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都移民去了哪?从上海万圣节看上海人出国偏爱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3年10月30日 20点12分 PT
  返回列表
70969 阅读
32 评论
华人志

疫情后的第一个万圣节,上海人再次展示了这座中国国际化都市的“国际范”。

中国有两座城市的“洋节”最为热闹,一座是香港,一座就是上海。如果从这一次的万圣节来看,香港比不上上海,连美国都没有上海正宗。

在这几天的上海,你可以看到有人扮演修女,有人扮演蝙蝠侠,还有海绵宝宝、鲁迅、吴京、李嘉琦、那英、做核酸的大白……甚至还有人扮演“网红路牌”、“花圈”、“酒店小卡片”和“翔”。

一场万圣节,就看出了上海的城市底色。

每个coser都是自发的享受其中,巨大的派对里每个人都是孤独地狂欢,却又同频共振,在精神上互相连结。

在近百年的时间里,上海一直都是中国接受外来文化最多的城市,还曾经是远东金融中心,你现在去看上海的建筑,还有很多中西结合的元素,这些外来文化早就已经与上海人的生活融为一体。

拥有这样气质的上海人,在选择出国移民时有什么特别之处呢?作为一个专门科普华人移民知识的博主,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愿意与大家来分享。

与广东、福建、浙江这些有着悠久移民历史的地区不同,上海的移民出国热,基本上都是在一些比较大的历史节点发生的。

作为曾经的远东金融中心,上海人与海外有了更多的交流和关系,所以在遇到大的历史事件,感觉到不安和危险的时候,一些有海外关系的上海人就会选择离开。

比如抗战时期上海沦陷,就有很多富豪名人跑到了香港,抗战胜利之后他们大多回到上海,但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一些人又跑去了香港,或者是以香港为中转站,移民到了世界各地。

这其中有大名鼎鼎的杜月笙、船王董浩云(他的儿子叫做董建华)、“润学天后”张爱玲等等。

一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初,中国的改革开放大门打开之后,上海才又掀起了一波出国留学、移民的热潮。对应过去十年上海知青去农村插队,当时管这些出国的叫做“洋插队”。有一些是真的去留学的,有一些就是借着“留学”的幌子去国外打工。

当时比较流行的是去日本,日本工资比国内同行业高出10倍以上,你只要有了高中文凭,被对方一所语言学校录取(门槛非常之低),就有可能东渡日本,也就是半年或一年时间,就可以往家里大笔大笔地汇款,而且是外汇。这类信息很有诱惑力。哪家孩子出国了,家人会非常自豪,周围亲朋好友也会非常羡慕。

90年代有部电视剧叫做《上海人在东京》,讲的就是这段时期的故事。至今,在日华人的上海原籍比例也是很高的。

在此后的几十年,上海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经济迅猛发展,上海的出国移民潮也渐渐平稳了下来,开始出现了反向移民潮,即出国之后的上海人又回来了,还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在上海定居。

根据国家外国专家局的统计,截至2019年1月,在上海工作的外国人数量达21.5万人,占全国总数的23.7%。

在没有什么大事件发生的年代,上海人是不愿意离开的,一个上海户口的优越感,丝毫不比拥有美国绿卡要差。

只有在重要的历史事件发生之后,才会触动上海人想要出国的意愿。

一直到去年封城期间,上海的出国移民潮才又开始重现。

现在的上海人移民都喜欢选择去哪里呢?

搜索最多的关键词是“移民加拿大条件”,澳大利亚、美国的移民搜索量也飙升,还有上海人开始拜“润学天后”张爱玲。

今年年初,上海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共受理中国公民出入境证件超过38万人次,创下了历史新高。

与过去的移民潮相比,如今上海人在选择移民的时候,呈现出了更加多元化的表现。就像上海这次的万圣节那样,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表达方式。

除了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这些传统移民大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西班牙、马耳他、葡萄牙、泰国等等,甚至还有很多上海人南下香港,加入到香港的这波人才引进热潮中。

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现在要移民的上海人,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

在过去,要么是想要出国打工赚钱的,这个阶层在上海经济快速发展之后就变得很少了。

要么就是非常有钱的那一拨人,这波人不管什么时候,移民都是一种刚需。

但现在出现了普通中产阶级开始咨询移民的情况。

面对群体的多样性,移民方式和目的地自然也就变得多元化了。

像财力普通者,可以先先移往泰国再图后续发展;有专业技能者,可以申请发达国家的人才引进或者工作签证;财力雄厚者,就直接办理投资移民;愿意等的,就去办理加拿大、美国这些大国,排期长,手续繁琐,还有移民监。不愿意等的,就去办欧盟的一些小国家,投资不高,速度快,没那么多手续,也没有移民监;实在不愿意出国的,到最后就选择办一个中国香港身份。所以这一年香港的人才引进计划申请者暴增,正好填补了香港本地的移民潮留下的人才缺口。

话说回来,上海的这波移民潮,其实很多人并不符合移民的条件,大多数都属于大事件之后的“应激反应”。

除了只是先拿一个身份,人还继续留在国内生活的,真正要移民出去定居的人,需要具备一定的财力、专业技术、语言能力、毅力等等因素。毕竟是重新更换一个环境,如果不具备上面这些因素的话,那么移民的最佳时机就还没有到。

上海毕竟是上海,在疫情三年之后,还可以容得下一个“百花齐放”的万圣节,借着这个契机,大家多少也能释放一些过去日子积压的负面情绪。只要上海还能够继续包容市民们对于“洋节”的热情,那么上海的移民潮也会逐渐消退。只有那样真正有移民需求,而不是应激反应的人,才会继续留在移民的路上。

人生没有智慧
1 楼
上海是最jb崇洋媚外的,封三年太少了 [3评]
传播爱与光
2 楼
上海人扮舔狗不需要化妆!哈哈哈
西
西湖散人
3 楼
少在这地图炮了 中国人不分东西南北 人不分男女老幼 都他妈挺崇洋媚外的 就有一部分人特猥琐无能 最爱在网上匿名开地图炮 挨骂有快感么? [3评]
m
molen1
4 楼
难道不是应该拜那位上海刘老头
人生没有智慧
5 楼
: 你tm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那土鳖德行,你也配和上海比哈哈
赵子龙
6 楼
你的ID非常贴切 [1评]
人生没有智慧
7 楼
: 和你这傻逼的id没法比哈哈哈,狗能起个人的名lol
r
rally
8 楼
当然是移民缅北的最多,全国都一样。
l
littlejeff22
9 楼
错,上海人是全中国最不崇洋的,她崇的是美好的生活,自由的思想,真实的人生感受,真正崇的是那些读马列书,听法国人歌,向俄罗斯人的旗子宣誓效忠的人,同样也是这群人诋毁出卖自己的祖宗
崩世光景
10 楼
上海小次佬最爱舔洋鸡巴
3
3年
11 楼
崇洋媚外到留园看新闻发评论!!!
g
givetome
12 楼
在没有什么大事件发生的年代,上海人是不愿意离开的,
3
3年
13 楼
崇洋媚外到留园看新闻发评论!!! 用的VPN还是肉身翻墙???
3
3年
14 楼
看留园发评论我最不崇洋媚外啦!!!
3
3年
15 楼
用着Iphone喊华为遥遥领先!穿着牛仔裤坐着公交车喝咖啡喊不许崇洋媚外!!!
l
liuyuanbiming2
16 楼
上海很多人格分裂。 嘴上排斥西方,心里崇拜西方,需要西方的认可才有自信。
慕成子
17 楼
太平天国席卷东南,唯上海一城偏安得以幸免。 这其中洋枪队和洋人的功绩不可低估。 从那时起无论是上海本地人还是逃难来沪的外地人,都开始相信西方的人文理念,继而造就了上海远东第一都市的繁荣。 太平天国和满清政府,都是愚昧落后,不把人当人看。 洋人讲道理,有比较,就知道,自己要做怎样的人。 当今社会亦是如此。看不惯上海的人,只因为你没有真正做过人。
方俊
18 楼
靠,说中文夹杂着几个英文单词,并且英文水平及其有限的也是上海人,那个城市的部分人就是那样奇葩,说句不好听的叫傻逼!
大象漫步
19 楼
上海人越来越像曱甴🪳了!
X
XXyourOO
20 楼
在即将沉没的泰坦尼克号上,哪怕你就站在船长的身后,也同样不安全。唯一安全的,就是那几叶渐渐飘走的救生筏!
对不起我是警察
21 楼
经济发达地区,醒来的人最多。爱党的都是屌丝
b
bc007
22 楼
上海有几十万日本人, 台湾人. 1% 的人被别有用心的人发钱,出来按剧本出来走走, 就可以发一个新闻了. 抓起来问问, 背后肯定是CIA, 1450.
阳光战战
23 楼
上海还是落后 有点本事都跑了剩下的都是拆迁户
c
chongsen
24 楼
在国外的笑国内的崇洋 ? 100步笑50步?
k
kksuperman
25 楼
你最爱国了,快回家吧,或者说别翻墙了,小心警察叔叔请你喝茶
k
kksuperman
26 楼
跟瞎子谈光明等于是白谈
c
cbs888
27 楼
我看侬最近活得有点不大耐烦了!
o
oligarch
28 楼
还是留园最会玩,明明是监狱里的犯人却装成网评家
s
spirithorse
29 楼
一个万圣节就让你看出上海人的潮流了?你怕是还没学会上海话,也没啥上海本地朋友吧 扮鲁迅,扮A股指数,这种能叫万圣节装扮吗?这些这么没文化的人,应该也不会是上海本地人
e
execom
30 楼
上海的汉奸很多,女的更加买国
龙之醒
31 楼
移民是正常行为,哪个国家都有移民行为,不用过度解读。
龙之醒
32 楼
移民是正常行为,哪个国家都有移民行为,不用过度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