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周一的例行记者会上应询时表示,“经向有关部门了解,中方科研机构已完成对今年2月赴日本福岛核电站附近海域独立采集的海水、海洋生物等样本的检测、分析,样本中氚、铯-134、铯-137、锶-90等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未见异常”。他并称,“中方多次指出,单次检测结果没有异常不能保证今后检测都没有问题”。
中日两国国旗示意图 © 路透社图片
当被记者问及,“今年2月,中国专家再次赴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独立采集福岛核污染水有关样本,近日已得出检测结果,能否介绍具体情况”,林剑还指出,在日前举行的中日经济高层对话中,日方重申接受对排海的长期国际监测和中方独立取样监测,确认持续开展上述监测活动。
林剑称:“中方反对日方排放核污染水的立场从未变化,我们将继续会同国际社会和国际原子能机构等相关专业组织,敦促日方切实履行承诺,确保排海处于国际监督之下”。
当被问道关于恢复日本水产品进口,中方是否愿意加速与日方谈判,林剑回答称,中国政府始终坚定维护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并指“日方明确承诺接受对排海的长期国际监测和中方的独立取样监测,在日方履行承诺、检测结果迄未出现异常的基础上,中国海关总署于3月12日应约同日方在北京就日本水产品安全问题进行了技术交流”。
2023年8月,福岛第一核电站开始向海洋排放经处理过的多核素去除设备(ALPS)处理水后,中方立即全面禁止进口日本水产品,称排放的水为“核污染水”。几经波折后,日中于2024年9月达成一致,中国将逐步恢复从日本进口水产品,但条件是中方必须参与国际原子能机构框架下的监测活动。
今年2月,中国专家再次赴福岛第一核电站独立采集核电站附近海域的海水、海洋生物等样本,这是中方继去年10月采集样本后,第二次在两国政府商定的框架下对样本进行分析。日方关注的焦点是中国何时恢复进口日本水产品。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周一的例行记者会上应询时表示,“经向有关部门了解,中方科研机构已完成对今年2月赴日本福岛核电站附近海域独立采集的海水、海洋生物等样本的检测、分析,样本中氚、铯-134、铯-137、锶-90等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未见异常”。他并称,“中方多次指出,单次检测结果没有异常不能保证今后检测都没有问题”。
中日两国国旗示意图 © 路透社图片
当被记者问及,“今年2月,中国专家再次赴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独立采集福岛核污染水有关样本,近日已得出检测结果,能否介绍具体情况”,林剑还指出,在日前举行的中日经济高层对话中,日方重申接受对排海的长期国际监测和中方独立取样监测,确认持续开展上述监测活动。
林剑称:“中方反对日方排放核污染水的立场从未变化,我们将继续会同国际社会和国际原子能机构等相关专业组织,敦促日方切实履行承诺,确保排海处于国际监督之下”。
当被问道关于恢复日本水产品进口,中方是否愿意加速与日方谈判,林剑回答称,中国政府始终坚定维护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并指“日方明确承诺接受对排海的长期国际监测和中方的独立取样监测,在日方履行承诺、检测结果迄未出现异常的基础上,中国海关总署于3月12日应约同日方在北京就日本水产品安全问题进行了技术交流”。
2023年8月,福岛第一核电站开始向海洋排放经处理过的多核素去除设备(ALPS)处理水后,中方立即全面禁止进口日本水产品,称排放的水为“核污染水”。几经波折后,日中于2024年9月达成一致,中国将逐步恢复从日本进口水产品,但条件是中方必须参与国际原子能机构框架下的监测活动。
今年2月,中国专家再次赴福岛第一核电站独立采集核电站附近海域的海水、海洋生物等样本,这是中方继去年10月采集样本后,第二次在两国政府商定的框架下对样本进行分析。日方关注的焦点是中国何时恢复进口日本水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