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封城第25日:发起总攻 已熬过最艰难时期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0年2月18日 3点3分 PT
  返回列表
65649 阅读
40 评论
21世纪经济报道

编者按

2月17日,武汉封城第25日,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到了最关键的阶段。在前期搭好抗击疫情救治的多道防线后,武汉正在加大收治和排查的力度和密度,一场“应收尽收”的总攻战正在进行中。社区阵地保卫战还在继续。

希望的曙光已经出现在了隧道的尽头。

2月17日,武汉封城第25日。经过一场雨雪洗刷,当日的武汉迎来了难得的冬日暖阳。

“当前,明显感觉到接诊量大幅下降。”2月17日,位于汉口一家大型三甲医院一内科负责人范敏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很少接到身边的亲朋好友需要求助就医的信息了。

拥有同样感受的医生不止范敏一个,在另外一家三甲医院门诊工作的李丽也指出,此前一般日均门诊量达到500人左右,但如今只有300人左右,门诊量大幅下降。

从2月4日起开始进行患者求助的志愿者团队负责人黄余也表示,通过其平台求助过的患者回访,目前超过80%以上的患者已得到救治,其余还在收治过程中。

这一天,在新到任的湖北省委常委、武汉市委书记王忠林推动下,武汉开展了3日内进行集中拉网清底大排查的行动。

排查的目的是,要确保确诊患者百分之百应收尽收、疑似患者百分之百核酸检测、发热病人百分之百进行检测、密切接触者百分之百隔离、小区村庄百分之百实行24小时封闭管理。而武汉市计划以社区为基础,利用人工和大数据相结合,彻底排查清底上述“四类人员”。

一张针对疫情救治的“网”正在加速加密织造,在前期搭好抗击新冠疫情救治的多道防线后,武汉市正在加大收治和排查的力度和密度,一场“应收尽收”的总攻战正在进行中,效果也逐渐显现。

“而下一步,就是要在这些收治人群中,进行应治尽治,并不断提高救治水平,确保被收治进来的患者的治疗水平和相关设施的再度完善和提高。”

范敏表示,当前,通过患者分类收治的体系逐步落实后,能感觉到疫情的拐点即将到来。

除了一手抓好前方的患者救治,另一手也在做好后方的阵地保卫,减少新增患者。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一线了解到,当前武汉防疫的重心正在下沉,社区成为主要作战单元,党员干部就近下沉社区,强化切断传染源的工作。

床位!床位!

2月1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将新闻发布会的现场移至武汉,国家卫健委副主任、湖北省委常委王贺胜首次公开亮相,在介绍湖北组织开展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工作情况时表示,作为新冠疫情防控主战场的武汉市,在医疗机构的配备上分批次设立定点救治医疗机构。

武汉市卫健委通报的数据显示:

截至2月16日,武汉市设立发热门诊61家,同时设立新冠肺炎患者的定点医疗机构46家,共开放床位数18816张,已使用18037张,空余床位1212张,其中,武汉市第三人民医院本部空余床位,泰康同济医院均为新开辟医院,床位数余额分别为445张和114张。

此外,针对轻症患者的集中收治,从2月3日起,武汉市启动方舱医院紧急建设:

2月5日,首批3个方舱医院正式开辟使用,总床位数3500张。此后,武汉市继续在全市范围内增设方舱医院,截至2月15日,已开放了9个方舱医院,有6960多张床位,在院患者达到了5606名。

此外,根据本报记者最新获悉的消息,光谷会展中心“方舱医院”也于2月17日下午开始交付使用,正式收治患者。光谷会展中心“方舱医院”加上正在建设、位于江岸区谌家矶大道红桥集团工业园区的“方舱医院”,将再提供床位近4000张。

谢珊红是武汉市江岸区的一个街道请来的志愿者司机,负责接送辖区内所有疑似、确诊、密切接触人群的接送。和他一起工作的还有两个司机师傅,三个人24小时轮流待命,协助街道完成收治工作。

2月17日,谢珊红运送了4位患者。他将一位患者从社区住处送到了定点医院,又将三位在隔离点得到确诊信息后的患者,送到了方舱医院。

“方舱医院开得更多了,床位增加了。去的地方更多了,但每天送的趟数,和以前相比慢慢地减少了,接送的效率也提高了。”谢珊红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此外,武汉市还征用体育馆、会展中心、培训中心、各类社区医院、辖区内的酒店、学校等,新增数量庞大的隔离点,用于疑似患者和密切接触人群的隔离工作。

为提高收治率,王贺胜也指出,要针对患者的情况不同进行分类收治管理,其中,确诊重症患者集中到定点医院救治,确诊轻症患者要在方舱医院集中隔离治疗,疑似轻症患者在隔离点治疗观察。

“此举的目的就是要尽全力降低感染率。”范敏说,当前针对新冠病毒尚没有特效药,针对这类传染疾病最好的办法就是早隔离、早治疗,而很多患者大都是因为前期医疗救治不够及时,转为危重症,如果提早干预,轻症患者的治愈率非常高,“至少我所经手的轻症患者很少转化为危重症患者。”

王贺胜也指出,下一步将根据需要,继续腾空医院部分病房,征用部分场馆,改造为定点医院和方舱医院,确保已排查确诊的患者和疑似患者都能够得到集中收治,确保所有没有收治的患者人数清零。

与之匹配的医护人员的驰援,也是这场新冠疫情抗击战救治体系的核心。

从1月24日起,全国各地援鄂医疗队分批赶赴湖北。截至2月14日24时,除军队派出的医疗队外,全国各地共派出了医疗队217支,医疗队员25633名驰援湖北,此外,调集了三个移动P3实验室。集中在武汉市支援的医疗队达到181支,医疗队员达到20374名。在湖北省其他城市,共有36支医疗队,5259名医疗队员。王贺胜指出,当前的救治驰援力度已超过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医疗救援的调动规模和速度。

此外,中央通过“一省包一市”的方式,安排了19个省份对口支援湖北省。王贺胜指出,经过不懈的努力,特别是采取针对性强的防控措施,有效压低了流行高峰,削弱了流行强度,为全国乃至国际疫情防控赢得了时间。

2月10日党员干部入户摸查。-资料图片

曙光初现

“海陆空”织网、多道防线设立后,武汉的就诊压力开始大幅缓解。

范敏是汉口一家医院一内科科室主任,疫情爆发后,除了常规的医院救治工作外,身边很多亲朋好友向自己求助,或寻求床位,或寻求诊疗,他干脆将这些求助的人员根据情况分成不同的小组,并在每个小组设置“助手”,后者帮他收集患者资料,分诊,然后范敏通过远程问诊,指导用药和治疗。

“以前每天早上七点忙到凌晨一点,头都抬不起来。”范敏说,但自从方舱医院开始投入使用后,各类患者的收治速度开始提高,“现在找自己问诊的患者越来越少了,一天没有几个人。”

自2月4日起,黄余和小伙伴们约20余人,组建了一个收集和上报需要医疗援助患者的志愿者团队,他们的工作任务是,电话核实患者求助信息,并予以细化,将救助信息上报给相关部门,后者根据工作节奏,对患者予以相关救治工作安排。

“这些天,我们团队上报了6000多人次的信息”。黄余说,其中一个组对收集的1200多位病人进行了持续回访,到目前为止,自愈部分约16%,剩余部分约有10%左右还在收治过程中,其余基本都已经收治完毕。

在黄余的观察里,近日收治患者的速度明显加快,“以前有的患者等待床位至少需要4-5天,但如今基本上1-2天就会被收治进去。”

这种变化也体现在一线医院。李丽所负责的发热门诊,高峰期日均接待量达到500多人,“四个人排班,但到了晚上,门诊室外还排着长长的队,一眼望不到头。”李丽说,每次值班完都是口干舌燥、无比疲惫。但自从2月9日前后开始,门诊数量斗转直下,现在每天大概300个号,基本上跟日常的门诊量差别不大。

范敏是个感性的医生,曾经亲历了无法及时救助患者的痛楚后,一度十分难受,但自从方舱医院开始建设后,对门诊的压力大幅缓解,且绝大部分患者开始接受到相对合理的治疗:

“以前每次看到门诊的情况,都要大哭一场,但现在心情很好了。”

“在我看来,这是疫情的拐点就要到了,我们已经熬过了最难熬的时候。”

不过,范敏也表示,传染性疾病的集中爆发,对任何一个国家和一个城市的医疗体系都是一个极大的冲击,在当前疫情抗击的局面下,为了抢救生命,我们的人力、物力及各类软硬件暂时还有不完善的地方,比如有的隔离点的医疗物资和管理还有点跟不上,另外,完全百分之百的收治暂时还没有做到,但大家都在集中力量,不断改进,接下来将不断提高“应治尽治”的能力和配套服务,让每种类型的患者都能得到最好的救治条件。

图/21世纪经济报道 陈红霞 摄

2月16日,国家发改委也对外公布,已紧急下达2.3亿元支持武汉市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其中,这笔资金将专项用于补助武汉市方舱医院完善设施、增添必要的医疗设备,快速增强收治能力,实现“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目标。

对此,据长江日报报道,在2月17日的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调研会上,王忠林也表示,落实“应收尽收”等防控举措,床位筹措与科学使用是一个关键。目前来看,床位需求还不少,要切实统筹好全市床位,流程要顺畅,真正把有限的医疗资源统筹用好,及时向社会发布,哪个医院能看什么病,给市民发一个安民告示。

他要求,各区要下足功夫,把留在隔离点的确诊病人集中收治,“不管重症、轻症,只要确诊都得给看”“这是人命关天的事,不能眼巴巴看着这些人失去生命”。

2月17日下午,光谷的武汉科技会展中心方舱医院外,患者耐心等待入院。资料图片

社区阵地保卫战

除了做好前方的患者救治,做好后方的阵地保卫、减少新增患者同样重要。当前,武汉防疫的重心正在下沉,社区成为主要作战单元,强化切断传染源的工作。

2月11日凌晨,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第11号和第12号通告。发热患者不得跨区就诊;即日起,武汉市所有住宅小区实行封闭管理。

在此之前,尽管大部分武汉市民为了安全起见减少了外出的频次,但武汉市城区的小区大都可自由出入,各大商超排队购物的人仍然不少,存在一定交叉传染的可能性。

2月12日后,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武汉市发现,各个小区开始封闭。大部分小区门口有保安看守,要求每户三天只允许一人出入。有的小区门口堆满了共享单车,防止车辆进出。

2月16日,湖北省委常委、武汉市委书记王忠林召开视频会。王忠林在会上部署,以社区为基础,彻底排查清楚各类病人和密切接触者。“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各区党政一把手要亲自上阵,以街道为主体、以社区为作战单元,市级领导干部要加强对口督导;对落实不力的,严肃追责问责。

21世纪经济报道通过多位社区工作者了解到,目前接收的完整流程已经很清晰,更加熟悉工作状态之后,效率更高。

基本工作流程上这样:居民把情况报给社区,社区统计个人信息和基本情况,如果是疑似或者社区通过患者微信得到CT影像、核酸检测结果和病历信息,统计好报给街道。相关部门判断需要送诊到定点医院、方舱医院或者隔离点,随后会给街道和社区下发通知,街道协调车辆,社区在接到通知后通知病人。

“根据病症,先要确诊。如果核酸检测是阴性的话,就送隔离点。如果是阳性,就送方舱或者医院。”江岸区的一位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一般情况下,确诊病人送到武汉市不同的定点医院或者方舱医院,但隔离点由街道就近安置。

在武汉市武昌区一元街道,扬子社区居委会的罗书记总会不停接电话。

“必须得接电话,不能不接电话。患者没住进去就天天打电话给社区。我们也很担心,不给患者安排,让患者出来也不好。我们只能尽量的安慰他们,病人的心情很着急。”

罗书记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

不过,他表示,现在的运转速度和效率比此前明显加快了很多,工作压力也比过去强多了,等病人都“应收尽收”了,就更好一些了。“有街坊反映到社区,曾经和确诊患者密切接触过,有点担心,也做了检查。这两天刚报过来的情况,就已经接走了。”

按照最新疫情防控要求,社区(村)要结合实际,完善上门排摸、人员核实、社区管理等联动机制。

但是,不是所有的社区都能快速完成所有人员的排查。有的小区流动人口大,租户较多,统计起来难度颇高。

此外,也有一些遗漏的缺口等待收治。有的人因为工作的原因在武汉没有特定的住址,信息没能汇总到所处的社区。例如,某些在医院24小时看护病人的编外护工,他们从外地来武汉,就住在病人的病床边。

2月14日晚,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六位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的护工长期住在医院,没有固定生活住址,最终在医院所属街道和各方的协助下,被送往了隔离点。

图/新华社

干部下沉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不同的社区了解到,干部下沉的力量正在加强,特别是在近期干部就近下沉之后,更多的党员干部到岗,分担了社区压力。

2月15日,武汉市税务局干部何蔚接到党支部紧急通知,对口社区固定2人,其他党员干部可以就近下沉,当晚10点前需前往下沉社区报到。

当天下午5点,她就到家附近的三阳社区报到,请社区开了报到证。2月16日一早,她根据社区安排,负责一个老旧老区的门岗值守,从上午8:30到下午5:30,劝说市民不要外出,其他时间工作听社区安排。

她住在江岸区,而之前对口社区在武昌,没有交通工具就很不方便。何蔚觉得就近下沉“实际发挥的作用更大一些,也契合实际情况”。

此前,武汉市采取的由单位对口社区的方式,有很多干部居住得很远,出行很不方便,单位还得派车去送到对口社区,非常耗时且繁琐。这无形中对干部下沉的积极性造成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落实12号通告要求的小区24小时封闭管理,社区工作量进一步加大。下沉党员干部把牢社区第一道防线,显得更加重要。

在罗书记看来,就近下沉,增强了社区的办事效率,分摊了社区工作者的压力。

“宣布就近下沉后,陆陆续续就已经有七八位党员干部来报到。现在我们要封堵路口,工作也很多,下沉干部过来也是比较辛苦的,上班从上午8点半,到晚上8点半。”

在武汉战疫的关键时刻,社会全员出动,众志成城,社区保卫战必将告捷。(应受访者要求,范敏、李丽、黄余为化名。)

后续内防扩散、社区防控是关键

全国近10%重症医务人员在武汉

据了解,全国疫情防控效果向好的趋势发展,与我国投入大量的医疗、物资等密切相关。

目前已经有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包括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军队系统已经派出3.2万余名医务人员支持湖北武汉。

上述支持湖北武汉的医务人员主要来自于呼吸、感染、重症等专业,还有一大批的护理人员的队伍。针对武汉重症多的特点,投入的重症专业的医护力量是最强的,有1.1万重症专业医务人员负责重症的救治工作,这已经接近全国重症医务人员资源的10%。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指出:

“此外,还调集了全国22个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带着精锐装备,能够帮助武汉提高救治水平。此外还有三个P3移动实验室、检测人员,来帮助武汉和湖北提高检测能力、检测效果,提升诊断的速度。”

除了武汉以外的16个地市,通过以省包市、责任包干、明确任务、落实落细,聚焦“两提升、两下降”。针对其中疫情比较严重的黄冈、孝感、荆州采用两省包一市的方法。

与此同时,药物的使用也对此次“抗疫”起着重要作用。

科技部生物中心副主任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在此次“抗疫”中,药物研发一直遵守“老药新用”的攻关思路开展,科研攻关组组织全国科技力量,层层筛选,从几万个药物一直筛选到几个。

如专家们建议写入第六版诊疗方案的老药“磷酸氯喹”,通过北京、广东和湖南的十余家医院联合开展对于新冠肺炎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在临床发现,有确定的疗效,无论从重症化率、退热现象还是肺部的影像好转时间、病毒核酸的转阴时间和转阴率,以及缩短病程等一系列指标,进行系统地综合研判,用药组优于对照组,100余例的用药患者中至今没有发现和药物相关的、明显的严重不良反应。

此外,中医药在抗疫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司长李昱在上述发布会上介绍说,疫情发生以后,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的统筹安排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迅速启动了“中医药防治2019-新冠病毒的研究”“中西医结合防治新冠肺炎的临床研究”两个应急专项。

与此同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1月27日启动了“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有效方剂临床筛选研究”工作。对山西、河北、黑龙江、陕西四省使用中药复方“清肺排毒汤”治疗新冠肺炎的临床疗效进行临床观察和数据分析。在取得214例临床有效数据的情况下,2月6日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文向全国推荐使用清肺排毒汤。

2月14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在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召开第24场新闻发布会介绍说,湖北省中医药参与救治的百分率大概在75%,在全国其他地区已经达到90%以上。

图/新华社

下一步防疫重点在进一步内防扩散的措施

流行病专家王声涌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下一步防疫重点在进一步内防扩散的措施,尤其是社区防控。

“新型冠状病毒传染的肺炎流行期间的防治工作重心必须放在社区,贯彻‘以政府为主导,社区为主体,家庭为主力,个人自觉做好自我保护和公共卫生为主要措施’的策略。”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周宇辉指出,国家卫生健康委制定了社区防控工作方案,科学分类实施社区防控策略措施。对出现病例或者流行病学史明确的、规模较小的聚集性疫情,需对病例实施隔离治疗,对密切接触者采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对于出现社区传播疫情,必要时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限制人员的出入。各地在此方案的指导下,结合疫情的形势,制定了适合本地的防控策略和措施。

针对出现疑似或确诊病例的小区是否需要封闭管理事宜,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冯录召指出,小区居民是不是判定为密切接触者,要根据是否与病例接触以及接触方式、接触时长、接触场所等综合因素判定,不应该把全小区的人员都作为密切接触者。同时,根据现行管理要求,对于密切接触者要采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对于一些不具备条件的地区和一些特殊的人群,比如小年龄的婴幼儿或自理能力不足的人员,可以在社区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居家的医学观察,居家时要加强对观察对象的管理和家庭成员的防护。

与此同时,在社区也要做好轻症患者出院后的防护管理工作。北大一院主任医师王贵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轻症患者出院后也要进行居家管理,至少两周时间居家进行相对系统的观察,社区层面还要给予居家指导。同时建议两到四周后回医院进行复查,如果有病情变化及时到医院救治。

“尽管轻症病例总体病愈后很好,但是极个别的可能有病情变化,希望通过系统诊疗照护,能够使病人及时得到治疗并康复。”王贵强指出。

g
glenanddu1
1 楼
遇到「特别的消息,也就是民眾和執法人員有了糾紛」: 一是:尽量别被情绪带着走,而是先冷静一下再做判断。 二是:大疫当前,面对必然要严格的管理方式,要试着多一点儿理解,少一些抱怨。 三是:执法需有度,管理要合规,任何逾矩甚至动用“私刑”的行为應該杜絕。 大多数情况下,文明执法和文明守法是良性循环的。在确保不影响抗疫大局的前提下,无论是执法者还是普通民众,都需要身体力行,暖心的消息多一些。 補充一點:那些網路上只會謾罵的牲口也要少一點才好!
帅青蛙
2 楼
不吹牛逼能死
g
glenanddu1
3 楼
我剛說完,一隻牲口就跳了出來, 可憐的'帅青蛙'!
随遇而安8
4 楼
天佑中华,狗粮死全家
文学少年
5 楼
祝福同胞,早日战胜病疫。
狼王2
6 楼
就这水平?你1楼说的牲口是你自己吗?
浪淘沙的强哥
7 楼
已经都总攻了 两会要照常开啊
p
pigincity
8 楼
又总攻了? 天佑中华,吹嘘必死
外宣梅田
9 楼
b
brucesui
10 楼
天佑中华,祝福同胞。
R
RomeoGigli
11 楼
那习近平快点去武汉啊
纯洁的我
12 楼
加油 加油 加油
浪淘沙的强哥
13 楼
刁猪头 坚持住 毕竟你是100%票数通过的皇帝 千万别谦虚啊
g
gaotyuan2
14 楼
14楼,你妈赶紧去武汉呀
g
gaotyuan2
15 楼
16楼,cnmb
h
ha123
16 楼
又弄成了整风运动
一点良心
17 楼
又总攻了? 天佑中华,吹牛逼必死全家
s
slimane
18 楼
7楼是1楼的马甲?那别怪我爆粗口,丢你老母
j
junkuanzhae
19 楼
slimane 丢你老母?你媽那老B只能被豬肏。。。
m
mutong001
20 楼
回复[[2]]大家一起吹你妈的屄,据说叫做采阴补阳
h
hyz000
21 楼
那啥时候解封????
l
libra_king_21
22 楼
武汉加油
l
lanjian45
23 楼
还是日增1千几确诊,希望尽快好起来吧
现实中讲逻辑
24 楼
其实写这类文章没有任何现实意义、一切都看明天以后的死亡数据:降了给新市委领导点赞;升了:别它妈的再吹牛逼!
y
yang1505
25 楼
你吹过你妈?!
帅哥
26 楼
有法轮美女吗一起练功🧘‍♀️
帅哥
27 楼
反了是你妈吹过你
m
moshan
28 楼
等到武汉居民饿死之时,就是城管和警察无用之时,狡兔死尽猎狗烹。如果他们天真的以为可以撤走,迎接它们的是军队的机枪。或许庆功酒,一醉永休。
y
yang1505
29 楼
哦,你跟你妈互吹!
老虎爱小米
30 楼
武汉封城结束后,如果有人采访市民整理一本纪实文学,绝对又是中共的禁书。
h
henrywu11
31 楼
把治病救人比做打仗,那谁是敌人?难道是病人?以病人为敌?以人民为敌?
b
biglion
32 楼
看到什么“反攻”这种口号词语形容治疗..真的反感,现在是人命关天,你们能一天把疾病治疗好?
似水牛年
33 楼
扯鸡巴蛋!你都不准任何人出门,他们又怎么可能去看门诊?你们的策略就是让他们死在家里,然后消毒,烧尸,完成任务吗?
t
tianzhihu
34 楼
这玩意特点是有比例为数不少无症状的隐形患者,到现在都无法确认到底是潜伏期超长还是隐形传播,因为无法排查造成的二次爆发风险极高。 现在大谈啥决战啥拐点啥平稳的,特么纯属耍流氓。
p
pmnedc
35 楼
你说错了,那是一群
松泻
36 楼
傻逼独运轮slimane ,祝你全家不得好死
j
jimbon
37 楼
防疫攻坚战形势一片大好,疫情每天都出现拐点,已经拐出走势图了,卫健委领导也宣布完全可防可控可治。
n
nvnv
38 楼
放个屁还回头闻闻味儿啊?这么在乎别人的反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