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天花病毒绝迹日。1977年10月25日,在非洲的索马里发现一个天花病人,之后整整两年中,全世界再没有发现一个新的天花病人。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人类在全世界范围内消灭了天花,于是每年的10月25日被定为人类天花绝迹日。
曾被当做殖民者的秘密武器
如今普通人早已不再闻“花”色变,但在被消灭之前,天花曾经是世界上传染性最强的疾病之一。天花由痘类病毒中的“人天花病毒”所引起,通过吸入或直接接触传播。通常受感染者在接触到病毒后第2天会出现分布于全身的丘疹。随后丘疹内开始充斥大量清亮或乳白色的液体,好似一粒一粒的小豆子,痘疹逐渐变为脓疱,最后在第16-20天痊愈,并在感染者全身留下终身无法消退的疤痕。事实上,能带着疤痕度过一生已属侥幸,天花的死亡率高达30%,在小于1岁的患者中,死亡率更是达到40%-50%。
天花病毒
古代世界大约60%的人口受到天花的威胁,1/4的感染者会死亡。天花危害人类的历史可能比鼠疫还要久远,据传在3000多年前起源于印度或埃及。从古埃及法老拉米西斯五世等人的木乃伊上,可以发现天花留下的疤痕。原来只在“旧世界”(亚洲、欧洲和非洲)流行,17、18世纪,它是西方最严重的传染病,仅在18世纪的欧洲,就曾夺去了1.5亿人的生命。
15世纪末,当欧洲殖民者登上新大陆后,给新大陆原住民带去了多种从未遇到过、因而不具有任何免疫力的传染病,其中最致命的一种就是天花。
为什么科尔特斯率领300名西班牙殖民者能够征服有2500万人口的阿兹台克帝国(现墨西哥)?靠的秘密武器就是天花:阿兹台克人俘虏的一名西班牙士兵不幸染上了天花。10年内,阿兹台克人口减少到650万人,幸存者也丧失了斗志,一个强大的帝国就此消亡。另一个强大的帝国印加帝国(现秘鲁及周边国家)也因为天花流行而被皮萨罗带着180名西班牙殖民者轻而易举地征服。北美的殖民者则有意将天花传给印第安人,给他们送去天花患者用过的毯子。在天花的肆虐下,几个原先有数百万人口的主要印第安部落减少到只剩数千人或完全灭绝。在与殖民者接触之前,美洲原住民大约有两三千万人口,而到16世纪末,只剩下100万人。
天花是如何被消灭的
自有史料记载以来,天花曾经夺走无数人的生命,但人类从未坐以待毙。天花虽然是一种死亡率高、难以治愈的疾病,但是通过种痘的方法可以防御这种传染病。
据史料记载,人类最早的种痘尝试可能来自约3000年前的古印度。而在约500年前的中国明朝,“种痘”的方法就已经在民间使用。人们通过收集天花患者痘疱里的疱液和痘皮,将其晾干并磨成粉,随后种在未感染过的人的鼻腔里。不过这种将具有强烈致病活性的天花病毒接种到人体内的方法是极其危险的,有部分接种者在接种以后会出现全身的皮疹,相当于经历了一次完整的天花病程,更有甚者会导致死亡,这也使得种痘的方法在推广时受到了很多的限制。
是终身恐惧天花感染还是选择危险的接种?这种两难的选择直到200多年前才得以改观。
英国一位名为琴纳的医生偶然发现,接种奶牛身上的牛痘病毒可以起到预防天花的作用,而且不良反应极小,这种方法的安全性是直接接种天花病毒所无法比拟的。1796年5月14日,琴纳在47岁生日这天,做了一个大胆而关键的试验:用针在8岁男孩詹姆斯的手臂上划了两道小小的伤痕,再把挤奶少女莎拉·尼尔姆斯手臂上感染14天后的牛痘疱疮浆液挤出一点,把这种淡黄色浓浆种在了詹姆斯手臂上划痕的地方。后来,詹姆斯再也没有出现任何天花病症。这意味着接种“牛痘”预防天花的设想是切实可行的。
琴纳为儿童接种天花疫苗
195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决定将在世界范围内消灭天花提上议事日程,到了1979年,短短20多年,世界卫生组织即宣布,天花已经在世界范围内被消灭。天花病毒是人类彻底灭绝的第一种病毒,天花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种被完全消灭的人类疾病。天花病毒在自然界已不存在,只有美国和俄罗斯的实验室还保存着活体样本。
死灰复燃并非杞人忧天
然而,在被消灭30余年后,上个月的一条新闻让天花再次回归了公众的视野。
当地时间2019年9月16日下午,在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地区科尔索沃,一场天然气爆炸导致一家实验室起火。据俄新社报道,该实验室通常被称为Vector,也就是俄罗斯国家病毒学和生物技术研究中心(State Research Centre of Virology and Biotechnology)。该研究中心是全球仅有的两个储存天花病毒的地点之一,此次爆炸是否会导致病毒泄露,也引发了人们的关注。
发生爆炸的Vector是全球仅有的两个存有活体天花病毒和埃博拉病毒样本的实验室之一
俄罗斯国家病毒学和生物技术研究中心9月17日发布通告表示,爆炸发生在该中心五楼的一间正在进行维修的卫生检查室,爆炸导致一名工人被三度烧伤,整栋大楼的玻璃也被炸毁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暨福利监督署指出,爆炸造成玻璃碎裂,但建筑物结构未受到损害,且发生爆炸的房间内,没有存放对生物有害物质。俄罗斯当局也表示,火灾发生后,消防队于当天将大火扑灭。
事故发生现场
当局表示暂时未发现有害生物原料泄露
事故的发生再次敲响了生物安全的警钟,对于是否彻底销毁天花病毒,科学家之间仍存在激烈讨论,僵局至今仍在持续。
保留派表示,这样做能为进一步研究天花病毒提供更多的时间。因为一旦这种病毒无意中或者人为地释放到实验室环境以外,研究人员可以用样本研发最新的疫苗。
科研人员在防护服的保护之下研究天花病毒
而反对保留的人则认为,如果贮存的天花病毒落入“错误之手”,将造成全球巨大的灾难。换句话说,一旦有人获得并利用天花病毒发起细菌战,这对整个人类都是不安全的。
其实,天花死灰复燃,并非杞人忧天。实际上,就在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天花灭绝后的两年,1981年在非洲的索马里就又发现了零星的天花病例。到了2003年6月,美国威斯康星州发现了40例感染猴子天花的病人,这是一种与人天花相似的疾病,其死亡率大大低于普通天花。
从非洲偶尔有天花死灰复燃,到美国出现猴天花病例,都说明人类消灭天花可能只是暂时的,这一大类病毒随时都可能通过多种形式来感染人体。因此,美俄等发达国家坚持保留天花病毒样本,也许是一种防患于未然的策略。
“瘟神”的挑战无休无止,在与其的作战中,人类也许无法获得全盘的胜利,但是却能够赢得一场又一场的战役,而人类手中最强大的武器,是科学方法和现代医学技术。
今天是天花病毒绝迹日。1977年10月25日,在非洲的索马里发现一个天花病人,之后整整两年中,全世界再没有发现一个新的天花病人。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人类在全世界范围内消灭了天花,于是每年的10月25日被定为人类天花绝迹日。
曾被当做殖民者的秘密武器
如今普通人早已不再闻“花”色变,但在被消灭之前,天花曾经是世界上传染性最强的疾病之一。天花由痘类病毒中的“人天花病毒”所引起,通过吸入或直接接触传播。通常受感染者在接触到病毒后第2天会出现分布于全身的丘疹。随后丘疹内开始充斥大量清亮或乳白色的液体,好似一粒一粒的小豆子,痘疹逐渐变为脓疱,最后在第16-20天痊愈,并在感染者全身留下终身无法消退的疤痕。事实上,能带着疤痕度过一生已属侥幸,天花的死亡率高达30%,在小于1岁的患者中,死亡率更是达到40%-50%。
天花病毒
古代世界大约60%的人口受到天花的威胁,1/4的感染者会死亡。天花危害人类的历史可能比鼠疫还要久远,据传在3000多年前起源于印度或埃及。从古埃及法老拉米西斯五世等人的木乃伊上,可以发现天花留下的疤痕。原来只在“旧世界”(亚洲、欧洲和非洲)流行,17、18世纪,它是西方最严重的传染病,仅在18世纪的欧洲,就曾夺去了1.5亿人的生命。
15世纪末,当欧洲殖民者登上新大陆后,给新大陆原住民带去了多种从未遇到过、因而不具有任何免疫力的传染病,其中最致命的一种就是天花。
为什么科尔特斯率领300名西班牙殖民者能够征服有2500万人口的阿兹台克帝国(现墨西哥)?靠的秘密武器就是天花:阿兹台克人俘虏的一名西班牙士兵不幸染上了天花。10年内,阿兹台克人口减少到650万人,幸存者也丧失了斗志,一个强大的帝国就此消亡。另一个强大的帝国印加帝国(现秘鲁及周边国家)也因为天花流行而被皮萨罗带着180名西班牙殖民者轻而易举地征服。北美的殖民者则有意将天花传给印第安人,给他们送去天花患者用过的毯子。在天花的肆虐下,几个原先有数百万人口的主要印第安部落减少到只剩数千人或完全灭绝。在与殖民者接触之前,美洲原住民大约有两三千万人口,而到16世纪末,只剩下100万人。
天花是如何被消灭的
自有史料记载以来,天花曾经夺走无数人的生命,但人类从未坐以待毙。天花虽然是一种死亡率高、难以治愈的疾病,但是通过种痘的方法可以防御这种传染病。
据史料记载,人类最早的种痘尝试可能来自约3000年前的古印度。而在约500年前的中国明朝,“种痘”的方法就已经在民间使用。人们通过收集天花患者痘疱里的疱液和痘皮,将其晾干并磨成粉,随后种在未感染过的人的鼻腔里。不过这种将具有强烈致病活性的天花病毒接种到人体内的方法是极其危险的,有部分接种者在接种以后会出现全身的皮疹,相当于经历了一次完整的天花病程,更有甚者会导致死亡,这也使得种痘的方法在推广时受到了很多的限制。
是终身恐惧天花感染还是选择危险的接种?这种两难的选择直到200多年前才得以改观。
英国一位名为琴纳的医生偶然发现,接种奶牛身上的牛痘病毒可以起到预防天花的作用,而且不良反应极小,这种方法的安全性是直接接种天花病毒所无法比拟的。1796年5月14日,琴纳在47岁生日这天,做了一个大胆而关键的试验:用针在8岁男孩詹姆斯的手臂上划了两道小小的伤痕,再把挤奶少女莎拉·尼尔姆斯手臂上感染14天后的牛痘疱疮浆液挤出一点,把这种淡黄色浓浆种在了詹姆斯手臂上划痕的地方。后来,詹姆斯再也没有出现任何天花病症。这意味着接种“牛痘”预防天花的设想是切实可行的。
琴纳为儿童接种天花疫苗
195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决定将在世界范围内消灭天花提上议事日程,到了1979年,短短20多年,世界卫生组织即宣布,天花已经在世界范围内被消灭。天花病毒是人类彻底灭绝的第一种病毒,天花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种被完全消灭的人类疾病。天花病毒在自然界已不存在,只有美国和俄罗斯的实验室还保存着活体样本。
死灰复燃并非杞人忧天
然而,在被消灭30余年后,上个月的一条新闻让天花再次回归了公众的视野。
当地时间2019年9月16日下午,在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地区科尔索沃,一场天然气爆炸导致一家实验室起火。据俄新社报道,该实验室通常被称为Vector,也就是俄罗斯国家病毒学和生物技术研究中心(State Research Centre of Virology and Biotechnology)。该研究中心是全球仅有的两个储存天花病毒的地点之一,此次爆炸是否会导致病毒泄露,也引发了人们的关注。
发生爆炸的Vector是全球仅有的两个存有活体天花病毒和埃博拉病毒样本的实验室之一
俄罗斯国家病毒学和生物技术研究中心9月17日发布通告表示,爆炸发生在该中心五楼的一间正在进行维修的卫生检查室,爆炸导致一名工人被三度烧伤,整栋大楼的玻璃也被炸毁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暨福利监督署指出,爆炸造成玻璃碎裂,但建筑物结构未受到损害,且发生爆炸的房间内,没有存放对生物有害物质。俄罗斯当局也表示,火灾发生后,消防队于当天将大火扑灭。
事故发生现场
当局表示暂时未发现有害生物原料泄露
事故的发生再次敲响了生物安全的警钟,对于是否彻底销毁天花病毒,科学家之间仍存在激烈讨论,僵局至今仍在持续。
保留派表示,这样做能为进一步研究天花病毒提供更多的时间。因为一旦这种病毒无意中或者人为地释放到实验室环境以外,研究人员可以用样本研发最新的疫苗。
科研人员在防护服的保护之下研究天花病毒
而反对保留的人则认为,如果贮存的天花病毒落入“错误之手”,将造成全球巨大的灾难。换句话说,一旦有人获得并利用天花病毒发起细菌战,这对整个人类都是不安全的。
其实,天花死灰复燃,并非杞人忧天。实际上,就在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天花灭绝后的两年,1981年在非洲的索马里就又发现了零星的天花病例。到了2003年6月,美国威斯康星州发现了40例感染猴子天花的病人,这是一种与人天花相似的疾病,其死亡率大大低于普通天花。
从非洲偶尔有天花死灰复燃,到美国出现猴天花病例,都说明人类消灭天花可能只是暂时的,这一大类病毒随时都可能通过多种形式来感染人体。因此,美俄等发达国家坚持保留天花病毒样本,也许是一种防患于未然的策略。
“瘟神”的挑战无休无止,在与其的作战中,人类也许无法获得全盘的胜利,但是却能够赢得一场又一场的战役,而人类手中最强大的武器,是科学方法和现代医学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