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变“巴拉特总理”?印度拟改国名背后有何玄机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3年9月7日 7点35分 PT
  返回列表
80154 阅读
36 评论
凤凰大参考/利刃号

凤凰大参考作者丨屈功泽

据多家印度媒体5日报道,印度政府或将在9月18日至22日举行的议会特别会议上,提出一项把印度(India)国名更改为“巴拉特”(Bharat)的决议。与此同时,印度反对党国大党领导人杰伊拉姆·拉梅什(Jairam Ramesh)也在社交媒体上晒出了将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的G20峰会的邀请函,邀请函上,印度总理的英文名已被标为“Prime Minister of Bharat”,中文也可译为“巴拉特总理”。

▎杰伊拉姆·拉梅什在社交媒体上晒出的邀请函 图源:Twitter

那么,印度真的要改名了吗?这出改名“大戏”又为何要上演?

其实,仔细查阅资料,关于印度改名的新闻,并不罕见。一个重要的背景知识就是,印度的称谓有很多。如同中国也有“赤县神州”这样的叫法一样,印度也有着“巴拉特(Bharat)”、“印度斯坦(Hindustan)、南瞻部洲(Jambudvīpa)等称呼。

具体来看,这次传闻要改的“巴拉特(Bharat)”,也可译为“婆罗多”。这个称呼最早来源于印度教经典《梨俱吠陀》中的“婆罗多部落”。字面意思是“承载(to bear/to carry)”,引申义为“保存火种、寻求光明的人、求知者”。这个称呼其实一直是本土语言印地语中用来称谓印度的寻常叫法。早在1950年,印度宪法第一条即明确标注,“印度,即巴拉特,是印度各邦和直辖地的联邦。(India, that is Bharat,shall be a union of states)。也就是说,巴拉特是一个印度宪法中已经存在的称谓。

▎印度宪法第一条部分文本

相比于国际上通行的“印度”,“巴拉特”这个称谓更加本土化,因此也一直存在着将印度国名以此“正名”的声音。早在2020年,印度最高法院就驳回了一项将印度更名为巴拉特的相关申请,而法官驳回的理由便是,巴拉特一名已在宪法中有所体现,该申请没有必要。

反观此次的更名风波,说到底其实也只是一项动议,真正修改国名,兹事体大,肯定要通过最高法院等程序。因此,这次闹得沸沸扬扬的“更名”,只是印度官方使用了一个宪法中已有的国名称谓,且比较高调地在G20峰会的一众外国宾客面前展示而已。

▎印度为此次G20峰会新建的会场巴拉特·曼达帕姆(Bharat Mandapam) 图源:Getty

至于为什么印度政府要如此高调地把改名动议提上台面,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

首先,纵观历史,自印度独立以来,其版图上的名称更迭就持续不断,这次更名风波也可以看作是这种历史运动的延续。而更名不断的主要动机,就是“去殖民化”和“本土化”。

印度的多个地名,来源于其前殖民宗主国英国,因此,印度在独立之后,改变了不少地名,最为著名的就是将南部重镇,泰米尔纳德邦首府马德拉斯,更名为当地语言的“金奈”。此外,我们耳熟能详的很多印度地名,比如孟买、加尔各答、班加罗尔,其实都是改过名字的,但是这种改动主要是出现在英文拼法上,如孟买的“Bombay”改为“Mumbai”,加尔各答的“Calcutta”改为“Kolkata”,班加罗尔的“Bangalore”改为“Bengaluru”。

除了城市名之外,还有一些地标建筑的名字,比如新德里市中心的康诺特广场,其名称被改成了拉吉夫广场。这些修改都是为了更加适应当地语言的发音,或直接改用本地化的称谓,从而彰显本土化改名的思路。

▎英国名酒“孟买蓝宝石”沿用了孟买的旧拼法“Bombay”

但是第二个方面,则是莫迪政府上台以来的新变化。莫迪虽然延续了独立以来的更名思路,但是他的路线明显更加激进,且加入了很多“非殖民化”以外的思路。典型的例子就是一些印度历史上穆斯林王朝的名字,被改成了印度教名字。包括这次的“巴拉特”本身,就有着浓厚的印度教色彩。

2022年8月15日,印度总理莫迪在独立日演讲中表示,印度要摆脱“奴隶制”的痕迹,随后,他将新德里的重要街道“国王大道”,改名为“责任大道”,因为“国王”二字,代表当时的英王乔治五世,然而,随后的一个更改则完全和英国人无关了。2023年1月,印度政府将总统府内著名的“莫卧儿花园”,改为了“总统府之魂(Amrit Udyan)”,很多舆论认为,这是为了去掉印度历史上的穆斯林帝国“莫卧儿王朝”的名字。

再联系2014年印度人民党上台以来,一些印度名城,如安拉阿巴德等城市,纷纷去掉带有穆斯林特色的称谓,越来越多的印度人相信,莫迪政府时代的更名,在延续固有政策的同时,加入了彰显其本身印度教意识形态特色的“小心机”。而这个心机的背后,首当其冲地,就是印度穆斯林群体的逐渐边缘化。

▎2022年5月,印度焦特布尔发生开斋节暴动,警察与穆斯林示威者发生冲突 图源:印度斯坦时报

印度是全世界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其14亿人口中,穆斯林人数超过2亿。伊斯兰教也是除印度教以外的第二大宗教。历史上,印度国内的宗教矛盾一直存在,但是自莫迪政府执政以来,其国内的宗教矛盾逐渐呈激化的态势,冲突和被认为是歧视穆斯林的法案层出不穷。

而回到此次的“巴拉特”更名风波,联系起本次举办G20峰会,以及此前的印度航天器登月成功,不得不说是一个印度民族自豪感爆棚的时机,而借机推出更名的动议恰逢其时。毕竟2024年的印度大选已经越来越近,主打民族主义牌的印人党不会放过这种公关良机。哪怕印度正式的更名注定是一件复杂的事,更名动议也足够为印人党加分。

与民族情感共情的同时,收获政治利益,一向是莫迪政府政治智慧的体现。只不过,相比较而言,如何处理更为深刻而积重难返的族群矛盾,经济问题,显然是一件更需要智慧的事情。

印度为何要改国名?因为“India”是奇耻大辱,不改不行了

昨天,网上传出了一则炸裂的消息,印度总理莫迪打算在9月18日到22日召开印度议会特别会议,会议上将提出一项动议,将印度的国家名称,从india改成Bharat,咱们这边翻译为巴拉特,或者更准确的翻译,婆罗多,那么,印度到底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要把好端端的国名从india改成奇奇怪怪的Bharat呢?

其实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无论是India还是Bharat,都各有自己的历史渊源,咱们首先说India,India从历史上来说,主要指的是原本位于印度西北部地区,印度河流域和旁遮普平原上的那一片地方,那片区域古印度文明的摇篮,诞生了哈拉巴文化,著名的摩亨佐-达罗城市聚落遗址也位于这里。这里在古印度语中,对写为拉丁化后,被叫做Sindhu,但是这个名字在波斯帝国入侵印度后,由于古波斯语读不出S这个发音,因此被波斯帝国转写为Hindu,接下来亚历山大大帝把波斯帝国灭掉,入侵印度河流域,在希腊语里接收了Hindu这个词,但由于希腊语对H这个发音也比较模糊,因此希腊语里,Hindu被进一步简写为indu。

随后,indu这个词先是被罗马帝国的拉丁语吸收,正式出现了拉丁字母拼写出的indu,然后又先后被古法语,古英语接收,到了古英语之后,indu被转写为indie,并在古代英语进化到现代英语后,正式被确定为我们现在众所周知的india,在现代英语文献中使用的都是india,英国殖民者进入印度之后,将india这个词又带回了印度,并成为现代印度的称呼,所以,所谓的India,其实是一个印度河流域的古老称呼,历经波斯帝国,马其顿帝国,罗马帝国,大英帝国之后,兜兜转转一圈又回来的词汇。

而Bharat呢?这个词就很本土化了,原本指的是印度北部恒河流域,而且是唯一一个从印度上古时期流传下来,到现在一直没有变过的词汇,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在印度的古代史诗《摩柯婆罗多》中,Bharat还是印度上古帝王婆罗多的称呼,正是这位婆罗多帝王统一了北部印度恒河流域,并在印度哈斯蒂纳普尔(象城)加冕为宇宙之王,这是印度历史上第一次传说出现大一统的王朝,而在古梵语中,Bharat还有寻求真理,寻求光明,寻求真知的意义,总的来说相比各种舶来品和借词,被各个大帝国涂抹的一塌糊涂的india,Bharat这个词语真的是怎么看怎么好,可以代指印度教的圣河恒河流域,可以代指印度的传奇帝王,可以代指印度寻求光明,寻求真理。

因此,为什么印度总理莫迪要把印度的名字给改了,从india改成Bharat,这样一看不难理解,第一个方面,india这个词,殖民色彩过于严重了,虽然一开始是印度河流域的梵语词汇,但是被三揩两抹之后,这个词语最终居然是大英帝国确定下来的,打个比方,这就好比我们中国自称中华,但是到了西方之后,西方殖民者往往会用(cina)或者满洲(manju)来称呼我们,那你说我们怎么可能愿意用着两个词来作为中国的国号呢?算辱华都算是轻的了。

而相比之下,Bharat这个词,对于印度来讲可谓是根正苗红,从来没有被外人染指过,是从印度的上古时代一路流传下来的,这就好比我们自称炎黄,或者自称华夏一样古老,所以这样一对比,莫迪为什么要把印度的国号从india改成Bharat就不难理解,而且咱认为这种国号的更改是符合历史正义的。

第二个方面,这牵涉到印度自己的历史和民族认同的问题,我们上面提到,即使是india最早的源流Sindhu,它指代的也是印度河流域和旁遮普地区,还有居住在上面的哈拉巴文化原住民,而这些原住民和印度河流域,很不幸的是,现在都位于巴基斯坦境内,而且和印度教没什么关系,等于是作为印度象征的一条河流,居然不在印度境内,而是在印度的主要战略对手巴基斯坦那边。

打个比方,这就好比作为我们中国指代的河流,不是黄河,而是密西西比河,或者如德国国歌里唱的那样,从马斯到默默尔,从埃施到贝尔特,德意志民族四个充满了历史记忆的地点,现在全部都在外国领土上。我们说一个民族的建构需要共同的历史记忆,最好有共同的认同和作为承载这种认同的指代,一条大河就是这最好的载体,比如我们的“一条大河波浪宽”,现在承载印度民族共同历史记忆的居然是一条巴基斯坦的河流,你说莫迪能不能忍,那必然不能忍。

相反,Bharat所指代的恒河,目前处于印度领土上,而且还是印度教的圣河,不仅承载了印度人共同的历史记忆,而且对于印人党目前搞的印度教民族主义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所以,印度现在要改国号,其实就是重新建立自己的国家和民族认同,从原本的印度河认同,重塑为符合印度民族主义和印度教意识形态需求的恒河认同。

第三个方面,这牵涉到印度的国家目标和国家定位问题,我们前面说,Bharat这个词,在印度语中是一个光辉无比的词,代表光明,真理,真知,基本上什么好含义都被它给代表完了,同时印度神话故事中最强大的国王婆罗多也是这个称呼,这个词语的内在含义,正好暗合了印度对于自己未来的期望,这就好比我们自称华夏儿女,炎黄子孙一样,是一个光明,光辉的词汇,因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印度总理莫迪要把印度的名字从India改成Bharat了。

那么,既然印度都改了,我们要不要跟着改呢?咱认为不一定,首先我们对印度的英文称呼有一定的可能性会改,但是这种改也不会一蹴而就地改掉,毕竟这种改名要牵涉到两个因素,首先是国家间关系的因素,你跟我关系好,你改了我才可能改,你要跟我关系一般的话,那你改了我都不一定会改,其次是成本因素,任何改名字都是需要花钱的,毕竟各种标志牌要重做,国家间的往来公文,书籍表述要重做,所有的国家数据库牵涉到印度的india都要改成Bharat,可想而知,这是一笔很大的钱,而印度又不可能给我们出这笔钱,这改名的成本,最后不还得我们自己承担着吗。

从中国这么多年来跟着人家改名的先例来看,也就汉城改成首尔一例,我们跟着改了,而且不仅是汉语改了,连英语都改了,从Hansong改成了Seoul,从那之后再也没有类似的案例了,比如美国要求我们把奥巴马重新改成欧巴马,白俄罗斯建议我们把他们的国名翻译成白罗斯,我们都没有搭理,对于印度来说,最多最多未来把Bharat和India可以混用,这是最大的善意了。

而从中文的角度来说,印度这个名字就更没有必要改了,毕竟,印度这个名字,我们不是从India翻译过来的,而是有自己的一套翻译体系延续下来的,最早是张骞出使西域的时候,在巴克特里亚听到过印度河流域有一个叫Sindhu的国家,在史记中这个国家被记载为身毒,在后汉书中又被转写为天竺,这就是现在的印度,而到了唐代,玄奘法师在大唐西域记中,给身毒,天竺重新进行了定名:印度,说这是他在曲女城听到的关于印度的正音,说白了,那个时候的戒日王也这么称呼印度,所以,印度这个称呼,我们有我们自己的历史渊源,是张骞,班固,玄奘一路传下来的,因此,我们就更没有必要跟着印度改,改成一个大多数人完全不懂,而且也没有在古代典籍中记录过的巴拉特,或者婆罗多了。

w
wangppp
1 楼
莫迪觉得自己干的太好了,癫狂了。
媚眼瞟瞟
2 楼
印度人和华人都是一个德行。 腰杆子一硬就不知天高地厚。 [1评]
c
ceewei
3 楼
asan is the best name for india roches [1评]
回一个
4 楼
曾经是奴隶永远是奴隶,印度人一直都是奴隶。
v
veronida
5 楼
中国也从china改成zhongguo [1评]
同小桌学
6 楼
插那...娘逼
同小桌学
7 楼
roaches...
s
skyfall
8 楼
印度和中共党国都是一个德行。 各种折腾,各种牛逼哄哄,各种祸国殃民。
d
dancingwater
9 楼
无所谓,在我眼里还是那个三哥
d
dancingwater
10 楼
你这个说得好
郑长仁
11 楼
好消息啊!阿三将要分裂成几十个小国了。。。拭目以待吧!
B
BBaddict
12 楼
破坏金砖,以后金砖的名字就叫不成了。
更大的腕
13 楼
那中国先把印度改称天竺国吧
成熟社会
14 楼
有道理!所以中国应该叫Peoples Republic Of ZHONGGUO, 而不是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瓷器共和国! [2评]
成熟社会
15 楼
要不然叫People’s Republic of ZHONGHUA!
满目繁华
16 楼
印度要改随便改 反正中文还是译为咖喱印度
尽人事
17 楼
做狗就开始骂人了🤬
大春哥
18 楼
也就是說以前以「印度」名義簽的國際協議全部作廢,要重新議簽
那就好好生活
19 楼
哎哟刚好,上海合作组织没有叫做巴拉特的国家。安逸喔
独孤苍狼
20 楼
应该是中华ZhongHua而不是中国,Peoples Republic of ZhongHua,简称:ZhongHua或者ZhongGuo。
C
CHN2USA
21 楼
按首个字母排名 B 比 I 更靠前一些 就像倭寇把韩国从Coran 改成 Koran一样
t
thunderboy23
22 楼
把狗粮全送到印度去,享受咖喱味的民主
w
wilburwang
23 楼
伊朗虎视眈眈好久了,I终于轮到我了。吧啦特自己去和🇧🇷协调下金砖冠名权
成熟社会
24 楼
看20楼。早改完了。
w
wasabi20071127
25 楼
对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和民族 评头论足指手画脚 干涉内政。 墙国天天挂在嘴边的最讨厌的事情,偏偏自己就是最大的践行者。 中共就是红色纳粹法西斯!
M
Meller
26 楼
阿三再怎么改也改不了浑身的恶臭味。去他妈的,爱咋咋地。
天天0991997
27 楼
身毒。
g
greentee
28 楼
婆罗多更像一个文化上的词汇,比如中国的华夏,炎黄等等。 在现代和国际语境,尤其是无论国内外的官方称谓上,印度,中国这些词汇并无任何问题。 过分玩弄民族主义是要整出事的。
a
anywho
29 楼
在乎面子工程的人是永遠不會改變現狀的、
a
anywho
30 楼
改任何名字都會改變不了己吞併錫金的阿三強盜、想侵略擴張控制尼泊爾、不丹等鄰國的野心、 流氓耍賴、不守信用隨意改規則掠奪外資公司的賊德性! 更改變不了自以為是、狂妄自大的本性還有髒亂差、官僚腐敗、Caste system, 愚弄低級種姓制度、警察對穆斯林暴力執法、強奸盛行、治安問題⋯等々、 更無耻的是自吹是全球最大民煮國、 與撒謊欺騙偷竊蛆一樣、 霉體隨意造謠抹黑、 欺騙愚弄民眾!
X
XXyourOO
31 楼
莫迪变“巴拉特总理” 背后有何玄机 我不知道 习近平变“后清”皇帝 背后有何玄机 我却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