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前的二月在网上看到王立军去美国大使馆的消息,之后便是力度堪比温州动车事故的大规模审查,不过很多如谜语般的含蓄表达都被保留。
而大规模删贴只是在主动审查信息最积极的新浪微博,当时甚至还曾在腾讯微博和微信上不避忌地在讨论中使用“王立军”、“薄熙来”的全名。
今时今日真的不敢想。
那几年少有避忌全名的意识,在新浪微博以外的,很多人不论在两岸四地都直呼全名,由“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讲到“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
亚视误报江泽民死讯那天,各群组都一堆带“江泽民”的发言。
仍记得十八届一中全会当日,QQ 上有人讲——“太好了,胡锦涛下台了”。
那时的内地社交网络还充斥著关于领导人的恶搞 meme。当时流行“三国杀”,然后有两张改自三国杀的相片流传得很广,一个叫“泽民的愤怒”,另一个是“涛哥的鄙视”。刚才在各个搜寻器都找不到相片,不知还有无其他人记得。然后还有人在 bio 和网民中加上 8964。
这种风气一直持续到了 2013、14 年。
2013 年发生了很多事。开年是《南方周末》事件,很多人把头像换成了黑白的南方周末 logo。网民们对于新领导班子上台和“谣言转 500 次”新规依旧辛辣调侃。
在这中间,多名 KOL 因各种原因出事,包括薛蛮子被捕。仍记得《新闻联播》那时大篇幅、绘声绘色地报道薛蛮子嫖妓事件,还有电视认罪。
当时忽略了一条新闻——薛蛮子被捕前数日,参加了一个座谈会,在场的还有其他 KOL。召集他们的是时任国家网信办主任鲁炜。
2014 年中央网络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成立,国家网信办和中央网信办合署,实质上扩权,鲁炜是首任主任。
自此内地网络环境大幅变化,个人首先感受到的,是在香港问题。
当年五月有内地自由行小童在街头便溺,家长与港人发生冲突,随后新浪微博出现大规模的假消息,包括把大便讲成小便、纸巾擦拭讲成用尿片接尿、捏造记者拍摄私处、男童说成女童等,网民制造的假消息更被不同的内地传媒当真料报道。
随即衍生的还有对“港独”的指控,煽风点火的包括《环球时报》。
那时香港在讨论 2017 年普选,如提名委员会构成、出闸门槛、添加公民提名等多种提名方式等。占领中环运动发起公投,在三个民间方案中投票。
一个现今已经逝去的腾讯微博网民,因为发送香港公投的内容被禁言。
那个月适逢六四 25 周年,我也被禁言,原因是那天说“今天是中国队世界杯首战 12 周年”。
在腾讯微博被禁言下,当时在其他内地平台发送了有关六四 25 周年及维园烛光晚会的相片,无被禁言,其他人也都能看到。2014 年上半年,是个人感受到内地网络言论空间第一次显著收窄。
全国人大常委会在这年为香港普选“落闸”——提名委员会按照选委会架构、要过 600 名选委提名、不能添加其他提名方式。
普选“落闸”引发不满,学界发起罢课,学生占据被封锁的政府总部前空地,警察驱赶引发衝突,占领中环运动此时启动。
一边看电视一边发微博,直至数日后“占中”正式变成敏感词,在各个网络平台都发不出去——而就在几个月前,还有网民在梁振英签署“反占中”联署的新闻下留言——“占中是甚么,能吃吗?”
内地各社交平台审查“占领行动”,出动的方式除文字消息,还有当时略显新奇的 OCR 审查图片内文字,以及机械识别图像是否和占领有关。
当时如果想在腾讯微博发无线互动新闻台的截图,无论你是想发新闻,抑或纯粹想发周嘉仪或陈嘉欣,都发不出去——因为全天左下角的“细格”画面是金钟占领区。
但即管如此,依旧能看到很多惊喜——腾讯新闻做了一个“懒人包”,讲解香港普选的争议,以及香港政局、建制派泛民主派等的区别。
在一些小报式媒体不断煽动网民把争取普选打为“港独”时,这样的声音实属少数。
顺带一提,占中初期,广东省的无线亚视转播信号是一到凌晨一点至六点就切断。
2014 年有一个 KOL 成为了批评不得的人物,他叫周小平。他在网志写过很多错漏百出的爱国文章,但却被官方捧起,还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作为网络作家代表,被中共总书记习近平点名表扬。
之后各个社交平台都开始审查对周小平的批评,有些平台更夸张到可以提习近平,但是不能提周小平。
2015、16 年的内地网络环境变化较少,这期间“港独”由民间稻草人变成官方批判的概念,《环球时报》发明了“澳独”,南海仲裁案引发反菲、反美浪潮……
最大的一次风波或是赵薇执导电影主角的政治问题引发的争议,共青团中央因为文章有“法轮功”触发敏感词被删贴,引发网民讨伐“资本控制舆论”……
上面提到的这五年发生了如此多事情,但是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这些名字都依旧能直呼,直至 2016 年下半年。
当时有一些网民发现自己发出的微博包含一些人的名字会被禁止评论,有习近平等正国级领导人,还有被网民痛骂的时任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局长、中央电视台台长聂辰席——是的,两个职位都是他。
经过一些观察,发现新浪微博在那个时候实施的限制,仅是针对提及敏感词达到一定次数的用户,他们发出的包含敏感词的微博会被禁止留言,其他用户不受影响。
但到了次年全面加码,延伸到所有用户不止,方式还增添了“限流”,即禁止转发,贴文只有互相追踪者之间看到。
新浪微博那几年新增了很多审查方式,试过六四限制所有海外用户发图,或把香港用户的贴文全部设为其他人不可见。2019 年反修例示威期间更为粗暴,当中有很多天,香港用户一到示威的日子就被全面禁言,任何内容发不出去。
就算是早已被放弃的腾讯微博,也失去了相对宽松的环境,也会根据时局加强审查。
讲了这么多还是想回到当下。
网球运动员彭帅在 2021 年 11 月 2 日 22:07 控诉曾被前副总理张高丽性侵的微博不到半小时被删除。自此彭帅、张高丽不能提,“网球”超级话题被禁止,各种隐喻被删除……
而审查还波及到说唱歌手李京泽,因为他和彭帅都有一个绰号——“贝贝”。
当然语言的灵活衍生了很多创意,比如“北京奥运会排第一的吉祥物”,又比如“北京亚运会前一年的夏日”。
但是如果能选择,也许很多人更希望,自己没有机会用上这种“语言的艺术”。
最后是更正,王立军去的是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
以下为中国数字时代编辑摘自网友评论:
吹雪の夏:感谢记录……很多时候只记得环境一步步被管控和极端化,发生了什么却只有模糊的记忆了
Young ヤン:记得当时有个网络热词“休假式疗养”。那时候墙内的网络环境还是相对比较自由的,所以当时已在海外的朋友更喜欢使用微博等墙内网络。
BEn:是的,那时候名讳没有这么严重,很多政治人物都可以在网上打出全名,warcraft里甚至有刁近平这样的id,最近试了下在游戏里输入习的全名直接封号,现在甚至都不会有人想把他的全名写出来,这是一件完全无法想象的事情。
没有理想国:什么时候推特有这样的删贴活动。 推特直接封总统帐号
三爪1:是不是中国人永远搞不明白总统不是普通人啊。习近平先去微博,再被微博封,再对比一下
Akiha 秋叶:仔细看了这个thread,回想了一下,我2012年10月出国,每年都回国,所以很明显地感觉到整个风气就是从那之后不久急转直下的。最开始的不适感是到处可见的大红标语“核心价值观”,家里上幼儿园的小孩都要会背。
cyberdos1202:#不正确的记忆
Hatsu_发男:针对此文王立军事件的回应
九年前的二月在网上看到王立军去美国大使馆的消息,之后便是力度堪比温州动车事故的大规模审查,不过很多如谜语般的含蓄表达都被保留。
而大规模删贴只是在主动审查信息最积极的新浪微博,当时甚至还曾在腾讯微博和微信上不避忌地在讨论中使用“王立军”、“薄熙来”的全名。
今时今日真的不敢想。
那几年少有避忌全名的意识,在新浪微博以外的,很多人不论在两岸四地都直呼全名,由“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讲到“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
亚视误报江泽民死讯那天,各群组都一堆带“江泽民”的发言。
仍记得十八届一中全会当日,QQ 上有人讲——“太好了,胡锦涛下台了”。
那时的内地社交网络还充斥著关于领导人的恶搞 meme。当时流行“三国杀”,然后有两张改自三国杀的相片流传得很广,一个叫“泽民的愤怒”,另一个是“涛哥的鄙视”。刚才在各个搜寻器都找不到相片,不知还有无其他人记得。然后还有人在 bio 和网民中加上 8964。
这种风气一直持续到了 2013、14 年。
2013 年发生了很多事。开年是《南方周末》事件,很多人把头像换成了黑白的南方周末 logo。网民们对于新领导班子上台和“谣言转 500 次”新规依旧辛辣调侃。
在这中间,多名 KOL 因各种原因出事,包括薛蛮子被捕。仍记得《新闻联播》那时大篇幅、绘声绘色地报道薛蛮子嫖妓事件,还有电视认罪。
当时忽略了一条新闻——薛蛮子被捕前数日,参加了一个座谈会,在场的还有其他 KOL。召集他们的是时任国家网信办主任鲁炜。
2014 年中央网络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成立,国家网信办和中央网信办合署,实质上扩权,鲁炜是首任主任。
自此内地网络环境大幅变化,个人首先感受到的,是在香港问题。
当年五月有内地自由行小童在街头便溺,家长与港人发生冲突,随后新浪微博出现大规模的假消息,包括把大便讲成小便、纸巾擦拭讲成用尿片接尿、捏造记者拍摄私处、男童说成女童等,网民制造的假消息更被不同的内地传媒当真料报道。
随即衍生的还有对“港独”的指控,煽风点火的包括《环球时报》。
那时香港在讨论 2017 年普选,如提名委员会构成、出闸门槛、添加公民提名等多种提名方式等。占领中环运动发起公投,在三个民间方案中投票。
一个现今已经逝去的腾讯微博网民,因为发送香港公投的内容被禁言。
那个月适逢六四 25 周年,我也被禁言,原因是那天说“今天是中国队世界杯首战 12 周年”。
在腾讯微博被禁言下,当时在其他内地平台发送了有关六四 25 周年及维园烛光晚会的相片,无被禁言,其他人也都能看到。2014 年上半年,是个人感受到内地网络言论空间第一次显著收窄。
全国人大常委会在这年为香港普选“落闸”——提名委员会按照选委会架构、要过 600 名选委提名、不能添加其他提名方式。
普选“落闸”引发不满,学界发起罢课,学生占据被封锁的政府总部前空地,警察驱赶引发衝突,占领中环运动此时启动。
一边看电视一边发微博,直至数日后“占中”正式变成敏感词,在各个网络平台都发不出去——而就在几个月前,还有网民在梁振英签署“反占中”联署的新闻下留言——“占中是甚么,能吃吗?”
内地各社交平台审查“占领行动”,出动的方式除文字消息,还有当时略显新奇的 OCR 审查图片内文字,以及机械识别图像是否和占领有关。
当时如果想在腾讯微博发无线互动新闻台的截图,无论你是想发新闻,抑或纯粹想发周嘉仪或陈嘉欣,都发不出去——因为全天左下角的“细格”画面是金钟占领区。
但即管如此,依旧能看到很多惊喜——腾讯新闻做了一个“懒人包”,讲解香港普选的争议,以及香港政局、建制派泛民主派等的区别。
在一些小报式媒体不断煽动网民把争取普选打为“港独”时,这样的声音实属少数。
顺带一提,占中初期,广东省的无线亚视转播信号是一到凌晨一点至六点就切断。
2014 年有一个 KOL 成为了批评不得的人物,他叫周小平。他在网志写过很多错漏百出的爱国文章,但却被官方捧起,还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作为网络作家代表,被中共总书记习近平点名表扬。
之后各个社交平台都开始审查对周小平的批评,有些平台更夸张到可以提习近平,但是不能提周小平。
2015、16 年的内地网络环境变化较少,这期间“港独”由民间稻草人变成官方批判的概念,《环球时报》发明了“澳独”,南海仲裁案引发反菲、反美浪潮……
最大的一次风波或是赵薇执导电影主角的政治问题引发的争议,共青团中央因为文章有“法轮功”触发敏感词被删贴,引发网民讨伐“资本控制舆论”……
上面提到的这五年发生了如此多事情,但是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这些名字都依旧能直呼,直至 2016 年下半年。
当时有一些网民发现自己发出的微博包含一些人的名字会被禁止评论,有习近平等正国级领导人,还有被网民痛骂的时任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局长、中央电视台台长聂辰席——是的,两个职位都是他。
经过一些观察,发现新浪微博在那个时候实施的限制,仅是针对提及敏感词达到一定次数的用户,他们发出的包含敏感词的微博会被禁止留言,其他用户不受影响。
但到了次年全面加码,延伸到所有用户不止,方式还增添了“限流”,即禁止转发,贴文只有互相追踪者之间看到。
新浪微博那几年新增了很多审查方式,试过六四限制所有海外用户发图,或把香港用户的贴文全部设为其他人不可见。2019 年反修例示威期间更为粗暴,当中有很多天,香港用户一到示威的日子就被全面禁言,任何内容发不出去。
就算是早已被放弃的腾讯微博,也失去了相对宽松的环境,也会根据时局加强审查。
讲了这么多还是想回到当下。
网球运动员彭帅在 2021 年 11 月 2 日 22:07 控诉曾被前副总理张高丽性侵的微博不到半小时被删除。自此彭帅、张高丽不能提,“网球”超级话题被禁止,各种隐喻被删除……
而审查还波及到说唱歌手李京泽,因为他和彭帅都有一个绰号——“贝贝”。
当然语言的灵活衍生了很多创意,比如“北京奥运会排第一的吉祥物”,又比如“北京亚运会前一年的夏日”。
但是如果能选择,也许很多人更希望,自己没有机会用上这种“语言的艺术”。
最后是更正,王立军去的是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
以下为中国数字时代编辑摘自网友评论:
吹雪の夏:感谢记录……很多时候只记得环境一步步被管控和极端化,发生了什么却只有模糊的记忆了
Young ヤン:记得当时有个网络热词“休假式疗养”。那时候墙内的网络环境还是相对比较自由的,所以当时已在海外的朋友更喜欢使用微博等墙内网络。
BEn:是的,那时候名讳没有这么严重,很多政治人物都可以在网上打出全名,warcraft里甚至有刁近平这样的id,最近试了下在游戏里输入习的全名直接封号,现在甚至都不会有人想把他的全名写出来,这是一件完全无法想象的事情。
没有理想国:什么时候推特有这样的删贴活动。 推特直接封总统帐号
三爪1:是不是中国人永远搞不明白总统不是普通人啊。习近平先去微博,再被微博封,再对比一下
Akiha 秋叶:仔细看了这个thread,回想了一下,我2012年10月出国,每年都回国,所以很明显地感觉到整个风气就是从那之后不久急转直下的。最开始的不适感是到处可见的大红标语“核心价值观”,家里上幼儿园的小孩都要会背。
cyberdos1202:#不正确的记忆
Hatsu_发男:针对此文王立军事件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