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区议会选举在周日完满结束,投票率创下香港历史新高,达到71.2%。最新开票结果显示,泛民派获得压倒性胜利,翻转了过往18区皆由建制派把持的状况。这个结果很可能对日后的特首选举造成影响。
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在投票之后与媒体会面
截止当地时间周一(11月25日)上午八点的开票结果,泛民派在总共18区议会中取得16区的过半议席,翻转了上一届区议会建制派过半的状况。九龙城和离岛区仍然在开票当中,但是预料建制派仅能在离岛区获得胜利。
根据《香港01》,民主派目前在452个议席取得超过300席,比上次议席数量翻了一倍。虽然开票仍然在进行中。
根据香港政府的官方统计结果,全港最终投票率达71.2%,其中荃湾、沙田、西贡投票率更是高达73%。这一结果打破香港主权移交以来所有选举的纪录。以上一届于2015年的区议会选举为例,当时的最终投票率只有47%。
反修例抗议在香港掀起社会动荡,这场一人一票的选举被普遍视作反映民心向背的晴雨表,许多媒体亦将其形容为对“反送中”抗议活动进行的公投。
虽然香港抗议浪潮已持续数月之久,但是周日(11月24日)举行区议会选举全程井然有序。各区票站的投票时间为上午7时30分至晚上10时30分。尽管投票时间充裕,大批选民早早就在投票站前排起了长队。即使在投票结束后,依然有不少选民自愿留下、依法进入投票站内监察点票过程。
根据《基本法》的特首选举委员会组成办法,1200个委员中有117个经由民选区议员相互选出而产生。过去建制派主导区议会,因此选委的议席都掌握在建制派手上。然而这一次民主派在区议会选举中获得过半议席,料会让民主派对特首选举产生更大影响力。
民阵召集人岑子杰(右)胜选
各区选举看点
在众多候选人当中,一些特定候选人的选情特别引发关注。
1. 白衣人事件影响选情: 《香港电台》报导,曾经爆出白衣人无差别攻击事件的元朗区,上届泛民派只取得5席,这次则一口气取得过半议席。当中,泛民派的朱凯迪出选元朗区议会八乡南选区,却败给号称没有政治联系的对手黎永添。另外,被怀疑与白衣人有联系的著名建制派议员何君尧,在18天前被刺伤,在屯门乐翠选区落选。
社民连前立法会议员梁国雄挑战建制派民建联主席李慧琼,落选收场
2. 李慧琼打败梁国雄: 建制派民建联主席李慧琼出选九龙城区,遇上社民连前立法会议员“长毛”梁国雄空降挑战,选情一度告急。《明报》报导,24日当天下午李召开记者会交代选情时,因梁国雄突然出现高叫口号,而腰斩记者会。最后,李慧琼成功连任,梁国雄落败。
3. 岑子杰胜选: 《香港独立媒体》报导,在参选期间曾经在旺角遭到袭击的民间人权阵线召集人岑子杰在沙田区议会沥源选区当选。社民连黄浩铭曾两度出战均落败,到今年黄浩铭因占中案入狱超过三个月,未能第三度参选,因此改以岑子杰出选。岑子杰在发表谢词时仍拄着拐杖,指胜出区选不是因为他如何优秀,而是沥源区不会放弃在反送中运动中牺牲的年青人。民阵稍后发表声明,直指选举结果反映民意,呼吁林郑月娥回应五大诉求。
4. 赵家贤当选: 先前被咬掉耳廓的太古城西民主派议员赵家贤成功连任。《香港01》引述他自认这次虽然胜选,但得票率不如上次高,认为争取民主之路仍然十分艰辛。他也告诉记者耳廓确定不会重生。
5. 黄之锋 "Plan B" 林浩波当选: 黄之锋原想出选南区海怡西,但被判定不符合选举资格。被视为黄之锋代打的林浩波当选
香港选举成变相公投 亲北京阵营兵败如山倒
反送中运动爆发5个多月来,由于北京控制了主流媒体,不论特区政府还是亲北京阵营,都认为以武力镇压示威者,是有一定的民意基础。直至11月24日的区议会选举,真实的民意反映在选票上。
周日举行的地方区议会选举,没有出现暴力事件,投票时间由早上7时半至晚上10时半,总计294万人投票,投票率高达71.2%,为香港选举史上新高。有不少人形容,这也是「反送中」运动展开至今一次变相公投,虽然区议会是地方行政机关,没有实际法定权力,但对特首选举及立法会却有一定影响力,成为各党派未来大选争取优势的前哨战。
区议会选举共有1090名候选人,将争夺452个席次,工作人员彻夜开票,截至清晨,民主派已取得343席,已笃定取得全港整体过半数议席;亲共阵营在区议会直选中只取得41席。由于特首选委会的1200人中,有117人是由1区议员互选组成,此次泛民派取得全港整体过半议席,代表肯定全取117个选委席位,其实其中60席为新界各区议员互选,另外 57席为港九各区议员互选,目前新界及港九的议席已肯定过半。
支持北京强硬立场候选人全军覆没
其中最触目的屯门翠乐选区,亲北京议员何君尧连任失败,不敌民主党卢俊宇,并在脸书发文承认落败,表示自己只得2613票,比卢俊宇少近1200票,但却称「结果异常」。他确定落败后,在场市民立刻大声欢呼,还有人高叫「开香槟」庆祝。
香港的721事件,黑道人物被指在警察的纵容下大规模袭击市民,何君尧亦被指与施袭关系密切。加上他经常发表极左言论,他在北京全力支持下仍然在选举中败北,显示了民意的转向。
另外,亲北京政党民建联和工联会,亦在今次选举中兵败如山倒。代表民建联新一代的周浩鼎,以大比数落败,工联会的多位核心干部亦几近全军覆没。就连在乡郊地区,部分传统乡事势力亦被民主派候选人击败。
选举结果公布后,各方开台注视香港特区政府和北京的反应,周日的选举过程,大陆派出了大批官媒记者采访,但未见他们发放消息。
各界关注北京如何作出反应
代表传统左派的工联会,其中一位落败的候选人麦美娟在落败后表示,这场选举对左派阵营不公平,她更质疑选民的选择 : “他们(选民)是立场先行,而不是以候选人的实际工作作为投票准则。”
环球时报深夜在网上发言,说这次选民的投票率非常高,这样是好事。他还说西方国家为香港反对派助选 : “澳大利亚情报机构突然放出“中国情报人员”王立强“投诚”澳洲并自爆其在香港搞“渗透”的消息,还有快被忘了的英国驻港总领馆前雇员在深圳嫖娼被抓事件的主角突然前两天冒出来接受BBC采访,再加上更重磅的,美国参众两院赶时间通过“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我认为这些都是在为香港的反对派助选。”
胡锡进强调,无论结果如何,香港的天永远都是中国的天, “香港的地永远都是中国的地。有选举,就会有来回摆动,但香港处在中国的治下,这个事实永远变不了。”
香港区议会选举在周日完满结束,投票率创下香港历史新高,达到71.2%。最新开票结果显示,泛民派获得压倒性胜利,翻转了过往18区皆由建制派把持的状况。这个结果很可能对日后的特首选举造成影响。
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在投票之后与媒体会面
截止当地时间周一(11月25日)上午八点的开票结果,泛民派在总共18区议会中取得16区的过半议席,翻转了上一届区议会建制派过半的状况。九龙城和离岛区仍然在开票当中,但是预料建制派仅能在离岛区获得胜利。
根据《香港01》,民主派目前在452个议席取得超过300席,比上次议席数量翻了一倍。虽然开票仍然在进行中。
根据香港政府的官方统计结果,全港最终投票率达71.2%,其中荃湾、沙田、西贡投票率更是高达73%。这一结果打破香港主权移交以来所有选举的纪录。以上一届于2015年的区议会选举为例,当时的最终投票率只有47%。
反修例抗议在香港掀起社会动荡,这场一人一票的选举被普遍视作反映民心向背的晴雨表,许多媒体亦将其形容为对“反送中”抗议活动进行的公投。
虽然香港抗议浪潮已持续数月之久,但是周日(11月24日)举行区议会选举全程井然有序。各区票站的投票时间为上午7时30分至晚上10时30分。尽管投票时间充裕,大批选民早早就在投票站前排起了长队。即使在投票结束后,依然有不少选民自愿留下、依法进入投票站内监察点票过程。
根据《基本法》的特首选举委员会组成办法,1200个委员中有117个经由民选区议员相互选出而产生。过去建制派主导区议会,因此选委的议席都掌握在建制派手上。然而这一次民主派在区议会选举中获得过半议席,料会让民主派对特首选举产生更大影响力。
民阵召集人岑子杰(右)胜选
各区选举看点
在众多候选人当中,一些特定候选人的选情特别引发关注。
1. 白衣人事件影响选情: 《香港电台》报导,曾经爆出白衣人无差别攻击事件的元朗区,上届泛民派只取得5席,这次则一口气取得过半议席。当中,泛民派的朱凯迪出选元朗区议会八乡南选区,却败给号称没有政治联系的对手黎永添。另外,被怀疑与白衣人有联系的著名建制派议员何君尧,在18天前被刺伤,在屯门乐翠选区落选。
社民连前立法会议员梁国雄挑战建制派民建联主席李慧琼,落选收场
2. 李慧琼打败梁国雄: 建制派民建联主席李慧琼出选九龙城区,遇上社民连前立法会议员“长毛”梁国雄空降挑战,选情一度告急。《明报》报导,24日当天下午李召开记者会交代选情时,因梁国雄突然出现高叫口号,而腰斩记者会。最后,李慧琼成功连任,梁国雄落败。
3. 岑子杰胜选: 《香港独立媒体》报导,在参选期间曾经在旺角遭到袭击的民间人权阵线召集人岑子杰在沙田区议会沥源选区当选。社民连黄浩铭曾两度出战均落败,到今年黄浩铭因占中案入狱超过三个月,未能第三度参选,因此改以岑子杰出选。岑子杰在发表谢词时仍拄着拐杖,指胜出区选不是因为他如何优秀,而是沥源区不会放弃在反送中运动中牺牲的年青人。民阵稍后发表声明,直指选举结果反映民意,呼吁林郑月娥回应五大诉求。
4. 赵家贤当选: 先前被咬掉耳廓的太古城西民主派议员赵家贤成功连任。《香港01》引述他自认这次虽然胜选,但得票率不如上次高,认为争取民主之路仍然十分艰辛。他也告诉记者耳廓确定不会重生。
5. 黄之锋 "Plan B" 林浩波当选: 黄之锋原想出选南区海怡西,但被判定不符合选举资格。被视为黄之锋代打的林浩波当选
香港选举成变相公投 亲北京阵营兵败如山倒
反送中运动爆发5个多月来,由于北京控制了主流媒体,不论特区政府还是亲北京阵营,都认为以武力镇压示威者,是有一定的民意基础。直至11月24日的区议会选举,真实的民意反映在选票上。
周日举行的地方区议会选举,没有出现暴力事件,投票时间由早上7时半至晚上10时半,总计294万人投票,投票率高达71.2%,为香港选举史上新高。有不少人形容,这也是「反送中」运动展开至今一次变相公投,虽然区议会是地方行政机关,没有实际法定权力,但对特首选举及立法会却有一定影响力,成为各党派未来大选争取优势的前哨战。
区议会选举共有1090名候选人,将争夺452个席次,工作人员彻夜开票,截至清晨,民主派已取得343席,已笃定取得全港整体过半数议席;亲共阵营在区议会直选中只取得41席。由于特首选委会的1200人中,有117人是由1区议员互选组成,此次泛民派取得全港整体过半议席,代表肯定全取117个选委席位,其实其中60席为新界各区议员互选,另外 57席为港九各区议员互选,目前新界及港九的议席已肯定过半。
支持北京强硬立场候选人全军覆没
其中最触目的屯门翠乐选区,亲北京议员何君尧连任失败,不敌民主党卢俊宇,并在脸书发文承认落败,表示自己只得2613票,比卢俊宇少近1200票,但却称「结果异常」。他确定落败后,在场市民立刻大声欢呼,还有人高叫「开香槟」庆祝。
香港的721事件,黑道人物被指在警察的纵容下大规模袭击市民,何君尧亦被指与施袭关系密切。加上他经常发表极左言论,他在北京全力支持下仍然在选举中败北,显示了民意的转向。
另外,亲北京政党民建联和工联会,亦在今次选举中兵败如山倒。代表民建联新一代的周浩鼎,以大比数落败,工联会的多位核心干部亦几近全军覆没。就连在乡郊地区,部分传统乡事势力亦被民主派候选人击败。
选举结果公布后,各方开台注视香港特区政府和北京的反应,周日的选举过程,大陆派出了大批官媒记者采访,但未见他们发放消息。
各界关注北京如何作出反应
代表传统左派的工联会,其中一位落败的候选人麦美娟在落败后表示,这场选举对左派阵营不公平,她更质疑选民的选择 : “他们(选民)是立场先行,而不是以候选人的实际工作作为投票准则。”
环球时报深夜在网上发言,说这次选民的投票率非常高,这样是好事。他还说西方国家为香港反对派助选 : “澳大利亚情报机构突然放出“中国情报人员”王立强“投诚”澳洲并自爆其在香港搞“渗透”的消息,还有快被忘了的英国驻港总领馆前雇员在深圳嫖娼被抓事件的主角突然前两天冒出来接受BBC采访,再加上更重磅的,美国参众两院赶时间通过“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我认为这些都是在为香港的反对派助选。”
胡锡进强调,无论结果如何,香港的天永远都是中国的天, “香港的地永远都是中国的地。有选举,就会有来回摆动,但香港处在中国的治下,这个事实永远变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