,物价必须便宜。中间环节少挣了而已。
雁过留言机
24 楼
很欣赏你在监狱粪坑里吃屎的勇气
g
googlebot
25 楼
高通胀后的通缩才经济衰退,普通通缩不是衰退前兆,
t
typhoon888
26 楼
我去年11月刚从美国回来工作的时候,吉麦隆超市的鲈鱼还要18元,现在才10元,黑鱼现在7.99,牛蛙11元,即便下馆子,也是价廉物美。中国的低物价让吃这块的真的是性价比超高。
吃斋念佛大灰狼
27 楼
寒冬来临春天也不远了。
f
franknomura
28 楼
通缩?一派胡言!茅台都涨了。
f
fengfengloup
29 楼
通货紧缩最好的药方就是战争。 二战彻底治好了29年以后的大萧条。
f
fengfengloup
30 楼
你就是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