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去世后,丈夫开始不断接到电话!一听就崩溃了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19年12月19日 22点7分 PT
  返回列表
69603 阅读
19 评论
深广电第一现场

家住深圳罗湖的郑先生夫妻感情和睦

两人在同一个事业单位上班

生活上基本没什么压力

这本应该是个非常幸福的家庭

可让郑先生万万没想到的是

好好的生活突生变故

巨大的悲剧让他一时难以承受

那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视频:投资失利欠下巨额贷款,不堪压力妻子轻生丈夫无助

回家打开门后发现噩耗

妻子早前已有厌世倾向

据郑先生介绍,他是在12月11日下午3点半回到家,发现妻子邓女士不在,但发现厕所的门却是关着的,当郑先生破门而入时,妻子已倒在地上,送医后发现,死因为一氧化碳中毒,系自杀。

丈夫想不通

好端端的妻子怎么会寻短见呢?

对郑先生而言,妻子沉稳干练,乐观开朗,但今年以来总感觉妻子有点异常。甚至在11月6号,他还接到妻子好友的电话提醒,对方称邓女士投资失利,欠了不少钱,可能无力偿还,留下遗书说不想拖累丈夫,一心想自杀。

因此郑先生非常关注妻子的一举一动,生怕妻子做傻事。刻意不去问妻子投资失利的事,以免刺激到她。此前妻子主动跟自己说了买股票亏了很多钱,郑先生给妻子十几万还债,还特意嘱咐不要再碰投资的东西。

丈夫多次贷款还款

疑妻子遇上投资诈骗

郑先生说,在这之前,他已经多次贷款借钱给妻子用于还款,但妻子每次都说没有其他欠款了。根据妻子好友提供的线索,郑先生怀疑,妻子可能遇上了投资诈骗。可面对丈夫的询问,妻子三缄其口,无奈之下,郑先生带着妻子报警求助。

妻子向警方坦白称,是闺蜜推荐的投资期货app平台,她贷款投资,结果现在平台已无法联系上。

整理妻子遗物

发现200多万欠款记录

郑先生说,得知妻子有轻生的念头后,他反复安慰妻子,只要人在,欠的钱都是小事,夫妻一心,就算有贷款,总会还完的。但是在12月11号,郑先生的妻子还是选择了离开。郑先生表示,他一直都不知道妻子到底欠了多少钱,是不是碰上了高利贷。

郑先生在整理妻子的遗物时,发现了妻子在各大银行和贷款平台上的欠款记录,他初步估算,有将近200多万,他自己也向银行多次贷款,现还欠下不少钱款。

丈夫几近崩溃

催债电话频繁打来

郑先生父亲说,儿媳在家中离世,怕儿子承受不住打击,目前他已经把儿子安排到宝安的亲戚家居住,可近期的催债电话频繁,让儿子喘不过气来。

郑先生表示,催债电话打到双方的父母处,父母的身体也不好,现在还不知道妻子欠债总数是多少,他感到压力很大。

律师建议:非夫妻双方共同使用

无需妻债夫还

郑先生担心,如果不还钱,儿子人身安全会受到威胁。对此,有律师表示,根据201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规定,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债权人以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为由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同时,律师建议郑先生,先调整好心态,恢复正常生活。如果怀疑妻子遇上投资诈骗,可搜集证据向公安机关报案。虽然妻子邓女士背着丈夫欠的贷款,郑先生无需承担,但是,根据法律条款,郑先生因为帮助妻子而以个人名义向银行欠下的贷款,仍需要由郑先生来偿还。

g
godhorse
1 楼
小编的200万害我回头又数了一次截图上小数点。不过就欠个10来万都没办法解决要寻死,也是够悲哀
順风顺水
2 楼
国内的人啊,现在都很浮躁,想赚不义之财,所以发生了悲剧,这种思想要不得。
c
checkup
3 楼
二十多万,不是二百多万,小便数学让人着急。 不过,为二十多万就死,这个女人也是活该,不值钱
h
henryfisher13
4 楼
那个图只是一个银行的贷款记录。有好多个借款记录。
特勒习
5 楼
y
yoogyoog
6 楼
为什么这样的贷款可以在中国大行其道,这可真不是没事就知道怪政府,法律应该完善完善下,申请破产的法律是什么样的可以普及下
文梦缘
7 楼
狗屁不通,债主的钱不是钱吗?如果妻子借钱成功了,老公不共享吗!
对不起我是警察
8 楼
完善个人破产法就不会有这事了,大不了破产活得糙些
b
bubu1234
9 楼
最近国内新闻怎么老有这种被逼的自杀的
f
fanzhou1989
10 楼
国内投资割韭菜不奇怪?国内死老婆不奇怪?国内逼债不奇怪?是不是这些在国内都太平常了,所以尼玛小编起了个有灵异倾向的标题吸引眼球。草!!
陈元龙
11 楼
那只是其中一家的!到底是谁让人捉急?
陈元龙
12 楼
那只是其中一家的罢了
陈元龙
13 楼
狗粮吃屎奇不奇怪?LOL
j
jxfczqh
14 楼
厕所中一氧化碳中毒,怎么操作的?
疯子佩里
15 楼
烧炭
l
lucybee
16 楼
为什么要容许 带有欺骗的贷款软件出现在网络? 在澳洲就没有这样的合法的欺骗,澳洲政府是一个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c
chtoto
17 楼
身边太多这样的案例了。可恶的欺诈金融平台,无能的政府监管。
中隐
18 楼
就只有澳洲总理抛下人民自己度假去了
中隐
19 楼
欺诈金融平台监管不利,网络高利贷频发,政府确实失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