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左至右: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俄罗斯总统普京。
随着俄罗斯对乌克兰入侵的继续,中国与俄罗斯的关系愈加密切。虽然还没有证据显示,中国像伊朗和朝鲜一样向俄罗斯提供了致命的武器,但是,美国和西方对中国援助俄罗斯的战时经济越来越担忧。美国官员近日也再三警告将追究中国在乌克兰战争中援助俄罗斯的责任。那么,中国到底向俄罗斯提供了什么?
美国和西方一再警告中国对俄罗斯的战争支持
刚刚结束对中国访问的美国财政部长珍尼特·耶伦(Janet Yellen)在返回华盛顿前对北京发出严厉警告,任何为俄罗斯在乌克兰的战争提供物质支持的企业都将面临“重大后果”。
“任何为向俄罗斯国防工业基地输送军事或军民两用产品的重大交易提供便利的银行都将面临美国制裁的风险,”她星期一(4月8日)在北京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补充说。
4月9日,美国副国务卿库尔特·坎贝尔(Kurt Campbell)坎贝尔表示,中国对俄罗斯在乌克兰战争的支持,将使美中关系的稳定受到威胁。“我们已经直接告诉中国,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将对美中关系产生影响。我们不会袖手旁观,”坎贝尔说。
坎贝尔这番表态,显然是在回应俄罗斯外交部长谢尔盖·拉夫罗夫(Sergei Lavrov)访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称盼加强“战略合作”一事。
美国总统乔·拜登(Joe Biden)4月初与中国领导人习近平通电话时,也就中国支援俄罗斯对乌战争表达担忧。
预计,本周末访问北京的德国总理德国总理奥拉夫·朔尔茨(Olaf Scholz)也将对中国领导人提出类似的担忧,敦促中国不要支援俄罗斯的战时经济。
自俄罗斯2022年2月24日入侵乌克兰至今,中国官方在乌克兰战争问题上一贯声称保持中立,但在政治和外交上一直助攻俄罗斯,更重要的是中俄不断深化的贸易关系成了俄罗斯抵御西方经济制裁影响的生命线。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3年两国贸易额达到2,400亿美元的高点。
与伊朗和朝鲜不同,目前尚无证据表明中国直接俄罗斯提供致命性武器,然而,也有越来越多证据表明,中国通过其他途径持续为俄罗斯在乌克兰的战争提供颇为关键的支援。
美国情报机构星期五公布的一份评估报告显示,中国向俄罗斯出售的机床、微电子和其他技术大幅增加,莫斯科则利用这些技术生产导弹、坦克、飞机和其他武器,用于对乌克兰的战争。
现在,美国之音为你盘点中国给予俄罗斯的各种支持。
地理空间情报(GEOINT)
彭博社4月6日援引消息人士的话报道称,美国正警告盟国,中国加大了对俄罗斯的支持力度,其中包括提供军事用途的地理空间情报。
欧盟卫星中心(EUSC)对地理空间情报的解释:地理空间情报整合来自卫星、移动传感器、地面控制站和航空图像的数据。这些数据随后被用于制作实时地图和模拟,以帮助识别军事威胁。
5G和卫星技术合作
英国皇家联合军种国防研究所(RUSI)3月1日发布的报告中警示,中国与莫斯科在民用5G无线通信和卫星技术方面的合作可能会产生重大的情报和军事成果。
对于攻打乌克兰俄军来说,无人机和通信设备都至关重要。而这些技术都需有稳定的通讯信号和足够的地理空间信息做支撑。
5G
5G技术可以保障对军事目标的精确跟踪,对无人机等传感器数据的快速传输和实时处理,以及战场上顺畅的通讯,等等。
自2014年起,中国的华为已经和俄罗斯三大电信公司(Beeline,MTS,Megafon)先后达成一系列5G合作协议。十年间,5G为俄罗斯提供的民用领域的技术突破也可被整合至军用领域,服务于俄军在战争上的行动。
卫星
在现代战争中,卫星技术提供的服务包括监视和侦察,导航与定位,预警与导弹防御,天气预报与环境监测损失评估和作战人员之间的通讯(尤其在无线网络信号难以企及的偏远地区或山区),等等。
自2014年以来,中俄就致力于提升北斗和格洛纳斯(GLONASS)两大全球导航卫星系统间的兼容性和互补性。(世界另两大导航卫星系统是美国的GPS和欧洲的伽利略系统)
2022年 9月,中俄签署协议,双方同意格洛纳斯在中国长春、乌鲁木齐和上海建地面站;北斗在俄罗斯奥布宁斯克、伊尔库茨克和堪察加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建地面站。
具有重要军事用途的中国制成品
根据开源贸易数据,在普京开战后的两年多里,涌入俄罗斯的具有重要军事用途的中国制成品激增。根据大西洋理事会的一份报告,这些中国制成品对俄罗斯加强在乌克兰领土上的防御和反攻能力起到了关键作用。
挖掘机和推土机
2022年8月-9月间,乌克兰军队连连告捷,迫使俄军开始采取防御姿态,开始修建所谓的“苏洛维金线”:由战壕、坦克陷阱和防御要塞组成的三层防御体系。该防御工事之后很大程度上挫败了乌克兰对俄军发动的反攻。(注:谢尔盖·苏洛维金(Sergey Surovikin)是当时侵乌俄军的总指挥。)
而就在2022年9月,中国对俄罗斯的挖掘机出口比2021年增长两倍多。
《华尔街日报》去年8月的报道显示,2023年前七个月中,中国出口俄罗斯的推土机和挖掘机数量分别是上年同期的近两倍和三倍多。
这些设备通常用于建筑行业,但大西洋理事会高级研究员约瑟夫·韦伯斯特(Joseph Webster)告诉《华尔街日报》,这些设备出口数量的急剧增加表明,俄罗斯将其中一些机器用于防御工事。
无人机
乌克兰战争被广泛视为第一场“无人机之战”,俄乌作战均大量依靠无人机。这使得在无人机生产上面居霸主地位的中国也成了这场战斗中的关键角色。
《纽约时报》去年10月的报道称,俄罗斯在2023年上半年从中国获得了至少价值1450万美元的无人机。相比之下,乌克兰同期获得的中国无人机总额仅为20多万美元。
“政客”新闻网(POLITICO)欧洲版去年7月的报道说,俄罗斯2023年的前7个月从中国进口了价值超过一亿美元的无人机,是乌克兰的30倍。
《日经亚洲》去年7月一项调查发现,2022年12月至2023年4月期间,俄罗斯公司从中国至少进口37架无人机,价值约10.3万美元。而且这些无人机的报关纪录上清楚写明“特别军事行动专用”。
自由欧洲电台/自由电台去年10月报道说,中国商用无人机制造商大疆创新宣布停止其俄罗斯业务一年多后,其产品仍在出售给与莫斯科军工复合体有联系的实体。
这些还不是全部,《华尔街日报》3月4日的报道显示,另有大量中国的无人机通过中亚国家流入俄罗斯。
坦克、战斗机零部件
滚珠轴承是军用坦克的重要部件。大西洋理事会去年11月的报告显示,2023年年初至10月,中国对俄罗斯的滚珠轴承出口总额比2021年同期增长了345%;同期,中国对吉尔吉斯斯坦的滚珠轴承出口增长了2492%。
“或许是吉尔吉斯斯坦国内市场可能突然需要滚珠轴承,但更可能的解释是,这些产品立即再出口到俄罗斯,或许是为了压低最高贸易总额,或者为了避免未来的制裁,”这份报告分析说。
《纽约时报》去年9月的报道称,俄罗斯战后的坦克产量比战前翻了一番。大西洋理事会的报告分析称,中国对俄滚珠轴承出口的激增有可能直接或间接促进了俄罗斯坦克产量的激增。
美国情报界去年7月的公开情报文件显示,中国一直在向莫斯科提供可军用的高科技部件,包括具有明显军事价值的航空电子设备、干扰技术和战斗机发动机部件。
重型卡车、拖拉机
侵乌战争中,俄军的军用设备和其他各种物资补给的运送主要倚靠陆路卡车运输。中国的重型卡车成了俄军后勤主角。
大西洋理事会的报告数据显示,2023年年初至10月,中国对俄罗斯的重型卡车出口总额比2021年同期增长了345%。
此外,中国向俄罗斯出口的拖拉机从2021年的0辆飙升至2023年9月的近5万辆。
芯片、集成电路
中国还为俄罗斯提供大量的芯片和集成电路这类受一定出口限制的军民“两用”产品。
芯片和集成电路部件是生产许多武器所需的关键组件。对于俄罗斯来说,芯片和集成电路是其制造导弹的命脉。美国两名高级官员星期五援引最新的情报称,2023年全年,俄罗斯约90%的微电子产品来自中国,这些部件是俄罗斯制造导弹、坦克和战斗机的关键组件。
俄罗斯全面入侵乌克兰之后,美国协同盟友和伙伴国家对俄罗斯实施出口管制,限制其获得芯片和集成电路这类也可能被用于军事领域产品。所以,中国直接或间接向俄罗斯提供的芯片和集成电路成了俄罗斯军事工业的大救星。
据多家媒体去年4月的报道,乌克兰军方在俘获的俄罗斯武器中——从无人机的导航系统到坦克的火控系统——发现越来越多中国制造的电子部件。
根据中国海关数据,2022年,中国向俄罗斯出口的集成电路总额达1.79亿美元,是2021年的两倍多。
与中国对吉尔吉斯斯坦的滚柱轴承出口额激增类似,中国对土耳其的集成电路出口额从2021年的近7300万美元升至2022年的近1.25亿美元,尽管同时期土耳其的经济状况糟糕。巧的是,同时期内,土耳其对俄罗斯的集成电路出口增长了50%以上。这让外界怀疑,中国也通过第三国向俄罗斯提供了大量芯片和集成电路。
此外,美国“政客”新闻网去年3月报道称,中国企业在2022年下半年通过土耳其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向俄罗斯客户运送了1000支突击步枪和其他可以成为军用的物品,其中包括无人机零部件和防弹衣。
美国情报评估:中国装备销售激增,强化俄罗斯战争机器
资料照片: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俄罗斯总统普京。(2019年6月5日)
根据美国的一份评估,中国向俄罗斯出售的机床、微电子和其他技术大幅增加,莫斯科则利用这些技术生产导弹、坦克、飞机和其他武器,用于对乌克兰的战争。
两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拜登行政当局高级官员周五(4月12日)讨论了这些敏感的调查结果,他们表示,在2023年,俄罗斯约90%的微电子产品来自中国,俄罗斯用它们制造导弹、坦克和飞机。2023年第四季度俄罗斯约9亿美元的机床进口中,近70%来自中国。
官员们表示,中国和俄罗斯实体也一直在俄罗斯境内努力联合生产无人机,中国公司可能向俄罗斯提供用于制造弹药的硝化纤维。中国武汉高芯科技有限公司(Wuhan Global Sensor Technology Co.)、武汉同昇科技有限公司(Wuhan Tongsheng Technology Co. Ltd.)和海康威视(Hikvision)正在为俄罗斯坦克和装甲车提供光学元件。
官员们还指出,俄罗斯已收到中国公司奕瑞科技(iRay Technology)和华北光电技术研究所(North China Research Institute of Electro-Optics)制造的用于坦克和装甲车的军用光学器件,而中国一直在向俄罗斯提供无人机发动机和巡航导弹涡轮喷气发动机。
倡导公民社会发展的组织自由俄罗斯基金会(Free Russia Foundation)分析的俄罗斯海关数据显示,俄罗斯从中国的半导体进口额从2021年的2亿美元跃升至2022年的5亿美元以上。
北京还与俄罗斯合作,改进俄罗斯在乌克兰使用的卫星和其他天基能力,官员们表示,从长远来看,这一进展可能会增加俄罗斯对整个欧洲构成的威胁。这些官员援引保密级别被降低的情报调查结果表示,美国还确定了中国正在向俄罗斯卫星图像,用于在乌克兰的战争。
在这些官员讨论这些调查结果之际,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预计将于本月前往中国进行会谈。布林肯计划下周前往意大利卡普里岛参加七国集团(G7)外长会议,预计他将在会上就中国对俄罗斯日益增长的间接支持表示担忧。目前而莫斯科正在重整军队,并希望巩固最近在乌克兰取得的进展。
乔·拜登(Joe Biden)总统此前曾直接向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表达了他对北京间接支持俄罗斯战争努力的关切。
虽然中国没有向俄罗斯提供直接和致命的军事支持,但它在外交上支持俄罗斯,指责西方挑起了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Vladimir Putin)发动战争的决定,并尊重克里姆林宫,不把这场战场称为入侵。
中国一再表示,它不会向俄罗斯提供武器或军事援助,尽管有华盛顿及其盟友的制裁,中国、印度和一些其他国家依然与莫斯科保持着强劲的经济联系。
中国驻华盛顿大使馆发言人刘鹏宇表示:“中俄之间的正常贸易不应受到干扰和限制。我们敦促美国不要抹黑攻击中俄正常的国家关系,不要推责。”
俄罗斯外交部2024年4月9日公布的照片显示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北京会晤中国领导人习近平。
习近平周二在北京会晤了俄罗斯外长谢尔盖·拉夫罗夫(Sergey Lavrov)。拉夫罗夫高度赞扬了习近平的领导力。
俄罗斯日益严重的经济和外交孤立使其越来越依赖中国,而中国曾经是俄罗斯在冷战期间争夺共产主义集团领导权的竞争对手。
本周结束北京之行返回华盛顿的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Janet Yellen)表示,她警告中国官员,如果中国的银行、企业和北京领导层协助俄罗斯武装部队持续入侵乌克兰,拜登行政当局准备好了对他们实施制裁。
民主党籍的拜登总统去年12月发布了一项行政命令,授权耶伦制裁那些援助俄罗斯军工复合体的金融机构。
耶伦4月8日在北京对记者说:“我们继续关注包括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内的任何国家的公司在俄罗斯军事采购中所扮演的角色。我强调,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任何公司不得为俄罗斯的战争提供物质支持,否则它们将面临重大后果。我还强调,任何为向俄罗斯国防工业基地输送军事或军民两用产品的重大交易提供便利的银行都将面临美国制裁的风险。”
在俄罗斯与乌克兰两年多的战争中,美国多次降低保密级别并公布有关俄罗斯计划和行动的情报调查结果。
这些努力的重点在于强调俄罗斯的不实信息行动计划,或者让人们注意到莫斯科侵乌战争的困难,以及关注伊朗和朝鲜协调为俄罗斯提供急需的武器。布林肯去年重点强调的情报显示,中国正在考虑向俄罗斯提供武器和弹药。
白宫认为,把情报调查结果公布于众使得中国——至少目前如此——推迟直接向俄罗斯提供武装。此外,中国经济从COVID-19大流行病中恢复过来的速度十分缓慢。中国官员也可能在意欧洲各国政府的反应,尽管中美关系变得更加复杂,但欧洲各国仍与北京保持着更密切的关系。
与此同时,中国周四罕见地宣布对两家美国国防公司实施制裁,原因是它们支持向台湾出售武器。北京声称,台湾是中国一部分,如有必要,不惜通过武力收回这个自治岛屿。
中方宣布的制裁冻结了通用原子航空系统公司(General Atomics Aeronautical Systems)和通用动力陆地系统公司(General Dynamics Land Systems)在中国境内持有的资产。它还禁止两家公司的管理层进入中国国。
文件显示,通用动力陆地系统公司在中国经营着六家湾流和喷气式航空服务业务,尽管中国试图在该领域建立自己的影响力,但仍然严重依赖外国航空航天技术。
该公司还帮助台湾购买“艾布拉姆斯”(Abrams)坦克,用来取代老旧的装甲车辆,以遏阻或抵抗中国可能发动的入侵。
通用原子航空系统公司生产美国军方使用的“捕食者”(Predator)和“死神”(Reaper)无人机。
美方污蔑中国“帮助俄罗斯作战”,中方反驳
据《华尔街日报》等美媒当地时间12日报道,美国指控中国帮助俄罗斯重建军工产业,中方则给予驳斥,谴责美方“诋毁中俄正常关系”。
两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美国政府高级官员”当日闭门记者会上声称,美方情报显示,中国企业向俄罗斯出口了大量机械器材、集成电路系统、无人机部件等军民两用产品,俄罗斯“很可能”将此用于俄乌冲突,还指控有中国实体直接在俄罗斯境内参与组装无人机,因此妄称中国“在系统性地帮助俄罗斯作战”。
据路透社报道,中国驻美使馆发言人刘鹏宇当日就此做出回应,表示中俄之间的正常贸易不应受到干扰或限制,中国没有向任何一方提供武器,不是乌克兰危机的制造者,亦不是相关方,“我们敦促美方不要诋毁中俄正常关系,不要把中俄之间的正常关系当作替罪羊”。
拜登去年底签署了行政法令,对参与帮助俄罗斯重建军工产业的金融机构实施制裁。去年,中俄贸易规模达到了创纪录的2400亿美元。《华尔街日报》分析认为,美国官员公布该情报的一个目的是拉拢欧洲,让欧洲国家对中国施压。
去年2月,美国“不愿透露姓名的高官”开始大肆炒作“中国向俄提供致命武器”,但不光美国政府承认没有证据,乌克兰情报负责人也表示不认同。美国总统拜登不久表示,不认为中国会“主动向俄罗斯提供武器”。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去年3月也表示,不相信中国正在向俄罗斯提供致命援助。
布林肯去年3月表示不相信中国正在向俄罗斯提供致命援助
美国当时也开始渲染中国向俄罗斯提供非致命武器,“包括盔甲和服装”。
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当时回应道,美方所谓的情报不外乎是捕风捉影,对中方污蔑抹黑之词。自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中方一直坚定站在对话一边,站在和平一边,以自己的方式劝和促谈,为缓和局势、化解危机发挥了负责任、建设性的作用。他指出,美方作为乌克兰战场的最大武器提供者,不断抹黑中方可能向俄方提供武器,这不仅会干扰阻碍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进程,还会进一步损害中美关系。我们敦促美方停止抹黑甩锅、拱火递刀,同中方和国际社会一道,共同推动外交谈判,解决危机。
他还说道“我们也希望美方如果有真正有价值的情报要提供的话,应该多提供一些关于北溪管线爆炸事件真相的情报。我们希望尽快看到美方在这个问题上做出严肃、负责任、认真的回应,而不是遮遮掩掩”。
从左至右: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俄罗斯总统普京。
随着俄罗斯对乌克兰入侵的继续,中国与俄罗斯的关系愈加密切。虽然还没有证据显示,中国像伊朗和朝鲜一样向俄罗斯提供了致命的武器,但是,美国和西方对中国援助俄罗斯的战时经济越来越担忧。美国官员近日也再三警告将追究中国在乌克兰战争中援助俄罗斯的责任。那么,中国到底向俄罗斯提供了什么?
美国和西方一再警告中国对俄罗斯的战争支持
刚刚结束对中国访问的美国财政部长珍尼特·耶伦(Janet Yellen)在返回华盛顿前对北京发出严厉警告,任何为俄罗斯在乌克兰的战争提供物质支持的企业都将面临“重大后果”。
“任何为向俄罗斯国防工业基地输送军事或军民两用产品的重大交易提供便利的银行都将面临美国制裁的风险,”她星期一(4月8日)在北京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补充说。
4月9日,美国副国务卿库尔特·坎贝尔(Kurt Campbell)坎贝尔表示,中国对俄罗斯在乌克兰战争的支持,将使美中关系的稳定受到威胁。“我们已经直接告诉中国,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将对美中关系产生影响。我们不会袖手旁观,”坎贝尔说。
坎贝尔这番表态,显然是在回应俄罗斯外交部长谢尔盖·拉夫罗夫(Sergei Lavrov)访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称盼加强“战略合作”一事。
美国总统乔·拜登(Joe Biden)4月初与中国领导人习近平通电话时,也就中国支援俄罗斯对乌战争表达担忧。
预计,本周末访问北京的德国总理德国总理奥拉夫·朔尔茨(Olaf Scholz)也将对中国领导人提出类似的担忧,敦促中国不要支援俄罗斯的战时经济。
自俄罗斯2022年2月24日入侵乌克兰至今,中国官方在乌克兰战争问题上一贯声称保持中立,但在政治和外交上一直助攻俄罗斯,更重要的是中俄不断深化的贸易关系成了俄罗斯抵御西方经济制裁影响的生命线。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3年两国贸易额达到2,400亿美元的高点。
与伊朗和朝鲜不同,目前尚无证据表明中国直接俄罗斯提供致命性武器,然而,也有越来越多证据表明,中国通过其他途径持续为俄罗斯在乌克兰的战争提供颇为关键的支援。
美国情报机构星期五公布的一份评估报告显示,中国向俄罗斯出售的机床、微电子和其他技术大幅增加,莫斯科则利用这些技术生产导弹、坦克、飞机和其他武器,用于对乌克兰的战争。
现在,美国之音为你盘点中国给予俄罗斯的各种支持。
地理空间情报(GEOINT)
彭博社4月6日援引消息人士的话报道称,美国正警告盟国,中国加大了对俄罗斯的支持力度,其中包括提供军事用途的地理空间情报。
欧盟卫星中心(EUSC)对地理空间情报的解释:地理空间情报整合来自卫星、移动传感器、地面控制站和航空图像的数据。这些数据随后被用于制作实时地图和模拟,以帮助识别军事威胁。
5G和卫星技术合作
英国皇家联合军种国防研究所(RUSI)3月1日发布的报告中警示,中国与莫斯科在民用5G无线通信和卫星技术方面的合作可能会产生重大的情报和军事成果。
对于攻打乌克兰俄军来说,无人机和通信设备都至关重要。而这些技术都需有稳定的通讯信号和足够的地理空间信息做支撑。
5G
5G技术可以保障对军事目标的精确跟踪,对无人机等传感器数据的快速传输和实时处理,以及战场上顺畅的通讯,等等。
自2014年起,中国的华为已经和俄罗斯三大电信公司(Beeline,MTS,Megafon)先后达成一系列5G合作协议。十年间,5G为俄罗斯提供的民用领域的技术突破也可被整合至军用领域,服务于俄军在战争上的行动。
卫星
在现代战争中,卫星技术提供的服务包括监视和侦察,导航与定位,预警与导弹防御,天气预报与环境监测损失评估和作战人员之间的通讯(尤其在无线网络信号难以企及的偏远地区或山区),等等。
自2014年以来,中俄就致力于提升北斗和格洛纳斯(GLONASS)两大全球导航卫星系统间的兼容性和互补性。(世界另两大导航卫星系统是美国的GPS和欧洲的伽利略系统)
2022年 9月,中俄签署协议,双方同意格洛纳斯在中国长春、乌鲁木齐和上海建地面站;北斗在俄罗斯奥布宁斯克、伊尔库茨克和堪察加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建地面站。
具有重要军事用途的中国制成品
根据开源贸易数据,在普京开战后的两年多里,涌入俄罗斯的具有重要军事用途的中国制成品激增。根据大西洋理事会的一份报告,这些中国制成品对俄罗斯加强在乌克兰领土上的防御和反攻能力起到了关键作用。
挖掘机和推土机
2022年8月-9月间,乌克兰军队连连告捷,迫使俄军开始采取防御姿态,开始修建所谓的“苏洛维金线”:由战壕、坦克陷阱和防御要塞组成的三层防御体系。该防御工事之后很大程度上挫败了乌克兰对俄军发动的反攻。(注:谢尔盖·苏洛维金(Sergey Surovikin)是当时侵乌俄军的总指挥。)
而就在2022年9月,中国对俄罗斯的挖掘机出口比2021年增长两倍多。
《华尔街日报》去年8月的报道显示,2023年前七个月中,中国出口俄罗斯的推土机和挖掘机数量分别是上年同期的近两倍和三倍多。
这些设备通常用于建筑行业,但大西洋理事会高级研究员约瑟夫·韦伯斯特(Joseph Webster)告诉《华尔街日报》,这些设备出口数量的急剧增加表明,俄罗斯将其中一些机器用于防御工事。
无人机
乌克兰战争被广泛视为第一场“无人机之战”,俄乌作战均大量依靠无人机。这使得在无人机生产上面居霸主地位的中国也成了这场战斗中的关键角色。
《纽约时报》去年10月的报道称,俄罗斯在2023年上半年从中国获得了至少价值1450万美元的无人机。相比之下,乌克兰同期获得的中国无人机总额仅为20多万美元。
“政客”新闻网(POLITICO)欧洲版去年7月的报道说,俄罗斯2023年的前7个月从中国进口了价值超过一亿美元的无人机,是乌克兰的30倍。
《日经亚洲》去年7月一项调查发现,2022年12月至2023年4月期间,俄罗斯公司从中国至少进口37架无人机,价值约10.3万美元。而且这些无人机的报关纪录上清楚写明“特别军事行动专用”。
自由欧洲电台/自由电台去年10月报道说,中国商用无人机制造商大疆创新宣布停止其俄罗斯业务一年多后,其产品仍在出售给与莫斯科军工复合体有联系的实体。
这些还不是全部,《华尔街日报》3月4日的报道显示,另有大量中国的无人机通过中亚国家流入俄罗斯。
坦克、战斗机零部件
滚珠轴承是军用坦克的重要部件。大西洋理事会去年11月的报告显示,2023年年初至10月,中国对俄罗斯的滚珠轴承出口总额比2021年同期增长了345%;同期,中国对吉尔吉斯斯坦的滚珠轴承出口增长了2492%。
“或许是吉尔吉斯斯坦国内市场可能突然需要滚珠轴承,但更可能的解释是,这些产品立即再出口到俄罗斯,或许是为了压低最高贸易总额,或者为了避免未来的制裁,”这份报告分析说。
《纽约时报》去年9月的报道称,俄罗斯战后的坦克产量比战前翻了一番。大西洋理事会的报告分析称,中国对俄滚珠轴承出口的激增有可能直接或间接促进了俄罗斯坦克产量的激增。
美国情报界去年7月的公开情报文件显示,中国一直在向莫斯科提供可军用的高科技部件,包括具有明显军事价值的航空电子设备、干扰技术和战斗机发动机部件。
重型卡车、拖拉机
侵乌战争中,俄军的军用设备和其他各种物资补给的运送主要倚靠陆路卡车运输。中国的重型卡车成了俄军后勤主角。
大西洋理事会的报告数据显示,2023年年初至10月,中国对俄罗斯的重型卡车出口总额比2021年同期增长了345%。
此外,中国向俄罗斯出口的拖拉机从2021年的0辆飙升至2023年9月的近5万辆。
芯片、集成电路
中国还为俄罗斯提供大量的芯片和集成电路这类受一定出口限制的军民“两用”产品。
芯片和集成电路部件是生产许多武器所需的关键组件。对于俄罗斯来说,芯片和集成电路是其制造导弹的命脉。美国两名高级官员星期五援引最新的情报称,2023年全年,俄罗斯约90%的微电子产品来自中国,这些部件是俄罗斯制造导弹、坦克和战斗机的关键组件。
俄罗斯全面入侵乌克兰之后,美国协同盟友和伙伴国家对俄罗斯实施出口管制,限制其获得芯片和集成电路这类也可能被用于军事领域产品。所以,中国直接或间接向俄罗斯提供的芯片和集成电路成了俄罗斯军事工业的大救星。
据多家媒体去年4月的报道,乌克兰军方在俘获的俄罗斯武器中——从无人机的导航系统到坦克的火控系统——发现越来越多中国制造的电子部件。
根据中国海关数据,2022年,中国向俄罗斯出口的集成电路总额达1.79亿美元,是2021年的两倍多。
与中国对吉尔吉斯斯坦的滚柱轴承出口额激增类似,中国对土耳其的集成电路出口额从2021年的近7300万美元升至2022年的近1.25亿美元,尽管同时期土耳其的经济状况糟糕。巧的是,同时期内,土耳其对俄罗斯的集成电路出口增长了50%以上。这让外界怀疑,中国也通过第三国向俄罗斯提供了大量芯片和集成电路。
此外,美国“政客”新闻网去年3月报道称,中国企业在2022年下半年通过土耳其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向俄罗斯客户运送了1000支突击步枪和其他可以成为军用的物品,其中包括无人机零部件和防弹衣。
美国情报评估:中国装备销售激增,强化俄罗斯战争机器
资料照片: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俄罗斯总统普京。(2019年6月5日)
根据美国的一份评估,中国向俄罗斯出售的机床、微电子和其他技术大幅增加,莫斯科则利用这些技术生产导弹、坦克、飞机和其他武器,用于对乌克兰的战争。
两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拜登行政当局高级官员周五(4月12日)讨论了这些敏感的调查结果,他们表示,在2023年,俄罗斯约90%的微电子产品来自中国,俄罗斯用它们制造导弹、坦克和飞机。2023年第四季度俄罗斯约9亿美元的机床进口中,近70%来自中国。
官员们表示,中国和俄罗斯实体也一直在俄罗斯境内努力联合生产无人机,中国公司可能向俄罗斯提供用于制造弹药的硝化纤维。中国武汉高芯科技有限公司(Wuhan Global Sensor Technology Co.)、武汉同昇科技有限公司(Wuhan Tongsheng Technology Co. Ltd.)和海康威视(Hikvision)正在为俄罗斯坦克和装甲车提供光学元件。
官员们还指出,俄罗斯已收到中国公司奕瑞科技(iRay Technology)和华北光电技术研究所(North China Research Institute of Electro-Optics)制造的用于坦克和装甲车的军用光学器件,而中国一直在向俄罗斯提供无人机发动机和巡航导弹涡轮喷气发动机。
倡导公民社会发展的组织自由俄罗斯基金会(Free Russia Foundation)分析的俄罗斯海关数据显示,俄罗斯从中国的半导体进口额从2021年的2亿美元跃升至2022年的5亿美元以上。
北京还与俄罗斯合作,改进俄罗斯在乌克兰使用的卫星和其他天基能力,官员们表示,从长远来看,这一进展可能会增加俄罗斯对整个欧洲构成的威胁。这些官员援引保密级别被降低的情报调查结果表示,美国还确定了中国正在向俄罗斯卫星图像,用于在乌克兰的战争。
在这些官员讨论这些调查结果之际,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预计将于本月前往中国进行会谈。布林肯计划下周前往意大利卡普里岛参加七国集团(G7)外长会议,预计他将在会上就中国对俄罗斯日益增长的间接支持表示担忧。目前而莫斯科正在重整军队,并希望巩固最近在乌克兰取得的进展。
乔·拜登(Joe Biden)总统此前曾直接向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表达了他对北京间接支持俄罗斯战争努力的关切。
虽然中国没有向俄罗斯提供直接和致命的军事支持,但它在外交上支持俄罗斯,指责西方挑起了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Vladimir Putin)发动战争的决定,并尊重克里姆林宫,不把这场战场称为入侵。
中国一再表示,它不会向俄罗斯提供武器或军事援助,尽管有华盛顿及其盟友的制裁,中国、印度和一些其他国家依然与莫斯科保持着强劲的经济联系。
中国驻华盛顿大使馆发言人刘鹏宇表示:“中俄之间的正常贸易不应受到干扰和限制。我们敦促美国不要抹黑攻击中俄正常的国家关系,不要推责。”
俄罗斯外交部2024年4月9日公布的照片显示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北京会晤中国领导人习近平。
俄罗斯外交部2024年4月9日公布的照片显示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北京会晤中国领导人习近平。
习近平周二在北京会晤了俄罗斯外长谢尔盖·拉夫罗夫(Sergey Lavrov)。拉夫罗夫高度赞扬了习近平的领导力。
俄罗斯日益严重的经济和外交孤立使其越来越依赖中国,而中国曾经是俄罗斯在冷战期间争夺共产主义集团领导权的竞争对手。
本周结束北京之行返回华盛顿的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Janet Yellen)表示,她警告中国官员,如果中国的银行、企业和北京领导层协助俄罗斯武装部队持续入侵乌克兰,拜登行政当局准备好了对他们实施制裁。
民主党籍的拜登总统去年12月发布了一项行政命令,授权耶伦制裁那些援助俄罗斯军工复合体的金融机构。
耶伦4月8日在北京对记者说:“我们继续关注包括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内的任何国家的公司在俄罗斯军事采购中所扮演的角色。我强调,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任何公司不得为俄罗斯的战争提供物质支持,否则它们将面临重大后果。我还强调,任何为向俄罗斯国防工业基地输送军事或军民两用产品的重大交易提供便利的银行都将面临美国制裁的风险。”
在俄罗斯与乌克兰两年多的战争中,美国多次降低保密级别并公布有关俄罗斯计划和行动的情报调查结果。
这些努力的重点在于强调俄罗斯的不实信息行动计划,或者让人们注意到莫斯科侵乌战争的困难,以及关注伊朗和朝鲜协调为俄罗斯提供急需的武器。布林肯去年重点强调的情报显示,中国正在考虑向俄罗斯提供武器和弹药。
白宫认为,把情报调查结果公布于众使得中国——至少目前如此——推迟直接向俄罗斯提供武装。此外,中国经济从COVID-19大流行病中恢复过来的速度十分缓慢。中国官员也可能在意欧洲各国政府的反应,尽管中美关系变得更加复杂,但欧洲各国仍与北京保持着更密切的关系。
与此同时,中国周四罕见地宣布对两家美国国防公司实施制裁,原因是它们支持向台湾出售武器。北京声称,台湾是中国一部分,如有必要,不惜通过武力收回这个自治岛屿。
中方宣布的制裁冻结了通用原子航空系统公司(General Atomics Aeronautical Systems)和通用动力陆地系统公司(General Dynamics Land Systems)在中国境内持有的资产。它还禁止两家公司的管理层进入中国国。
文件显示,通用动力陆地系统公司在中国经营着六家湾流和喷气式航空服务业务,尽管中国试图在该领域建立自己的影响力,但仍然严重依赖外国航空航天技术。
该公司还帮助台湾购买“艾布拉姆斯”(Abrams)坦克,用来取代老旧的装甲车辆,以遏阻或抵抗中国可能发动的入侵。
通用原子航空系统公司生产美国军方使用的“捕食者”(Predator)和“死神”(Reaper)无人机。
美方污蔑中国“帮助俄罗斯作战”,中方反驳
据《华尔街日报》等美媒当地时间12日报道,美国指控中国帮助俄罗斯重建军工产业,中方则给予驳斥,谴责美方“诋毁中俄正常关系”。
两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美国政府高级官员”当日闭门记者会上声称,美方情报显示,中国企业向俄罗斯出口了大量机械器材、集成电路系统、无人机部件等军民两用产品,俄罗斯“很可能”将此用于俄乌冲突,还指控有中国实体直接在俄罗斯境内参与组装无人机,因此妄称中国“在系统性地帮助俄罗斯作战”。
据路透社报道,中国驻美使馆发言人刘鹏宇当日就此做出回应,表示中俄之间的正常贸易不应受到干扰或限制,中国没有向任何一方提供武器,不是乌克兰危机的制造者,亦不是相关方,“我们敦促美方不要诋毁中俄正常关系,不要把中俄之间的正常关系当作替罪羊”。
拜登去年底签署了行政法令,对参与帮助俄罗斯重建军工产业的金融机构实施制裁。去年,中俄贸易规模达到了创纪录的2400亿美元。《华尔街日报》分析认为,美国官员公布该情报的一个目的是拉拢欧洲,让欧洲国家对中国施压。
去年2月,美国“不愿透露姓名的高官”开始大肆炒作“中国向俄提供致命武器”,但不光美国政府承认没有证据,乌克兰情报负责人也表示不认同。美国总统拜登不久表示,不认为中国会“主动向俄罗斯提供武器”。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去年3月也表示,不相信中国正在向俄罗斯提供致命援助。
布林肯去年3月表示不相信中国正在向俄罗斯提供致命援助
美国当时也开始渲染中国向俄罗斯提供非致命武器,“包括盔甲和服装”。
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当时回应道,美方所谓的情报不外乎是捕风捉影,对中方污蔑抹黑之词。自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中方一直坚定站在对话一边,站在和平一边,以自己的方式劝和促谈,为缓和局势、化解危机发挥了负责任、建设性的作用。他指出,美方作为乌克兰战场的最大武器提供者,不断抹黑中方可能向俄方提供武器,这不仅会干扰阻碍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进程,还会进一步损害中美关系。我们敦促美方停止抹黑甩锅、拱火递刀,同中方和国际社会一道,共同推动外交谈判,解决危机。
他还说道“我们也希望美方如果有真正有价值的情报要提供的话,应该多提供一些关于北溪管线爆炸事件真相的情报。我们希望尽快看到美方在这个问题上做出严肃、负责任、认真的回应,而不是遮遮掩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