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百万年薪,华为为何留不住天才少年?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3年3月31日 18点19分 PT
  返回列表
90975 阅读
41 评论
看天下实验室

知识与金钱之间的有效转换,是摆在企业和科研人员之间的巨大难题,“天才少年”项目只是一个缩影。

撰文 | 陈丽媛

《看天下》杂志原创出品

“华为又一天才少年曝光”“最新天才少年回应入选”“任正非回应天才少年离职”。最近,神秘的“天才”们,频频降临在社交媒体的热搜榜。当然,相比于最新曝光的“天才少年”宁博宇,大家更关心放弃百万年薪离开华为的彭志辉,网友们一边质疑“天才”是否真材实料,一边质疑华为是否爱惜人才。

离职的华为“天才少年”稚晖君(本名彭志辉)@视觉中国 图

热搜里的“天才少年”,是指华为公司的一个特殊招聘项目。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2019年提出这一招聘计划,打算在全球范围内引进年轻的顶尖人才,助力华为“创造标准”,“未来要拖着这个世界往前走”。

目标豪迈,引进的方式也十分舍得下本。华为对“天才少年”实行年薪制管理,据内部相关通知,2019年入选“天才少年”的应届毕业生年薪分为三个区间,最高档为182万-201万元,其次为140.5万-156.5万元,最低档为89.6万-100.8万元。

真可谓年纪轻轻、年薪百万。要知道,同一年,BOSS直聘调查报告显示,普通硕博士的平均月薪是10028元,以13薪算,一年年薪为13万元左右。不寻常的年龄与年薪对应关系,令华为的“天才少年”项目一经推出就备受瞩目,每一批入选者都会受到巨大关注,他们在华为的后续发展也成为新闻热点。

“这些天才少年就像‘泥鳅’一样,钻活我们的组织,激活我们的队伍。未来3-5年,相信我们公司会焕然一新,全部‘换枪换炮’,一定要打赢这场‘战争’。”

任正非(@视觉中国 图)

任正非花重金招来“天才少年”要打赢的“战争”,在年薪制度说明文件中有更具体的解释——未来的技术与商业战争。当年,华为正面临美国步步紧逼的贸易制裁,这让它清楚意识到对外国技术依赖的致命风险。

“技术创新与商业创新双轮驱动是核心动力,创新就必须要有世界顶尖的人才,有顶尖人才充分挥发才智的组织土壤,我们首先要用顶级的挑战和顶级的薪酬去吸引顶尖人才。”

事实上,为打赢这场“战争”,华为的部署远不止“天才少年”项目。这个万众瞩目的项目更像是华为研发投入的展示橱窗,几十名“天才少年”的百万年薪,与华为总体研发投入相比,只是极小的一部分。

这个“战场”上,也远不止华为一方势力。十年来,中国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4.9万家飙升至33万家;全社会研发经费从2012年的1.03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2.79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从1.91%增长到2.44%。企业日渐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之一,越来越多的“天才”走出高校和专业科研机构的实验室,涌向大企业。

从2019年算起,任正非所说的3-5年,很快就要过去了。“天才”们在企业发展得如何?他们让公司焕然一新了吗?一个要坐得住冷板凳,一个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科研人员能与大企业和谐共处吗?

谁是“天才少年”?

2022年3月,时任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透露,2020年至2021年,华为共招聘应届毕业生约2.6万人,其中有300多名是华为定义的“天才少年”。在2022年,华为分别在4月和7月相继发布两次“天才少年”召集令。在华为的定义里,“天才少年”不限学历、不限学校,只要求他们在数学、计算机、物理、材料、芯片、智能制造、化学等领域有特别建树且有志于成为技术领军人物。

截至目前,被公开报道的华为“天才少年”共有20余名,他们大部分是应届博士毕业生,年龄在25岁至30岁之间,毕业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知名院校,在校期间学术表现优异,大多有国际顶刊论文发表成绩和国际顶级赛事名次。

以近期披露的华为“天才少年”宁博宇为例,他就读于电子科技大学,是该校通信干扰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博士研究生,读博期间已经在通信领域顶级期刊和会议上发表了21篇论文,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并在华为实习期间帮助项目组解决了重要问题。2022年秋招,经历了华为十几轮面试后,他拿到了“天才少年”百万年薪offer。

用顶级薪资吸引顶尖人才,这一步并不难。难的是如何让顶尖人才在企业完成顶级的挑战。

这时,“天才少年”的称谓反倒有可能成为第一个阻力——大家对顶尖人才对应着顶级的期待,但这样的期待太容易落空了。

对“天才少年”项目的高调宣传,是一把双刃剑。今年2月,任正非在“火花奖”座谈会上,被关于“天才少年”离职的问题刺了一下。

数百名“天才少年”入职华为后,华为并没有向大众提供颠覆式的创新产品,近年新闻中离职的“天才少年”个例,更让这个目标远大的招聘项目,显得言过其实。

2017年9月5日,武汉。华为2018届应届生招聘高管宣讲武汉站在武汉大学举行(@视觉中国 图)

华为赶紧为“天才少年”这一光环降温。

任正非在座谈会上回答,入职华为后,“天才少年”的称呼就消失了,“天才少年”的定位,只是为了入职时定级定薪。对于昔日“天才少年”彭志辉离职创业一事,任正非没有做特别回应,但他提及华为对人才机制也有反思,“比如有些人进入公司以后,没有很好使用到他最擅长的地方,没有发挥作用等于浪费他的青春。”

华为常务监事陈黎芳也在新员工座谈时表明,“天才少年”或“博士”,这些都是进华为之前的标签,是一些招聘用语,而这些标签不意味着贡献。

在华为内部交流网站“心声社区”里,一位职员的留言在隆重介绍“天才少年”的帖子里显得格格不入,“作为这个群体之一吧,其实自始至终都清楚‘天才少年’只是一个招聘的项目和吸睛的噱头而已,进来之后就是起点稍微高一些的普通员工,建议大家可以因为这个title去学习交流,但不要用这个滤镜去区别看待。”

华为的普通职员并不买账,毕竟年薪的差距摆在台面上。知识与金钱之间的有效转换,是摆在企业和科研人员之间的巨大难题,“天才少年”项目只是一个缩影。

知识与金钱

2021年,华为从事研究与开发的人员约10.7万名,约占公司总人数的54.8%。任正非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曾详细介绍公司研发人员的内部结构,其中至少有 700 名数学家、800 多名物理学家、120 多名化学家、六七千名基础研究的专家、六万多名各种高级工程师。

2019年9月6日,武汉,“与时间赛跑,与勇敢者同行”华为2020届应届生招聘宣讲会武汉理工大学站在该校西院大礼堂举行(@视觉中国 图)

在任正非的设计里,华为在编的1.5万名基础研究科学家和专家是把金钱变成知识,而 6万多名应用型人才是开发产品,把知识变成金钱。同时,华为开展了不少校企合作,支持企业外的科学家进行科研探索。

但科学与技术的对接、技术与商业的对接,都是逐渐收窄的过程。由此产生的问题,在华为近期举行的“火花奖”座谈会上被一一抛出。失败的创新应该如何被考核?不能直接用于产品的技术探索是否被允许?科学家与华为的合作是否可以更自由?

在资金允许的前提下,任正非愿意给予科学家最大限度的宽容。他将纯理论科学家形容为爬喜马拉雅山的人,“我们公司‘爬雪山’的人每年要花掉十几亿美元,合作部支持了很多钱给高校做前沿研究,其实对我们是没有商业价值的,因为理论研究出来后是对全人类完全开放、共享的。”

但并不是所有企业都拥有充足的资金。随着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国内企业研发投入比重不断提升,2022年,华为研发投入金额为190亿欧元(约合1386.05亿元人民币),位列欧盟工业研发投资记分牌报告第四名,仅次于谷歌、脸书和微软公司,阿里巴巴、腾讯和中国建筑也位列前50名,中国企业上榜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提升。

但因研发投入而造血不足的企业也不在少数。《钛媒体》发现,2021年,排在国内研发费用率前50名的企业中,有18家公司出现净利率亏损,其中亏损最大的是蔚来公司。

金钱不一定能马上转化成知识,知识也不一定能有效转化为金钱。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需要巨大的前期投入,这不是任何一家企业都能玩得转的。

“我们将来也可能向谷歌学习,做一些没有现实意义的研究,不一定跟华为的业务有关,其实就是给人类社会多做一点贡献。当然,我们现在还没有那么多钱,当纯利足够多时,我们的科学前沿就要推进一步,从火花变到宇宙去。”任正非在“火花奖”座谈会上表态。在这方面,就算是研发投入大户华为,也有缺钱的时候。

全球人才净流失第一大国

华为是国内研发投入最多的公司。这为它带来了可见的成果——过去三年,华为完成了1.3万余颗器件的替代开发、4千余电路板的反复换板开发,如今华为的电路板有了稳定的国产零部件供应。

但任正非坦言,华为还在困难时期。“美国在科教上的软实力,还是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达不到的。美国的政治家也是一轮一轮的,美国几百年的创新土壤,不会因他们而退化。”

“招这么多所谓的‘天才少年’,也没见弄出个ChatGPT类似的成果来啊。”华为“心声社区”留言板上有职员毫不留情地吐槽这一意在让华为“创造标准”的项目。

ChatGPT项目所属的OpenAI官网显示,这一颠覆式创新产品的团队不足百人,平均年龄为32岁,其中有华人9人,占团队总人数10%,9人中又有5人曾就读于中国高校。有观点认为,这一帮“天才少年”的成功,暴露了中国企业研发创新能力在穷追猛赶后依旧难以弥补的不足。

这一不足里,赫然立着技术壁垒、时间壁垒和金钱壁垒三座大山——早在6年前,OpenAI便耗费巨量的时间、金钱、人力,坚定而专注地投入在技术开发中。

这是国内大部分创业团队或公司,难有机会或难以坐定的冷板凳。

北京大学学科建设办公室助理研究员原帅、研究员贺飞将2010-2020年间世界主要国家科技研发投入产出做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中国研发投入强度与美国、韩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其中研发投入占GDP之比不足韩国的1/2;研究人员占就业人口之比不到0.2%,远低于其他国家;研发投入结构不尽合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投入相对较低,其中基础研究投入强度仅为5.54%。

阿里研究院进一步指出,在数字科技人才储备上,中国拥有的人才总数全球领先,但高层次人才数量排在美国之后,且流失较大。过去十年,美国人才净流入835人次,位居全球第一,而中国则是全球人才净流失第一大国,达684人次。

如此看来,中国企业实现科技创新能力突破仍道阻且长。华为“天才少年”招聘计划,虽然还未能将华为变得焕然一新,但至少着力在全球范围内吸引高层次人才,尤其想保留住本土顶尖人才,为后续发展积蓄力量。

如果我们讨论的是货真价实的“天才”,那么问题或许不应该是“天才少年”给了企业什么,而是企业到底应该如何用人。有时候,天才只有在合适的位置和支持条件下,才能发挥天赋。

P
Phillip
1 楼
现在是少年,到了35随 岁不想滚蛋都不行。纯属炒作,刷存在感。
媚眼瞟瞟
2 楼
假本事
H
Hegal.zhang
3 楼
华为只看年龄 当然早走早好啊 35岁就要开除还不快走
p
pipitoo
4 楼
因为百万人民币的年薪并不高!如果是美金,那才能留人
催你明白交粑粑
5 楼
华为不是平均年薪90万吗,天才刚过平均线肯定不干啊。再说35岁下岗这钱也不够退休啊
n
neophoenix
6 楼
过去十年,美国人才净流入835人次,位居全球第一,而中国则是全球人才净流失第一大国,达684人次。 聪明人判断还是很清楚的
黑米
7 楼
1百万年薪,人民币换算美金也就10几万,何德何能留住天才?
l
liuyuan59fen
8 楼
华为这种使用人才的方法是错误的! 把拥有光环的高薪人才与普通员工一样的管理,双方都不能适应,起不到作用。 应该给每个天才少年项目招收的人才,配备一个专属实验室或工作室,由其全权负责!
o
octane
9 楼
因为这些少年的价值仅在华为自我炒作,周围同事并不认同他们的价值
a
airswingman
10 楼
汉人的实用主义,地域内斗,卸磨杀驴,都是恶习。不管什么天才,干几年就被同化了。
为啥一定要笔名
11 楼
有真本事,自己出來創業不比在華為裡自在?
狗子离远点
12 楼
wuyueshanren他妈不错
文学少年
13 楼
不能太急功近利,科技投资是个慢工出细活的工程。
b
budongzhuang
14 楼
因为,人手短缺!英国蓝领工资疯涨 砌砖工年薪百万! [1评]
飞行的板砖
15 楼
真正天才都是出来自己创业的,没有给人家打工的,看看硅谷创业公司的年轻人!
大春哥
16 楼
那些「天才」不外乎記憶力超人,考試考得好,都是書呆子
大裤衩
17 楼
真正聪明人是不可能留在一艘要沉的破船上的 [1评]
k
kevinwin123
18 楼
在美国硅谷旧金山做IT的年轻人工作一两年基本就是20万美金起步,开Uber做装修的年薪都在100万人民币以上
w
wallee
19 楼
以你的智商应该没办法判断
杰克2013
20 楼
外行领导内行,注定会失败!
s
shankecn
21 楼
那你几百万的工资呢?
b
bc007
22 楼
台积电?
b
bc007
23 楼
还有200万难民。 冲喜! [1评]
大裤衩
24 楼
: 以你那点屎壳郎一样的脑容量不可能看得明白你大爷说的啥
n
neophoenix
25 楼
: 没法,死也要去美国,有时觉得这些人挺傻的,但死也拦不住
P
PeaceWarFind
26 楼
国家的成功往往和人才相关。一个相对宽松的社会人文科学环境有助于人才的归来。人才不光是天才也包括学有所成的人。爱因斯坦不也是后知后觉的人才吗?中国目前社会氛围太左了一点。让人有种回归毛时代的感觉。 [1评]
我理解你
27 楼
傻逼小编以为搞科研出成果就像是去菜市场买菜,5快的白菜和100的生蚝,花100立刻就能改善伙食。
金三
28 楼
你又偷不到技术,在华为屁都不是了。
b
bluej
29 楼
充满了中国特色。比如投资1000亿搞出中国的芯片;投资10个亿,孵化出100个bill gates。这里是100万年薪搞到一批天才。
t
treebear
30 楼
呵呵,看见一堆狗粮在黑华为,就知道美国以举国之力打不到中国一家民营企业深深刺痛了狗粮脆弱的小心眼。
鸿
鸿鹄369
31 楼
华为对于搞研发工作人员提供超常高薪。
城市沉睡
32 楼
有一个假装内行的文章。
大春哥
33 楼
上面有一个外行(经常是轉業的軍隊政委教導員指導貞員之類)領導禸行的黨委書記,你再天才也是奴才
英国流氓
34 楼
应该是偷不到了
j
jingfei05
35 楼
写这种文章的人其实就是带节奏,科研是一个长期投入的事情,引入新的高层次高起点的人才,只是说从根本上提升下在将来有所产出的几率。指望有立竿见影的效果的人,要么就是不了解的外行,或者就是带方向的。
9
9od
36 楼
天才说:得加钱。。。
史前巨混
37 楼
压力太大动作会变形,要给宽松的研发气氛
k
kyogui
38 楼
要么这些少年没本事,普通人一个人 要么他们本事太大觉得华为名声不好去别的公司了
路人丫
39 楼
呵呵。。。无妨,乔布斯就是难民的儿子。200万甚至2千万里出一个就都赚翻了。🤣
f
fybs
40 楼
备胎是一个接一个,转正的一个也说不上来。为啥要高薪给天才少年?千金买骨。那为啥留不住?没有了千金买骨的作用了,当然就不要了。
F
FaceTimes
41 楼
华为天才博士智慧考试填充题:一👀👀👀👀翻白眼,一🐄🐂🐃🦬吹牛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