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硕士博士就是搞笑的,搞科研还得回小学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0年7月16日 18点53分 PT
  返回列表
70746 阅读
23 评论
酷玩实验室

以前提到地表最强小学生,我一直以为是柯南——到哪儿哪儿死人,走哪儿哪儿出事。 

 最近我才发现,是我天真了。 一位名叫陈灵石的六年级小学生,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以一篇标题我都看不懂的生物医学研究论文,勇夺三等奖,重新定义了小学生。

 他的研究叫做——《C10orf67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技能与机制研究》。        

  在陈同学的研究报告里,只见他实验手法娴熟,研究态度严谨,一幅万事亲力亲为,独立完成整套科研实验的模样。       

     小小年纪就能独立完成博士级别的科研项目,清华北大看了也得直呼牛逼。 然而我们复盘他的科研之路,就会发现陈同学的强大不止于此。 2018年1月9号,陈同学还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学生,不知道什么叫基因,于是上网搜了一下。        

       到了13号,他经搞懂了PCR技术的原理,扩增mRNA底物的概念。        

        在踏进实验室之前,他对肿瘤的理解水平还是:以后不再买三无产品,呼吁大家爱护环境。 看完我很满意,普通小学生也就是这样的理解水平了。        

        进入实验室之后,陈同学却突然成了不世出的天才,操作精准,走位风骚,他对癌细胞的理解已经足以设计出精密复杂的实验,独立操作完成实验并且制成复杂图表。        

     就像低头捡了一只笔,我再也没有听懂过数学课一样,错过了几天陈同学的科研日记,我再也跟不上他的学术水平了。

这种学习能力,不仅让我做人的自信被冲击得稀碎,科研狗们看完更是当场抑郁了。

前期的文献调研不用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不用找了?

人家一边还在学乘法表,一边就能做出完美的实验数据,为什么自己在实验室里996地泡了四年还毕不了业?

陈同学甚至不需要从人类的2万个基因里茫然地筛选,就有人把C10orf67送到了他的手上,这一切,一定是特别的缘分。

知乎用户@飞天神狗巨能吃的评价,恐怕代表了大部分科研狗的心声:

985本科大学生没小学生时间安排得当,没小学生实验设施完备,没小学生临床资源充足,没小学生资金来源充裕。

我没脸活了,真的。

被小学生按在地上一顿毒打之后,不知道毕业和秃头哪个先到来的博士生们,只能相约走上天台了... 

 难道那个传说是真的,博士也就图一乐,真正的科研还是得看小学生? 快爷拍着大腿后悔自己毕业早了,连夜写了辞职报告,重新递交了小学入学申请书,希望自己胸前的红领巾更鲜艳一点。 但是很快,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发声明的一耳光抽醒了快爷:哪儿有什么天才小学生,这是我们研究员的公子啊!        

       吃瓜速度一流的网友们,早就把陈同学科研报告里提到的两位“老师”找了出来。 陈老师,也就是昆明动物研究所肿瘤信号转导研究组负责人陈勇彬,恐怕就是陈同学的父亲。        

  

而陈同学的母亲,应当就是这位副研究员杨翠萍。        

大家在学术网站上一搜索,发现杨翠萍还曾承担过一个名为《C10orf67在低氧适应及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的研究项目。 

 和陈同学的科研方向基本上一模一样嘛。 网友更进一步找到了陈勇彬在国外的相册,证实了昆明动物研究所声明里含糊其辞的某位“研究员”,就是陈勇彬没跑了。        

由于造成的影响太大,陈勇彬昨晚在科学网上发表了道歉声明,提出上交奖项。

然而,陈同学很可能只是比赛造假的冰山一角。       

 1

 在陈同学被曝光之后,我还有一点好奇,博士级的成果都只能拿三等奖,一等奖的作品得有多强? 翻开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获奖名单,满篇都是写着“天才”。 我随便截取了一段中学组的一等奖名单: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就是他们都拿奖了,我却还看不懂他们的标题。 这一串儿生僻字,大家能全都认下来吗?        

       这个标题,大家断句能断明白吗?       

       还有这位研究镁合金的曾嘉同学。         

研究有多高深复杂就不提了,人家在研究里用到设备的可是上海同步辐射光源。        

我查了一下,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全中国也就上海有一个,当初花了6年的时间建设,第四代还正在北京建设当中。

它可号称是我国迄今已建成的最大的大科学装置,它的建立和应用还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重大成就之一。

想要申请用一用,也不是很容易的样子呀。       

    普通的研究生博士生都没资格申请使用,科研人员也得经过初审和专家评审,人家认可你的课题意义了,才给用。

这设备现在已经可以开放给高中生随便使用了? 中小学生真的恐怖如斯? 《半月谈》采访到了一位给青少年科技创新比赛当过枪手的博士:一位曾当过“枪手”的博士说,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代工”过一个项目...“后来我才知道,这是替某领导的孩子参加一项全国性青少年科技创新比赛做的。” 在知乎上的一条关于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问答上,2019年1月就已经有人指出,课题不是自己做这件事,是大家都知道的。        

       这些明显超过了中小学生科研能力的成果,亲历者的现身说法,让造假的疑云,笼罩在了整个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头顶。 如果说,科创大赛是诞生理科天才的圣地,那么在文科领域,也时常冒出来震惊我们眼球的中小学生。 这两天,跟着陈同学一起火了的,还有一位名叫岑怡诺的小姑娘。 她号称一天能写2000首诗,平均43秒一首,还要一整天连续作战才行。

这几乎让我们看到人类大脑战胜AI的希望了。              

岑同学的父亲坚称自己没有夸张,那么岑同学的文学造诣,可以和陈灵石并称文理双雄,笑傲九年义务教育了。 笑过之后,蛋蛋姐其实想问问:为什么要给孩子编造这么离谱的简历呢? 为什么要给孩子套上不属于他们的光环的呢? 因为这个社会,对孩子们的要求就是太离谱啊! 两年之前,有个上海的5岁男孩,靠着15页超强简历上了热搜,简直就是一位文史理数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神童。        

             

       而且他每天的时间安排都极为严格,让上班8小时还摸鱼的我,都感到了一丝时间的宝贵。        

      可我没想到,评论里竟然有不少不以为然的声音,觉得这个孩子水平根本算不上牛娃,太普通了?!

有人分析出了这个孩子的一系列“致命缺陷”:

他想上的学校主要招收的学生都来自附近的某高档小区,最小的户型180平米,售价1500万起,PPT里既没有提自己是这个小区的业主,也没有家里房子的照片,说明他们家里房子可能很小,条件不行。

这孩子上的兴趣班都是某某培训品牌,说明父母没有给孩子请私教;

钢琴没有提到师从,说明不是在音乐学院走的专业级道路,是不加分的;

罗列的英语读物是常见的幼儿园老师推荐的那些,没有稀缺海外读物,也不值得一提。

总之,这个孩子应该上不了想去的学校了。

评论里的一位家长,把自己5岁半的女儿拉出来和他比较。尽管他的女儿已经又优秀了100倍,也不过是“偏上水平”。     

       一个孩子是牛娃(很牛的小孩)还是普娃(普通的小孩),家长们都已经有了一套心照不宣的标准。 孩子所有学过的特长,都已经暗中分好了等级。        

       这样把5岁的小孩子拉出来,一项一项打分,我觉得已经很残酷了。 然而,在一些父母的聊天群里,似乎习以为常地给孩子们分着牛熊... 简简单单的三言两语,概括的孩子能力,全是我花了18年都没有学会的。        

 我以为中英双语已经够厉害了,人家眼里五岁就会三语的才算是牛娃...        

      看到这些父母,突然觉得陈同学的父母好像没有那么疯狂了。

造假,钻空子,占便宜,是这场疯狂的比赛土壤上结出的毒果。

这场小学生军备竞赛,对每一个参与者来说,都是残酷的。

2

最近有个名词很热门,叫做内卷。

所谓内卷,就是大家没有创造更高级的价值,只为了争夺有限的资源进行疯狂的竞争。

有一个例子,可以解释内卷是如何造成双输的:大家都在电影院里看电影,有人想看得更清楚便站了起来,后面的人也被迫站起来,接下来,不断有人踮起脚,甚至站到椅子上,想要超过前面所有的脑袋。

最后所有的人都踮着脚看完了一部电影,人人都累得半死,却并没有看得更清楚。

小学生的军备竞赛,显然就是一种内卷。

大家说好了比赛自行车,有个孩子突然开着法拉利上路,这不是犯规吗?

为了赶上这位选手,孩子们都被迫3岁考驾照,6岁上手F1,提前掌握了一大堆属于成年人的技能,活得越来越不像个人,反而像一件商品。 

 教育资源内卷的后果,就是让原本轻轻松松就能上的小学,变成了一条扭曲的死亡赛道。

当小学生的简历越来越疯魔的时候,当竞争的程度超过了小学生承受能力的时候,造假、代笔、夸夸其谈,各种奇葩的故事就上演了。

拿出了博士生的研究成果,目的却只是为了去上个好的小学或者好的初中。

这不可笑吗?

不能创造新的价值,就只有无限地竞争、内耗。

如果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出现内卷,情况就更糟糕了。       

      看看隔壁的韩国,就是一个高度内卷的社会。

韩国的经济是被几家大财阀控制的:三星、现代、SK、LG、乐天。

有个说法是,韩国人的一生逃不了三样东西:死亡,税收,和财阀。

尤其是占据了韩国股市总市值30%的三星,更是把他们的一生都牢牢绑定。

一个人的生活可以是:住着三星盖的房子,用着三星造手机,开着三星生产车,去到三星的公司上班。     

      财阀如此密不透风的生产网络,还有其他公司挣钱的机会吗?

没有。

韩国几乎没有中小企业的成长空间,他们不是被财阀挤死了,就是被招安,吸纳成为了财阀的一部分。

这也导致了,韩国人如果不能去大公司里上班,就只能在炸鸡店打打零工这样子,很难找到其他合适的工作。

进入三星公司,你就可以晋升成为中产阶级,拿高工资,买奢侈品,住大房子,过上等人的生活。

看过《寄生虫》的人,都知道那些进不去的人,过的是什么生活——很多失业者们只能靠偶尔打零工生活,度过贫困交加的一生。       

       韩国人的人生通路确定而且狭窄:考上韩国最顶尖的大学,进入大公司工作,成为上等人。 机会这么少,5000多万韩国人只有内卷。 从学生时代起,韩国学生就为了进入大公司而拼命。 纪录片《学习的背叛》里,6年级的小孩子都知道,只有考上首尔大学,才能过得好。        

       韩国初三学生艺媛,为了中考一遍又一遍地抄写教科书——她要抄到完全不看也能全写出来。 握笔的右手写到没力气了,就用橡皮筋把手勒住,靠手腕的力量来写字。        

       

她不敢停下来。

年轻人的求职,也要面对hard模式的内卷。

2018年,韩国媒体指出韩国青年人的失业率为9.4%。然而这个“失业率”异常严格,一个星期只要打过一小时的零工,就能算作“就业”。

而按照大家的感受来判断,2019年韩国青年人的实感失业率恐怕要高达24%。      

       没有找到工作,所有的寒窗苦读都要化为泡影。 无数人为了一个招聘岗位而竞争,他们有的从大一就开始参加面试的培训,有的拼命考证、参加社会实践,甚至有人要去爬喜马拉雅山,就为了能够招聘时多一个加分项。        

       在韩国的电视剧里,经常上演入职之后,年轻人遭遇前辈欺压、异性骚扰桥段,他们也只能忍耐。         

图:韩剧中的职场性骚扰   

因为工作来之不易,他们只能无限放低自己,才能在内卷严重的竞争中保住位置。 韩国,明明是一个发达国家。 但是跨国财阀挤死了更具活力的新公司的成长空间,没有产业升级的余力。

而财阀自身攫取的利润,却又大多数落到了美国人的口袋里,留给韩国的只有持续低迷的经济,走高的失业率,和贫困的失业者们。        

图:三星集团55%的股份被外国掌控,其中大部分都在美国。

韩国不能突破现在的发展模式, 残酷的内卷就永远不会停止。

3

我们也要警惕内卷。

最近,网络上流行一种说法:为了不导致内卷,我们都应该学习和践行《摸鱼宣言》。

认认真真上班,这根本不叫赚钱,这是劳动换取报酬。只有偷懒,在上班的时候划水摸鱼,你才从你老板那里赚到了钱。

摸鱼党有个错误的认识——为了避免内卷,大家都要上班摸鱼,到点下班,工作没完成也没关系,工作6点以后老板别想找到自己。

只要我回家,工作去他妈。

而那些努力工作,接受加班的人,被反过来称做“奋斗逼”,摸鱼党认为就是他们破坏了游戏规则,一人996,导致全体都要被迫接受996。

他们的逻辑很简单也很天真:内卷让大家在电影院里都踮脚怎么办?佛系一点,大家一起坐下来不就行了嘛。

可是,现实生活可不是人人都有座位的电影院,而是一辆已经人满为患的公交车。

总是赶在最后一秒慢悠悠到达的人,是挤不上车的。

更何况,经济是会萎缩的。

如果人人都要求朝九晚五,月薪两万,老板一合计,挣的钱还不够给员工发工资,纷纷关门大吉了。

 这就相当于把公交车原本就不多的位子又拆掉了一排,更多的失业,更激烈的竞争,除了把越来越多的人挤下车之外,不会有任何好的结果。

位子越少,内卷只会越发残酷。

摸鱼党的策略不是在解决内卷,是在掀桌子了,让大家都没得饭吃。

其实,真正摆脱内卷的方法,大家早就已经说很多遍了。

越低端越内卷,越高端越轻松。

是否996根本不是我们说了算的,而是国际分工决定的。

中国要去创造更高级的价值,要走到价值链的上游,要获得最大的竞争优势,要拥有足够多的大型公司,要让全世界给我们打工。

毋庸置疑,这很困难。

我们想要冲到上游去,欧美国家能心甘情愿地被我们拍死在沙滩上吗?

美国发动贸易战,对最有希望的科技企业华为,采取技术封锁,把重点高校列入实体制裁清单...全方位地让我们生产停滞,科研阻断。

这就是为了让我们永远困在低端产业里菜鸡互啄,永远替美国打苦工。

中国只有打赢了贸易战,才能避开内卷陷阱,我们才不用一辈子都活在hard模式里。

幸运的是,我们能看到赢的希望。

十年来,中国的制造产业正在力争走向价值链的上游。

5年前,中国每辆小型客车的出口平均单价是8000美元,现在已经超过1.2万美元。

我们正在高端制造产业发力,大飞机制造有了C919,船舶行业有LNG(液化天然气)运输船“泛非”号,核电行业有了应用第三代技术的华龙一号,高端手机也有了华为。

中国的出口品类,从手工制品转向手机、汽车、计算机、大型机械还有大型飞机。

在ACCA预测中,未来中国的100强企业,高技术含量的行业占到了绝大多数。

这是我们和西方去比拼产业价值的底气。

中国还有飞速成熟起来的新兴产业,比如互联网。

十年前,大家提到高薪职位,都是金融、咨询、外企,现在,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程序员。

这意味着,一个新的产业达到成熟,就有机会创造一类新的高薪职位,上百万的竞争者分流到了新的赛道,有了新的机会。

无数个新产业走到成熟,还会进一步在服务业内催生出各类高薪服务,人们在各个行业内任意发展,从教育到就业的内卷,迎刃而解。

那些最有机会的新兴产业:人工智能、机器人、光电子器件、大数据、云计算,中国都没有缺席,甚至在5G,无人机,新能源汽车这些领域,我们还领先于世界。

这是我们肉眼可见的机会。

但是这个机会,也必须依靠我们这一代人的奋斗来实现。

在向上突破的过程中,勤劳、奋斗,是我们应有之义。

后发国家不奋斗,不奔跑,凭什么超过别人?

中国已经跑步前进了99步,如果能在我们手里实现最后一步的突破,我们就不必再在狭窄的圈子里厮杀内卷,跳出去还有更广阔的空间。 

最终,我们还是要朝着《新华字典》里的目标去走—— 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曾祖爷爷
1 楼
拼爹的社会
j
junkerus
2 楼
把寒门学子的路子堵死 把知识分子最后一点尊严都踩在脚下 就别怪大牛都去欧美效力
吕洞宾怕狗
3 楼
这么牛叉的中国小学生,习包子却还被川普踩在脚下舔屎,怎么回事?
d
daren
4 楼
中鬼淫在共残党带头下,神马淫贱奇迹床操不出来。
d
dzj
5 楼
在中国,硕士博士搞科研靠小学生! 在中国,领导人也只是梁家河出来的初中生!
d
dzj
6 楼
梁家河出来的初中生,怎么能跟美国常青藤的博士生斗呢! 即使不惜一切代价,怎么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都是输定了!
扫地拖地
7 楼
未来的中科院院长
O
Onslaught
8 楼
中医 中药 国足 中国功夫 会计三大表 学历/文凭/学术论文 中国食材安全 中国统计局/官方数据 GDP and its growth rate
一分为二好
9 楼
所以中国大学录取,大家只认高考,其它都有很广泛的“假”。尽管高考也有“假”,比如代考,甚至冒名顶替入学。但高考的水分还是比较少的,也是目前中国社会唯一能让人接受的标准。
a
abc868
10 楼
真硕士、博士就有思想,有思想就不易被洗脑。所以文凭对中共来说,还是假的好,易洗脑。例如无脑的五毛!
f
fanzhou1989
11 楼
看标题,以为是要抨击党国社会盛行造假拼爹,本来还在坐等这文章被封。结果除了第一段描写小学生简历疑似造假拼爹,那在往后面看一看,则是话锋一转,我们不要只怪警惕小学生简历造假,而更要关注你们这些成年人太不中用,太不给社会争气,在美帝大举制裁的时候,还不知道赶紧努力工作给赵家老爷们买法拉利??????wut?果然不亏是党国媒体,这尼玛都能转出来。
老三老二老大了
12 楼
关起门来吹牛逼,造假,拼爹。啥时候门打开了,就该被人大嘴巴抽了。唯一能骗的人,就是自己。
l
lier
13 楼
,,,,, 这是泄露中国国家最高机密,我们有一个伟大的小学博士,领导着14亿人民,不换肩在山路上抹黑小跑,无穷任期,哈哈
l
lids
14 楼
别说科研了,找老婆都要回小学好吗
g
gdby
15 楼
你马比滴,没完没了了。
只爱大屁股小妹
16 楼
从里到外的烂
t
targer
17 楼
造假要从小学生作起。
爱逛动物园
18 楼
搞了半天原来这些弄虚作假的原因是因为西方发达国家不让我们发展高科技,韩国人日子不好过的原因是因为三星在美国上市。
t
tosefun
19 楼
这么牛的成果只得了三等奖,好奇一等奖、二等奖的得是什么样的神作,一等奖应该是诺贝尔奖的水平了吧
真爷们不折腾
20 楼
写得挺不错👍
大多利猫
21 楼
都已经懒得吐槽了。从龙芯开始。我们国家的科研就开始出大问题了。都不知道哪来的弯道超车
j
jinzhiyuepao1
22 楼
再不改真的就完蛋了。
水货
23 楼
这算是中国特色了,这个和几十年前的亩产万斤一样的荒谬,你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