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散工作群、火速辞职 300万医药代表“人心惶惶”!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3年8月14日 2点47分 PT
  返回列表
70487 阅读
15 评论
扬子晚报网

百余名医院院长、书记被查,一台仪器被院长吃掉1600万回扣……一场医药反腐风暴席卷全国,也把各地药企、医疗机构的藏污纳垢展现在公众面前。

医药反腐席卷全领域全链条。据不完全统计,近期已有10多场学术会议延期或取消,今年以来全国已有至少155位医院院长、书记被查,数量已超过去年全年的两倍。

“单笔回扣1600万”,搅动医药界反腐风暴!中纪委出手

据中新网报道,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今年曾披露一个案例:一台进口价1500万元的医疗器械直线加速器,医院以3520万元买入,中间的回扣,居然被医院院长吃掉1600万元。

这起引起行业震动的腐败案,指的就是发生在云南普洱市的普洱市人民医院腐败窝案。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今年5月22日刊文《“让心存侥幸者丢掉幻想”——记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云南普洱市思茅区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王廷建》,从纪检干部的视角谈到了上述案件。

8月7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又发布《深度关注|精准惩治单位行贿》,剑指单位行贿问题,其中医疗卫生领域被点名。

案例中,2021年初,上海菲茨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股东、实控人徐凯华通过堂姐徐云芬向时任浙江省乐清市卫健局局长王贤明推荐其代理的某品牌医疗设备,希望得到关照,并约定回报部分利润。菲茨公司及其合作公司因而中标该市4100余万元的医疗设备采购项目。2021年间,在王贤明支持协调下,徐凯华等人合作的公司中标26个项目,共计8400余万元。

2022年12月,乐清市人民法院以单位行贿罪、行贿罪,数罪并罚,决定对徐云芬执行有期徒刑六年二个月,并处罚金60万元。判决书显示,徐凯华通过徐云芬向王贤明行贿共计715万元(其中382万元为单位行贿)。菲茨公司、徐凯华涉嫌单位行贿罪、行贿罪一案正在审理中。

“医疗设备采购涉及几亿元的资金,徐凯华等人正是看中了这块巨大的利益蛋糕,才心存侥幸、铤而走险。”据乐清市纪委监委办案人员介绍,他们为规避监管,直接采取现金行贿,归案后还辩称“利润分成是正常的人情往来”。

文章指出,单位行贿行为多见于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等‘三集’领域,医疗卫生便是其中之一。

连夜解散工作群

300万医药代表“人心惶惶”!

有医院要求开除4名医药代表,诺华回应

8月7日晚间,一张网传图片显示,上海长征医院分别向上海诺华贸易有限公司和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发送处理建议函。

据“处理建议函”显示,长征医院根据《关于回复在执纪检查工作中发现有关情况处理意见函》,要求上述两家公司分别对涉案医药代表徐胜利、孟婷婷,陈梦玮、李小娟,共计4位人员予以开除或调离岗位处理,并且向该院反馈处理意见。

诺华方面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经公司查证,函中提及的一位人员已于2018年从诺华离职,另一位并未被诺华聘任过。“诺华始终秉持高道德标准进行合规运营。针对此函所反映的情况,我司仍在进一步调查和沟通中。”诺华方面说。

至于此次事件中涉及的共4名医药代表,但公司仅回应了2名医药代表信息的缘由,诺华方面进一步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另外两名涉事人员的相关信息还在调查中。

连夜解散工作群、火速辞职、有院内项目暂停

连夜解散工作群,删除与医生的聊天记录,还有医药代表火速辞职……近期的反腐风暴之下,上述医药代表对这些消息均有所耳闻,但身边并没有遇到,最大的变化就是暂停拜访了。

“这种风口浪尖的时候,医生们肯定也不愿意跟我们有接触。”一位上海的医药代表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自己所在的医药公司不大,自己跑的品种也不多,都是公司给的资源,日常的工作内容之一是拜访医院医生,“肯定是希望医生能多开公司的药。”据经济日报此前公开报道,中国医药代表这一群体有300万。

他告诉记者,家人看到相关新闻也提醒他,最近先不要去医院,安全第一位。对于他来说,现在的情况肯定会影响收入,但还不至于焦虑,就当给自己放个假,之前在很多行业都工作过,最坏就是再换一份工作。

反腐风暴下,药代随时担心失业

某知名外企的医药代表表示,约两周前,他的工作状态明显变了,不用跑医院,和医生们联系大都改用电话。有同行去了医院,医生告知,“近期形势严峻,暂时别来了”。一些药企给药代放起了假,只发基本工资。

“除了学术会议延期以外,浙江近期也在严打医药代表。”一位业内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他还表示,近期的环境形势严峻,医药代表入院都非常谨慎,“夹缝求生”,随时担心有“失业”风险。

一些医药代表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医院纪委现在紧盯医药代表。“还是可以进医院见客户,但是电脑、手机等设备是不敢带进去了,生怕会被没收。”有医药代表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近期有客户带着‘资料’进医院见客户,结果被抓了现形,相关产品全部被停了。”

A股药企销售费用谁最高?

去年10家公司销售费用超50亿

据Choice数据统计,从上市药企2022年年报来看,共有10家公司销售费用超过50亿元,上海医药高达142.79亿元,居首;复星医药、步长制药排名第二、第三,分别为91.71亿元、74.84亿元。

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沃森生物、康缘药业等6股2022年在广告宣传推广上砸钱超过10亿元

在销售费用率方面,2022年,共有40家企业销售费用率超过50%。其中,亚虹医药-U(688176.SH)、迈威生物-U(688062.SH)、盟科药业-U(688373.SH)这3家销售费用率超100%,意味着其销售费用超过了营业收入。

药企销售费用六大流向:超一半是给医生的回扣

据此前发布的《揭开中国药企销售费用畸高之谜》一文披露,2014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在中国药品的销售过程中,药企销售费用主要有六大流向:公关招标机构费用、公关医院相关负责人费用、医生回扣、医药代表提成、逃税洗钱(过票)成本、统方费用(统方指医院对医生用药信息量、用药单据的统计),这里面给医生的回扣占比超过一半。

销售费用主要包含,企业为推广产品和服务花费的各项费用,虚假调研、虚高宣传、赞助会议、药品回扣等也可能囊括其中。

学术推广费及咨询费是销售费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步长制药为例,2018年其实现营收135.65亿元,销售费用高达80.36亿元,占营收比例达58.81%。其中,市场、学术推广费及咨询费74.86亿元,占销售费用比例为93%。

有业内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随着带量采购的加速推进,医院反腐的持续加深,药企带金售药已难以持续,这也倒逼医药企业转型升级。

业内人士认为,尽管集采降低了一定的销售费用,但总体下降幅度还不是很高,集采对销售费用的降低将会是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

据统计,在实施集采后,我国上市药企的研发费用快速增长,年均增速接近20%,由2019年的560余亿元上升至2022年的近千亿元,几乎翻倍。

超20家A股公司回应

医药代表供职于药企,近期不少A股投资者就反腐对企业的影响提问上市公司。据澎湃记者梳理,8月以来,已经有超20家药企作出回应,大都表示公司是合规经营,短期看影响不大,长期来看有利于行业的长期发展。

深交所互动平台投资者有关反腐的部分提问

针对医药领域力度空前的反腐行动,带给医药板块一记“重拳”。

21记者据Wind统计数据,截至8月7日,自7月31日以来,申万化学制药指数大跌9.42%、医疗器械指数下跌7.90%、生物制品指数跌了6.92%,中药、医药商业指数纷纷跌逾2%。仅医疗服务板块跌幅较小,为-0.61%。

仅8月7日当天,申万化学制药、医疗器械、生物制品指数的跌幅就分别达到-3.48%、-3.62%、-3.33%。

其中,一品红(300723)、贝达药业(300558.SZz)、恒瑞医药(600276.SH)、立方制药(083020.Sz)在6个交易日内的跌幅均超过20%。统计数据显示,前述6个交易日内,医药板块市值合计“蒸发”超4500亿元。

8月8日,医药板块全线反攻,Wind中药、医药电商指数分别上涨了2.21%、1.78%,领涨A股行业板块。

不过,新一轮“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行动为医药板块带来冲击和重压远未消除。

多地监管部门行动

江苏省集中整治药品领域腐败问题

8月8日晚,据江苏药品监管消息,将集中整治药品领域腐败问题,对违法犯罪行为零容忍严肃查处。推动制定后续改进措施,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上海:开展整治“红包”、回扣专项检查

8月7日,上海市卫健委等多部门印发《上海市2023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心不正之风工作要点》的通知,通知提到,整治行业重点领域的不正之风问题,包括整治行业组织存在的不正之风问题和整治医药产品销售采购中的不正之风问题。

学术会议为圈钱

业内盼医疗回归救死扶伤的本质

“所谓的学术会议太多了,就是为了圈钱,供应商也苦不堪言。”一家医疗器械代理商企业的内部人士刘铭(化名)向中新网记者透露。

据刘铭介绍,目前业内平均水平是给医院内部人士提成20%-30%,销售人员拿到的提成只有很少一部分,有的是扣除医院“回扣”以后的1%左右,多的也只能到3%左右,“可能1万元的销售额,销售人员扣税后连100元都拿不到。”

“因为一个科室同类产品供应商不止一家,谁给的‘支持’大就用谁的,所以就越抬越高,不过目前我们这个领域的平均默认水平就是30%封顶,再涨喂不起了,也喂不饱。”

刘铭直言,一些医院所谓的“大咖”,经常出门豪车、头等舱,没事儿就被请去开个会,而另一边的老百姓却不得不面对看病太贵。在医药领域工作了10余年的刘铭也坦言,反腐风暴下,虽然供应商会面对很大压力,但对于一些猖狂的“蛀虫”来说,整治是必不可少的,好让钱花在真正需要的地方,让企业能有更多精力放在研发和技术更新上,也让医疗回归救死扶伤的本质。

据中新网统计,截至目前,全国已有至少159名医院院长、书记被查。这其中,不乏一些基层医院的书记、院长出现“小官巨贪”现象。

w
wmqjsgg
1 楼
一阵风而已 很快卷土重来 共产党腐败不是一天两天 养贪官抓贪官在养在抓
毛毛爹
2 楼
主要是中国药什么病都治不了,关键时刻还得靠美帝的药,去年全国淫民新冠阳性发烧时都得靠美帝发明的降烧药,中药是屁用没有。
方俊
3 楼
美国的医疗行业更黑,看看医院的账单就明白了:回扣、行贿都是合法的,只是叫法不一样而已!走保险的账单是自费账单的几倍、十几倍,甚至是几十倍!
华位
4 楼
就这,中国的老百姓治病能有个好?在国外,经常听有些人说中国的医疗多好多好,我心说,是好,但你得有钱或有权。
m
midland
5 楼
其实美国也有药品回扣 也有医药代表 可以借鉴一下美国的管理经验
西
西安以东
6 楼
一个主任医师一年能啪10-50个女医药代表
江左盟主
7 楼
行贿715万,罚款60万...这叫罚?
w
wushang
8 楼
看病贵是国家投入少和体制内严重占用医疗资源,中国医生合法收入和工作量严重不符。医生也要养家。赵国恶意转移矛盾。
出自网络
9 楼
300万医代都有问题? 没有问题怕啥?
h
halo2
10 楼
封建社会制度下腐败是根治不了的。大明朝株连九族都治不了,你这点力度有个卵用。 [1评]
a
anywho
11 楼
依法治國、👌!
a
anywho
12 楼
蟑螂🪳狗糧、看看詐騙𡷊! 看看詐騙𡷊台巴詐騙蛆橫行、時至今日、前不久還打詐騙電話給柬國總理洪森、臭不要臉的世界詐騙小丑🤡! 诈骗起源地--台湾省电信诈骗发展史: 电信诈骗组织窝点如今大多集中在东南亚的缅北等混乱地区,但台湾人才是电信诈骗的鼻祖,而台湾地区历史上更一度被称为“诈骗天堂”、“贪婪之岛”、“诈骗省” 在诈骗的“黄金年代”,全台湾省共超过20多万的诈骗犯被台警方查获,台湾人口才2000多万人、平均每100个台湾人就有1个诈骗犯。 当年仅能容纳6万多人的台湾监狱一度被诈骗犯撑到爆,监狱长都表示地方根本不够用,只能大家一起打地铺。 也正是因此,诈骗盛行也被称为台湾除半导体之外的又一“支柱产业”。 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台湾当地就有成组织的诈骗团伙的活跃踪迹了,而这群人最早也是最惯用的经典套路--拾金欺诈,其各种衍生套路至今还广为流传。 拾金欺诈,一般由一名诈骗人员假装丢失假黄金制品,在路人捡起后另一名诈骗同伙现身提出分赃,并表示愿意放弃黄金,转而向路人索要现金进行诈骗。 路人还自以为捡到大便宜,乖乖给了诈骗犯一笔现金,等自己拿着假黄金去金店时才傻了眼。这批台湾诈骗团伙在当时被称为“金光党”。后来这个套路也不断演变,除了假黄金之外,假钻石、首饰、甚至可乐瓶盖中奖都能作为作案道具。 到了九十年代,随着电信设备的普及,金光党们也“技术迭代”,由拾金欺诈转向电信诈骗。 相比前者,电信诈骗这种新型诈骗手段不需要接触受害人、追查难、风险低,逐渐在台湾地区泛滥。以至于当地政客和高学历人才也禁受不住金钱的诱惑,开始“下海”搞起了诈骗。 曾在嘉兴县担任县议员的诈骗犯吴某,不仅从日常工作找到“启发”,自创以退税为由头骗取他人钱财的新路线。 据当地警务部门统计,1999年台湾岛内诈骗案件数4262件,到了2005年该数目竟高达4.3万件,诈骗涉及金额也由十多亿激增到上百亿。在以至于台湾当地人越来越不好骗了,收到短信和电话就疑神疑鬼,就连看到正常的水电费欠缴通知,都会怀疑背后是不是有诈骗集团想骗自己钱。 九十年代末大陆正值经济腾飞,富豪遍地,很多大陆人连电信诈骗是啥都没听说过,毫無防备,加上海峡两岸语言互通,自然成为了电诈集团眼里的待宰“羔羊”。于是,台湾的诈骗“产业”开始了向大陆转移的进程。电诈集团外迁的首站选在隔海相望的福建和广东、福州,一度是其在大陆的最大集散地。 来到大陆的诈骗犯们,用台商来大陆办公司的名义包装自己,在当地设立窝点,再利用高薪酬、高回报等话术来蛊惑当地人,为自己做打诈骗电话、取赃款之类高风险的脏活累活。 一个窝点有大概四十人左右,通常管理非常严格,除了少数主管之外,基层人员基本严格限制外出。每个吸纳进团伙的大陆新成员在正式参与行骗之前都必须接受严格的“岗前培训”,亲手抄写诈骗话术,直到背到滚瓜烂熟,能够自如应对受骗人的各种临场反应为止。这时整个诈骗集团的操作运作已经能够看见今天遍布全球的跨国电诈集团的雏形--“首脑在台湾,机房窝点在全世界,而受害人在大陆”,这种分散式的结构分布,几乎最大程度保护了诈骗集团首脑的安危。 伪装成公安民警等々来赢取受骗人的信任,同时利用伪装的身份威吓受骗人进行下一步的操作。再由所谓“三线人员”伪装成银行系统的工作人员,诱导受骗人进行最后的汇款操作。 从2002年流行的家人出车祸在急救,要求汇款;到今天的ai、大数据精准诈骗。 2011年以来,每年因通讯信息诈骗导致的民众损失都达100余亿元。随着大陆和台湾《海峡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协议》的签署以及中国政府对于电诈犯罪的高度重视与严格打击下,在大陆疯狂捞钱的台湾诈骗集团得到了遏制。這時开始另寻出路,逐渐向缅甸、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转移。尤其是缅甸北部地区,在果敢、佤邦、小勐拉等与中国相邻且相对脱离缅甸中央政府管控的特定区域,聚集了数以十万计的诈骗犯。 到了缅甸北部,台湾电诈集团更是“放飞自我”了,在缅北这种“三不管地区”为了骗更多钱,他们手段更加没有下限。 电诈集团能够在缅北生存至今,离不开缅北地方武装势力的庇护。 一方面数十万人口参与的电诈行当给缅北当地带了数以亿计的收入,是除了毒品之外的真正“支柱产业”。另一方面,电信诈骗集团会定期向地方势力交纳各种“税费”或者是“保护费”,双方沆瀣一气,使双方结成“利益共同体”。 为了吸纳更多成员,缅北电诈集团更是与当地人口贩卖集团,在网络上以“日进斗金”、“一夜暴富”等话术诱骗中国人跨越边境。那些试图想在缅北大捞一笔的年轻人,从联系人蛇
c
cuihuao234
13 楼
( 办 { 毕 [ 业 } 证 ) 【威/信/浩:WSL 2016 037 】国外各校 ( 文 { 凭 [ 咨 } 询 ),( 学) { 历} 〔学〕[ 位 ]〈认〉〈证〉
s
sophrosyne
14 楼
个个都该死
c
cjk
15 楼
要查就先从武汉那个整死李医生的院长开始!! 另外,还有那位戴金狗链的那位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