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看了罗翔老师的新视频 当个公知真的太难了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3年10月17日 0点28分 PT
  返回列表
82777 阅读
51 评论
海边的西塞罗

这么简单的常识,老师从青葱说到白头,很多受众依然故我,甚至听都听不懂……

为之奈何?

各位好,今天出门见了个朋友,没时间写长文了,就刚看到的一个视频,简单聊两句。

说前两天,罗翔老师现身上海做一个讲座,在座中被同学问及怎样看待现在年轻人在社交平台上“PPT曝光渣男渣女前任”的事儿。

 如果你懂一点,现代中国的舆情公关学知识,你就知道这个问题实在是太难回答了,它是一个“两头堵”的问题:中国互联网“PPT曝光渣男渣女”搞了这么多年,正面和反面的故事都有,你说让罗翔老师怎么表态?他要说支持吧,黑他的人举出一堆被前任诬陷为渣男渣女,结果最终被证明指控子虚乌有、被曝光者无辜身败名裂的事情,那罗翔得翻车。但他要说反对吧,黑他的人又能举出一堆真的遭遇渣男渣女前任,通过微博曝光成功出了口恶气的事件,然后问上一句,你凭什么连受害者这个权益也要剥夺?那罗翔更得翻车。武大郎喝药,吃是死,不吃也是死,对么?

但我们得说,稍作思考后,他居然找到了这个致命问题的最优解法:“我不点评热点事件,但不应逾越手段程序的公正性去追求正义。”

“我们人类的不稳定性在于,在追求正义时,一旦逾越手段程序的公正性,那正义的土地就将会被逐渐腐蚀。”这个回答,你说算表态没表态呢?其实是表了的,罗翔老师强调了“程序正义”,言外之意其实就是他觉得“PPT曝光渣男渣女”这种行为程序和手段的正义性存疑,使用不当很容易造成误伤,他显然是对其持否定态度的。

但这个回答妙就妙在,他讲的“程序正义”这个概念,很多教育水平不足的人是不太懂的。你直接说“我不支持PPT曝光渣男渣女”,放到网上肯定立刻有喷子义愤填膺的去冲你。

但你说“要维护程序正义”,其实也就绕了那么一小个弯子,一下子就能屏蔽一堆无脑喷,因为很多人连程序正义是什么都不知道、也心情动动手指,去查查这词儿的意思。所以罗翔老师已经回答的非常巧妙了——虽然即便如此,他的这段视频放到网上之后,还是短时间内就冲上了热搜第一,并依然招来了大批喷他的人。

罗翔老师够谨慎、够聪明、也尽力了,但这真是一件很无奈的事。

靠讲刑法暴得大名的罗翔老师,有一段时间被某些人扣上“公知”的帽子大肆批判。记得当时有朋友问我观感,我本来想些一篇稿子说说这事儿,后来思虑再三,还是算了。

其实按我的本意,我觉得罗翔老师就是公知——不是如今互联网上已经被污名化的那个贬义的公知,而是真正原初意义上的公共知识分子。

什么是公共知识分子呢?顾名思义,其实也就是传播公共知识的人。我在之前文章中,曾经通过讲“红眼睛岛”的数学假说,为您辨析过“公共知识”与“共有知识”之间的区分——与只强调“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共有知识不同,公共知识在要求大家都知道某个知识的基础上,多了一层“大家都知道彼此知道那个知识”的意思。

那么如果我们问这个世界上最重要、最基础的公共知识是什么?其实回答就是法律。

我请大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你每天走在大街上,去上班也好、出参加音乐节也罢,不会担心斜刺里冲出来一个人,把你的东西“捡”走,或者拿着AK突击步枪,喊着某些宗教口号,现场把你突突了。你对安全的这份信心来源于哪里?只是警察、军队这样的暴力机构的强力维持么?

肯定有这方面的因素,但也并非全是。因为无论哪个现代国家的警察力量,都是不足以深入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时时刻刻在每一个细枝末节上去保证治安的。人们对社会正常秩序能够维持的信任,很大程度上基于现代社会的法律并非古代帝王治术那样的“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而是被不断地宣讲、普及成为了一种“公共知识”——我们每个人都接受过普法教育、懂法,且我知道你懂法,正常情况下不会冒着自己受惩罚的危险侵害我的合法利益,而你也知道我知道你懂法,所以的你对我行为模式的预判,会基于正常法律规范的约束下进行……

你可以发现,像罗翔老师所做的这种普法工作每重复一次,整个社会对于法律这项公共知识的“共识之网”就会在我们的意识中下探一层,人和人之间因为不信任、无法预判对方行为所产生的猜疑链,就会瓦解一分。

所以现代社会所必须的大交流、大协作,一定是以法律、道德、常事、乃至良知、人性这些公共知识的不断重复普及、深化为前提的。

而这其中,还要有另外一个必须的保障,那就是罗翔老师所强调的“程序正义”。

为什么一个现代社会必须坚守程序正义,为什么我们不能像某些人主张的一样,唯一个(自称)良善的目标,而践踏程序与规则,去达成结果的正义。

而可悲的是,往往越是那些无知的人,对践踏程序正义追求结果正义的勇气是最足的——因为他们的知识世界中,从没允许过反驳的观点存在。

是的,“程序正义”是公共知识构建共识之网的“润滑剂”。

想象一下,一个社会,如果允许个体或者某些群体为他们自认为超脱、且空前崇高的理由,就践踏包括法律在内的一切常识和公共知识,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呢?

其实法律的尊严在这场个案中受到侵害还在其次,最重要的是,公共知识所构建的共识之网被打破了,猜疑链将在人与人之间形成,你明天出门上班,不再能相信对面是否会来一个人,为了他自认为很崇高的某个理由,践踏法律与常识,突然冲过来,给你来一下子。这样你就必须作出防范,社会的协作程度就会因此大大的受损、下降。进而陷入噩梦般的混乱当中。

所以我们会看到,与古代社会会为了宗教或道德的大义名对一些践踏法律者“法外开恩”不同,现代社会很少再出现这样的场景,因为高协作体系所需要的就是更严肃的公共知识和更严密的共识积累。

由此我们也可以判别,像发生了“施剑翘案”,主审法官却因为行凶者“替父报仇,其情可悯”这样的缘由法外开恩的民国时代,是一个本质上没有完成现代转型的传统社会——由于在传统社会中行走了太久,当时的中国人对于“程序正义”大多是比较蔑视的,我们更喜欢追求“结果正义”——只要最终达成的目的是“好的”,“正义的”,“有利的”,我们通常就不在乎它是怎么达成的。

所以你会发现国人吵架特别喜欢争道德制高点、或者以立场站队,力图证明对方“立场是错的”“本心是坏的”“就是渣男、渣女”,而自己“本心是好的”“立场是对的”,因为只要说明了这一点,在重结果而不重程序的我们看来,程序如何,其实无所谓。

而由此我们也可以明了,为什么有一些行为逻辑,对于所有想“要好”的现代国家来说,都必须是反对的——比如恐怖主义。

恐怖主义为什么不分意识形态,是所有文明的敌人。因为这种主义的逻辑结构,就是自己可以基于自认为正确的某些道理(无论是民族上的、还是宗教上的),可以不择手段的去达成某种“结果正义”。只要目的是好的,手段如何无所谓。这是一种现代社会不能容忍的有毒行为逻辑,所以无论在哪一个正常国家,无端屠戮妇孺的恐怖主义都应被反对和唾弃,这应该是社会的常识,任何现代社会的常识。

所以在程序正义保驾护航之下的公共知识,是一个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基石。而对那些坚持言说、普及这些公共知识的公共知识分子,如罗翔老师,我们应当予以最充分的保护与尊重,因为他们,在为我们的社会、我们每个人每天能过正常的生活,做最重要的那些事情——普及公共知识。

所以请保护罗翔老师,不要总试图“冲”他——当代中国舆论场,一共就没几个这么正经的公知了,就不能好好珍惜一下吗?

结尾说两点感慨吧:

第一,从流出的视频看,多时不见,罗翔老师老了很多,头发稀疏了、也变白了。

看到之后,总觉得有些莫名的心酸与感慨,希望罗翔老师还能继续给我们的社会多普及一些知识。

而我更希望,最终,当人们再想起这位老师的教诲时,不仅仅只留下一个“法外狂徒张三”的名梗。

第二,我听到有爆料称,这场讲座本来是学校内部的,主持人还强调过不允许录音录像,可是这段视频最终还是流了出来。这还是某国内知名政法大学的法学院。专业学法的学生自己都不尊重约定好的规则。法律常识、契约、规则意识以及程序正义在中国的普及,有多么任重道远,自不待多言。

看着白发苍苍的罗翔老师、谨小慎微的选择语词、去言说一个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常识,觉得他真的太难了,我们的公共知识分子们,真的太难了。

那么简单的常识,老师从青葱说到白头,但很多受众却依然故我,甚至很多人连听都听不懂。

为之奈何?为之奈何!为之奈何……

这项工作,真的有意义么?我忍不住怀疑。

但不管怎样,愿罗翔老师们受到应有的保护与尊敬,愿他们说的话,永远有人能听得懂,更永远有人肯去听。

等边直角三角形
1 楼
互联网是最不尊重程序正义的环境之一。换做报纸、杂志,发表东西都是要审核的,低质量内容发表不了,是程序正义的体现。而互联网赋予了低质量内容无需审核即可发表的平台。进入自媒体时代后,资本与利益将至恶化,放大了网上以不尊重法治,互殴王八拳的现象。但是谁如果真的以为互联网是法外之地,声音大的低质量内容可以代表民意,那就是纯傻逼了。 [1评]
熊猫出塞
2 楼
操蛋 中国社会戾气太重 只要不同意就是反对派 二元化的思维教育结果 啥鸡巴都是非我即敌 罗祥算是比较有良心的知识分子了 好多打脸话能说都不说 这个坛子里的五毛狗粮一大堆 留的言就可见一斑。 [1评]
开心小黄人
3 楼
这写的啥玩意。垃圾文章
a
azkaban
4 楼
公共知识可以通过舆论引导来实现,譬如封号,控评,并且更灵活,更能符合实际情况,不需要个别网红来教大家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1评]
熊猫出塞
5 楼
+1 但是民意裹挟法治司法的事情又不是没发生 中西都有。 声音大可以引起重视 很多时候是好事 但是被当枪使就另外一回事了。 [1评]
等边直角三角形
6 楼
民意裹挟法治司法哪里都有,因此法也会有恶法,黑也能变白,这个小事,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早晚会轮换。关键是对程序正义的信任。法制也好,人性也罢,一旦一个社会中对某个领域的信任被摧毁了,那在没有外部力量的介入前,会一直陷在泥潭。这一点上,许多现代国家都因信息爆炸而受到了冲击,冲击了比如对程序正义的信任,也终将互相成为彼此的外部力量,脱离泥潭。
B
BOBOLI
7 楼
一句皿煮自由人权,就抹杀了多少程序正义 [1评]
G
Griller
8 楼
以前的很多公知并没有相应的能力和知识。隔着壁垒把对真善和自由的向往投射到了美式伪善文化和价值观上,(这本身就是没有知识和能力缺乏的体现)。 这个作者既然自明海边的西塞罗,自然了解古典自由主义的一些核心观点,也就是向往真善和自由,并在自由之路上探索。这是好事。 中国的华人,特别是年轻人大部分受过教育,特别是好的逻辑教育,这和上一代所谓的公知是最大的区别。 当然海外的华人很多也受过好的教育,如果能多交流是好事。不过很多海外华人没有继续的思考,特别是年纪大当年本科硕士基础教育也不好的年代的华人,很多在美国盛行的伪善文化的双标宣传和欺诈小作文里沉沦,竟然很难用自己好的文化和价值观让自己的生活过得好点。也不能自己过得好了,在帮助自己的华人社区,然后帮助这个社会。 这既有美国社会在当年对华人系统性歧视。也是因为他们和美国普通人一样,被伪善欺诈和劣化的氛围没法进行严肃的逻辑和哲学思考,并指导自己和自己的社区,组织变得更好。 华人其实可以有些耐心,自由之路本来就很难走。 有些看起来最快最蛊惑人心的往往是离自由最远的,即使打着民主自由的旗帜。 往往看来起最远,最艰难的路,其实是离自由最近最好走的路。 比如一些被伪善文化洗脑的华人,与其沉浸在伪善文化里的话术和套路,要不真的让自己的生活过得好点,也用自己的观点和思考让自己周围人和社区过得好点,或者让你在的组织过得好点。与其用美式伪善文化里的话术和套路欺诈,不如多些帮助和奉献,或许能多些这些华人期待的追随和多些思想的传播。
G
Griller
9 楼
舆论引导是伪善文化下的术。美式文化如何从曾经的高尚演化到伪善欺诈。或许就是沉迷于舆论欺诈的套路,而忘记了对真善和自由的追求,后者才是道。
G
Griller
10 楼
你可以看看我写的,或许你的思考能的高更多的支持。 你反对的或许和你是一类人。 这就是华人社区为何在伪善文化的欺诈下还能因为政治观点而分歧甚至相恨相杀。
失败的人1971
11 楼
看看罗翔评述“孔融让梨”就知道他最要只潜心他的刑法学。
失败的人1971
12 楼
文中罗翔关于知识的论述,让我想到了鲁迅和他的阿Q。是在什么情况下,罗翔才想到说出这样一番话。呵呵 [2评]
G
Griller
13 楼
这就是伪善文化的欺诈套路,如何异化一些好的思考和名词的。 每个单独看都可以是好词,这也是为什么伪善文化会选择这些美好词汇去欺诈的初始原因。
独孤苍狼
14 楼
程序正义就是权贵阶层犯罪的遮羞布! 所以,我反对单纯的程序正义! 没有实质、结果正义的程序正义就是维护权贵阶层、迫害弱势群体的工具!!! 普通民众大多数情况下是得不到程序正义保护的,反而会被程序正义害死!而权贵阶层却是可以在程序正义的掩盖和保护下为所欲为!
G
Griller
15 楼
中国的华人带部分收到的教育是比美国优质的。并且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很多。 与其相信一些在伪善文化里被欺诈的普通人。 我觉得他们是更有能力,更有知识,更有思考的群体。 这个作者只是中国大量受过教练的年轻人和中年人的一员。 相反,他们的思考会是美国普通人的期待和世界的期待。 如果海外的华人都是受教育的高水平的群体(相对美国被伪善文化异化到劣化普通人,确实华人平均水平比美国平均水平高),何况中国的年轻人。你觉得呢?
失败的人1971
16 楼
: 那些吹捧这番话的有没有意识到其中的逻辑错误?有没有意识到这番话把罗也套了进去?😀 [1评]
G
Griller
17 楼
这只是海外华人的迷思而已,我是很理解的。 只要逻辑理解,如果看到海外华人的平均受教育和思考水平比美国快乐教育的普通人高很多,然后中国的年轻人和中年人受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比海外华人平均高很多。 就能有很多耐心和思考,多交流和分享了。 [1评]
雁荡山
18 楼
海边的西塞罗,一个使出吃奶的力气想混入公知阵营的人,文章夹杂大量私货,即使码的文字再多,也是一堆垃圾。
失败的人1971
19 楼
教育质量很难比较。自然科学方面,可以通过标准化考试,但社会人文方面,就没有办法用标准化考试了。 罗翔是类似于“学而优则仕”:在刑法学上做出成绩了,就想在其它领域发声。结果,就我看是翻车了。很多刑法学之外的言论经不住推敲。他的粉也多是盲目跟风不加分析思考的接收。
绵羊云
20 楼
真这样的话党就要好好反省一下了。
天使与恶魔
21 楼
觉得罗翔老师应该少搞网红讲座之类的,多接些受到不公正待遇的人的案件,用学识真正的帮助一些人,国家信访局门口有大批的案子 [2评]
G
Griller
22 楼
你可以在知乎看看信访局的案例,就知道这是世界比伪善文化下在海外中文的单薄的欺诈宣传,正反前后各种事情要丰富多了 [1评]
熊猫出塞
23 楼
: 我没啥好反对的 我也看不懂你要说啥。 真要有反对的 我反对为了五毛在这里发帖 举着民主/民主大义旗帜的 混淆视听妄图带路 过来看看新闻而已 不需要别人帮忙解读
m
monkeyking
24 楼
不要再今天ppt明天pua……我觉得大家早已麻木了,你们狗男女那点破事谁想知道,比道德底线低吗?!除非一些官员和企事业单位有违工作规定,值得曝光,其他的有什么值得去看的,动不动吃个大瓜…也不是明星,意思是想造星?!输出的全是垃圾,弄得乌烟瘴气,现在到高校也这样,还野外苟合当新闻,真是风流和下流不分…
b
brucesui
25 楼
不感兴趣
m
mckever
26 楼
说的好听.罗翔的房贷你付?孩子的学费你交?一日三餐你养活?
m
mckever
27 楼
最伪善的是你这种傻逼. [1评]
y
yuba
28 楼
社会底层都难
G
Griller
29 楼
很有可能,如果真能由始至终就是圣人了,中间迷失很有可能就走上了伪善的道路。 所以自由之路很难。同样也有很多人向往的原因。
失败的人1971
30 楼
罗的网红之路把它搞砸了。
l
liuming0101
31 楼
你说的是中文环境下,或许吧,你敢和海外华人比比英文?还是到英美欧这里拿点能拿出手的东西来,能让外国人佩服?你是得了啥奖还是啥的,看把你能的
l
liuming0101
32 楼
都是平民斗平民,有啥正义的?好笑吗?爱看这种笑话的平民最让人无语了,看街头打架的程度,还需要讨论个啥?
l
liuming0101
33 楼
有着闲空看人家男女分手信,为啥不看自己家猫猫狗狗打架呢……更有趣更放松啊,看看搞笑视频就行了,多解压呀
爸爸老爹
34 楼
公知们把自己的名字搞臭了, 现在又想碰瓷罗翔。
显微镜
35 楼
这位“海边的西塞罗”今年就至少翻车了两次: 一次是春节的时候,他发过《卯年说“卯”》,说卯在现代汉语中只有代表一种干支的意思,而原义为商代的一种祭祀方法。我当时也评论了一句:中国木工的榫卯结构。 另一次是前两周,他发的《“大英”是怎么把自己的汽车产业折腾没的》,显然将英国前首相“铁娘子”与重金属乐队“铁娘子”的英文弄混了。于是我又评论说: "Iron Lady" is a nickname of Margaret Thatcher (1925–2013), the first female prime minister of the United Kingdom. Iron Maiden are an English heavy metal band formed in Leyton, East London, in 1975. 两次评论都石沉大海,可见其人度量如何。
群X乱舞
36 楼
罗翔:中国的基本大法是领导的看法。
群X乱舞
37 楼
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 如何防止封号的人不滥用封号的权力? 如何抑制统治阶级与生俱来的愚民冲动?
z
zhangjiakou
38 楼
: 他兴趣在于教学,法考,研究法条,给人大代表提供技术支持。其实我觉得这更能发挥他的作用。另外国内的案子往往不复杂,可怕的是利益网络和人性。他一介书生,三级风都禁不住,还是好好保重吧
朽木十六夜
39 楼
公知还用污名化?罗翔前段时间不了解事实真相就是评论拆桥事件不就是碰瓷热点新闻?现在自己打自己脸?
w
wilburwang
40 楼
胡还不是公知?天天被自干五大V点名骂
G
Griller
41 楼
如果你真的参加过国际学术会议的话。你就不会说这些了。 你们可能就是上一代华人,这不怪你,当时中国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并不好。 你如果活在30年前,或许美国的本土学术确实还有拿得出手的东西,现在基本靠移民,而且大量是靠亚裔移民。 你不觉得这是美式伪善文化对当地普通人的劣化么?
G
Griller
42 楼
希望你能过的愉快,华人社区的探讨其实是很好的。
襄阳石花
43 楼
网友们说的好,与其关心那些公众人物的情啊爱啊,不如多看看自己家的猫啊狗啥的,既解压又放松。
l
longdom
44 楼
叫兽要多实践,你们国家程序正义实情是:气死不告状! 何止是屁民。那些长期研究程序正义专家,主动把律师证扔了。
德国丹
45 楼
罗翔就是个隐藏的相对深一点的公知殖人,他有太多前后矛盾的岩论,为吸引公众关注定期修改自己对同一类型事件的观点,典型的先射箭再画靶,和亡菊是一类人。
群X乱舞
46 楼
他一个私人公众号有知识盲点,造成了事实错误,你的评论纠正他的错误,他没有删帖没有拉黑,你眼里唯一的错是没有回应你。 我不知道他一篇公众号会有多少评论,要求他对每一个评论都仔细阅读是不是合理。 我就挺想知道,如果你评论党媒关于威尔逊爱德华兹的报道是假新闻的话,你的评论和你会有怎样的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