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BM日前宣布,将关闭在中国的研发部门,涉及裁员人数超过1000人。该消息传出后,网上出现了几种声音,值得关注:
——有人发朋友圈,指责“中国把经济搞砸了”,导致IBM裁员;
——有人把IBM裁员与此前甲骨文、微软在中国裁员结合起来,认为“跨国企业正在逃离中国”;
——有人说,IBM将把部分职位转移到印度,这说明“中国对跨国公司的吸引力不如印度”。
这些说法真的有道理吗?
2)这两年,中国经济受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互联网行业“人口红利”见顶、股市持续低迷等因素影响,一些行业、企业和个人受到波及,不少人信心不足。与此同时,美国持续遏制和打压中国,并利用掌控的舆论霸权持续“唱衰”中国,也影响了国内一部分人对中国经济未来的信心。过去一段时间,任何有关中国经济的“风吹草动”,都会引发一拨人对中国经济的“负面解读”。IBM裁员消息如此,北京规模以上餐饮企业2024年上半年盈利下滑也是如此。
3)“相由心生”。很多时候,一个人看到的中国经济,只不过是他内心对中国经济看法的一种“映射”,而不是对中国经济的客观反映。中国经济规模巨大,行业众多,企业不计其数,数据更是令人眼花缭乱。怎么去解读这些数据,如何去看待不同数据背后所反映的“大趋势”,需要一定的经济学专业知识,也需要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一些人出于对中国经济现状的不满,看到任何一个负面经济新闻或数据,就立即大喊,“看,我说的对吧?中国经济就是不行”。这种做法既不科学,也谈不上理性。
4)我们先说IBM裁员的事情,然后再说如何看待中国经济发展大趋势的问题。IBM为什么在中国裁员?这跟该公司在中国业务发展不顺有关,也跟全球范围内跨国科技公司过去几年的裁员大潮有关。IBM发布的财报显示,2023年,IBM在中国的收入下滑了19.6%,同期IBM在亚太地区的收入则小幅增长了1.6%。2024年上半年,IBM在中国的收入进一步下滑了5%,同期IBM在亚太地区的收入则增长了4.4%。任何一家跨国公司,如果在某个市场收入持续下滑,进而通过裁员削减成本、调整业务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过度解读这一新闻,并把它“上纲上线”,扯到“跨国企业逃离中国”、扯到“中国经济不行了”,就没有意思了。
5)你可能接着要问,IBM为什么在中国的业务就突然“不行”了?这不是也说明中国经济不好,市场机会在减少吗?实际情况是,中国数字经济仍在持续发展,IBM所在的服务器、云等市场,稳中有增。但是,毫无疑问,由于中国本土厂家的持续崛起,中国的相关市场已经成为全球竞争最激烈的市场。IBM在中国的业务出现下滑,最大的原因不是“中国市场不行了”,而是中国市场竞争太激烈了。此外,由于美国动辄以“脱钩断链”相威胁,过去几年,中国也明显加大了数字经济基础设施“本土化”进程,这对于IBM这样一家美国跨国企业可能也有不利影响。
6)更重要的是,在过去几年,IBM不仅在中国裁员,在全球市场也在裁员。据报道,2024年年初,IBM就曾宣布,将在全球削减员工3900人。所以,受到影响的也不仅仅是中国。
7)IBM的裁员行动,则是过去几年美国科技行业去“泡沫化”的一部分。据统计,从2024年年初到8月20日,微软、谷歌、苹果、亚马逊等全球科技公司的裁员总数高达12.4万人。如果从2022年年初算起,截止到现在,全球科技行业的裁员总数已经超过42.8万人。如果你了解了全球科技行业过去几年“去泡沫化”的大趋势,你就不会对IBM在中国裁员新闻做出“过度解读”了。
8)中国经济到底怎么样?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我们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所处真实状况做出评估。但是,要对中国经济“大趋势”做出研判,我们必须实事求是,既没有必要掩盖问题,也没有必要“上纲上线”,一味“唱衰”。过去一两年,我一直在说,中国经济就是在做难而正确的事情。过去一二十年,中国经济在快速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都享受到了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红利。其中,房地产快速发展为中国经济提供强大的支撑。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了房价猛涨、房地产市场整体供过于求、房地产投机带来风险外溢到整个金融和经济系统等潜在问题。到了这个时候,中国经济必须“以时间换空间”,在化解房地产及相关金融行业风险的同时,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打造新质生产力,寻找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动能。
这几年,中国出口“新三样”的涌现,以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为特点的新型“中国制造”实现群体性崛起,都说明中国经济当下虽然面临不少困难,但是,中国经济确实走在正确的发展方向上。中国经济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情,前景依然是光明的。
9)现在,中国经济各行各业发展不太平衡。我前不久去重庆调研,在两江新区的赛力斯超级工厂内,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实际上,在新能源汽车、造船业、航空航天等众多行业,都可谓是“活力无限”。但是,如果是在传统制造业、房地产业、金融业、互联网行业,可能看到的情况就截然不同了。这些处于下行周期的行业所涉及的上下游行业、企业非常多,受到影响的人绝对数量肯定不小。所以我们说,有朋友对中国经济不看好,觉得很担心,这是正常的。但是,有朋友从大趋势出发,继续看好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也是很正常的。中国经济规模巨大,行业众多,你对中国经济现状的感受和对中国经济未来的预期,取决于你身处哪个行业、哪家企业,也取决于你个人的职业现状。悲观的人有悲观的理由,乐观的人有乐观的理由。这些感受都是真实的,没有必要相互争论,更没有必要相互否认。
10)任何时候,不管大环境如何,个人的境遇都会千差万别。从宏观上来说,中国经济一定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一定要积极推动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这样才能让更多中国人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过上更好的生活。从微观上来说,我们作为个体,只能是在现有条件下不断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努力为他人、为社会创造真实价值,只有这样,我们自己的职业和人生才会越来越好。但是,如果有人一看到有关中国经济的负面信息,就一副“幸灾乐祸”的样子,就甩一句“我早就告诉你们了”,“就是你们瞎折腾,把中国经济搞坏了”,这就非常不恰当了。
中国经济发展有其内在的周期,但是,中国作为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社会长期保持稳定,持续在教育、研发和基础设施上加大投资力度,高度重视人才作用,这放在古今中外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在“走正道”,都是在做“正确的事情”。正因如此,我才反复强调,中国经济当下确实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但是,中国经济整体向上突围的大趋势不会逆转。中国既不是苏联,也不是日本,中国更不是美国。中国未来的路还很长,中国未来发展的空间还很大。乐观者选择躬身入局,身体力行。悲观者选择唉声叹气,怨天尤人。但时代最终还是由那些选择躬身入局的乐观者创造的。
1)IBM日前宣布,将关闭在中国的研发部门,涉及裁员人数超过1000人。该消息传出后,网上出现了几种声音,值得关注:
——有人发朋友圈,指责“中国把经济搞砸了”,导致IBM裁员;
——有人把IBM裁员与此前甲骨文、微软在中国裁员结合起来,认为“跨国企业正在逃离中国”;
——有人说,IBM将把部分职位转移到印度,这说明“中国对跨国公司的吸引力不如印度”。
这些说法真的有道理吗?
2)这两年,中国经济受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互联网行业“人口红利”见顶、股市持续低迷等因素影响,一些行业、企业和个人受到波及,不少人信心不足。与此同时,美国持续遏制和打压中国,并利用掌控的舆论霸权持续“唱衰”中国,也影响了国内一部分人对中国经济未来的信心。过去一段时间,任何有关中国经济的“风吹草动”,都会引发一拨人对中国经济的“负面解读”。IBM裁员消息如此,北京规模以上餐饮企业2024年上半年盈利下滑也是如此。
3)“相由心生”。很多时候,一个人看到的中国经济,只不过是他内心对中国经济看法的一种“映射”,而不是对中国经济的客观反映。中国经济规模巨大,行业众多,企业不计其数,数据更是令人眼花缭乱。怎么去解读这些数据,如何去看待不同数据背后所反映的“大趋势”,需要一定的经济学专业知识,也需要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一些人出于对中国经济现状的不满,看到任何一个负面经济新闻或数据,就立即大喊,“看,我说的对吧?中国经济就是不行”。这种做法既不科学,也谈不上理性。
4)我们先说IBM裁员的事情,然后再说如何看待中国经济发展大趋势的问题。IBM为什么在中国裁员?这跟该公司在中国业务发展不顺有关,也跟全球范围内跨国科技公司过去几年的裁员大潮有关。IBM发布的财报显示,2023年,IBM在中国的收入下滑了19.6%,同期IBM在亚太地区的收入则小幅增长了1.6%。2024年上半年,IBM在中国的收入进一步下滑了5%,同期IBM在亚太地区的收入则增长了4.4%。任何一家跨国公司,如果在某个市场收入持续下滑,进而通过裁员削减成本、调整业务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过度解读这一新闻,并把它“上纲上线”,扯到“跨国企业逃离中国”、扯到“中国经济不行了”,就没有意思了。
5)你可能接着要问,IBM为什么在中国的业务就突然“不行”了?这不是也说明中国经济不好,市场机会在减少吗?实际情况是,中国数字经济仍在持续发展,IBM所在的服务器、云等市场,稳中有增。但是,毫无疑问,由于中国本土厂家的持续崛起,中国的相关市场已经成为全球竞争最激烈的市场。IBM在中国的业务出现下滑,最大的原因不是“中国市场不行了”,而是中国市场竞争太激烈了。此外,由于美国动辄以“脱钩断链”相威胁,过去几年,中国也明显加大了数字经济基础设施“本土化”进程,这对于IBM这样一家美国跨国企业可能也有不利影响。
6)更重要的是,在过去几年,IBM不仅在中国裁员,在全球市场也在裁员。据报道,2024年年初,IBM就曾宣布,将在全球削减员工3900人。所以,受到影响的也不仅仅是中国。
7)IBM的裁员行动,则是过去几年美国科技行业去“泡沫化”的一部分。据统计,从2024年年初到8月20日,微软、谷歌、苹果、亚马逊等全球科技公司的裁员总数高达12.4万人。如果从2022年年初算起,截止到现在,全球科技行业的裁员总数已经超过42.8万人。如果你了解了全球科技行业过去几年“去泡沫化”的大趋势,你就不会对IBM在中国裁员新闻做出“过度解读”了。
8)中国经济到底怎么样?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我们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所处真实状况做出评估。但是,要对中国经济“大趋势”做出研判,我们必须实事求是,既没有必要掩盖问题,也没有必要“上纲上线”,一味“唱衰”。过去一两年,我一直在说,中国经济就是在做难而正确的事情。过去一二十年,中国经济在快速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都享受到了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红利。其中,房地产快速发展为中国经济提供强大的支撑。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了房价猛涨、房地产市场整体供过于求、房地产投机带来风险外溢到整个金融和经济系统等潜在问题。到了这个时候,中国经济必须“以时间换空间”,在化解房地产及相关金融行业风险的同时,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打造新质生产力,寻找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动能。
这几年,中国出口“新三样”的涌现,以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为特点的新型“中国制造”实现群体性崛起,都说明中国经济当下虽然面临不少困难,但是,中国经济确实走在正确的发展方向上。中国经济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情,前景依然是光明的。
9)现在,中国经济各行各业发展不太平衡。我前不久去重庆调研,在两江新区的赛力斯超级工厂内,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实际上,在新能源汽车、造船业、航空航天等众多行业,都可谓是“活力无限”。但是,如果是在传统制造业、房地产业、金融业、互联网行业,可能看到的情况就截然不同了。这些处于下行周期的行业所涉及的上下游行业、企业非常多,受到影响的人绝对数量肯定不小。所以我们说,有朋友对中国经济不看好,觉得很担心,这是正常的。但是,有朋友从大趋势出发,继续看好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也是很正常的。中国经济规模巨大,行业众多,你对中国经济现状的感受和对中国经济未来的预期,取决于你身处哪个行业、哪家企业,也取决于你个人的职业现状。悲观的人有悲观的理由,乐观的人有乐观的理由。这些感受都是真实的,没有必要相互争论,更没有必要相互否认。
10)任何时候,不管大环境如何,个人的境遇都会千差万别。从宏观上来说,中国经济一定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一定要积极推动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这样才能让更多中国人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过上更好的生活。从微观上来说,我们作为个体,只能是在现有条件下不断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努力为他人、为社会创造真实价值,只有这样,我们自己的职业和人生才会越来越好。但是,如果有人一看到有关中国经济的负面信息,就一副“幸灾乐祸”的样子,就甩一句“我早就告诉你们了”,“就是你们瞎折腾,把中国经济搞坏了”,这就非常不恰当了。
中国经济发展有其内在的周期,但是,中国作为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社会长期保持稳定,持续在教育、研发和基础设施上加大投资力度,高度重视人才作用,这放在古今中外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在“走正道”,都是在做“正确的事情”。正因如此,我才反复强调,中国经济当下确实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但是,中国经济整体向上突围的大趋势不会逆转。中国既不是苏联,也不是日本,中国更不是美国。中国未来的路还很长,中国未来发展的空间还很大。乐观者选择躬身入局,身体力行。悲观者选择唉声叹气,怨天尤人。但时代最终还是由那些选择躬身入局的乐观者创造的。