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迷上每月攒一颗金豆豆 人民日报:理性投资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2年3月29日 1点6分 PT
  返回列表
59906 阅读
11 评论
人民日报

“小小年纪体会到买金的快乐”“就像攒硬币一个一个攒”……最近,以“金豆豆”为主的“1克金”商品走红,每月攒一颗“金豆豆”成为不少年轻人投资的“小目标”。

曾几何时,说起买黄金,可能很多人都会想起“中国大妈”。每当金价出现波动或是春节来临之际,各大商场的黄金柜台前总是少不了她们的身影。一些人印象中的黄金饰品总是与亮闪闪的“大金镯子”“大金链子”相关联,高饱和度的视觉冲击加上足够广泛的消费人群,黄金消费一度被打上“有点土”“不够时尚”的标签。从这个意义上说,买黄金似乎与年轻人的调性并不相符。

图源自网络

然而近年来,这种情况逐渐发生了转变,越来越多年轻人加入到黄金消费的队伍中来。除了最近走红的“金豆豆”以外,“复古国潮款”“转运珠”“金钞”等新式黄金饰品也备受年轻人的青睐。有媒体报道称,去年12月以来,某电商平台上黄金饰品的订单数同比增长近八成,其中,80后、90后和95后黄金饰品订购数同比分别增长约72%、80%和105%。

这届年轻人为何迷恋起了攒“金豆豆”?一个可能的答案是,黄金的保值属性一定程度上能缓解年轻人的投资焦虑。有网友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黄金是在超新星爆炸、中子星合并中形成的金属,在经过漫漫长夜后与地球相遇,是恒星亘古的余晖,堪称“宇宙级硬通货”。把目光从史诗拉回现实,当股票、基金和一些理财产品收益出现波动时,寻找更加稳妥可靠的投资渠道是自然而然的选择。而相比一些金融和理财产品的“跌宕起伏”,“中规中矩”的黄金或许更能体现出稳定保值的价值,获得年轻人的欢迎也就在情理之中。

不仅如此,攒“金豆豆”也契合年轻人的投资习惯。对于初入职场、积蓄不够丰厚的年轻人来说,几十克、上百克的投资金条可能并不友好。1颗“金豆豆”的重量在1克左右,按照目前的金价计算,售价大概在400到500元,每月买1颗“金豆豆”对一些年轻人来说压力不大,“攒金豆”也被不少人视作“变相存钱”。此外,由于采用了全新的制作工艺、新颖的设计等原因,目前不少新式黄金饰品样式更丰富、颜色更好看,戳中了不少年轻人的审美,改变了人们对黄金饰品的固有印象。社交平台上的分享传播,进一步带动了年轻人的消费投资热情。

不过,跟风式理财不可取,在投资理财领域,理性和谨慎是更为重要的品质。以“金豆豆”为例,与投资金条一样,“金豆豆”本质上也是一种实物黄金。在投资实物黄金时,投资者不仅要重点关注金价的波动,也要注意黄金成色、购买渠道和保存条件,以及商家对黄金的回购要求等情况。在选择理财产品时,更要全面考虑收益率、抗风险能力、赎回条件等因素。总之,无论采取何种理财方式,包括年轻人在内的所有投资者都应该守好自己的“钱袋子”,不断提高自身“财商”,做出理性的投资决策,切勿盲目跟风。

从只会把钱放在银行卡里拿利息到主动了解种类丰富的金融和理财产品,在互联网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对于理财无疑也抱有更加开放积极的探索心态。但如果笃定“跟着别人买就对了”“哪个销量好就代表哪个能赚钱”就贸然入场,很有可能达不到预期的目标。“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绝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所有投资者都要时刻牢记。尤其是在地铁站或者公交站台看到铺天盖地的理财广告时,更要在心里多默念两句这句话。

这正是:跟风理财不可取,谨慎理性少焦虑。

燃烧的褪毛
1 楼
长势再好的韭菜,被割的多了也会自保
漫步巴黎
2 楼
这么多年来的种种案例表明这种从银行买来的东西过些年升值后再卖给银行是不太可能的,只能降价卖给打造首饰的店,回头一算是亏了很多。买的初衷是为了保质抵抗通胀,结果是被银行套路,甚至有的金条会生锈...金皮脱落...
V
VBO
3 楼
智商税,正规机构发行的金条才保值。
残留的光与影
4 楼
现在1900美元/盎司,过去20年的高位。现在去买黄金就是s13。
f
frank1818
5 楼
乌克兰的城市被炸平,乌克兰人的房产归零。所以,战争年代,房产也不保靠。只有定投黄金才能保值。
漫步巴黎
6 楼
正规银行卖的金条也掉漆......不看新闻的吗?
昏人
7 楼
根据b站上那些炼金视频来看 八成买的都是假的
硕鼠
8 楼
能合成的玩意,慢慢贬值吧。钻石都可以合成了。你能分清楚那个是人工合成的,那个是天然的?是不是到处见人就说,我的是天然的,不是合成的?
g
gg1985
9 楼
: 其他物价不是20年的高位?
d
didi
10 楼
你的回复体现出了留园普遍的知识水平。
一人分饰两角
11 楼
现在买黄金,高位接盘的风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