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这封亲笔信刷屏:中国人 不会被大风吹倒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2年5月3日 12点47分 PT
  返回列表
74509 阅读
44 评论
最华人/南风窗

莫言一开口,B站又炸了

在五四青年节这天,莫言久违地出现在公众视野面前,和年轻人说了些肺腑之言。

画面里,他烧水,泡茶,带副老花镜,拿出钢笔,在一摞稿纸上,回答了年轻人的提问——关于如何度过人生的艰难时刻,建议可以点开看看。

莫言出镜的,是B站今年的五四青年节短片《不被大风吹倒》。

最近几年,在青年节这天推出特别策划,已经是B站这个年轻人阵地的惯例。从《后浪》到《我不想做这样的人》,每年的短片都观点鲜明,颇具锋芒,也无一不成为话题制造机,引发全网热议。

而今年这个片子,调性则截然相反。

莫言给年轻人的信

在这个视频里,B站收起了棱角,从文学和困惑出发,邀请莫言给年轻人写了封信。

没有昂扬的鼓舞,没有长者的教育,更多是一个文学家平实的娓娓道来。

这样的转变,或许正切中了今天年轻人的心理症候。

01

莫言的精神支柱

人生遇到艰难时刻,应该怎么办?这是莫言在视频里回答的,年轻人普遍的疑问。

这是一个普世却又特殊的的命题。茫茫人生,千姿百态,每个人都逃不过一段难捱的困苦时光,而每个人的具体处境又是不尽相同的。

如何面对艰难也成为了难解的题,就连能写出最磅礴尖锐文学作品的作家,也难以给出标准答案。

苦难,是人生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不过,作家可以用自己亲身经历,用自己有力的文字表达,给出可能的通路。视频里,莫言就分享了在人生艰难时候,陪他走过低谷的事物——一本书,一个人。

这本书的名字,是《新华字典》。

莫言出生在上世纪50年代的山东高密。小学没毕业,他就辍学在家,又因为年幼体弱,干不了重活,只好到荒草滩上去放牧牛羊。

那时,和他同龄的孩子,几乎都还在学校里,大家成群结队,而他只有自己。对于年纪尚小的少年来说,没有什么比孤单一人,还要忍受饥饿要更艰难的了。

一本《新华字典》,排解了他的孤苦。

《新华字典》,他的孤苦解药

在村庄里,能看的书非常有限,加上不在学校,接触书的机会更加微乎其微,对书痴迷的莫言极为难熬。

在这样的时候,即便是没有故事、没有情节的字典,也显得格外珍贵。

在这个巴掌大小的工具书里,童年的莫言得到了无限的精神力量。他看到了很多植物、动物的插图,还自己拼着拼音,学会了认不少的字。

字典虽然没有有趣的情节故事,却有每个汉字最完整的解读。于是,通过翻来覆去地翻读,莫言掌握了很多字真正的读音和意义,甚至了解到了一些古人遣词造句的规律。

巴掌大的字典,藏着一个世界,童年的莫言沉迷其中

长大后,他有机会看更多的书,也开始提笔写作。这一切的经历,都有当初这本被翻烂的《新华字典》的滴漏。

在困顿的时候,一本小小的工具书,也可以成为精神支撑,陪人度过漫长黑夜。

莫言分享的另一个故事,和他的爷爷有关。

小时候,他和爷爷去割草,天上忽然黑云密布,雷鸣逼近,是大风袭来的信号。

但爷爷并不慌张,双手紧攥着车把,紧绷着背,把大风抗过去,才慢慢直起身子。

爷爷和大风对峙的模样,成为莫言脑海中挥之不去的一幕,也支持着他,不惧人生的风雨。

爷爷的身影在莫言脑海中挥之不去

这两个故事,正是莫言在青年节这天,对年轻人送上的赠礼。视频末尾,他说道:希望总是在失望甚至是绝望时产生的,并召唤着我们重整旗鼓,奋勇前进。

其实,这个短片中,莫言说的话本身也并非什么特别的忠告,是大家都听过的道理;不过,这个视频的存在本身,却展现出一种独特的力量感。

莫言提笔给年青人写信

在视频中,莫言拿着信纸,缓缓讲述。他的阅读故事,他的叙述方式,和他作为文学家创造的作品,一齐构成了浓烈的经典文本气质,扑面而来。几分钟的时间里,人脱离现实,进入一个沉稳又有力的世界中,感受到久违的内心秩序的稳定。

这个春天,疫情卷土重来,很多人被困家中,还未亲眼看到“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便已是“寂寞空庭春欲晚”、“开到荼靡花事了”。

反复无常的病毒让时间停摆,于是有人抱怨,有人沮丧,有人躺平。

漫长的蛰伏期后,大家似乎都在等待一个“醒来”的契机。

五四前夕,作家莫言在B站给年轻朋友的视频信——《不被大风吹倒》——横空出世,迅速引爆网络。

说是给年轻朋友的信,但每个人都应该看看。

点击下方视频即可观看↓

有网友感叹:

“看完非常感动,相信打不倒我们青年人的,终将使我们更强大!”

“全篇看下来,唯有一句感慨:字如其人,人如其字。文如其人,文以载道。”

也有人激动地表示:“感谢莫言,是时候燃起来了!”

视频中,莫言讲述了他少年时期的两个故事。

一个是一本书的故事。

了解莫言的读者都知道,莫言在童年时期就辍学了,当同龄的小朋友在课堂里学习,他却只能在田间放牛割草。

● 童年莫言(左)

上世纪60年代,饥饿,给莫言的童年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有一天,村里拉来了一车煤块,亮晶晶的,村里人都没见过,但它们看起来香气逼人。一个孩子跑上前去拿起一块,吃得津津有味,于是大家伙都扑上去抢着吃。

究竟饿到什么程度,才会觉得煤块好吃呢?多年后,莫言回忆起那个滋味,“的确好,至今还能回味出来”。

那个时候,连肚子都填不饱,更遑论读书了。

幸运的是,莫言得到了一本《新华字典》,虽然不是经典名著,但对于当时的莫言来说,如获至宝。

他开始跟着《新华字典》自学,一个字,一个字,一个词条一个词条地读。

在农村的十几年里,莫言已经把它翻得破破烂烂,哪一页、哪一个字有错误,都了如指掌。

那本《新华字典》,陪伴着莫言度过了无数个孤寂的夜晚,给予他汩汩的知识甘泉。

后来,莫言说,他这辈子认识的大部分汉字,都不是在学校里学的,而是跟着《新华字典》学的。

那本《新华字典》,为他日后提笔写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如果没有那本《新华字典》,就不会有后来的“莫言”,更不会有“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

● 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莫言讲的另一个故事,是关于爷爷的。

有一次,莫言跟着爷爷去割草,回家的时候,突然天象诡异,狂风大作,雷声轰鸣。

车上的草被吹走,幼小的莫言被风吹倒在地。他抬头望着风中的爷爷,爷爷的衣服被撕破,双腿打着颤儿,但始终站成一尊雕塑,顽强地与风对峙,直到狂风退去。

那一幕,给莫言的触动很大,在几十年后,仍珍藏在他的脑海之中。

纵有疾风起,人生不言弃,就算身处大风之中,依然昂扬挺立不倒退,这是爷爷教给莫言的。

莫言的两个小故事简单质朴,却令人感动。最让人感触的,还是第一个用《新华字典》学习的故事。

谁会想到,在那样一个艰苦卓绝的小乡村里,未来会走出一个享誉中外的大作家呢?

● 莫言和书

莫言在困境中坚持读书的精神,不仅给予疫情中疲惫的我们以启发,也为正在逆境中的中国科技发展,指明了方向。

近年来,除了抗击疫情,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也从未放弃对中国的打压。

而那些阻碍中国前进的力量,是不是就像莫言故事中的“大风”呢?这些外部的势力疯狂地卡中国脖子,不让我们前进。

这些年来,美国先是大打贸易战,然后转为科技战,对中国进行科技封锁,围剿中兴、华为等中国企业,一再突破人类道德的底线,不择一切手段遏制中国的发展。

2020年初,新冠疫情率先在中国爆发的时候,美国不但不提供帮助,还给中国泼脏水,将新冠病毒污蔑为“中国病毒”。

美国之所以能够如此肆无忌惮,正是因为美国是世界上科技实力最强大的国家,他们掌握着高科技,有机会卡住中国的脖子。

如今美国对中国的打压,正如当年对苏联的围剿。

明明自然资源、军事实力都不相上下,为什么在与美国的对抗过程中,苏联会失败?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因为苏联的科技竞争力不如美国,而苏联的境遇为我们敲响了一记警钟,因为中国的科技创造力,同当年的苏联一样,也远远落后于美国等西方国家。

“芯片战争”就是一个最直观的例子。芯片被运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也是高端制造业的核心基石,小到微波炉、吸尘器、手机、电脑,大到军工、航空航天、能源,都离不开芯片。

尽管我国在科技领域的发展突飞猛进,但在自主研发芯片方面,与西方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太过依赖西方的芯片,每年要进口价值3000亿美金的芯片。

但美国显然不想让我们如愿,这些年来,美国联合其盟友,对中国进行全面合围打压,拒绝将芯片卖给中国。

被制裁之后,华为一直靠芯片库存维持生存,国产电动汽车蔚来也因汽车芯片短缺而被迫大幅削减产量,甚至停产。

美国发起的“芯片战争”,让中国企业吃尽了苦头,逼得我们不得不奋起直追,加速自主研发。

2020年,美国又针对中国高科技企业出台“实体清单”打压政策,运用多种法律手段打击中国高科技企业。一旦被列入“实体清单”,就意味着企业无法合法获得美国的管制物项,很有可能将无法持续经营。

今年年初,中方科研人员列出了一个清单,清单中包括35个遭到西方卡脖子的领域。

未来,随着国际间竞争日趋激烈,美国的气焰只会越来越嚣张。因而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而道远。

面对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围追堵截,我们只有前进,没有退路。

因为落后,就要挨打。

虽然我们已经摆脱了贫困,如今的中国早已不是以前的中国,但面对动荡不安的国际形势,前路仍荆棘丛生,风云变幻。

我们该如何像一块巨石一样,不被大风吹倒呢?

必须修炼好自身,必须足够强大。

要用莫言逆境中学习《新华字典》的决心,不放弃任何一个可以提升自己的机会。

● 莫言

中国科技的未来,由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决定。

我们的知识充沛了,才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发展祖国的科技。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未来的中国,太需要青年一代的奋起了!

百年前,在风雨飘摇、积贫积弱的旧中国,12岁的周恩来耳闻目睹中国人在外国租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时,喊出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豪言壮志,时至今日仍震耳发聩。

● 青年周恩来

从日本留学归来的鲁迅在《新青年》上呐喊: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像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 青年鲁迅

钱学森身在美国时,写下了一封寄回祖国的信:

“无一日、一时、一刻不思归国参加伟大的建设高潮……学森这几年中惟以在可能范围内努力思考学问,以备他日归国之用。”

后来他毅然回国,宁愿被美国人拷问、被监禁,也要回到一穷二白的祖国。

陈赓将军问他,中国人搞导弹行不行?

他掷地有声地回答:“中国人怎么不行啊?外国人能搞的,难道中国不能搞?”

● 1955年,钱学森一家四口在回国的渡轮上

古往今来,无数先辈用知识武装自己,他们用风骨、赤子之心、责任与担当,挺起中国崛起的脊梁。

每每想起他们的故事,总是感动涕零,催人向上。

疫情当下,也许你会暂时感到迷失方向,但莫言的这则视频,犹如一场及时雨,一剂强心针,一盏灰暗中的炬火。

他身处人生的幽谷,凭借一本翻烂的《新华字典》,逆袭为诺贝尔奖获得者。

而这一代年轻人,生活条件优越、各种学习资源丰富,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读书,不昂扬向上?

● 青年莫言

人的一生中总会遇到荆棘、沼泽和低谷,道阻且长,但行则将至。

最后,我想引用莫言的话:“遇到艰难的时刻,不要灰心,只要努力总是会有收获。因为希望总是在失望甚至是绝望时产生的,并召唤着我们重整旗鼓,奋勇前进。一个人可以被生活打败,但是不能被它打倒。”

● 图片来源:《觉醒年代》

别再说沮丧的话,“躺平”,从来不适合一个本应朝气蓬勃的年轻人。

值此五四青年节之际,祝愿全中国的青年节日快乐!

年轻朋友们,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纵然狂风四起,也要屹立不倒。

因为,未来是属于你们的!

走马读人
1 楼
我的事蹟是此文帶諷刺的補充本
e
evision
2 楼
很多网友有健忘症
匹夫
3 楼
反华垃圾,殖狗们再接再厉
m
msi
4 楼
: 好歹他是人,你也就是条狗
匹夫
5 楼
反华垃圾能接机就接机污染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在差也比老年痴呆的霉稀宗强
深圳足球
6 楼
.
.小花猫520
7 楼
莫言讲的是人的事情,你一只四脚舔💩狗在这里撒欢高潮啥啊?呵呵。
没有错
8 楼
区别在 美国老年痴不痴呆也不需要凡事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习总再200斤不换肩,这么多亲自指挥亲自部署,把政治斗争这么大事往哪放啊
草虾123
9 楼
风不风,倒不倒都无所谓。饿肚子饿到绝望,还喘气被装进尸袋,不知道他爷爷也没有经历过
w
windmaomao
10 楼
何必上纲上线到中国人。 人摔了一跤,自然知道以后该怎么做,每个人的理解不同罢了。共同性是有发现以后怎么不摔跤的需求。不是说我怎么就不想摔跤这件事了。呵呵。抑制是消极的,只会让你在困难中容易度过。不过记住了,最终是需要自己直面的。你直面了,你最后才能不摔跤。
催你明白交粑粑
11 楼
大风刮不倒别尼玛吃驴肉包子被噎死
翻墙是犯法的
12 楼
中共早晚被大风吹倒。
不责于人
13 楼
字不错,从字看起来这个人中正平和
催你明白交粑粑
14 楼
能扛二百斤麦子走十里山路的驴做出来的驴肉火烧不错,赵国屁民慢慢吃吧,要吃多少年看赵家人心情。
d
duffer9
15 楼
五毛会说了,不可能,饿着吃煤炭,假的。境外反华势力
e
evision
16 楼
党说你是啥就是啥
p
pillow
17 楼
别党说,那可都是同行说的。跟屠呦呦的境遇一样。
山药
18 楼
给你断10天半个月的粮看你倒不倒。
v
vhengsh
19 楼
五千年的DNA,什么都有!害怕啥?
书山苦读虫
20 楼
五四精神的核心是反帝反封建,带领了新民主主义。
随意岁月
21 楼
请用大风把谷爱玲吹回来,原来人家是美国人啊
j
jamesun
22 楼
字里带刺
野缘性支柱
23 楼
哪个是人,都是韭菜,落叶般被秋风冷静的猛扫
苏浩
24 楼
中国人 不会被大封摧倒
苏浩
25 楼
风在加速,加速的风.
y
youmyyou2016
26 楼
: 中国人不怕困难和围堵 怕不怕轮子呆巴子狗粮在网上喷粪? 😂
移动硬盘
27 楼
放到一些人的不是习近平,他在中南海连他们是谁都不知道。放倒中国人的是中国人自己,你的邻居,你的街道委员和你的领导。只要手中有一丁点儿权利,就要把手底下的人抽得皮开肉绽。这是人性,关习近平屁事。
B
BTY2684
28 楼
周总理写的那个武侠小说的确是挺不错的
g
givetome
29 楼
: might be 不会被大风吹倒,但会被习近平放倒
a
abcloverr
30 楼
贼喊捉贼。 你不要用美国发明的电灯,电话,手机,安卓,苹果,因特网,电脑,Windows,
智取其乳
31 楼
真庆幸楼下这些人不是中国的青年。 不然莫言的信真的是白写了。 明明是希望青年奋发,少一些彷徨。到了留园就解读成政治了。
d
dodododo2046
32 楼
字如其人。 有人看到过不换肩的字吗?
慈父斯大林
33 楼
经历过饿的吃煤的莫言,会支持包子开倒车吗? 少TM中国人,中国人的带节奏。人家莫言是寄语年轻人,不要被不良的社会风气“吹歪”了,相应党的号召,监督举报自己的老师,在网络上充当党的“打手”.这些都不是爱国,而是助纣为虐。这些行为会让纳粹邪党更加肆无忌惮的胡作非为,给中国人民带来更多的苦难。年轻人不要被大风吹倒! 致敬莫言!
a
ainanjue
34 楼
: 自由民主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