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冻结vivo4亿资金 逾500家中企在印“渡劫”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2年7月26日 21点15分 PT
  返回列表
72531 阅读
42 评论
财经杂志

尽管现实困难重重,但让中国公司们现在放弃印度不现实

文 | 柳书琪编辑 | 刘以秦

2022年7月7日,印度执法局(ED)发布声明称,已突击检查了vivo及其关联公司48处经营地点,发现vivo将约一半的本地营业额(6247.5亿卢比)汇往境外,主要是中国。印度执法局认为,此举涉嫌违反《防止洗钱法案》(PMLA),因此封锁了vivo的119个银行账户,并冻结约46.5亿卢比(约合3.9亿元人民币)的现金等资产。

今年4月,印度政府曾对vivo启动有关“所有权架构和财务报告方面是否存在重大违规行为”的调查,目前尚未披露有关调查的具体结果。对于此次冻结资产,vivo回应称,公司正在配合印度当局,向他们提供所有所需的信息。作为一家负责任的企业,vivo致力于充分遵守法律。

此事发生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表示,中方正密切关注,中国政府一贯要求中国企业在海外合法合规经营,同时坚定支持中国企业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我们希望印方依法合规调查执法,切实为中国企业在印投资经营提供公平、公正、非歧视的商业环境。”

近半年来,印度对中资企业的税务及合规性调查愈演愈烈。小米先于今年1月被追缴65.3亿卢比(约5.6亿元人民币)的税款,后又在4月被冻结7.25亿美元(后解除冻结)。华为、OPPO、一加等企业均在印度遭遇了执法人员突击上门、翻查台账。

据《财经十一人》综合了解,至少有500家中资企业在印度遭遇了税务及合规性普查。这是中资企业进入印度以来面临的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系统性危机。

中国驻印度使馆发言人王小剑参赞表示,印方频繁调查中国企业的做法不仅扰乱了企业正常经营活动,损害企业商誉,更阻碍了印营商环境改善,挫伤了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各国市场主体在印投资经营的信心与意愿。

集体危机

税务问题是印度政府常用以规范或限制外资企业的方式。近年来,印度税务部门对壳牌、诺基亚、IBM、沃尔玛、凯恩能源等多家外资企业都进行了税务调查并开出了高额罚单,其中不乏印度政府败诉的案例。但自2020年中印边境冲突后,印度将矛头主要对准了中资企业。

审查最初是从一些敏感行业开始的。在中国监管收紧后,一批现金贷公司将业务转向印度。利率过高、暴力催收事件时有发生。印度政府从2020年起开始大力打击、整治这批现金贷企业。但一位在印度工作十余年的中资企业负责人表示,由于这些企业用的多是壳公司,经营隐蔽,印度政府的收获不多。

情形逐渐起了变化。危机向其他行业蔓延,从创造就业相对较少的互联网行业,到实体经济的电子制造业、基建产业。过去印度政府查税的主要目标是大型公司,但现在只要公司内有中国董事或股东,中小企业也有极大风险被调查。检查的机构也不仅是印度执法局,还包括金融犯罪机构、网络犯罪调查以及警察局各级部门,中资公司需要车轮战般地应战各类检查。

“最初公司只需要交几万元钱打点一下,不伤筋动骨,只是比较麻烦。”前述中资企业负责人说,但现在,对税务和合规等问题的搜查正在摧毁中国企业在印度生存的基石。

他告诉《财经十一人》,为了规避风险,大批印度本土公司的CA(认证会计师)、CS(公司秘书)拒绝为中国公司的审计及工商变更和年审等重要事项签字,一批印度董事也集体从中资企业离职。这都将直接导致中国企业在印度面临不合规的系统性风险。

另一位在印中资企业负责人对《财经十一人》说,针对其他国家企业的税务调查同步也在进行。比如亚马逊今年6月就在投资一家零售集团的交易中,被判定有所隐瞒,并被处以20亿卢比(约1.7亿元人民币)的罚款。

“日本、韩国的企业被调查、罚款,印度媒体的报道比较中性,但中资企业被查的报道会更负面,整体的风气不利于中国。”他说。

近两年来,印度政府针对中国企业频频出台限制政策。截至目前,累积224款中国App被陆续封禁,包括抖音海外版TikTok、微信等。印度2020年颁布的FDI(外国直接投资)新政,也要求与其接壤的国家在投资印度前,必须经过印度方面审查。与印度接壤的国家中,中国是最主要的投资国,因此这条政策也被认为是限制中国在印的投资自由。

一位协助中资企业赴印投资的财税公司负责人告诉《财经十一人》,投资需审批的政策一出,中国企业赴印投资数量断崖式下跌。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企业对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同比下降近七成,仅有6318万美元。

多位在印中资企业人士一致认为,除了边境摩擦、部分中资企业业务敏感等因素,印度打压中资企业的一大目的,是扶持印度本土产业。比如此次遭到重点调查的手机产业,第三方数据机构Counterpoint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印度五大手机厂商中有四家来自中国,小米、realme、vivo和OPPO合计占据了63%的市场份额。

印度本土手机企业如Jio、Reliance,虽然规模较小,且集中在三五百元的超低端价位段,但仍未放弃手机市场的机会。如果中资手机企业持续受到打击,印度手机企业也有机会向上获取更高的市场份额。

在印中资企业已人人自危,其他外资企业也受波及。“这次的查税风波影响面太广,其他国家外资企业心里也在打鼓,对印度的营商环境有不安全感。”一位小米印度的财务人士对《财经十一人》说。

如今,横亘在中资企业面前的困难重重:公司注册、注资、投资等需要印度政府审批,企业不能参加相关项目招投标,获得工作或商务签证难度大。据一位知情人士的不完全统计,高峰时期在印度中资企业从事生产经营的中国人大约有1万多人,而现在仅剩约一两千人。一些企业由于签证迟迟办不下来,已退出了印度市场。

复杂的印度

一位熟悉印度税法的中国律师对《财经十一人》说,这些年印度的反避税措施用力较猛,微软、诺基亚、IBM等巨头都曾被追缴过巨额税款。2007年沃达丰公司收购了和记黄埔旗下的印度通信公司,就曾因是否需向印度缴纳巨额税款而打上法庭,“从地方法院打到高等法院,又打国际仲裁,历时15年最终以印度政府败诉而告终。”

“印度人自己也说,印度税法的复杂程度恐怕在全世界是第一名。”前述中资企业负责人感叹。

即便是非营利机构,每年也要聘请专门公司,提供税务、账务、审计、合规等方面的服务。稍有疏忽,就是违规金额10倍-12倍的罚款,普通公司的合规成本还会更高。

过去美国、日本等国企业进入印度市场较早,拓荒同样苦不堪言。林民旺是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南亚研究中心副主任,他告诉《财经十一人》,外资企业遇到和印度地方各级部门的纠纷时,往往可以采取法律手段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层层上诉后,正常经营的外资企业赢面很大。但也需耗费大量的时间与金钱。因此,经常性撤出、转手资产的欧美企业也不在少数。

但印度的神奇之处在于,总让人觉得有希望。它把人逼走,又总把人吸引回来。韩国钢铁企业浦项、美国沃尔玛等公司都曾在走与留间多次摇摆。

尽管现实困难重重,但对于许多中资企业而言,放弃印度仍然不太现实。一方面,印度依然市场广阔,人口规模庞大,经济增速在新兴经济体中也位居第一;另一方面前期成本已经投入,不可能轻易撤退。

各类灵活的经营方式层出不穷。将公司注册成新加坡公司再向印度注资,或者直接在印度成立公司。一位不愿具名的企业负责人透露,他的公司名义上是完全的印度公司,股东、董事都是印度人,但实际控制人是中国人。这些印度人只是挂名,每月领着不错的薪水,对公司事务一概不知。

李钦为有意向投资印度的中国公司提供合规服务,他感受到,今年以来咨询的公司又多了起来,其中主要是跨国企业及不得不随之迁徙的供应商。“即便有FDI的限制,它们也愿意排队等待。”

据印度媒体报道,截至6月29日,印度批准的涉及中国实体的FDI申请仅80项,而自限制施加以来中资企业提交的申请为382项,批准的比例仅两成。难,但还有一条窄道可以通过。

事实上,在印度限制中国直接投资后,一片片新的工业园区仍在印度土地上拔地而起。TCL的电视与显示屏产线、OPPO、vivo等多家中国电器及电子企业的新园区都将落地。热火朝天的景象背后,或许意味着中印间的纠葛比想象中更复杂。

作者为《财经》记者

f
franknomura
1 楼
这是要”现金换市场“,绝对比“技术换市场”粗暴。
b
boring12345
2 楼
根本不能算人,畜生国家
g
greentee
3 楼
呵呵,会耍流氓的又不只是你中共一家。
x
xin5k
4 楼
印度当年雄心壮志说要做自己的手机 做到现在中国手机市场份额接近三分之二 剩下的是三星苹果的 印度自己的品牌一个像样的都没有 纯粹恼羞成怒了
s
santan
5 楼
傻逼雅蛆,果然来护主,蛆就是蛆,死全家哦
怪叔叔的大发现
6 楼
早听民运的加入印度籍哪会有这事
回一个
7 楼
如果印度和非洲开始消费,全世界都得遭殃,地球供应不起,还是让他们保持原始吧,别去印度瞎折腾了。
R
Robin_Snow
8 楼
还是大阴帝国之前英明啊,就把殖民地当成原材料产地和工业品倾销地,除了修路啥也不修。送到母国学习的殖民地学生,也都是学政治历史经济法律文学,就是不让学数理化,培养出来的都是嘴炮,最后独立了连工业基础怎么建都没人懂
温柔的雄狮
9 楼
你魅力太大了 狗粮不服 这就是人性 你有本事有魅力 就有人模仿你学你崇拜你 也有人诋毁你 美国就是这样 无论它做什么恶事 都有人跪舔像哈巴狗一样崇拜他 那是因为美国依然是强国 所以中国也要自强不息 总会有人来膜拜 [1评]
傲娇滴滴
10 楼
相信自由市场,相信自由民运,多少所谓企业家在中国一边享受赚着大钱,一边抱怨中国没有自由,民主国家才是企业家的天堂。 他们以为他们是虎狼之师,其实他们离开了中国就是一群待宰的小肥羊。
随意岁月
11 楼
还是给美国人民打诈骗电话,每年赚个几百亿更能体现人口红利
徐州锁链女
12 楼
以为比白🐷精明 最后光着屁股逃回笼国
s
santan
13 楼
这温柔的傻逼难道和雅蛆是一个牢房的?蛆死全家啊,哈哈哈 [1评]
温柔的雄狮
14 楼
这santan怂逼难道和诚聘一起吃白皮屌吗?你全家被共党按地上捅喉咙啊 哈哈哈
@
@又是我@
15 楼
印度人和政府这德行,比南美人更不堪,注定不会成功的
C
Chaosgao
16 楼
认识的印度人有好几十个,真的没有一个是讲信用的。这些印度人基本都是无赖,基本不遵守规矩,自私自利,遇到对他们不利的情况就耍无赖。
w
wodayed
17 楼
中国是十几亿人口的市场,印度是十几亿牲口的市场。
a
ak47a
18 楼
印度人都是这个德性,看印度的制药产业就是这样。所有进入印度的企业,都要留下买路钱。印度政府不是利用市场学习人家的先进技术,发展自己的产业。而是利用市场来抢劫他人的成果,这样的黑暗国家,那能发展。离开中国的外企,宁去共产党越南,都不去民主印度。
望和平
19 楼
強盜流氓阿三畜!永遠不會有發展的! 蒼天饒過誰!
w
wlliam
20 楼
大学的时候就接触过一大票阿三 不守时(根本不来) 没诚信 肮脏 无礼 最看不起的就是这群人有种农民的狡诈 不从别人身上捞到一点便宜感觉就是自己吃大亏了一样
s
santan
21 楼
温柔蛆,怎么说也改变不了你吃屎长大的本质,认了吧,在粪坑尽情享受。拿钱发帖死全家啊,哈哈哈
n
neophoenix
22 楼
但现在,对税务和合规等问题的搜查正在摧毁中国企业在印度生存的基石。 这种一看就不象是正派人士会说的话
太阳锅巴
23 楼
第三世界国家都是这德性 欧美市场才是全世界最好的市场
海陆丰
24 楼
https://youtu.be/0HMTSl5Rhs0
o
ontariopage
25 楼
这种国家去了干嘛,帮助他们建设吗?
意见没
26 楼
人家印度对外企向来一视同仁!查一查英国当初Vodafone在印度的遭遇,印度为了罚Vodafone交税,甚至临时修改了法律条款,并且新法律还能向后追溯几十年!🤣🤣🤣 [1评]
D
DOD13
27 楼
对中国商人无所谓,反正伊拉克叙利亚阿富汗也一样做生意,印度不比那边好多少
瓜果梨桃
28 楼
原本就是 杀猪盘,有人就是要去当要挨刀的猪,谁也救不了。守住 国有资产别流失,别白白给啊差送钱就行了。 你想投资挣钱,可你想想,它不把你的投资的本金吞掉,它的国民连基本的生活都无法保障,是真的生活不下去,它还能怎么办?
瓜果梨桃
29 楼
基本上,所有的欧洲公司都是在印度赔个一干二净,最近,美国的那几个大的车企也是个个都投资血本无归,这还不明白吗。
瓜果梨桃
30 楼
你要是在大学的时候接触过啊差叫兽,那更会刷新你对道德的认知底线。
f
firetoucher
31 楼
如果按这个逻辑来看,所有日企,台企和韩企都应该在大陆被调查。 [1评]
瓜果梨桃
32 楼
啊差干的不是调查,是要没收你的本金,吊销你的营业资质。 这两年,啊差把所有的中国app全给下架了,然后啊差立刻出了一堆完全一样的app给取代了。这就是完全明显的杀猪盘嘛。
陈子昂
33 楼
中共带着中国与美帝为敌,想赢是不可能的。以美帝为首的文明世界领导世界应该还不坏。一旦印度有机会压着中国,那么你想吐都找不着地方;亦如中国领导世界一样!中印这两个国家,加上俄罗斯,乃至日本,都还没有修炼到有领导世界的德行! [1评]
一言难尽张
34 楼
恭喜你,你舔的真好,希望你美爹会谢谢你。
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十年老
35 楼
好死不死,跑去投资印度。
D
DDT666
36 楼
投资到国外办厂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付出资金、技术、设备和提供就业机会,让产品能够避免高额关税,进入市场。这本来就是一种双方心照不宣,暗中博弈后的妥协结果。中国吸引外商投资就是这么做的。 现在印度是彻底撕开了脸面,无视这种妥协,连进口生产产品的原料零部件,进口相关技术专利都要征收高额关税,这样的话,谁会发神经到印度投资实业?光奉献还要被宰,脑子有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