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暂停90天的2B了,关键是美国对你逆差就不行
Trump adviser gives nations list to correct 'unfair' global system
To correct what he described as an ‘unfair system’, Miran proposed several measures that he believes should be adopted by other nations:
Tariff acceptance: Countries should allow the US to impose tariffs on their exports without retaliation, helping to fund American public goods.
Market access: Foreign governments should open their markets and purchase more US products.
Defence spending: Allies should increase their defence budgets and buy more US-made military equipment.
Domestic investment: Companies should establish factories in the US to avoid trade penalties.
Direct contributions: Foreign governments could make financial contributions to the US Treasury to offset security and economic costs.
据美国《国会山报》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4月10日威胁称,如果各国在期限内不与美方达成协议,将撤回此前宣布的缓征关税90天的决定。
特朗普表示:“如果我们不能达成我们想达成、或不得不达成的协议,你知道的,这对双方都有好处,那么我们就会回到原地。”
特朗普与其内阁成员一起出镜。截图自《国会山报》
被问及美方同其他国家就关税达成协议有何进展时,特朗普声称已“非常接近”,但他没有详细说明哪个国家最接近与美国达成协议。
近期在关税问题上反复“左右横跳”的特朗普还提出了另一种可能性,声称他不排除延长90天的暂缓期限。
“我们必须看看届时会发生什么,”特朗普说。
特朗普在“对等关税”的制定和执行等政策上已经多次出现变化。
4月7日即有消息传出“特朗普考虑对部分国家暂缓90天征收关税”,致使美国股市随即飙升,但随即又被“辟谣”。特朗普9日的声明在客观上又将之前被“辟谣”的新闻“转正”。特朗普当天宣布,除了对中国外,对各国暂缓加征所谓“对等关税”,在此期间将对各国的关税税率恢复到10%。
在面对记者质疑时,特朗普竟将其反复朝令夕改的行为辩称为“政策的灵活性”。
4月10日,当被问及对华关税时,特朗普“乐观地”认为可以达成协议,但不愿透露他下一步的具体行动。
特朗普还“夸奖”道,欧盟很聪明地收回了对美报复。他表示,与欧盟国家谈判时,美方把整个欧盟视作一个整体。
欧盟9日曾投票表决通过了拟于4月15日对价值210亿欧元(约合1703亿人民币)的美国进口产品征收25%关税的反制措施,以回应美国对钢铁和铝征收的25%关税。4月10日,随着美国暂缓“对等关税”,欧盟同意将原定于4月15日针对美国关税的反制措施暂停90天。
但与此同时,特朗普还不忘指责欧盟称,“欧盟非常聪明,但它们真的占了美国便宜。它们成立(欧盟)的目的就是为了占美国便宜。“
对于关税谈判前景,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与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都“信心十足”。
贝森特声称,美国宣布关税措施以来的一周内,约有75个国家与地区与美方接洽,希望达成协议。贝森特说,这是美政府选择暂停关税的一个主要因素。
针对特朗普政府一意孤行,执意向全世界挑起关税战,中方已多次表明立场,并予以坚决回应。
4月10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表示,美方出于一己之私,将关税作为实施极限施压、谋取私利的武器,严重侵犯各国的正当权益,严重违反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严重损害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严重冲击全球经济秩序稳定,这是公然冒天下之大不韪,与整个世界作对。
林剑称,采取必要的反制措施反对美国的霸凌行径,既是为了维护自身的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也是为了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维护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美国的倒行逆施不得人心,终将以失败告终。
林剑强调,关税战、贸易战没有赢家。中方不愿打,但也不怕打。我们绝不会坐视中国人民的正当权益被剥夺,绝不会坐视国际经贸规则和多边贸易体制被破坏。如果美方执意打关税战、贸易战,中方必将奉陪到底。美方将自身利益凌驾于国际社会公利,以牺牲全世界各国的正当利益服务美国的霸权利益,必然遭到国际社会更强烈的反对。
人民日报钟声:美“关税讹诈”严重扰乱全球产供链稳定
“滥施关税后,物价将会上涨到何种程度?”不少美国媒体发出了这样的疑问。面对可能面临的涨价、供应短缺,美国消费者忧心忡忡,甚至开始囤积物资。美方采取的经济极端主义做法,不仅违背经济规律,人为切断历经数十年形成的成熟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干扰各国经济发展,更将严重损害包括美国民众在内的各国人民福祉。
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形成和发展,是生产要素在全球市场配置效率最大化的自然结果。中美两国经济发展阶段不同,产业、劳动力、资源禀赋不同,决定了双方产业结构互补、资源配置互补、市场辐射互补,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产业链供应链分工合作,这是数十年市场竞争淬炼出的效率最优解。
中方近日发布的《关于中美经贸关系若干问题的中方立场》白皮书以大量事实表明,中美经贸合作促进了美国产业升级,给美国消费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美国从中国进口大量消费品、中间品和资本品,支持了美国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的发展,丰富了美国消费者选择,降低了生活成本,提高了美国民众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实际购买力。在与中国经贸合作中,美国跨国公司通过整合两国要素优势提升了国际竞争力。中国承接了美国企业的部分生产环节,使得美国能够将资金等要素资源投入创新和管理环节,集中力量发展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带动产业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领域升级,降低了美国国内能源资源消耗和环境保护的压力。
中美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不是“谁依赖谁”的零和博弈,而是互利共赢的双向选择。2024年中美双边货物贸易额达6882.8亿美元,同比增长3.7%。中国美国商会发布的报告显示,53%的受访企业预计2025年将增加在华投资。2024年进博会上美国企业参展总面积最大、链博会上参展美国企业数量在境外参展商中居于首位;苹果公司的200家主要供应商中有超过80%在中国生产;亚马逊第三方卖家依托中国供应链维持价格竞争力……中美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始终指向效率逻辑,为各利益相关方提供了广泛的机会,带动相关国家原材料出口、中间品生产、服务业发展,提升了全球价值链效率与效益。
美“关税讹诈”严重扰乱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扭曲全球市场资源配置,损人不利己。美国政府试图通过关税迫使制造业回流,但事实上,关税将通过产业链供应链逐级传导,加剧供应链断裂与产业空心化风险,不仅难以达到重振制造业的目的,反而将削弱其产业基础。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发出警告,美国政府施加的广泛惩罚性关税将在大西洋两岸造成严重损害,不仅无法解决双边贸易问题,反而会引发一场互设壁垒的升级对抗,受损的不仅是欧洲企业的出口利益,也将严重阻碍美国自身产业的转型升级。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认为,美国针对全球贸易体系的激进政策正在破坏美国主导建立的开放贸易体系,将令美国经济付出惨痛且深远的代价。
历史和现实表明,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符合各国共同利益,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破坏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威胁世界经济稳定和发展。面对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等共同挑战,中美作为全球前两大经济体,尤其需要视对方的发展为机遇而非挑战,把对方当作伙伴而非对手,为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担起大国责任,让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更具韧性、更有效率、更富活力,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确定性。
商务部:面对美国霸凌关税,中国将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受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冲击,市场对全球经济形势恶化的担忧加重,中国将如何应对?
4月10日,商务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在发布会上表态,中方的态度是一贯且明确的: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中国愿意在相互尊重基础上,与美方通过平等对话磋商妥善解决分歧。但对话是有原则的,磋商是有底线的。施压和威胁不是同中方打交道的正确方式,无益于解决问题。美方应纠正错误做法,为双方平等对话磋商创造氛围和条件。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还从发布会获悉,近日商务部已组织有关商协会、大型商超和流通企业座谈,研究更好发挥各自优势,帮助外贸企业扩宽内销渠道。另外,近期,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与东盟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贸工部长扎夫鲁视频通话,与欧盟委员会贸易和经济安全委员谢夫乔维奇举行视频会谈,讨论应对美国“对等关税”。
帮助外贸企业扩宽内销渠道
近日,中国不少商超企业发布致中国优质供应链的公开信,提出对出口受阻而库存积压的企业,开通“绿色通道”,提供渠道便利,帮助企业提升国内市场认知度、开发新产品。
对于商务部未来如何帮助外贸企业拓展内销,何咏前表示,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二大商品消费市场,面对美国霸凌关税,中国将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坚定不移走好自己的发展路,以自身的稳定发展为全球经济注入更多确定性。商务部将稳步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工作,持续举办“外贸优品中华行”活动,搭建外贸企业拓内销平台,在市场准入、渠道开拓、财政金融、服务保障等方面加大对外贸企业拓内销的帮助力度,促进内外贸渠道对接、品牌对接、产销对接、标准对接。
何咏前表示,近日,商务部已组织有关商协会、大型商超和流通企业座谈,研究更好发挥各自优势,帮助外贸企业扩宽内销渠道。相关商超的做法是中国众多行业协会和商贸企业用实际行动,捍卫发展权利的典型缩影。
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副司长肖露4月9日在新闻发布会上也提到,当前,世界经济正面临着极大的不确定性,尤其体现在贸易领域,产供链稳定受到了威胁。中国外贸有稳固的“基本盘”,有充沛的“新动能”,还有开放这一“重要法宝”。
肖露表示,中国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中国已成为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与30个国家和地区签署23个自贸协定,2024年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占比首次超过50%。中国将坚定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坚定维护全球贸易秩序,和更多贸易伙伴携手合作、实现共赢。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周密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谈到对当下稳外贸的建议,首先,政府要引导企业了解当下面临的复杂环境,让企业能区分短期因素和长期因素,让企业经营决策更有底气;其二,政府要帮助企业克服困难,要帮助企业进一步推动贸易便利化;其三,企业自身要加强技术创新,让企业更有竞争力。
商务部研究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白明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面对外部冲击,最当务之急就是激活国内市场,扩大消费,让内循环更加高效地循环起来。目前中国的最终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低于一些发达国家,建议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提振居民消费预期。
中方与欧盟、东盟讨论应对美国“对等关税”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商务部了解到,4月8日下午,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与欧盟委员会贸易和经济安全委员谢夫乔维奇举行视频会谈,双方围绕加强中欧经贸合作、应对美加征所谓“对等关税”等问题深入坦诚交换意见。双方同意尽快启动磋商,支持重启中欧贸易救济对话机制。
王文涛表示,中方愿与欧方相向而行,加强沟通交流,深化中欧贸易、投资和产业合作。王文涛强调,在当前形势下,中欧共同维护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坚持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将为世界经济和全球贸易注入更多稳定性、确定性。
谢夫乔维奇表示,美国加征关税严重冲击国际贸易,对欧中及弱势国家造成严重影响。美国仅占全球货物贸易的13%,欧方愿与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世贸组织成员一道,共同保障全球贸易正常运行。欧方重视欧中经贸关系,愿与中方加强对话沟通,推动扩大双向市场准入、投资和产业合作。
4月9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与东盟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贸工部长扎夫鲁视频通话,双方围绕加强中马和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共同应对美加征所谓“对等关税”等问题深入坦诚交换意见。
王文涛表示,中方愿与包括东盟在内的贸易伙伴一道,加强沟通协调,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通过平等对话磋商解决各自关切,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
扎夫鲁表示,马贸工部已发表声明,认为美国政府有关政策不符合世界贸易组织所规定的自由公平贸易原则。马方充分尊重中方立场,愿共同支持多边主义和全球贸易发展,将与东盟各国就美国“对等关税”系列措施展开磋商、共同应对。
周密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中国和欧盟、东盟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合作,有非常重要的基础,包括产业和文化的联系,以及尊重多边贸易体制的共识。在当下的形势下,中国和这些国家共同去推动多元合作,能够给各方带来共同的发展,面对不确定性增加的经贸环境,这些国家和中国加强合作,对双方都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